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语文教学中如何践行陶行知美育思想

2021-08-27李剑萍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1年19期
关键词:陶行知美育高职

李剑萍

[摘           要]  语文教育可以陶冶人的情操,丰富人的内心,使人获得更美好的生活。当今物质生活极其丰富,人们越来越追求物质享受,忽视精神需求,导致各种不良社会风气出现。人们丧失理想信念,精神空虚,对生活很难产生兴趣与热爱。高职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积极树立正确的审美理念,加强对学生的美育,使学生能够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和鉴赏力,创造美、感受美,全面促进美育的发展。

[关    键   词]  高职语文;陶行知;美育思想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19-0146-02

陶行知先生提出了美育思想,这对当代教学改革的深入以及素质教育有非常大的影响。此种教育思想和教育方式被应用在各门学科的教育教学过程中,陶行知的美育思想对教育界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对广大学生而言,美育不仅能够培养审美品质,同时也能够激发学习活力,促进学生智力水平的全面提升。在高职语文课堂教学中,要积极融入陶行知的美学思想,使学生能够感受美、创造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通过文学作品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

将陶行知的美育思想应用在高职语文教学中,能够提高高职语文教学整体质量,并且帮助高职语文教师明确语文教学的目的以及语文教学的方法。将陶行知的美育思想放入传统的教育教学理念,帮助更多的高职语文教师在开展语文教学时,明确语文教学的方式以及语文教学的手段,利用更加新颖的教学理念,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改变当前高职院校内的不良师生关系。

目前高职语文教材所选择的课文内容,具有非常丰富的美学观念。无论是“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的淡淡秋思,抑或是“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的雨后美景,都能够带给学生无限美好的遐想。在语文教学中通过对文学作品进行深入研究,加强对学生的吸引力,激发学生的审美理念[1]。

当前广大高职学生正处于青春期,没有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对于个性表现没有正确的认识,很容易受到社会上不良风气的影响,过度求新求变,追求标新立异,这种不健康的审美会影响学生的心理发育。在陶行知看来,要想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人格品质,最主要的就是由外在美转变为内在美,促使他们形成正确的审美观。通过优秀的文学作品,开阔学生的眼界,增强学生的审美品质。

优秀的文学作品凝结着作家的人生经验和宝贵思想,通过阅读这些优秀的文學作品,能够让学生感受到千姿百态的社会美和无穷无尽的科学美,每一篇文学作品都有其独特的内涵,带给人深刻的启迪与熏陶。在文学作品中,各种优美的语句能够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的美好,帮助学生理解伟人、名人的崇高品质和无私奉献的精神,指引学生成长,加强对学生的美学教育。

在高职语文教学中,教师需要深入挖掘教材中的美,与学生的实际相融合,使学生真正感受到文学作品的情感,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启迪,真正达到美学教育的效果,让学生在阅读写作的过程中感受语文中的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审美的整体能力。

二、通过话剧表演深化学生的审美理念

高职院校一直以来都是一个以职业技术作为教育教学中心的学校,很多高职院校的学生在毕业之后成为社会的劳动力和人才,陶行知的美育思想是高职院校在开展语文教学时的主要指导思想之一。语文教学需要不断进行学科创新,符合当前时代的需求。将陶行知美育思想融入其中,对高职语文教学的创新和发展以及提高语文教学整体质量有重要的作用。

在陶行知的审美观念中,主张以戏剧培养艺术的兴趣。陶行知亲力亲为,编写了《香菇的烦恼》等剧本,带领戏剧社在各地巡回演出,通过戏剧表演的方式,将美的概念与文学作品相互融合,加强学生对美的感受。根据高职学生的实际特点进行分析,话剧表演可以创设良好的情境,使学生的情感体验更加深刻。学生在阅读剧本、思考剧本的过程中,能够将自己的亲身经历融入作品中,真正实现情景交融。学生要想演好戏剧内容,必然会对人物的思想情感进行深刻感悟,通过亲历他人的人生经历,能够使学生对是非、善恶、美丑进行深刻的对比,真正感受美与丑的区别[2]。事实上,陶行知美育思想更强调知识成为个人体验,提高教学的效果,增强教学创作的水平。情感体验和情感教育能促进学生对美学的深刻理解,通过人物的情感波折以及人生命运的感悟,带给学生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使学生积极向上。教师是学生心中的榜样,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应该积极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养成良好的语文审美习惯,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学会如何聆听语文、如何鉴赏语文,逐步提高其审美能力。除此之外,教师还应该增加情感投入,让作品打动学生的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通过诗歌朗诵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诗歌作为优美的语言,具有独特的节奏和韵律,在诗歌朗诵的过程中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增强学生的艺术感受力。诗歌朗诵可以使学生情感更加充沛,情感感受更加深刻。诗歌朗诵能够打破呆板的课堂氛围,使学生在轻松自由的环境下感知诗歌中的语言美,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通过举办诗歌朗诵等活动可以增强学生的沟通和交流能力,也能够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改进课堂评价方式,也可以使高职语文教学内容更加丰富。

在高职语文教学中,为了增强学生的情感领悟力,必须要通过反复的诵读加强学生对作品的情感领悟。在诵读中要把握情感,最终调动学生的感知能力、想象能力、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通过将作者的思想情感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融合,强化学生的具体感受,加强对学生的正确引导。通过反复诵读的形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共鸣,还能够对经典的诗词和文段进行深入分析,对优美诗文反复诵读,感受美好,提升学生的领悟力。例如,在讲解高教版基础模块下册《念奴娇·赤壁怀古》这首词时,教师通过利用多媒体的形式为学生播放气势高昂的朗读,让学生感受豪放派词作的特点,表现出对英雄的敬仰之情;让学生观看《三国演义》的片段,帮助学生了解三国时期跌宕起伏的历史故事,通过这样的情境展现,增强对学生的吸引力,也可以帮助学生对作品有更深刻的把握,在不断诵读过程中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在反复教学中还要加强心灵共鸣,对于职高学生而言,由于他们没有足够的经历,所以内心对文学名著、优秀作品的认识不够深刻[3]。通过加强教师的引领,能够帮助学生明确审美意识活动,为此教师需要通过发自肺腑的话语来传递美好的情感,在学生心中形成情感共鸣。在课堂教学时,要想激发学生的兴趣,最主要的就是加强课程导入环节的设计,在最开始就要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为后续的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通过运用正确的语言、亲切的话语、适当的方法,加强情感上的渲染,而且还需要利用教材固有的思想特点和艺术性,对学生进行自然而然的情感引导,帮助学生的情感得到进一步升华,在美育中加强对学生的思想陶冶,使美育教学得到全面提升,在高职语文美育教学中,还要加强对学生想象力的训练,认真分析作品的内涵,通过语言符号来加强审美。例如在讲解《荷塘月色》这篇散文时,作者通过寥寥数语就创造了清静幽暗的环境,能够带给人美的感受,而且整篇散文通过准确的语言,抒发作者内心淡淡的喜悦以及淡淡的哀愁。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对语言文字进行深入分析,让学生对美进行再创造,加强学生的审美意识,让学生尽可能感受美,对作品产生共鸣,在享受的过程中感受语文学习的快乐。

猜你喜欢

陶行知美育高职
浅谈美育对特殊儿童的影响
陶行知:书香年少时
广西高专学前教育专业美育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陶行知夜归
陶行知不花一分公款
高职数学教学和创新设计的渗透
wolframalpha在高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美育教师
陶行知的另类教育法
当前学校美育实践中值得注意的若干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