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闽台高校职业教育产学合作培养模式比较分析

2021-08-27王迎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1年19期
关键词:产学实训

王迎

[关    键   词]  职业教育;产学合作;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19-0072-02

一、产学合作研究概述

1903年,英国桑德兰技术学院开办了船舶与建筑专业产学合作教育,是为产学合作先例。随着产学合作形式的发展完善,学者从大学与企业合作、产学一体化以及产学合作模式等多角度出发取得了大量产学合作研究成果。刘羽等综合分析了福州大学紫金矿业学院上杭教育实践基地校企联合办学经验,在国家工程实践教育及企业“工程型”教师队伍建设方面,摸索出一套产学合作的“紫金模式”经验。赵静通过分析吉利集团“GM1000”计划“三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产学合作研究生培养途径。陶永芹以大数据环境下校企合作问题入手,采取三库融合机制对数据筛选,挖掘大数据的特点与产学合作协同更新的关系。肖荣辉通过对比与分析福建地区与台湾地区教育产学合作现状,通过借鉴台湾高校技职教育产学合作经验,提出完善法律制度建设,制定行之有效的实施细则,健全产学合作机构与运行机制,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等产学合作优化建议。

二、台湾海洋大学产学合作状况分析

(一)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

为规范与促进技职教育产学合作的合理实施,根据教育部门出台的《职业训练法》《建教合作实施方案》等文件,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制定了《台湾海洋大学研究中心产学绩优奖励办法》《台湾海洋大学产学合作人员兼职计划合约书》《台湾海洋大学产学营运总中心进驻厂商回馈办法》的规范文件,整合优质资源,促进产业技术研发与成果转化。

(二)合理设立组织机构

台湾海洋大学以发展海洋科技与海洋事业为主,打造海洋工程、智慧农业、智慧交通、精准健康四大主轴,提供一站式服务,对接产业技术需求。为更有效运用本校智财权产出的研发成果,提高应用效益,强化产学便捷、专业咨询的效率,设置产学营运总中心,由中心统筹校内外产学、技转、专利、智财、育成、萌芽、价创及专业人才培育等功能,并配合相关政策及本校教师之研发成果展现,执行产学联盟计划,透过单一服务窗口,整合相关资源以发挥综效,扩大产学服务能量,促进产业技术加值与发展。产学营运总中心,下设产学技转部、专利智才部、创业育成部、国际产学联盟部。产学技转部负责产学合作以及合约研究事宜,产学法务类的咨询服务以及契约管理等相关事务,同时负责研发成果推广以及建立研发成果资料库建设。专利智才部负责提供校内师生智慧财产法规咨询,协助研发成果进行专利申请以及维护,办理技能转移、授权管理、智慧产权契约管理事项。创业育成部负责协助学生申请政府的创业辅助资源、系列创业课程,新创事业创业项目咨询、技术商品化、建教合作、推荐引入校内外教授担任厂商研发或者技术顾问。国际产学联盟部负责技术成果的发表以及校内外媒体宣传活动,辅导校内团队成立衍生新创公司、竞品分析、市场发展分析咨询。为合作企业提供合作方案,对接企业厂商加入学校构建的海洋科技生态体系。

(三)注重校企合作,签订校企合作协议

根据国际船东协会(BIMCO)的统计和预测,目前全球在船海员缺口为154.5万名。海运业蓬勃发展,需要创新性人才。为培育海洋产业优秀的人才,加强产业与学术双边紧密合作,企业与学校在产业升级与学术研究上互利互惠,共同成长。台湾海洋大学与阳明海运、龙德造船工业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签订产学合作计划,通过整体船岸人力培育、产学实习、业界讲师授课等措施,将产业引入学校,解决造船人才供应断层等问题。学生毕业后可以直接到公司工作。想繼续深造的学生,也可由企业推荐到海大就读造船相关研究所,提供薪资在职进修。

为促进人才培育及产学合作,企业将规划实习项目、安排指导工程师,邀请海大造船、机械、轮机、电机、通信、资工等相关科系学生于暑假期间到船厂实习,并由学校授予实习学分。企业与学校启动《人才训练合作计划》,并依各年度人才需求办理实习合作事务,举办实习交流座谈会及产学实务讲座,安排产业相关系所老师及学生进行产业专业见习、驻厂研究等产学合作交流,降低产学落差。

三、厦门海洋职业技术学院产学合作状况分析

本着“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惠双赢、共同发展”的原则,学院积极构建产学合作培养模式,建立产学双方长期、有效合作。

(一)新专业设置结合行业需求

设置专业过程中,进行翔实的市场走访以及行业内调研,分析、预测专业发展的先进性,收集相关专业就业率、对口率信息,邀请用人单位的管理人员,专业相关专家学者,进行设置论证,保证专业设置的可持续性和应用的可操作性。

(二)汇集行业经验,制定、完善各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课程环节与实训、实习环节

教学形式和内容的补充应在征求行业的建议的基础上开展,确保教授内容的可操作性,使学生在校期间所学为社会、行业所需,提高学生毕业就业率,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方案以《专业入学导论》为先导,分理论和产学合作的实践模块。理论部分围绕行业认知,通过介绍行业市场情况、岗位情况、课程设置等,让学生了解未来大学学习内容和毕业从事行业及岗位;实践部分主要通过讲座、参访或团建形式开展专业认知实践,结合船模馆、厦门港沙盘、大型船舶操纵模拟器、诚毅船实践体验和行业企业专家讲座等多样化形式,结合企业实训、顶岗实习等多种多样形式,将行业认知和专业认知内容融入相应的产学合作课程中,将海洋文化、嘉庚精神和创新创业能力融入对学生进行职业基础技能与素养的培育和职业关键技能的训练。

猜你喜欢

产学实训
基于产学协同的融媒体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依托互联网实施商务英语函电实训教学
航空服务专业产学—体化实训室建设的思考
平谷区委组织部:打造党员实训基地 拓展培训方式
液压课程开放式虚实结合实训教学体系的构建研究
计算机类人才培养的“产学”融合教育模式探究
浅谈如何上好中职生实训课
提升中职机械专业钳工实训教学有效性的几点尝试
浅析职业院校实训中心管理机构设置
加强实习实训基地“产学”结合模式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