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保卫“马克思”

2021-08-20宫礼

安徽文学 2021年8期
关键词:马克思革命

宫礼

楔 子

“姆妈!替儿照顾好‘大胡子!”梅大栋扭过头来,重重地看了母亲一眼。

宋坤荣拢了一下花白的头发:“儿啊,有姆妈在,你放心吧!”

“什么大胡子小胡子!快给老子走!”旌德县国民党行动队的一名队员,拿枪托砸了一下梅大栋。随后,对着黢黑的夜空放了一枪。

此时,正值民国十七年(1928),戊辰深秋。

远山如虎,秋风如割。

馈赠:来自共产国际的宝贝

1924年,在莫斯科共產国际下属的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

“老师,我们有一个小小的愿望!”萧劲光用不太流利的俄语向老师说道,目光中充满渴望。

“你请说。”老师看着他回道。

“这两三年,我们认真系统地学习了马克思主义,收获非常大。”他说,“现在离马克思逝世已有31年,虽然无法再见到他老人家了,但大家在学习、讨论时,对马克思充满了景仰,对有关马克思的一切,都有着浓浓的兴趣。学校能不能制作些马克思的画像、徽章,或者是雕像,让我们带回国,作永久的纪念!”

中国学员的这个愿望,立马得到其他国家同学的热烈响应。

“我们考虑一下!”老师说。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近代中国历史中的大事件,比如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开放、走进新时代等等,都是在马克思主义光芒的照耀下前行的。

马克思,19世纪最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19世纪、20世纪交替时,全世界的有志青年都对这位大胡子充满深厚的感情。来自地球东方的年轻人,更不例外。

但马克思主义并不是别人“送”来的,而是中国有志青年探求得到的。

1921年,在中国共产党成立前两个月,一批先进的青年知识分子,满怀革命热情,辗转来到了莫斯科。

他们的名字,如雷贯耳,刘少奇、瞿秋白、董必武、张闻天等等。其中,就有18岁的湖南小伙子萧劲光。次年,萧劲光加入中国共产党,并一度转到苏联红军学校学习军事。1924年列宁逝世时,萧劲光曾作为东方民族代表为其守灵。

萧劲光的请求,很快得到了回应。

共产国际专门安排,请人塑造了十尊马克思半身银质塑像。

中国学员如愿以偿地得到了一尊。

他们兴奋地簇拥在雕像周围。这尊闪耀着光芒的银像,高约半尺,重约半斤,纯银铸造。底座正中,铸有“卡尔·马克思”俄文,下有“第六号,莫斯科铸造”字样。

学业初步有成之后,萧劲光准备回国,投入到火热的革命工作中去。临行前,中国班学员党支部郑重委托他,将马克思银像带回中国!

火炬:照亮最初的路

是年秋,萧劲光辗转回国,来到中国共产党最初开展工人运动的中心区域之一——有着“东方小莫斯科”之称的江西安源路矿。

当时的安源路矿,有上万名矿工、铁道工劳作、生活,队伍庞大,又具有斗争传统和经验,工人运动如火如荼,俨然是中国工人运动的“大本营”。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毛泽东、刘少奇、李立三等,在这里成立工人俱乐部,组建社会主义青年团组织和共产党支部,带领大家开展各种斗争活动。当时,安源路矿光共产党员就有60多位,一片蓬勃。特别是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领导并取得完全胜利的工人斗争,彰显了中国工人阶级的伟大力量,是中国工运史上永彪史册的壮举,激发了全国工人运动的发展。

受组织指派,萧劲光当面将马克思银像交给了工人俱乐部总主任刘少奇。

这是在中国出现的第一尊马克思塑像!

“这就是老马?!”马克思银像来到中国的消息,很快传开了。围在银像前,大家兴奋不已。所有人从来都没有见过马克思像,以前天天在小册子上读他的文章、听他的故事,这次终于见到“本尊”了!

