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儿重症肺炎经鼻高流量加温湿化氧疗撤机失败的危险因素分析

2021-08-25郑丽玲郑伟达杨小云

中国当代医药 2021年20期
关键词:早产儿入院重症

郑丽玲 郑伟达 杨小云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漳州市医院儿童重症监护室,福建漳州 363000

重症肺炎属于儿科急危重症,患儿除了严重肺部炎症,还可能累及其他系统及器官,病情进展迅速,易并发呼吸衰竭、中毒性脑病、休克、多脏器功能衰竭等多种并发症,造成婴幼儿死亡的常见因素[1]。呼吸支持是一种重要的治疗模式,有效保持呼吸道通畅,改善肺通气和换气功能,是治疗成功的保障。呼吸支持有多种方式,包括鼻导管、无创持续正压通气(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CPAP)、有创机械通气、经鼻高流量加温湿化氧疗(high-flow nasal cannula oxygen therapy,HFNC)等,本研究回顾性分析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漳州市医院儿童重症监护室(pediatric intensive care unit,PICU)收治的118 例小儿重症肺炎使用HFNC 治疗患儿的临床资料,通过对这118 例患儿进行分组比较分析,探讨HFNC 撤机失败的高危因素,旨在更好地掌握HFNC 在小儿重症肺炎中的有效应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2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漳州市医院PICU 收治的118 例小儿重症肺炎使用HFNC 患儿的临床资料。纳入标准:①患儿的诊断均符合《儿科学》第9 版[2]对于重症肺炎的诊断标准;②患儿入院后均使用HFNC 辅助通气。排除标准:①入院后立即行气管插管的重症肺炎患儿;②入院时先予鼻导管吸氧,不能耐受后改为HFNC 呼吸支持的患儿。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及同意。

根据HFNC 是否成功撤离分为成功组(n=80)和失败组(n=38),118 例小儿重症肺炎使用HFNC 撤机失败的占比为32.20%。

1.2 研究方法及观察指标

①记录两组患儿的一般情况(性别、年龄等)、相关检验及检查指标,如HFNC 支持前后血气氢离子浓度指数(potential of hydrogen,pH)、二氧化碳分压(partial pressure of carbon dioxide,PCO2)、氧分压(partial pressure of oxygen,PO2)、氧合指数(oxygen index,OI)、血常规白细胞(white blood cell,WBC)、中性粒细胞(neutrophil,NEU)、C 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乳酸、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等。②记录入住PICU时间及总住院时间。③记录相关基础病如是否营养不良、心脏病、早产儿等。④记录并发症如呼吸机相关肺炎、凝血功能障碍、心力衰竭、中毒性脑病、胸腔积液、肺出血等。⑤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小儿重症肺炎HFNC 撤机失败的危险因素。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符合正态分布计量资料的均数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者经过变量转换为正态分布后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HFNC撤机失败的独立危险因素,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一般资料的比较

两组患儿的年龄及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失败组患儿的总住院时间以及入住PICU时间均长于成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入院时呼吸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入院时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 两组患儿一般资料的比较(±s)

表1 两组患儿一般资料的比较(±s)

组别住PICU 时间(d)总住院时间(d)年龄(个月)入院时呼吸频率(次/min)入院时心率(次/min)性别(男/女,例)成功组(n=80)失败组(n=38)t 值P 值6.74±3.02 10.16±5.13 15.390 0.000 12.21±4.58 18.34±7.12 11.560 0.001 19.76±33.75 23.47±30.95 0.285 0.595 51.54±8.85 54.37±8.66 0.021 0.884 157.76±19.08 158.11±20.83 0.702 0.404 47/33 24/14 0.065 0.200

2.2 两组患儿入院时各项感染指标以及血气指标的比较

失败组患儿的WBC 高于成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失败组患儿入院时的PCO2高于成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失败组患儿入院时的OI 低于成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的CRP、PCT、NEU、乳酸、pH、P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2)。

表2 两组患儿入院时各项感染指标以及血气指标的比较(±s)

表2 两组患儿入院时各项感染指标以及血气指标的比较(±s)

1 mmHg=0.133 kPa

组别WBC(×109/L)CRP(mg/L)PCT(ng/mL)NEU(×109/L)乳酸(mmol/L)pHPO2(mmHg)PCO2(mmHg)OI成功组(n=80)失败组(n=38)t 值P 值11.01±5.66 14.80±12.16 7.006 0.009 18.94±43.87 26.45±51.27 0.988 0.322 1.36±7.06 2.07±6.62 0.709 0.401 5.87±4.52 7.69±5.19 1.127 0.291 2.51±1.33 2.47±1.12 0.001 0.977 7.40±0.08 7.41±0.06 1.650 0.201 74.10±24.90 70.61±18.59 1.161 0.284 40.02±10.48 45.21±11.05 2.517 0.001 253.77±91.87 190.78±49.95 7.461 0.007

