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程思政”视域下高职院校思政教育融入英语教学路径研究

2021-08-27李莉谭芳李奕李海霞曹维李玉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1年19期
关键词:思政课程思政高职

李莉 谭芳 李奕 李海霞 曹维 李玉

[摘           要]  “课程思政”已成为当前高校各类课程改革的热点词汇,作为当前高职院校普遍开设的一门重要公共课程,英语课同样承担着思政教育的重要职责。英语蕴含英语国家的人文习俗、价值观念等,是高职院校进行思政教育的有效途径。结合英语教学中进行思政教育的内容,探索“课程思政”视域下高职院校思政教育融入英语教学的有效路径,在传授语言知识的同时对学生的价值观进行引导,实现英语课程真正的“育人”,实现和其他课程的“协同效应”。

[关    键   词]  “课程思政”;高职院校;思政教育;英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  G71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19-0010-04

随着“课程思政”的兴起,思想政治教育已不再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专属。英语课程有着不同于其他课程的特点,与文化密切相关,具有突出的知识性和意识形态性;作为一门覆盖所有专业的必修课程,授课周期长,是进行思政教育的天然载体。本文将对高职英语教学中融入何种思政教育内容进行分析,探讨其融入高职英语教学的有效途径,为“课程思政”背景下思政教育更好地融入英语教学提供借鉴,实现英语课程的育人功能。

一、高職院校英语教学中进行思政教育的内容

思政教育融入英语教学不是生搬硬套地将两者凑在一起,而是要寻找可承载的内容,寻找在英语教学中进行思政教育的内容,使融入的内容与英语教学相互促进,从而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

(一)融入爱国主义教育

高职学生“三观”尚在成型阶段,还不成熟,学生在长期的英语学习中受到多元文化及多元价值观的熏陶,其思想、价值观、政治立场及社会习惯都会受到影响,将爱国主义教育融入语言和文化的教学过程中,有利于大学生形成健康的人格。教师可以从众多主题中挑选介绍中国历史、地理、体育、风土人情、饮食文化等方面的主题,通过视频播放、主题讨论、头脑风暴、书面作业、课堂汇报等形式,让学生认识、了解、介绍、宣传中国,实现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化和升华。如在学习课文Dancing Beijing时,组织各组分享北京奥运会的口号、会徽、吉祥物等内容及其背后所蕴含的文化寓意,并结合学生的PPT汇报,引入申奥成功、中国运动员在奥运会赛场的精彩表现等视频片段,强调中国人不畏挑战、突破自我的顽强拼搏精神,激发学生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在学习How I Survived the Shanghai Expo一文时,向学生介绍上海世博会所取得的了不起的成就,引导学生认识祖国的伟大和进步,激发学生强烈的爱国主义热情和觉悟。在学习Our Weather and Climate这一单元时,分享近年来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取得的积极进展,在分享阐述中彰显中国的大国担当,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二)融入民族文化自信教育

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多年的文明历史,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深入挖掘现有教材中的中华文化要素,将其融入英语教学中,加强民族文化自信教育,有助于培育高职生的文化自觉,增强民族认同感,树立文化自信。一是引导学生注意观察、积累身边关于传统文化的元素,比如重要节庆(传统节假日、重大历史事件纪念日、名人诞辰纪念日)、历史文化名胜、中国民俗文化、中国饮食文化等,通过开展主题演讲、知识竞赛、英语小话剧等教学活动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巧妙融入英语教学中,实现文化的传承和传播。如在学习Food Culture这一单元时,可以向学生介绍中国历史悠久的饮食文化以及八大菜系,通过讨论中国传统饮食文化对世界饮食文化圈的影响,让学生更加了解自己国家的传统文化,树立文化自信。二是通过中西文化对比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元素融入英语教学中,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民族文化意识。以Christmas Celebrations Around the World一文为例,教师可以把西方的圣诞节和中国的春节进行对比,引导学生在了解西方文化的同时,深刻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心和自豪感。

(三)融入理想信念教育

将理想信念教育融入高职英语课堂,帮助学生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使其成为对家庭、对社会、对祖国有用的职业技能人才。比如在Applying for a Job这一单元的教学中,利用情景教学法模拟求职场景,引导学生思考未来个人发展的方向、薪资等,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择业观,帮助学生树立人生的奋斗目标和崇高的理想信念,并为之努力奋斗。比如在学习We Can Make a Difference一文时,组织主题讨论,抛出问题“如何处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激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关注人与自然的关系,启发学生树立正确的环保观,激发学生参与环保的社会责任感。在进行“梦想”主题讨论时,引导学生结合自身实际,谈谈大学生的成长成才与实现“中国梦”的关系,帮助学生坚定崇高信念。

(四)融入人文情怀教育

比如在学习Our Weather and Climate这一单元时,分享习近平总书记在气候变化巴黎大会上发表的讲话原文,组织学生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进行思考与讨论,学生思考讨论的过程就是思想政治元素融入的过程。在学习Thank You,Volunteers!一文时,组织学生讲述身边的志愿小故事,分享自己完成的一次志愿服务,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加强人文情怀教育。

猜你喜欢

思政课程思政高职
课程思政迈向高质量发展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寓庄于谐:高中思政课堂教学语言活力之彰显
借力大数据分析 创新“三位一体”思政课教学模式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高职数学教学和创新设计的渗透
课程思政下的民办高职院校师生关系构建
wolframalpha在高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