萧劲光详细介绍了这尊银像的由来。听说全世界只有10尊时,大家更是倍感荣幸,这可是来自共产国际的馈赠啊!党组织随即研究,决定交给工人俱乐部的秘书悉心保管。

接着,萧劲光又拿起《共产党宣言》,结合自己在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所学,为大家上起了党课。先进的思想理念、国外的斗争经验、光明的共产主义前途……让大家热血沸腾,特别是让那些热血青年找到了人生奋斗的目标。

“联合我劳工,团结我劳工!劳工,劳工,应做世界主人翁!”白天做工干活,夜晚上夜校学习,整顿组织、修订制度、聚会、学习、走访、演讲、罢工、谈判、创办党校、散发传单……在马克思银像光芒的照耀下,作为中国共产党早期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重要区域,安源路矿的各项运动,为全国的工人运动树起了旗帜,如一颗颗燃烧的小行星,用炽热的火,照亮了中国的夜空。

后来,从安源走出来的工友们,成为秋收起义等中共发展史上重大事件的主力军,特别是很多人还参加了工农红军。有不少人,为共和国的诞生全力拼搏,成长为将军。

安源工人运动的风头越来越雄健,终于触碰了反动当局的逆鳞。

1925年,上海“五卅”惨案发生。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发动广大工友,积极组织了声势浩大的支援上海人民反帝斗争的活动。

3个多月后,安源路矿当局勾结赣西镇守使李鸿程,对工人运动进行血腥镇压,以武力强行解散了安源园艺工会,封闭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当场开枪打死3名工人,数十名工人受伤,逮捕党、团、工会干部和工人骨干70余名。其中,工人俱乐部年仅25岁的副主任黄静源被残忍杀害。史称安源“九月惨案”。

安源路矿工会遭到严重破坏,工人运动被迫转移到地下,革命活动陷入低谷。

为了保存革命的火种,党组织及时将人员疏散。外地干部相继离开安源,多名领导人远走他乡。

风声鹤唳之际,马克思银像怎么安排?工人俱乐部负责人连忙找来银像保管人、俱乐部的秘书,召开紧急会议。经过商讨,决定让秘书把银像秘密带回老家,保护下来。待日后安全了,再交给党组织。

临行前,领导使劲地握住他的手,郑重地嘱托他:“这是信仰、是寄托、是希望,你一定要把它保管好!”

这是一个光荣的革命任务,重要程度超越个人的生命。

24岁的年轻秘书,盯着领导的眼睛,重重地嗯了一声:“请领导和同志们放心!”

现在,轮到我们故事的主角正式出场了。

探求:唤醒沉睡的社会

这位秘书,名叫梅大栋。

《辛丑条约》签订那一年,梅大栋出生于安徽旌德縣三都龙川一户农民之家。

倾巢之下,一波波的民族劫难,让偏隅于皖东南的梅家也未能幸免。屋漏偏逢连夜雨,梅大栋幼年失怙。寡母含辛茹苦,拉扯着他和弟弟,艰难度日。

虽苦厄难耐,母亲仍节衣缩食,送梅大栋去私塾开蒙。识字不多的她明白,要想改变孩子和家族的命运,读书是这个家庭唯一的出路。

梅大栋天资聪慧。12岁考入龙川改良小学,14岁考进位于旌德县城的凫山书院。

历史激荡时刻,梅大栋一方面接受了传统的文化教育,一方面又受到思想启蒙,浸润了民主与科学的基因。所以,当五四运动的消息传至旌德县城时,年轻的梅大栋与学校的进步师生一道,参加了声援北京爱国学生的运动,接受了五四运动的洗礼。

1919年秋,18岁的梅大栋考入位于宣城的安徽省立第四师范学校,跃上一个人生新阶段。

在这个青年学生运动的策源地,各种活动风起云涌:

捣毁安福系议员在宣城的住宅;罢考要求安徽省教育厅清查校长贪污案;横卧学校大门口,阻止宣城县知事前来逼考;痛打省立第四师范学校、省立第八中学校长;软禁新任第四师范校长、迫使其自动辞职;迫使代理校长辞职……

在运动风潮中,梅大栋结识了同处青春年少的恽代英。这一结识,改变了他一生的命运。

恽代英,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中国革命青年的楷模”。1920年11月,应时任安徽省立第四师范学校校长章伯钧之邀,25岁的恽代英从湖北武汉来到宣城,担任学校教务主任,教授国文和修身。师生们久闻其大名,纷纷前往码头相迎。不料,恽代英却自己挑着行李先到了学校。他过于朴素的装束让校工把他当作“脚夫”拒之门外。

年轻的恽代英,很快成为皖南地区进步青年的革命导师。在这里,他除旧布新,改革教育思想,组织学生成立进步社团,开展反帝反封建活动,参加社会调查……他谆谆告诫青年学生,要“常与社会接触”,了解“社会内情”,并在社会实践中去锻炼。恽代英主张“教育救国”,鼓励青年学生关心政治、关心社会,担负起救国救民的责任。

