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程思政理念下高校图书馆教学支持服务研究

2021-08-23秦中云王彤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 2021年3期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立德树人课程思政

秦中云 王彤

[摘 要] 以课程思政教育理念和方法论为指导,开展高校图书馆教学支持服务具有重要意义。课程思政为高校图书馆教学支持服务指明了新方向,已成为图书馆落实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高校教学改革和重塑高校校园文化精神的内在要求和发展动力。针对高校图书馆教学支持服务模式的现状,提出以课程思政为导向,完善高校图书馆教学支持服务路径,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教学支持服务保障机制,服务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和人才培养。

[关键词] 立德树人;课程思政;高校图书馆;教学支持服务

[中图分类号] G 258.6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5-0310(2021)03-0028-06

Abstract:  Guided by the concept and methodology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hrough all curricula,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carry out the teaching support service in  university libraries. It provides a new direction for the teaching support service in university libraries, which has become the internal requirement and development power for libraries to implement the fundamental task of establishing morality and cultivating people, deepen the teaching reform and reshape the spirit of campus culture. In view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eaching support service in university libraries, this paper proposes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support service path guided by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hrough all curricula, establish a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uarantee mechanism of teaching support service, and serve the construc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hrough all curricula and personnel training in universities.

Keywords: Establishing morality and cultivating people;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hrough all curricula;University library;Teaching support service

0 引言

習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课程思政作为一种教育理念,是指导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方法论[2],是引导高校教师开展教育教学实践的课程观[3],已成为推动高校各项工作全面发展的重要支柱和动力。高校图书馆在高校课程思政改革中发挥重要作用,主要体现为使命担当和责任担当,符合教育部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2015)》(以下简称《规程》)对高校图书馆的定位和要求,高校图书馆应发挥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文化传承等方面的教育职能和信息服务职能,为高校提供教学支持服务。

在此背景下,以课程思政教育理念和方法论为指导,开展高校图书馆教学支持服务方面的研究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课程思政为高校图书馆教学支持服务提供了新的视野和方向,为推动高校图书馆进行资源重组和服务转型提供了发展契机。高校图书馆须完善教学支持服务路径,建立健全可持续发展的服务保障机制,更好地服务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和高校教学改革,促进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1 高校图书馆教学支持服务

教学支持服务是高校图书馆服务工作的重要内容,是指高校图书馆有组织、有计划地利用资源和服务优势,挖掘自身潜力,帮助师生改善教学与学习过程、改进教学与学习质量和实现教学改革目标的服务模式[4],现已发展成为高校图书馆支撑高校教育教学改革和促进人才培养能力发展的重要职能。构建符合高校教学实际和学科特色的教学支持服务体系[5],则是高校图书馆发挥服务职能的重要途径和根本要求。

随着国家战略和高等教育的发展,高校相继开展了具有特色的课程思政实践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例如,北京联合大学把课程思政建设作为学校落实立德树人任务的根本性举措、全方位行动和持续性推进的行动指南,以“校院整体推进、系(部)主导、教师主体”作为总体思路,提出了“七有”做法并积极开展实践,在国内高校中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取得了初步成果。高校图书馆必须紧跟高校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的目标和要求,发挥其在文献信息资源方面的支撑作用,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不断丰富和完善高校图书馆的文献服务体系,提高教学支持服务能力。近年来,高校图书馆根据学校开展课程思政工作的要求,从文献资源建设[6]、信息素养教育[7]和阅读推广[8]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实践,探索为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服务的新举措和新方法。

面对不断调整和变化的教学生态环境,高校图书馆传统的教学支持服务已难以适应新形势下高校课程思政教育教学的发展要求。首先,图书馆学界和业界对课程思政尚未给予充分关注和重视,没有充分认识到课程思政对于图书馆建设和发展的重要价值和意义,导致无法形成系统性、建构性的符合课程思政发展理念的文献资源保障体系。其次,已有研究多从专业思政视角来审视图书馆对教学发展的支持,研究范围囿于发挥图书馆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9],研究视野不宽,且与课程思政有本质的区别。总之,现有的实践和探索停留在浅层次的研究层面,缺乏理论和政策方面的深入研究,无法对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提供针对性的资源支撑和服务支持。

