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X”证书制度下校企双主体育人模式改革探究

2021-08-27刘振兴夏小俊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1年19期
关键词:学分证书校企

刘振兴 夏小俊

[摘           要]  以泰州职业技术学院ICT行业创新基地移动通信技术专业为例,对“1+X”证书制度下校企双主体育人模式改革进行探究。通过分析现有校企双主体育人模式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与“X”深度融合的多项改革措施,以培养适应现代社会和企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创新人才。

[关    键   词]  “1+X”证书制度;校企双主体;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19-0102-02

2019年2月,《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提出启动“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实行“1+X”证书制度。“1+X”证书制度的实施旨在拓宽学生的就业路径和选择,使学生在毕业时掌握面向多个工作领域和岗位的技能,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为企业的发展培养更多的人才[1]。校企双主体育人模式是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一种主要模式。在该模式下,学校和企业作为育人的主体,发挥同等重要的作用,两者相互合作,共同制定人才培养目标、共同建立課程体系、共同组建教学团队等[2]。在一段时期内,该模式为企业的发展培养了一大批人才,但还存在一些不足。“1+X”证书制度的提出,对校企合作的模式、新时期人才培养等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指导,如何有效地开展校企合作,深入产教融合,创建全方位的校企双主体育人模式,培养适应现代社会和企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创新人才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3]。

一、目前校企双主体育人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各职业技术学院都在开展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大多数采用校企双主体或类似的育人模式,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还存在许多不足。首先,企业作为市场主体,更多会关心收益,而人才的培养是一个长期过程,产生的效益不可预测,故在双主体模式中参与的深度和主动性不够,未能体现主体作用。学校作为教育机构,具有一定的公益性质,受各级教育部门管辖以及相关规章制度约束,故难以彻底摒弃条条框框的束缚,而需要进行尝试和创新。其次,人才培养目标相对单一,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未能与产业需求充分融合。在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过程中考虑的是某一个或某几个企业的需求,未能从产业链的角度考虑人才需要,对人才的知识和能力要求分析不准确,制定的课程体系不完善,师资团队结构不合理,教学模式相对落后,培养的人才难以切合产业需求。此外,人才培养评价体系不健全,难以进行公正合理的评价。校企融合育人的过程中,学生对技能的掌握程度,是否达到一定的质量标准,是否符合企业的用人需求,尚未有广泛认可的评价体系,从而影响了人才培养质量。

二、“1+X”证书制度下校企双主体育人模式改革探索和实践

以移动通信专业为例,结合泰州职业技术学院与北京华晟经世信息技术有限公司ICT行业创新基地工作,对“1+X”证书制度下校企双主体育人模式改革进行研究和探索。北京华晟经世为教育部公布“1+X”试点第三批职业技能证书标准“5G移动网络运维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标准”的培训评价组织。在校企双主体育人模式背景下,校企双方共建ICT行业创新基地,深入研究“1”和“X”深度融合的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4]。

(一)调研“X”证书面向岗位,校企共同制定人才培养目标

由企业带领学校对三大运营商、中兴、华为以及中下游相关企业等进行走访,调查移动通信技术领域人才的实际需求情况,确定面向岗位。经过调研发现,企业对5G移动通信设备部署与安装、通信工程督导、通信室分设计、5G网络规划与优化等方向的人才有较大的需求。通过对移动通信行业的走访和历届毕业生的回访,发现5G移动通信基层的专业技能型人才紧缺。综合调研结果以及学校的实际情况,校企双方明确移动通信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向为5G移动网络运维工程师,明确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为:培养具备5G移动通信设备的安装、维护、检调测、网络规划与优化和管理能力,较强的通信软硬件设备操作和应用能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职业生涯发展基础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二)深度融合“1”和“X”,构建专业课程体系

由校方专业负责人与企业专家团队共同参照5G移动网络运维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仔细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梳理,找到“X”证书的准确切入点,促进“1”和“X”的深度融合。结合实际情况,对移动通信专业课程体系进行了重构,将原有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拓展课与“1+X”5G移动网络运维标准进行融合,其中将专业基础课程与初级标准进行融合,专业核心课程与中级标准进行融合,专业拓展课程与高级标准进行融合,对原有的课程进行调整、更换、升级。如专业基础课程电路与电工技术基础调整为通信电源安装与维护,原有课程主要侧重于传统的电路分析与电工操作,而后者更侧重于通信电源及线缆的认识、安装与维护工作,与初级标准中要求的工作任务:基站线缆布放、基站设备加电等要求相对一致;专业核心课程通信工程设计与概预算、通信基站建设与维护原来讲解的2G、4G内容升级为5G内容;专业拓展课增加了“1+X”5G移动运维高级认证的相关课程作为学生选修,有利于课证的融通,使学生达到5G移动网络运维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考核要求。

(三)升级校企合作师资教学团队,充分发挥企业工程师的作用和优势

猜你喜欢

学分证书校企
少就是多
智慧课堂混合式教学模式在校企合作订单课程中的实施与探索
对民办本科院校应用型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研究
中学生生涯规划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晋江市紫峰中学为例
中学生生涯规划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晋江市紫峰中学为例
学分
广东 开办终身教育“学分银行”
两面夹击 让恶意证书无处遁形
假证
《搭建终身学习“立交桥”的四个关键问题——基于国际比较的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