很快,安徽省立第四师范学校成为了皖南新文化运动的中心,为皖南党组织的成立准备了思想和人才条件。

恽代英倡导读书“不要忘了社会的实际生活,社会的实际改造应用”的理念,将读书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探寻救国救民的真理和现实道路。

恽代英的先进思想和行动,如一枚枚青色的炸弹,炸开了裹在梅大栋身上的束缚,让他开启了眼界和胸襟。家国情怀、民族意识、共产主义理念,渐渐沉淀在他的血液里。

紧紧跟随恽代英,不论是在新文化运动中,还是在社会实践中,梅大栋坚持学习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治学、修身和爱国等理念,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有机统一起来。

“恽代英、萧楚女一面教学,一面向学生宣传革命思想。在他们的教育和影响下,我的思想亦前进,搞新文化工作非常积极。”多年后,梅大栋在《自述》一文中,如是写道。

有了先进理念的指导,梅大栋和其他师生一道,开展各种革命活动,如鱼得水。

1921年元旦,他在日记中写下一大段文字:

今日我校门上的国旗随风飘地舞着,天空中的雨蒙蒙地下着。同学们都欣欣然地的说着:“过新年呵,过新年呵!”我就不由得感慨起来,说:“新年呀,你又来了么,你为何钟情于我们。我记得与你忽忽的别了多次,多怠慢了你,多辜负了你,你尚不见怪我。我自己想起来心中非常酸楚,实在觉得对不住你。新年呀,现在我觉晓你的用意了。你的宽容是无限的,但是我的光阴是有限的,若一误再误,那就不得了了。从前的我,还在睡觉的时代,到了今天已被警醒了。今天我的感想有两种,一种是叹息以往,二种是图谋将来。叹以往之不可谏,知来者犹可以追。你能许我吗?我从今以后不做沉睡的人了,从此自新了。过往沉睡的我,也从此扑杀了并要捉拿今日欲新的我,禅让明日的新我,尚不止以今日的我杀今日沉睡的我,还要拿今日的我,追杀来日沉睡的我……”

“欲新”的梅大栋,投入到了激情四射的革命活动中。

伴随着春天的到来,学校“蓬勃起来”。在恽代英的带领下,大家创造性地发明了“晚谈”这一活动形式。利用每天傍晚或晚饭后时间,在校园里、校门口、广场上,或在恽代英的宿舍里,大家开展不拘形式的谈话,谈话的内容涉及面非常广,比如国家、社会、家庭、个人修养以及和新文化运动有关的各种话题等等。

1921 年3月19日,新学期开学不久,安徽省立第四师范学校本部和附属小学等校师生五六百人聚集在一起,召开自治大会,成立了“学生自治会”。梅大栋因其先进的思想、较强的组织能力和较高的威望,成为自治会的负责人。

在当天的日记中,梅大栋记载了他对学生自治的思考:“自治是人的一大要系,如不能自治,则失其所以为人,那便不能算为完人,并且要切实在精神上做。不要做那虚伪的形式的,光图表面好看就算了事,这就不成为自治了”,“若能人人互相勉励,互相帮助,而不达目的不止,亦未可限量”。

由于学校的新文化运动不断高涨,安徽省教育厅决定更换校长,企图扼杀进步运动。学生自治会闻讯后,致电省教育厅,拒绝新校长到任。他们一面组织学生罢课,一面派吴华梓、李延瑞、梅大栋三人去省教育厅交涉、请愿。结果,吴华梓等人被反动当局拘留,并开除学籍。学生自治会被迫解散。

愈挫愈勇。虽然刚一出手就受到了打击,但梅大栋没有气馁。5月4日,他又和伙伴们发起并成立进步团体“新少年社”,且成为团体主要负责人。

新少年社经过多次讨论,定下了规范的条例:第一,用感情、互助、监督、信用做本社进行的根本;第二,打破你我阶级,公同谋群众上面的事业、品行上面的切实修养;第三,研究新文学思想为做事的手段,一方面迎合新少年,一方面运动旧少年;第四,扩充本社范围,实行平民主义;第五,储蓄款一方面购书报,组织社刊,一方面为将来在社会做事的预备。

从这些内容看,新少年社不仅有了讲学做事的念头,更有改造乡土、社会革命的思想了。

5月9日,宣城成立学生联合会。

这一天,梅大栋五点半钟起床。他在日记中写道:七点钟整队赴学生联合会场开成立会。七八所学校的师生,共有一百余众。游行街市,扯日本货招牌,并火其少许劣货,以惩将来。游行了两个多小时,返校看平民教育家庭研究。

这一夜,他陷入思考:开学生联合会做什么?国耻纪念是什么?游行街市又做什么?抵制日货扯招牌为的又是什么?我想这几层问题真够想了,不要一味盲从!