2 以课程思政理念为引领:高校图书馆教学支持服务新方向

2.1 落实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要求

高校图书馆本身具有教育和信息服务的职能,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培养高素质的优秀人才是图书馆的重要使命和根本任务,符合课程思政立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的目标导向。课堂教学是高校实施立德树人的第一课堂,高校图书馆则是落实立德樹人根本任务的第二课堂的重要阵地。图书馆利用资源和文化优势,能发挥资源育人和文化育人的作用,成为课程思政教育的重要阵地,从而有助于实现课程思政课上课下协同育人的有机统一。

课程思政改革需要整合高校教育教学资源,就不能忽视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支撑和协同推进的作用。图书馆拥有丰富的文献信息资源,学科门类齐全,挖掘文献资源中蕴含的思政教育教学元素,为教学提供可靠的文献资源支撑,图书馆具备得天独厚的天然优势。同时,图书馆拥有先进的信息技术、齐全的文化设施和浓厚的学习氛围,并具有敬业奉献、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高素质学科馆员,通过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熏陶式教育活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成长及自主发展,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和文化观,培育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坚定社会主义理想,可以发挥出不同于课堂教学的教育优势和导向效果,从而达到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完美融合。

从育人渠道、育人载体和育人主体等方面来看,图书馆将课程思政教育理念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图书馆资源建设和服务教学科研、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等各项活动相结合,实现价值引领、知识传授和人才培养的统一,这是与高校的立德树人目标和要求一脉相承的。因此,图书馆要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主动融入高校人才培养体系,深入挖掘育人元素,努力推进服务育人,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提升和可持续发展。

2.2 深化高校教学改革发展的要求

在课程思政理念的影响下,各高校进行了一系列的教学改革,如调整教学大纲、重新编排教学内容和设计教学方式等,以提高教学质量,促进人才培养发展。例如,北京联合大学以课程思政理念为指导,着力推进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对本科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修订。在2019版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中,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按照教学计划课内设置(第一课堂)和教学计划课外设置(第二课堂)共同构建。新版人才培养方案坚持以OBE教育理念为引领,以重构人才培养体系为着力点,把思想政治工作体系贯通于学科体系、教学体系、管理体系等人才培养体系全过程;坚持以课程教学大纲为抓手,把育人的目标和要求贯穿于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建设中。学校加强“金课”课程建设和基于课程改革的新形态优质教材建设,无缝衔接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形成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的基础。

面对这种变化,高校图书馆要深刻认识高校教学科研、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的发展趋势和需求, 推动图书馆改革和创新发展,加快图书馆资源重组和服务转型,以新的姿态为高校的教学改革提供支持,彰显图书馆的价值和使命。一是图书馆要积极遵循《规程》要求:“全面参与高校人才培养过程,充分发挥第二课堂的作用,采取多种形式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二是依据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图书馆应积极承担课外(第二课堂)教学任务,引导和组织学生开展各种有教育意义的实践或素质教育活动,如经典阅读、新生入学教育、毕业教育、创新创业实践教育及志愿服务等,实现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的有效衔接。

2.3 重塑高校校园文化精神的要求

图书馆是大学文化传承的重要基地。图书馆在文化传承方面积极进行创新与拓展,将推进高校校园文化的建设,重塑校园文化精神,使学生提高文化认同,树立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培养热爱校园、热爱国家的家国情怀。高校图书馆应充分利用自身丰富的文献信息资源,挖掘育人资源和思政元素,通过组织红色书展、红色经典阅读、红色演讲等红色文化活动,进行富有优秀文化品位的空间再造,构建红色校园文化体系,促进形成协同育人机制,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发挥价值引领、文化传承的作用。

