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免疫法与化学法粪便隐血试验在大肠癌早期筛查中的应用比较

2021-08-25蔡金平

中国当代医药 2021年20期
关键词:化学法大肠癌预测值

蔡金平 刘 琼 李 琴

1.南昌市洪都中医院检验科,江西南昌 330008;2.江西省萍乡市第三人民医院检验科,江西萍乡 337055

大肠癌中大部分具有癌前病变性质,通常需要数年或数十年转变为大肠癌,但由于大肠癌患者早期症状并不明显,其中仅1/3 患者可在早期明确诊断,因此早期诊断大肠癌对疾病预防具有重要意义,且能明显改善患者预后。粪便隐血试验(fecal occult blood test,OBT)可对微量血红蛋白(hemoglobin,Hb)进行检测,以明确患者是否存在消化道出血,且具有便捷、廉价的优势,适合高危人群进行反复检测[1]。化学法与免疫法是常用的OBT 检测方法,前者是利用显色反应判断出血情况,后者则可对Hb 进行定量检测[2-3]。基于此,本研究探讨免疫法与化学法OBT 在大肠癌早期筛查中的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5月—2020年1月南昌市洪都中医院收治的50 例疑似为大肠癌早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28 例,女22 例;年龄28~74 岁,平均(51.76±8.54)岁;病灶直径2~5 cm,平均(3.43±0.85)cm。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高度疑似为早期大肠癌患者;②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有慢性腹泻史者;②既往有阑尾切除、胆囊切除手术史者;③合并其他消化道出血疾病者;⑤患有其他肿瘤者。

1.3 方法

收集50 例患者粪便标本于一次性标本杯中,7 d内送检。

1.3.1 免疫法OBT 使用采便棒采集适量粪便标本后,将其放入采便器内,充分摇匀,选择FB-100 型全自动便潜血分析仪(长春迪瑞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吉械注准20162400019)检测免疫法粪便隐血试验(iFOBT)值,时间7 min,以50~1000 μg/L 为测量范围,波长660 nm;阳性判断:iFOBT>100 μg/L。

1.3.2 化学法OBT 向粪便标本中加入邻甲苯胺试剂(分子式C7H9N;含量99%;上海吉至生化科技有限公司;货号:O69180;规格:500 mL),观察3 min;阳性判断:隐血(-):3 min 不显色;隐血(+):30 s 变为蓝色;隐血(2+):变为浅蓝褐色,并逐渐向蓝褐色转变;隐血(3+):立刻变为蓝褐色;隐血(4+):立刻变为蓝黑褐色。

1.4 大肠癌预后判断

对确诊为大肠癌的患者进行门诊随访10 个月,根据《实体瘤治疗疗效评价标准-RECIST》[4]评估患者预后,包括完全缓解、部分缓解、疾病稳定、疾病进展;将疾病进展患者纳入预后不良组,其余患者纳入预后良好组。

1.5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由经验丰富的化验师对结果进行评估,以活检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比较免疫法与化学法OBT 对早期大肠癌的诊断效能,a=真阳性,b=假阳性,c=假阴性,d=真阴性,灵敏度=a/(a+c)×100%,特异度=d/(b+d)×100%,准确度=(a+d)/总例数×100%,阳性预测值=a/(a+b)×100%,阴性预测值=d/(c+d)×100%。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5.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用率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绘制iFOBT值预测大肠癌预后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得出ROC 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检验iFOBT 值对大肠癌预后的预测价值,AUC=0.5 为无诊断价值,0.5<AUC≤0.7 为诊断价值较低,0.7<AUC≤0.9 为诊断价值中等,AUC>0.9 为诊断价值较高;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活检病理结果

50 例疑似早期大肠癌患者中,早期大肠癌30 例(60.00%),大肠息肉12 例(24.00%),炎性肠病8 例(16.00%)。

2.2 诊断效能比较

免疫法OBT 对大肠癌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高于化学法OB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3)。

表1 免疫法OBT 检查结果(例数)

表2 化学法OBT 检查结果(例数)

2.3 预后不良与预后良好患者iFOBT 值的比较

对活检病理结果确诊为大肠癌的30 例患者进行10 个月随访,其中预后良好21 例,预后不良9 例;预后不良组患者的iFOBT 值为(776.35±124.73)μg/L,高于预后良好组的(578.65±103.68)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

表3 免疫法与化学法OBT 诊断效能的比较[%(n/N)]