在恽代英等人的努力下,安徽省立第四师范学校的学生社团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如爱知社、我社、互治学会、醒群社、互助会、新少年社等等。

6月,恽代英带领梅大栋等学生以游历黄山为名,作乡村调查。一路上他们宿路亭,吃干粮,访贫问苦,宣传新思想和革命道理。并在泾县、旌德、太平等地集会,传播马克思主义。

梅大栋在日记中详细记载了这件事:21日,入山过小补桥,游汤池、紫云庵、慈光寺、文殊院,宿狮子林。22日登始信峰,上清涼台,由松谷庵下山,经沟村、饶村返回仙源。23日访方燕达、王士镛于乾泰,言王已返三溪,晚宿高小,与伊等谈学务事。

游黄山时,恽代英有感于黄山的奇妙景色,作诗3首,其中《登始信峰》一首这样写道:久闻人说黄山好,今日欣登始信峰。列嶂有心争峻秀,古松无语兀能钟。置身霄汉星辰近,俯目尘寰烟雾封。到此方知是云海,下藏幽壑几千重。

此次考察给梅大栋等人留下了深刻印象,他认为是暑假生活中最高尚最感快乐之时期,增加了知识和修养能力。

在皖东南的青山绿水中,聪颖的梅大栋,修身、修心、修性,日臻成熟。这些在他的日记里,都有所呈现,比如他检讨自己“不能自己做事,好说闲话”,自我批评“修养方面稍退步”,“好责人,恶待刘君,下次切戒”,等等。

他对自己的剖析一针见血。更让人觉得不易的是,他这些日记写完之后,并不是锁在抽屉里,都是交给同学传看。正如恽代英教诲他所说的那样:“人只要知道有过,就要说出来,不能隐瞒。不然就使心不安,做事也就失了秩序。所以无论什么过失,说出来了,心中觉得很安怡,而且容易改过,不失为改过君子。”

可谓坦荡。

自黄山归来后,恽代英就离开了安徽。

梅大栋回到旌德东乡仕川小学,担任教员。

播种:在血与火中成长

1921年10月21日,恽代英的好友、中国共产党早期青年运动领导人之一的萧楚女,搭乘邮轮由汉口到达芜湖,继而南下,来到安徽省立第四师范学校任教。

在萧楚女的指导下,省立第四师范学校秘密成立了宣城最早的社会主义青年团支部,归属武汉团组织领导。梅大栋的一帮同窗好友,如吴化之、李延瑞、曹国云、曹重堪等人纷纷加入。他们团结在一起,领导各社团的工作,健全、巩固和发展其所在的社团组织。

青年学生如火如荼的活动,引起了地方当局的警觉,他们终于要对学生们动手了。1922年8月7日,宣城当局以“宣传新化、鼓动学潮”为由,逮捕了梅大栋和吴化之!

8月17日,四师学生发表宣言,要求时任省长释放被捕学生,否则再兴风潮。

迫于压力,不久,当局将梅大栋、吴化之二人释放。

在进步师生的帮助下,梅大栋回家乡三都梅村任小学教员,蛰伏起来。

又过了一段时间,等风声渐渐平息,梅大栋回到省立第四师范学校,继续学业。

这年的12月,他顺利毕业,留在安徽省立第四师范学校附小任教。

1923年10月,应恽代英、李延瑞函约,梅大栋辞去四师附小的教师职务,前往赣湘交界处的江西萍乡,参加工人革命运动。经恽代英介绍,梅大栋在安源路矿职工子弟学校找到了一份教书的工作。工作之余,他积极学习运动经验。

次年1月,由时任安源路矿工会工人学校校长的李延瑞和同学吴化之介绍,梅大栋在安源路矿职工俱乐部加入中国共产党。

彼时,中国共产党全国党员的总数还不到1000人。据资料显示,到了1925年,全国党员人数才达到994名。

在此期间,萧劲光带回的马克思银像,受到工人们的热烈追捧。为了发挥银像的鼓舞作用,经组织研究讨论,决定由俱乐部秘书梅大栋负责保管。

手捧马克思银像,梅大栋热血沸腾。这可是全世界进步青年的偶像啊!他暗暗发誓,永远追随马克思!哪怕献出生命,也要好好保卫“马克思”!