3 高校图书馆教学支持服务路径

3.1 聚焦课程建设,识别用户需求

高校图书馆要以课程思政为导向,以课程建设为抓手,主动了解高校人才培养的学科体系、教材体系、教学体系和管理体系,全面掌握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基本任务、教学规律、政策动态和发展趋势,精准识别高校的教学需求、资源需求和用户需求,据此制定行之有效的教学支持政策和计划。

3.1.1 构建多元主体协同机制,凝聚各方共识和需求

在课程思政教育理念中,高校各部门、各单位都是育人主体。高校图书馆应摒弃“守好一亩三分地”的固化思维,牢牢树立“一盘棋”的大局意识,主动融入、深度参与高校教育教学改革过程,构建与校党委、宣传部、教务处、学生处、团委等职能部门以及研究生院、院系教学单位在内的多元主体协同合作机制;突破图书馆和专业系部、基础系部之间的部门壁垒,畅通交流渠道和信息共享机制,实现信息对称和决策对等,全方位、多层次、多渠道凝聚各方动态,形成共识,从整体上和全局上把握高校教学改革战略、人才培养目标和教学科研需求。

3.1.2 融入精细化的课程服务,精准捕捉信息需求

课程服务是高校图书馆教学支持服务的新模式,其本质是高校图书馆以服务高校教学改革、学科建设、人才培养以及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为目标的精准面向教育教学改革的学科服务[10]。精细化的课程服务是指提供深层次、专业化的知识服务。高校图书馆不能满足和停留于传统的文献检索指导、信息素养教育等简单的重复性工作,要有机融入教师的教学科研全过程和学生的学习全过程,深度参与教学设计、课堂教学、教学素材和学习资源的提供,辅助教师梳理各类课程的知识脉络和结构,挖掘出各类课程的关联信息和隐性知识,如思政元素、德育元素和时政热点等,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精度,促进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发挥对高校教学科研的支撑作用。

从实践层面来看,课程服务的过程是精准捕获教学需求、资源需求和师生需求的过程。高校图书馆在深度融入教学科研全过程中,应密切联系教务部门、科研部门、院系专业负责人、学科带头人及专任教师,跟进和掌握专业建设情况(如专业设置、专业结构、专业需求等)、学科建设情况(如学科设置、学科方向等)、课程建设情况(如教学大纲、教学方案、教学内容等)和课堂教学情况(如教学运行、教学进展和教学变化等),准确获取用户的信息需求,从而提供精准的决策咨询服务和深度的知识服务。

3.2 优化资源建设,提供精准信息资源供给

精准识别用户需求遵循的是高校图书馆教学支持服务的需求导向,提供精准的文献信息资源则是高校图书馆教学支持服务的价值遵循和目标遵循。一方面,文献信息资源建设要紧跟时代发展和国家战略,展现文献资源的时代价值和社会价值;另一方面,高校图书馆要顺应高校发展战略、教学改革和学科建设的要求,制定文献信息资源发展战略,优化馆藏结构,调整资源布局,以提供精准化、专业化的文献信息支持服务。

3.2.1 构建前瞻性的符合高校学科发展特色的文献资源保障体系

在课程思政理念指导下,高校图书馆承载着为高校学科建设和发展提供文献资源保障的这一重任,就必须构建前瞻性、高质量的符合高校学科发展特色的文献资源保障体系,为高校学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和动力支持。

本文认为,构建符合高校学科发展特色的文献保障体系,可从4个方面入手:一是要符合国家发展战略,满足时代发展需要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如对于哲学社会科学学科,要选择体现中国特色、中國风格的文献资源进行建设,对于其他学科则要突出思想性、价值性和专业性;二是要结合学校的办学定位、教育发展理念进行文献资源建设,应符合高校学科建设和专业发展方向,如北京联合大学图书馆坚持将“以课程思政推进中国特色城市型、应用型大学”[11]的办学定位和教育教学理念作为学科文献资源建设的指导和依据;三是切实加大思想性、理论性的资源供给,加强学科支撑和学术支持[12];四是要掌握挖掘课程思政教育教学资源的原则和方法,如“一依据三结合”原则[2],应符合高校课程建设、学科建设和专业发展的实际需要。