2.4 iFOBT 值对大肠癌预后的预测价值

将iFOBT 值作为检验变量,将大肠癌预后作为状态变量,绘制ROC 曲线(图1),得到iFOBT 值预测大肠癌预后的AUC=0.894,95%CI=0.775~1.000,最佳阈值609.880 μg/L,敏感度为0.889,特异度为0.571,约登指数为0.460,iFOBT 值在大肠癌预后预测中均具有较高的价值,当达到最佳阈值时,可达到最佳预测价值。

图1 iFOBT 值对大肠癌预后预测价值的ROC 曲线

3 讨论

大肠癌的发病率在50 岁以上人群中明显升高,主要与致癌物质接触时间、人口老龄化等密切相关,对大肠癌高危人群,应提倡进行早期大肠癌筛查,以尽早进行肠镜检查,早期治疗以改善患者预后[5-6]。肠镜检查虽然对早期大肠癌具有较高的阳性检出率,但因其费用较高、肠道准备严格,加上操作复杂、检查时间较长,不适用于早期大肠癌的筛查[7-8]。与正常患者比较,早期大肠癌患者肠黏膜更容易发生出血,临床症状可表现为粪便隐血,因此目前临床主要通过OBT对早期大肠癌进行筛查。OBT 中化学法包括联苯胺化学法、匹拉米洞化学法、邻联甲苯胺法等[9]。化学法的主要原理是利用Hb 中具有类似于过氧化物酶活性的亚铁血红素,能够释放新生态氧,从而氧化邻甲苯胺受体,转变为邻甲偶氮苯,而发生显色反应,显色的深浅则能够对粪便标本中Hb 的多少进行反映[10-11]。但是由于化学法容易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如食物(铁剂、动物肉、肝脏或血等)、维生素C、部分具有还原性的药物等,导致粪便中Hb 变性,出现假阳性结果,增加不必要的肠镜检查[12]。

本研究结果显示,免疫法OBT 对大肠癌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高于化学法OB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与化学法OBT 比较,免疫法OBT 应用于大肠癌早期筛查具有更高的临床价值。免疫法OBT 属于光学检验方法,是利用粪便中Hb 与OC 乳胶试剂发生的特异性聚集反应原理,通过自动分析仪器对Hb 进行检测,粪便中Hb 浓度增加,则光学密度变化量随之增加,并且OC 乳胶试剂不会与水果蔬菜中的过氧化氢酶发生反应[13-14]。因此,免疫法OBT 不需要进行饮食限制,同时不会受抗氧化剂的影响,检测准确度更高,假阳性结果较少。另外,免疫法OBT 操作方法简单,并且能够对大批量样本进行检测,其自动阅读功能能够对样本进行定量测定,不受饮食、药物等影响,作为早期大肠癌的筛查工具,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15-16]。本研究结果显示,预后不良组患者的iFOBT 值高于预后良好组,绘制ROC 曲线,得到iFOBT 值预测大肠癌预后的AUC>0.7,提示iFOBT 值在大肠癌预后预测中均具有较高价值,当达到最佳阈值时,可达到最佳预测价值。免疫法OBT 可将粪便中血红蛋白浓度进行数值化,定量地评估大肠癌患者消化道出血情况,间接地反应患者凝血功能状态,而肿瘤侵犯程度越高,越容易激活纤溶系统,导致出血量增多[17-18]。因此,通过iFOBT 值可对大肠癌患者预后进行预测,对评估患者病情、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但免疫法OBT 仍存在局限性,比如对于间断出血的大肠癌,需要连续检测3 d,或者对于未发生出血的早期大肠癌,无法筛查出大肠病变[19-20]。因此,在早期大肠癌的筛查时,仍应与患者临床症状、影像学及血清学检查相结合,以提高筛查的准确性。

综上所述,与化学法OBT 比较,免疫法OBT 应用于大肠癌早期筛查具有更高的临床价值,筛查效果更佳。

猜你喜欢

化学法大肠癌预测值
社区居民大肠癌筛查的知信行现状及影响因素
加拿大农业部下调2021/22年度油菜籽和小麦产量预测值
AI讲座:ML的分类方法
自体荧光内镜对消化道肿瘤诊断临床应用分析
无酶光电化学法快速检测酒类中的乙醇含量
警惕大肠癌的蛛丝马迹
以磷酸铵镁回收磷的分析探讨
经内镜支架置入联合腹腔镜手术治疗左侧大肠癌性梗阻的临床价值
胃液潜血化学法与免疫学法比较分析
浅析造林整地与植树造林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