1925年2月,梅大栋任安源路矿工会(即工人俱乐部)秘书,在刘少奇身边工作,直接受刘少奇领导。

在安源路矿这个工人运动的大本营,梅大栋受到毛泽东、刘少奇、李立三等人的教诲。大家在一起,交流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观察中国社会的现状,探寻工人团结的路径等等。很快,梅大栋在政治上、思想上、业务上,都有了突飞猛进的提升,逐步成长为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

一颗小石子,轻轻一脚就踢开了;如果用石灰把很多小石子砌在一起,就不容易被踢动了。类似这样的道理,让梅大栋从书本里走到了社会上。他日渐明白,只有发动工农群众,将他们团结起来,大家才能从受人欺压的“牛马”,成为站起来的“人”。他看到了中国工农团结起来所凝聚的伟大力量。

既读“有字之书”,更读社会这本“无字之书”。梅大栋和工友们打成一片,参与兴办夜校、开展培训、做演讲、建工人图书馆等活动,通过各种方式,加强对工友的教育和引导。按照安源党组织的安排,他还与萧劲光、李镜人等人,远赴湖南长沙等地,与其他革命组织讨论交流。

一次次活动的组织,一次次运动的开展,参与其中的梅大栋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在血与火的洗礼中,逐步成熟起来。

1925年9月,安源“九月惨案”发生。汉冶萍公司勾结湘赣两省军阀,用武力镇压安源的工人运动。20日深夜,赣西镇守使率部开进安源,包围了工人俱乐部,并对俱乐部、学校、合作社和工人餐宿处进行搜查、逮捕。

危机关头,党组织及时将人员疏散。

按计划,梅大栋被派回安徽。

临行前,刘少奇指示组织,决定由梅大栋负责保护马克思银像。

梅大栋心中一沉,这可是个艰巨而又光荣的任务,哪怕牺牲生命,也要保护好!

风雨如晦。外部环境尤其险恶,敌人设岗,严密盘查。怎么才能把银像带回去?梅大栋绞尽脑汁。

出发前,梅大栋在整理行装时,对自己进行了乔装打扮。他把平时穿的中山装收起来,从工友那里借来破烂的矿工服,将自己装扮成因失业而被迫乞讨回家的矿工。

他先用油纸将马克思银像包裹好,又用破衣烂絮缠好,放在包裹的最下面,上面则塞上臭袜子、装着烂腌菜的碗等杂物。

出发没多久,果然就遇到了敌人的设卡盘查。梅大栋急出了一身冷汗,旋而镇定下来。他混在几个路人中,迎着岗哨走了过去。敌人搜查得十分仔细,不仅拿着画像查人,还挨个搜查行装。轮到梅大栋时,他一边咳嗽一边回答盘查,说自己生了痨病,被老板从矿上赶了出来,没有盘缠回家,只能沿路乞討。敌人命令他打开包裹,他拎出臭气熏天的烂腌菜碗和袜子,同时剧烈地咳嗽起来,并吐了一口带着血丝的痰。

备查士兵见状,忙捂着鼻子,让他快滚。

原来,梅大栋急中生智,咬破了舌头,假装是肺痨,骗过了敌人,才躲过一劫。

有惊无险之后,梅大栋更是加倍小心,日夜兼程,丝毫不敢掉以轻心。

10月底,梅大栋历经一个多月的艰难险阻,由赣入皖,终于回到旌德,带回马克思银像。

这是马克思银像首次进入安徽。

回乡:“大胡子”来到了我们身边

回到家乡后,梅大栋等风声一过,就立即投身到革命活动中去。

明的活动不能搞,就暗中搞!

他秘密联系到以前一起参加革命活动的同学、好友,谋划“以办学教书作掩护进行地下活动”。

很快,他身边就聚集了一帮进步青年。这其中,就包括他16岁的弟弟梅大梁。

梅大栋打算将在安源路矿办夜校的经验复制到家乡来。恰在此时,芜湖团地委负责人派遣曹宣天来到旌德梅村,协助梅大栋开展农民运动。曹宣天与梅大栋是宣城省立第四师范学校的同学,又是在江西安源路矿工作的同事。同学加战友的缘分,让两人的配合很是默契。

大家经过多次缜密的研究,决定开办一所农民补习学校作为活动阵地,即三都农民补习学校,以教农民识字读书学文化为由,传播革命思想。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补习学校的学员很快就达到了40多人。在此基础上,梅大栋、曹宣天趁热打铁,又组织起了多起党的活动。他们以自编的《平民千字课本》教学员读书识字,同时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就地取材、深入浅出地向大家宣传革命道理,以提高学员的文化水平和思想觉悟。

1925年11月。一个秋雨连绵的深夜,梅大栋将补习学校的几名骨干召集到一起,反锁了门窗,打开一个随身携带的包裹。在昏黄的灯光下,映入大家眼帘的,是一尊塑像!