3.2.2 构建前沿性的符合高校教学发展特色的教材服务体系

教材是高校教育教学的重要载体,教材建设是关乎高校提高教学质量和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支撑。图书馆作为高校的文献信息中心,应抓住高校教材建设和发展的契机,凝聚全馆力量,全方位和多途径收集、整理和整合优质教育教学资源,精心遴选体现国家发展战略,反映学科专业或行业发展先进水平,蕴含思想性、科学性、时代性和前沿性的精品教材,进而构建符合高校教学发展需求的教材体系,形成具有特色的教材资源中心,助力高校课程思政内涵式发展。

在数字化时代,一个完整的教材体系不仅包括纸质图书资源,还包括与教学相关的以数字化形式呈现的教学教参资源,如教学参考书、电子期刊论文、电子讲义、多媒体资源和网络网站资源等,即电子教参服务系统。电子教参服务系统是实现馆藏资源数字化、丰富馆藏结构及提升资源服务能力的重要抓手,亦是实现高校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的有力支撑,因此,建立与教材体系配套的电子教参服务系统尤显必要。近年来,随着在线教育教学的不断兴起和快速发展,传统电子教参服务系统已从“由业务驱动、以服务流程为重点”向“由数据驱动、面向主题”的电子资源服务系统推进[13],为高校图书馆开展精准化、专业化的文献信息服务提供了重要基础。

3.3 创新服务手段,发挥第二课堂育人作用

服务是图书馆保持旺盛生命力和永恒价值的立足之本,保持和提升用户对图书馆服务的持续关注是图书馆创新发展的动力。创新服务手段、突出第二课堂的功能和作用是图书馆实现服务转型的重要途径,也是满足用户多元化和个性化需求、彰显用户主体价值的重要手段。这就要求图书馆不断优化空间和环境布局,并通过开展信息素养教学、实践教育和阅读推广等系列活动,充分发挥图书馆作为高校第二课堂的价值和作用,开展教育教学服务实践活动,形成服务育人、文化育人的氛围。

3.3.1 建立学习支持中心,激发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伴随着大数据、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和5G等新兴技术的发展,基于泛在化环境[14]、社群空间[15]、移动信息环境[16]和O2O模式[17]的不同场景提供学习支持服务,让用户在实体与虚拟、课上与课下、线上与线下之间进行自由转换, 可以随时随地无障碍获取图书馆服务,这为图书馆构建学习支持中心提供了无限可能。

学习支持中心突出多元开放、智能高效、资源丰富的特点,以适应虚实相融的图书馆全域场景化模式[18],为师生提供精准化、个性化服务。高校图书馆学习支持中心可通过空间再造服务,形成以综合性学习和知识创造为支撑的多元开放的学习空间,体现图书馆育人功能和育人价值,紧密契合课程思政育人理念。以北京联合大学图书馆为例,图书馆以课程思政理念为引领,发挥图书馆作为高校第二课堂的育人作用,着力构建多元化的图书馆场景,讲好联大故事,营造文化育人氛围:一是设计《印韵北京》文化艺术墙,采用活字印刷术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学校办学目标、校训和图书馆的发展愿景融汇其上,既凸显了我国的古代文明技术和印刷文化,又传扬了优秀的校园文化和优良的教风学风。二是为契合课程思政教学改革需要,打造元堃书院(以北京联合大学首任校长谭元堃命名),装饰北京特色文化元素,如传统学府门楼、京剧脸谱、兔儿爷等,让读者感受北京传统文化韵味。三是建设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藏书阁,为我校相关专业课程和通识选修课提供教学场所及文献阅览服务,以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四是建设约翰·拉贝北京交流中心,为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北京传统文化教育提供思想政治教育场所。学习支持中心融汇图书馆丰富的馆藏资源,以激发读者多元素养和社群活力。馆藏资源以体现高校学科发展特色的文献资源以及符合高校教学发展的教材资源为主,实现教学场景与图书馆场景的转换和融合,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另外,高校图书馆借助数字化、智能化技术开展智慧服务,如利用下一代图书馆服务系统提供智慧检索、智能推荐服务[19],采用VR技术提供馆藏资源导航服务[20]等,延伸图书馆服务职能,使学生在体验图书馆新技术和智慧服务的过程中,产生学习的热情。

