APP下载

高职现代学徒制“双导师”师资队伍构建探讨

2021-08-27翟志永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1年19期
关键词:双导师师资队伍导师

翟志永

[摘           要]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现代学徒制已经成为高职教学发展的趋势,“双导师”的师资队伍是推动现代学徒制发展不可或缺的中坚力量。虽然“双导师”师资队伍建设是现代学徒制教学的关键,但在现代学徒制教学中还存在大量的问题亟待解决。以海天集团与宁波职业技术学院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例,分析现代学徒制下的“双导师”师资队伍构建现状,探究如何更好地构建高职现代学徒制“双导师”师资队伍。

[关    键   词]  现代学徒制;职业技术教育;师资队伍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19-0216-02

现代学徒制有两个最显著的特点,即双重主体和双重身份。实施现代学徒制是将企业和学校的双方人员都作为老师,双身份是学生具有学徒和学生的双重身份,大学生一半时间在学校学习理论知识,一半时间在工厂由师傅言传身教。这种教育模式为国家培养了大量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如今,随着我国产业智能制造转型升级,高技能应用型人才需求不断增加,企业面临激烈的人才争夺战。一些地方政府开始发挥带头作用,通过一系列政策的出台,鼓励企业大胆探索,努力推进现代学徒制普及工作。现代学徒制是一种将传统学徒培养与现代高职教育、企业与学校合作相结合的职业教育体系,在德国十分普遍,并且制度达到了规范化的程度。经过调查,德国500多家大型企业现代学徒制参与率高达91%。现代学徒制结合了企业和学校的双重优势,深化了校企合作,能极大地提高学生的素质,是当今世界职业教育的一种主流趋势。现代学徒制中最核心的影响因素就是师资力量,“双导师”是一种经过实践检验的模式,为了使现代学徒制更加规范化,需要从政府、学校、企业三方共同努力,携手共建现代学徒制“双导师”师资队伍。

一、我国现代学徒制下的“双导师”师资队伍构建现状

(一)企业层面

首先,我国企业在现代学徒制教育实践中发挥的作用和德国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在德国,企业负责挑选学徒并送他们到学校深造。从课程内容、专业设置到人才培养目标,处处体现企业理念。在我国,大部分高职院校采取邀请专业技术人员到学校中来的方式,让一些企业在职或者退休的专业技术人员作为学生学习的第二任导师。但是企业参与现代学徒制的热情并不高,他们害怕学生进入企业后会耽误生产过程,害怕支付巨额的教育成本。与此同时,各职业院校教育水平参差不齐。一些高职院校的教材和课程都落后于企业发展,也是企业合作热情不高的原因。此外,虽然这些在岗的职业人员或者已经退休的技术人员都有较高的实践经验和高超的业务技术水平,但是他们通常是通过多年来在生产一线积累下来的经验,这些职工并不是从一开始就学习理论知识的,他们甚至从未接受过理论教学。因此,实际教学中容易出现实践教学不系统、不规范的现象,还有一些企业师傅的知识结构不系统,难以保障教学质量,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

(二)学校层面

根据调查研究,我国一些高职院校出于多方面的原因,难以与企业找到双方共同的利益平衡点,校企合作不够深入、缺乏良好的沟通渠道,使学校的教师和企业师傅在共同参与学生培养的过程中,缺乏有效的溝通和合作。同时只管自己一方面的教学工作,各自为政,缺乏教学的有效衔接,在一定程度上无法充分发挥现代学徒制的推广作用。

很多高职院校对现代学徒制的创办很有热情,但由于高职院校的办学理念、管理体制、内容和方法不同,一些职业学校在与企业的合作中遇到了很多困难。首先是师资问题。在与企业合作之前,教师在教学中更注重知识的传授。教师会利用大量的课堂时间讲解理论知识,由于课时量少,实验室数量不足,老师很少会带学生看设备,尝试一些基本操作。而校方聘请或合作的企业技术师傅没有良好的理论教学方法,就容易导致在实践教学中不系统、不规范。我国智能制造发展与产业转型升级对人们的技能水平及职业素养要求越来越高,客户对产品的品质要求越来越苛刻。企业对产品品质的追求达到了极致。比如,在机床制造领域,关键核心零件的加工精度允许误差在0.01 mm左右,零部件的装配精度误差也是以0.01 mm为单位的。由此可见,即使企业师傅有再多的实践经验和高超的业务技能,没有理论知识的支撑,在教学中还是难以培养出社会所需求的高标准的专业性人才的。因此,企业师傅的教学经验也是对专业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高职院校必须弥补这种在导师层面上存在的缺陷。

为了达到相应的教学水平,必须提高学校专职教师的专业水平,教师要考取相关的岗位证书,具备“双师”资质。对企业技术师傅也应该要求具有良好的专业知识,可以通过让企业师傅到学校学习理论知识和教学方法,让教师到企业学习技术、技能等方法改善这一现状。

此外,高职院校教师数量紧缺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高职院校近年不断扩招,普遍设立多学科、多专业,并且在读学生、班级的数量规模在增大,这就对师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学校目前对聘用制教师的待遇水平迟迟难以提高,学校难以请到足够的高水平教师,出现了学生多、教师不足的尴尬局面。此外,原来的师资队伍难以满足教学的要求,并且学校的编制存在不足的问题,学校很多临时的外聘教师只能短时间留在学校,教师的流动性很大,更增加了对教师需求的压力[1]。

二、高职现代学徒制“双导师”师资队伍构建策略

猜你喜欢

双导师师资队伍导师
导师的猫
广东鹤山实施新录用公务员双导师制
技工院校“双导师”学制技师培养模式初探
基于现代学徒制的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双导师”队伍建设研究
现代学徒制背景下的校企双师团队建设研究
关于推进实战化教学的思考
职业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研究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新闻传播教育困境与革新路径
民办高校师资队伍发展制约因素的探讨
“物流工程”领域职业资质认证中双导师有效运行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