2.3 两组患儿合并基础病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的比较

失败组患儿存在心脏病、营养不良、早产儿等基础病的比例高于成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3)。

表3 两组患儿合并基础病情况的比较[n(%)]

失败组患儿并发心力衰竭、呼吸机相关肺炎的比例高于成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并发中毒性脑病、肺出血、凝血功能障碍、胸腔积液的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4)。

表4 两组患儿并发症发生情况的比较[n(%)]

2.4 小儿重症肺炎HFNC 撤机失败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经过变量筛选,排除存在共线性造成结果不可靠的因素“呼吸机相关肺炎”,将其余因素[住PICU时间(短=1,长=0,住PICU 时间<7 d 为住PICU 时间短,≥7 d 为住PICU 时间长)、总住院时间(长=1,短=0,总住院时间<14 d 为总住院时间短,≥14 d 为总住院时间长)、WBC(高=1,低=0,WBC≥10×109/L 为WBC高,<10×109/L 为WBC 低)、PCO2(高=1,低=0,PCO2≥45 mmHg 为PCO2高,<45 mmHg 为PCO2低)、OI(高=1,低=0,OI≥200 为OI 高,<200 为OI 低)、心脏结构异常(有=1,无=0)、营养不良(有=1,无=0)、早产儿(有=1,无=0)、合并心力衰竭(有=1,无=0)]作为自变量,小儿重症肺炎HFNC 撤机失败作为因变量,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早产儿、合并心力衰竭、总住院时间长是HFNC 撤机失败的危险因素(P<0.05),入院时OI 值高是HFNC 撤机失败的保护因素(P<0.05)(表5)。

表5 小儿重症肺炎HFNC 撤机失败的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

3 讨论

HFNC 作为一种新型氧疗方式,可提供温度在31~37℃,氧流量在0~70 L/min 以及氧浓度在21%~100%的气体,临床上将流量高于患者吸气峰流速的吸氧装置称为高流量氧疗设备,新生儿流量>2 L/min,年长儿氧流量>4~6 L/min[3]。近十年在新生儿患者中运用并推广,可以产生气道正压,抵消呼气阻力,冲刷鼻腔部死腔,提高肺泡氧浓度,改善高碳酸血症,还可以减少代谢氧耗及上气道阻力,同时氧浓度恒定,加温加湿可以提高舒适性及耐受性,不影响进食和语言

交流[4]。其作用机制包括鼻咽阻力降低、死腔冲洗、周围空气流入减少以及气道压力升高。HFNC 可用于中度至重度细支气管炎。HFNC 还可以减少呼吸衰竭儿童的插管和机械通气,对急性哮喘和其他呼吸窘迫可能有益[5]。HFNC 有上述优势,开头有依从性好、并发症少、操作简便、费用较低等优点,目前不仅应用于新生儿,也广泛应用于儿童疾病,在治疗儿童呼吸系统疾病如呼吸衰竭、呼吸窘迫综合征、阵发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等方面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6],逐渐成为部分替代无创通气或传统氧疗的治疗措施。HFNC 确保了在较大气流量内仍能保持温度与湿度不出现较大波动,保证了患者氧疗理想的最佳温度与湿度,避免患者因氧疗过程中气道湿化不足或湿化过度而出现不适,更降低了气道内痰液黏稠度,进而提高了氧疗效果[7]。关于HFNC,有研究针对流量以及套管尺寸进行推荐,见表6,显示不同年龄所选择的流量以及套管的型号和尺寸,给临床提供较好的指导[8]。本研究通过对118 例患儿进行HFNC,成功率达到67.80%,提示HFNC 能较有效改善小儿重症肺炎患儿的OI,帮助患儿渡过呼吸难关,有效改善呼吸功能,减少气管插管带来的痛苦和损伤,减少气压伤的发生,同时可以减少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发生率。

表6 小儿经鼻高流量加温加湿氧疗治疗的推荐流量设置及套管尺寸

虽然高流量吸氧对小儿重症肺炎呼吸支持有一定的优势,但仍然存在失败病例。有研究证实无创呼吸支持失败与插管并发症及病死率的增加相关[9],另有研究表明,若使用HFNC 失败后会增加死亡或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风险,增加呼吸系统发病率,延长住院时间[10],若合并有先天性心脏病、营养不良、肌无力等基础病的患儿,使用HFNC 的失败率高。另一项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84 例使用HFNC 的重症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其中23 例失败,这23 例中存在慢性病、严重心动过速、脱水以及入院时静脉pH<7.3 可能是重症细支气管炎行HFNC 治疗失败的危险因素[11]。