3.3.2 创新经典阅读形式,强化第二课堂育人功能

高校图书馆作为大学的第二课堂,是高校文化育人、环境育人的重要基地,在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高校图书馆要把“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实现民族复兴的理想和责任”等育人元素融入服务育人工作中,培育和形成图书馆服务育人机制,为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提供动力和支持,不断提升图书馆的影响力及核心竞争力,才能在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高校图书馆应强化第二课堂育人机制,以OBE理念为指导,创新服务育人形式,提升服务育人水平,如开设读者喜爱的思想成长类课程,助力学生成长成才。以北京联合大学图书馆为例,首先,依托第二课堂,创新经典阅读形式,举办师生共读“论语”、共抄“诗经”活动,开展中华百部经典校园行——“读书”、师生走读中轴线——“读城”、真人图书馆和作家进校园——“读人”、品读时代系列——“读时代”、走读老字号——“读文化”等活动,逐步确立了图书馆 “读+”系列的创新文化活动形式,以文化人,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其次,充分发挥第二课堂育人功能,开展“书香联大”读书文化节、“人文联大”经典阅读文化节、“魅力联大”迎新季、“绽放联大”毕业季的“两节两季”书香四季校园文化活动,构建文化育人、服务育人的平台,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培育创新精神,形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和优良的阅读品质,使其成为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创新创业精神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4 高校图书馆教学支持服务保障机制

4.1 加强顶层设计,助力课程思政建设

课程思政在高校的深入推行为高校图书馆教学支持服务提出了全新的课题和挑战。图书馆需要重新审视现有的教学支持服务模式,转变思维和管理理念,深刻理解课程思政在高校教学改革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断加强理论和政策的研究。图书馆应加强顶层设计,结合学校办学定位、学科特色、人才培养目标以及图书馆实际,制定符合高校发展战略的教学支持服务制度和规范,并在实践中不断进行检验和完善,切实提高教学支持服务质量和水平,充分发挥图书馆教育和信息服务职能,助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和教育教学改革。

4.2 加强馆员队伍建设,提高教学支持能力

图书馆馆员是决定教学支持服务质量和成效的关键因素,图书馆教学支持服务工作需要馆员的全力配合和精诚合作。面对不断变化的教学生态环境和多样化的用户需求,图书馆馆员必须具备高效的执行力、职业胜任力和创新发展能力。图书馆要创设适宜的环境和条件,从多方面加强馆员队伍的建設,培养一支素质修养高、业务技能精和专业能力强的馆员队伍,在教学支持服务工作中发挥重要的示范作用。一是鼓励馆员通过自学与互学、业务讲座与培训、外出研讨与交流等方式,提升专业技术能力和业务工作能力。二是鼓励馆员积极申报国家级、省部级、校级和馆内课题,并给予时间、经费支持和一定的政策倾斜,帮助馆员提高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扩大图书馆的学术影响力。三是将馆员的业务工作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高馆员的素质修养,发挥“全员育人”“人人都是育人主体”的作用。同时将师德纳入工作业绩考核、职称评聘过程,建立激励和奖惩机制,形成完善的评价体系。