大家看着这个留着大胡子的洋人,一脸疑惑:“这是谁?”

“这就是我经常给你们讲的‘老马马克思啊!”梅大栋严肃地说,“就是这位革命先导,提出了共产主义崇高理想,为人类翻身解放指明了方向。”

大家听后,肃然起敬,将目光紧紧地盯在银像上。

“大家不是一直想加入共产党吗?现在,机会来了!”梅大栋和曹宣天对视了一下,郑重地说,“今天,大家就在马克思银像面前,加入中国共产党!”

这一夜,补习学校的墙上,挂着一面绣有铁锤镰刀图案的党旗。桌子上,摆放着马克思银像。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梅大梁、王士桢、朱观发、朱明林、朱甲、程朝干、张照谟等七名学员,站在马克思银像前庄严宣誓,加入中国共产党。

随后,中共旌德三都农民补习学校支部正式成立了!梅大栋、曹宣天任支部负责人。这是皖南地区成立的第一个党支部,直属中共中央局领导。

革命的火种,在这些年轻人眼中,熊熊燃烧起来。

党支部成立后,梅大栋他们立即召开会议,作出决议,决定开展革命宣传,传播马列主义;建立农民协会,打击土豪劣绅;进城开办书店,发行进步书刊;选派骨干去外地学习;组织工会、妇女协会、农民自卫军,开展革命活动。

11月25日,梅大栋、曹宣天利用当地赶庙会的机会,带领党员和补习学校的40多名学员,举着党旗,走街串巷进行宣传。一路上,他们呼喊“马列主义万岁”等口号,高唱《八平歌》《农夫四季歌》《革命歌》等革命歌曲,传播革命思想。

一时间,旌德这片土地上,红色运动四起。

次年2月,梅大栋在旌德东乡仕川小学任教,并介绍其弟梅大梁来校任教。他们一面教书,一面积极筹办平民夜校,在青年中开展革命活动。

没有钱怎么办?梅大栋回到家中,向母亲宋坤荣诉说了自己的想法。母亲深明大义,虽然家贫,但仍同意梅大栋卖掉家里的一部分粮食作为经费。有了钱,梅大栋如虎添翼,去芜湖、宣城等地,买来进步书籍、教学用具,讲授文化知识,传播革命道理。一批青年成长起来。

党支部、农民补习学校的革命活动,引起土豪劣绅的恐慌。当地劣绅向官府密报:三都梅村被“赤化”了!

3月,旌德县政府查封了三都农民补习学校,并颁发布告称:“如今后再有私自集会结社者,依法拿办。”

补习学校被查封后,活动暂时陷入低潮。

但党领导的活动,并没有因此而停摆。支部领导转移到其他地方继续开展革命活动。

梅大栋奔赴全县各乡,邀股集资,继续进行活动。

他邀集了汪易如、胡庶民、汪青萍、吕文龙等8位股东筹集了一批资金,去芜湖等地购买书刊数千册,在旌德县城内胡淦记面店内开设了“辅仁书店”。“辅仁书店”以出售一般书籍作掩护,秘密出售和转送各类进步书刊。同时,他们把书店作为党的秘密机关和进行革命活动的联络点,继续领导当地党的各项工作。

不久,在组织安排下,曹宣天被调回芜湖,中共党员谭梓生从上海政法大学毕业后回到旌德,协助梅大栋工作,成为支部负责人。

他们在旌德下洋、三溪、朱旺等地开办平民夜校,设立售书分店。每逢书店开张,门庭若市,大家争相选购。在短短时间内,《资本论》《共产党宣言》《无产阶级之哲学》《唯物史观》《农民纲要》《新青年》《孤军》《前锋》等大批革命书刊,以及鲁迅、茅盾、邹韬奋等人的著作,在旌德传播开来。据不完全统计,当时梅大栋发行出去的进步书刊,有3000余册。这使马克思主义在皖南地区得到了广泛传播,越来越多的进步青年开始掌握了革命的思想武器。