本研究单因素分析失败组存在基础病疾病,如失败组患儿存在心脏病、心力衰竭、早产儿等基础病的比例高于成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失败组患儿并发心力衰竭、呼吸机相关肺炎的比例高于成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此类似,同时单因素分析还显示,失败组患儿的WBC 高于成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失败组患儿入院时的PCO2高于成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失败组患儿入院时的OI 低于成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失败组患儿的总住院时间以及入住PICU 时间均长于成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早产儿、合并心力衰竭、总住院时间长是HFNC 撤机失败的危险因素(P<0.05),入院时OI 值高是HFNC 撤机失败的保护因素(P<0.05)。小儿重症肺炎并发心力衰竭,肺循环血容量可能存在异常,影响肺顺应性,影响呼吸情况,对呼吸机参数的要求增加,升高HFNC 撤机失败比例。早产儿也是HFNC 撤机失败的独立危险因素,原因分析是早产儿本身肺部发育可能受到影响,对氧的要求高,容易影响呼吸情况,加重呼吸衰竭,同时,早产儿可能存在营养不良,也容易出现HFNC 撤机失败。另外,刘洁等[6]对123 例使用HFNC 的患儿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早期PCO2/PO2>0.64 的患儿使用HFNC 失败的风险高,是HFNC 早期失败的独立危险因素。相当于早期若存在PCO2高的患儿,可能出现失败的概率明显增高。而OI 低于200 患儿的HFNC 失败率高于成功组,但不能证实为独立危险因素。另有研究显示对于患有肺炎或非高碳酸血症的患者,高流量鼻导管吸氧疗法可能比无创通气更有益,但对于有心源性肺水肿或高碳酸血症的患者则不然[12-13]。有研究针对中度高碳酸血症的患者进行观察,对于PCO2为50~55 mmHg 的患者,HFNC 通过减少死腔促进二氧化碳排出,可以改善中度高碳酸血症,但对于重度高碳酸血症的患者缺乏研究[14]。本研究中失败组的PCO2高,存在高碳酸血症,对于呼吸功能的影响大,从而导致HFNC 失败,但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PCO2值与HFNC 失败的关联不大,可能与病例数少有一定的关系。也就是说鉴于这些病例分析,PCO2值的高低不是HFNC 失败的独立危险因素。OI 是另一项重要的指标,与肺组织病理改变的严重程度显著相关,可以显示机体肺换气与通气的生理功能状态[15]。HFNC 能提供高的氧浓度和氧流量,使呼吸末肺容积增加,死腔量降低,减少呼吸做功和氧耗,改善氧合,提高OI[16]。而本研究的结果分析,失败组的OI 低于成功组,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OI 高是HFNC 撤机失败的保护因素(P<0.05),也就是说入院时OI 越高,出现HFNC 失败的机会越小,与文献结果类似,OI 低可能为HFNC 失败的危险因素。所以对于入院时OI 低的患儿需要综合全身情况进行评估,动态监测呼吸、血氧饱和度、血气等变化,及时调整呼吸支持模式,避免加重病情。

对于如何预测HFNC 失败,有研究表明,可以通过开始HFNC 后24 h 的血氧饱和度/吸入氧浓度(oxygen saturation of blood/fraction of inspiration O2,SpO2/FiO2)进行分析,SpO2/FiO2是成功进行HFNC 治疗的良好预测指标[17]。治疗2 h 后的呼吸频率,8 h 后的FiO2,是HFNC 成功的最佳预测因子[18]。其中ROXI指数=(SpO2/FiO2)/呼吸频率,还有低SaO2、高呼吸频率以及胸腹不同步应被认为是HFNC 失败的预测因子[19],因为早期失败后插管与ICU 的死亡率降低明显相关[20]。未来将针对这些指标,对使用HFNC 治疗的患儿进行监测,早期预测失败后及时进行升级呼吸支持方式,降低死亡率,提高抢救成功率。

HFNC 在小儿重症肺炎中的应用是很有价值的,但亦存在失败病例,对于早产儿或合并心力衰竭的患儿需要警惕,可以根据入院时OI 值以及结合患儿的一般情况及血气结果,综合分析,慎重选择呼吸支持模式。同时随着HFNC 的应用广泛,是有必要进行多中心随机研究,以确定小儿重症监护室中HFNC 的可行性、依从性以及持续的气道正压通气。特别在儿童中,需要制定HFNC 的临床指南,包括流量设置、适应证和禁忌证、设备管理、功效识别和安全性问题。笔者将不断收集资料,不断改进,严格把握HFNC 的适应证和禁忌证,更好地发挥HFNC 的作用。

综上所述,在小儿重症肺炎呼吸衰竭的诊治中需要动态结合血气、基础情况、合并症等综合判断,选择呼吸支持模式。

猜你喜欢

早产儿入院重症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入院教育指南(2021年版)》解读
上海此轮疫情为何重症少
全膝置换术后再入院可以预防吗?
老年重症肺部感染临床诊治研究
早产儿如何护理及喂养
重症不惑
早产儿长途转诊的护理管理
早产儿的家庭护理
重症肝炎的早期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