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学、做、赛一体化教学机制的探析

2021-08-27朱亚娟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1年19期
关键词:竞赛校企实训

朱亚娟

[摘           要]  基于企业人才需求的技能大赛高校采用赛教相融的教学模式,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职业技能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通过分析教、学、做、赛一体化教学机制的特性,研究教、学、做、赛融合的有效路径,为我国高校教育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意义。

[关    键   词]  教学;赛教融合;机制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19-0078-02

一、引言

2019年1月,国务院正式印发了《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职教20条”),提出深化职业教育改革的路线图、时间表、任务书,明确了今后五年的工作重点。随着相关细则的逐步落地,職业教育步入快车道,迎来黄金发展期。

职业教育致力于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是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其中校企合作是现代职业教育建设的重要途径。“职教20条”明确指出推动校企全面加强深度合作;推动企业和社会力量举办高质量职业教育等。同时,自2008年以来开展的全国职业技能大赛也提出了“普通教育有高考,职业教育有技能大赛”的号召,掀起在职业教育行业内“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改”的教学改革,为职业教育注入了新的血液,各个学院都投入“教、学、做、赛一体化”教学的研究中。

二、“教、学、做、赛一体化”教学机制的特性

多年来,我校会计专业教学团队紧密结合学校实际,积极探索,总结提炼出“教、学、做、赛融合”的高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并深入实践,证明行之有效。这是工学结合、学做一体人才培养理念的细化和扩展,具有融合性、循环性、自检性、适应性等特性。

(一)融合性

在学生接受职业教育的初期,教、学、做、赛循序渐进,具有顺序性;随着学生知识的扩展和技能的提高,顺序性逐渐淡化,融合性逐渐加强。融合性是与顺序性相反的一种特性,强调教、学、做、赛各个环节相互融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可或缺,有目标、有反馈,相互作用。

(二)循环性

教、学、做、赛各个环节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就像一个车轮,每循环一次,就前进一段距离,操作技能就提高一个档次。从校内选拔,到省内选拔,到最后参加国赛,参加全国技能大赛的选手每晋级一次,技能水平都会有质的提升。

(三)自检性

如果说教、学、做三个环节是反映人才培养的过程,那么通过赛的环节就能检测出人才培养的质量。技能竞赛是一种特定条件下的实际生产过程,综合考核的结果,直接明了地展示选手的技能水平,具有明显的反馈特征。自检性便于我们发现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改革并最终解决问题。

(四)适应性

“教、学、做、赛融合”不仅适应于会计高端技能人才的培养,而且适应于其他类型高端技能人才的培养;不仅适应于工程类,也适应于服务类,具有较强的适应性。

三、“教、学、做、赛一体化”教学机制探析

(一)教

“教”是以生产一线高技能人才为培养目标,以学生为核心,以教师为主体,以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为依据,多种形式、多种方法所实施的教学活动。

1.构建校企合作平台,制订人才培养方案

高校的发展受学生就业率的影响,而企业决定着学生的就业率。学生要通过企业的检验,必须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企业如果想要可持续发展,就需要通过技术人才来保持其核心竞争力。高校和企业分别是技术人才的提供方和需求方,企业让高校为自己培养优秀人才,高校按企业需求培养人才,两者只有协同合作才能分别解决自己的高技术人才需求问题和学生就业问题,实现双方共赢。

高校与企业要相互协作,根据企业需求设置人才培养方案和实施教学,教授学生必备的专业基础知识,并定期与企业人力资源部门沟通交流,反馈教学效果,不断修订和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同时企业要为学生提供实习基地,在实习过程中配备实习指导老师,传授实践经验,让学生快速掌握相关知识,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来满足企业的人才需求。

2.多举措建设“双师型”结构教学团队

学校与二级学院通过政策鼓励引导教师采用多种方式来提升自己,例如,参加国家级培训与省级培训、到校企合作单位进行挂职锻炼、参加企业与行业协会组织的师资培训班、邀请企业专家来校进行交流指导等。此外,教师通过指导学生参与技能大赛,能够反思日常教学活动,如是否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课程设计是否合理、教学难度是否适宜、目前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安排是否能够满足岗位能力需求等,从而更加合理地安排教学内容、完成教学设计,在教学环节做到有的放矢,进而提高教学效果,更加有效地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

3.创新教学设计

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突出技能培养,实践与理论课时按1∶1比例设置。传统的教学设计已严重不相适应,为提高教学质量,加快人才培养,创新实施“课程周”“三班制”“6S管理”,确保学生在实训期间做到“一人一机一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猜你喜欢

竞赛校企实训
依托互联网实施商务英语函电实训教学
智慧课堂混合式教学模式在校企合作订单课程中的实施与探索
对民办本科院校应用型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研究
中学生生涯规划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晋江市紫峰中学为例
数学潜能知识竞赛
液压课程开放式虚实结合实训教学体系的构建研究
中学生生涯规划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晋江市紫峰中学为例
提升中职机械专业钳工实训教学有效性的几点尝试
浅析职业院校实训中心管理机构设置
创新思维竞赛(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