在马克思银像的熠熠光辉中,皖南的青山绿水间,共产主义从萌芽到茁壮,滋润着无数青年的心田。他们纷纷走上了追求革命的进步道路。

奋斗:旌德青年现象

国共合作期间,旌德仕川村11名中共党员以个人名义加入国民党,帮助建立了旌德县第一个国民党组织——仕川独立区分部,梅大梁担任区分部执行委员。

不久,国民党组织在全县各乡发展起来,梅大栋在城区建立旌德县第一区党部,仕川改为第二区党部,朱旺、三溪、下洋分别建立第三、第四、第五区党部。县城成立国民党县党部筹委会,全县共有国民党员200多人。

在梅大梁的领导下,仕川村组织了农民自卫军、农民协会和妇女协会等群众组织,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农民运动。

1926年夏末,国民党安徽省党部秘书长、中共党员柯庆施到旌德巡视工作,他到仕川村了解农运情况,与梅大梁一起商讨党的工作。

11 月,梅大栋奉命去湖北武汉,任共青团湖北省委秘书。党支部由谭梓生负责。

不久,梅大梁接梅大栋通知,被派往武昌大学政治系学习,并担任该校共青团支部书记。1927年3月,梅大梁被调至湖北省委干部学校学习,聆听了中共中央农民运动委员会主任毛泽东等人的讲课。

马克思主义革命真理在旌德各地传播,长期处于苦难深重的贫苦百姓有了觉醒,纷纷投入革命,全县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农民运动。

在共产党组织的领导下,党员们向农民群众宣传革命政策,号召农民群众支援北伐,打倒土豪劣绅,并成立农民协会、妇女协会和农民自卫军。1926年底,农协会员已发展到80多人,妇协会员50多人,农民自卫军100多人。

农民自卫军还从被北伐军打败的军阀残部手中收购了27支步枪和一些弹药,再加上原先的土枪、长矛、大刀等,他们很快武装了自己。

至1926年底,中共旌德三都农民补习学校支部在全县先后共发展中共党员30余名,革命队伍不断壮大。

他们还选派工农、学生代表40余名赴武汉农民运动讲习所和党训班学习受训。梅大栋的堂兄梅树基也是积极分子,曾先后赴安庆、武昌出席国民党安徽省代表大会。

除了全国第一尊马克思银像、皖南第一个中国共产党支部外,旌德这片红色土地上,还诞生了几个第一:

1927年,北伐军第二军第六师来到皖南。途经绩溪时,梅大栋在安源路矿时的同事、第六师党代表兼政治部主任萧劲光,派科长谢一环带领一个连到达旌德。3月6日,经旌德当地民众推选,第二军第六师政治部委任谭梓生为旌德县县长。

在安徽,由共产党员担任县长,这还是头一回。由于谭梓生经常穿草鞋,当地老百姓亲切地称他为“草鞋县长”。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谭梓生带领部分同志撤离旌德,转去武汉。不久被派往湖北通城县任民政科科长。在当地中共党组织和罗荣桓的领导下,开展农民运动。8月21日,在通城成立了中共党史上第一个县级红色政权——通城县劳农政府,谭梓生当选为副主席。

后来,在毛泽东的带领下,谭梓生随起义部队上了井冈山。谭梓生是第一批跟着毛泽东于10月27日到达井冈山中心——茨坪的数十人中其中的一个。11月18日,工农革命军攻占茶陵县城,成立了茶陵县人民委员会。谭梓生被部队指派担任茶陵县人民委员会县长。

由此,谭梓生又成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第一位“红色县长”。

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反革命政变,反革命的逆流很快波及旌德。

此前逃往外地的土豪劣绅,这时候似乎看到了“希望”,纷纷返乡。反动势力开始对革命群众进行反扑。4月29日,国民党省政府派唐绍尧到旌德任县长。

当局大肆逮捕共产党员和进步人士。不到半个月,就有80多名共产党员和进步群众被捕。工会、农会等群众组织被破坏,王庭甫等未遭逮捕的共产党员被迫转入地下斗争。

此时,远在武汉的梅大栋心急如焚。他委派王庭甫、喻世良等人组织、指挥农民武装暴动,营救被捕的革命同志。

5月15日晚,仕川农民暴动开始酝酿。农民自卫军在祠堂里集合,自卫军领导作战前動员,宣布进军路线和攻城计划。深夜,100多名自卫军战士抬着刻有“拥护谭梓生,枪杀唐绍尧”标语的两门檀树大炮,扛着步枪、土枪、大刀、长矛等武器,向旌德县城进发。