4.3 多元合作,协同发展,扩大图书馆影响力

课程思政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若要保持图书馆教学支持服务可持续发展,图书馆必须坚持走多元化合作道路,加强馆内馆外的合作,寻求多方支持,形成合力效应,实现协同发展。例如,图书馆根据资源建设的需要、教学发展的需要、师生读者的学习和研究需要等,定期举办形式多样的活动,如阅读推广活动,需要校宣传部、学生处、团委等相关职能部门,以及读书协会、学生社团、社会组织、数据库厂商等多方资源与社会力量的协同支持和积极参与。

5 结束语

课程思政为高校图书馆开展教学支持服务提供了新视野、新方向和新动力。在课程思政理念指导下,高校图书馆不仅是高校文献信息资源和文化传承的重要基地,也是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和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高校图书馆应充分发挥教育职能和信息服务职能,坚持以立德树人、“三全育人”为根本遵循,践行图书馆的初心和使命,主动参与到高校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发挥自身资源优势、文化育人和服务育人优势,立足高校教学改革发展需求,完善馆藏资源体系,优化服务品质,提升高校人才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 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1).

[2] 韩宪洲.课程思政方法论探析:以北京联合大学为例[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18(2):1-6.

[3] 高德毅,宗爱东.课程思政:有效发挥课堂育人主渠道作用的必然选择[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7(1):31-34.

[4] 黄慧薇.中外大学图书馆教学支持服务创新比较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06,50(7):118-121.

[5] 海涛.基于学科特色的教学支持服务体系构建与思考:以吉林动画学院图书馆为例[J].图书情报工作,2018,62(21):39-45.

[6] 江新.学校图书馆服务思政课改革策略研究[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20(2):123-128.

[7] 孟园,张立,张旭洁.课程思政视角下大学生专业信息素养教育现状与提升途径[J].教育观察,2019,8(23):98-100.

[8] 钱雅玲.高校图书馆红色经典阅读推广研究:以龙岩学院为例[J].龙岩学院学报,2019,37(1):118-122.

[9] 杨允仙,王芮章,杨通桅.论地方高校图书馆面向思想政治教育的服务[J].高校图书馆工作,2020,40(4):50-53.

[10] 付希金,张小男,庞博.高校图书馆开展课程服务现状及启示:基于38所世界一流大学的调研[J].知识管理论坛,2019,4(6):342-350.

[11] 韩宪洲.不断增强高校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N].经济日报,2020-05-05(7).

[12] 韩宪洲.以“课程思政”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流大学建设[J].中国高等教育,2018(23):4-6.

[13] 童云海.高校图书馆面向主题的电子资源服务系统建设的思考:以电子教学参考资源服务系统建设为例[J].大学图书馆学报,2020,38(4):20-25.

[14] 原昉,乜勇.智能时代泛在学习的基础和教学支持服务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9,29(5):26-32.

[15] 赵安学,邢洁清.基于微信平台的学习支持服务研究[J].现代电子技术,2019,42(24):100-103.

[16] 蒲姗姗.移动学习驱动下高校图书馆教学支持服务研究[J].邢台学院学报,2020,35(2):141-144+150.

[17] 莫娇.O2O模式的高校图书馆教学支持服务研究[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18.

[18] 蒲科.图书馆场景化模式与运行机理[J].国家图书馆学刊,2017,26(5):32-38.

[19] 钱国富.下一代图书馆服务平台的研究与发展[J].图书馆论坛,2019,39(5):62-66.

[20] 李和顺,齐雪洁,殷刚.河北工程大学图书馆VR全景图书馆技术的尝试与思索[J].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36(1):126-127.

(责任编辑 白丽媛)

猜你喜欢

高校图书馆立德树人课程思政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谈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
学校体育器材管理自助化
新常态视阈下高校辅导员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案例分析
微信公众平台在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中的应用研究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实践探讨
高校图书馆电子资源的宣传与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