16日凌晨,当仕川农民自卫军到达县城瑞市桥头时,遭到敌人的猛烈狙击,双方对射一个多小时,战斗激烈。最后,因缺乏实战经验,再加上敌人做了防备,攻城计划受挫,暴动失败。

5月16日上午,暴动总指挥王庭甫、县农会会长宋奎元等13名骨干于上东门外河滩被杀害。17日,唐绍尧派出几十名武装军警去仕川“清剿”,参加暴动的农民和共产党员纷纷背井离乡,转移外地。

旌德党组织发动的仕川农民“五一六”暴动,比南昌起义还早两个多月,是“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安徽省内的第一次革命武装暴动,打响了中国共产党在安徽武装反抗国民党蒋介石反动集团的第一枪。虽然最后失败了,但在安徽革命斗争史上谱写了可歌可泣的壮丽篇章。

失败不能阻挡革命者的脚步。

在白色恐怖最为紧张的时候,1927年8月,中共旌德特别支部在白地洋川成立。很快,就发展了7个党小组、30多名党员。

1927年11月3日,中共安徽省临时委员会在给中共旌德特支的《致旌德函》中说:“旌德的农民,曾经有过勇敢的斗争,我们决不要使这些革命的、勇敢的农民群众站在我党之外。八都(仕川)的农协应即努力恢复起来,使农协组织更深入群众,使其建立在贫农、佃农、雇农等无地的农民身上,我们更需要坚决地引导农民从减租抗捐抗税以至抗租的暴动,没收地主土地,建立农会政权。”

这是省临委根据中共中央八七会议的精神对旌德党组织工作做的指示。中共旌德特支采取更隐蔽的方式,在知识分子中开展工作。

1928年,中共旌德特支在洋川召开党义研究会,有11名党员出席,会议在党的组织、宣传、训练及农运、青运等方面都作了部署,决定成立旌德县教育事业促进会和教育基金管理委员会,以推进教育为名,开展反对时任教育局长江养吾的“倒江运动”。

梅大栋由武昌调往芜湖任工会筹备委员,负责筹建工会。他先后在芜湖裕中纱厂、大昌火柴厂、三都码头等,组织工会或联合会,领导工人店员做斗争。同时,他还在安徽团省委负责人张秋人的领导下,从事共青团工作。

梅大栋四处奔走,安抚暴动中牺牲烈士的家属,并了解农会和自卫军等情况。冒着危险,在三都、三溪、下洋等村恢复党组织,在教育界发展党员。

旌德的斗争史,延绵流长,包括后来的皖南事变。皖南事变发生后,旌德党组织接陈毅指示,在旌德泾县交界处成立了皖南山区第一支新四军游击队(又称黄山游击队),攻打庙首乡公所。这是皖南事变后反击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仗。

旌德的共产党员、农民自卫军、游击队员、革命群众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开创的多个“第一”,成为安徽全省党的历史上的光辉印记。

在梅大栋、梅大梁等共产党员的号召下,旌德大批青年走上追求革命的进步道路,参加训练班,开展各项革命活动。几年时间内,旌德先后发展共产党员40余名,而当时全旌德的人口只有5万多人。这在当时的中国,很难找到像旌德这样一个地方,一个山区小县竟有如此之多的年轻人,集中参加革命、追求民族解放事业。在大革命时期,出现的皖东南革命青年群体,被党史界称为“旌德青年现象”“皖南井冈的荣光”。

越狱:在夹缝中求生存

1928年4月,梅大栋召集各乡党员在西乡下洋村召开了全县党员第一次代表会议,成立旌德县平民教育促进会。

9 月,梅大栋任皖南特委书记,着手组织皖南农民秋收起义。

这一年,吕宝璋接任旌德县长,成立“清党委员会”,迫害进步知识分子。他和江植之、江养吾等人联手,下令镇压教师“暴动”。

在革命的低潮中,梅大栋一方面要顶住白色恐怖,小心翼翼地开展地下活动;另外一方面,还肩负着保护马克思银像的重要任务。他把这项任务,看得比生命还重。一天深夜,他将马克思银像交给母亲宋坤荣,严肃地告诉母亲:“外面风声太紧了,如果我有什么不测,一定要将银像保护好!这个‘大胡子,比命还宝贵啊!”母亲接过银像,用手摩挲着,说:“孩子,你放心!不过,你也要保护好自己啊,千万别出事!”

灾祸还是降临了。

11月18日,正在筹备起义的梅大栋、梅大梁,先后在旌德县城、仕川等被捕。

这一次,旌德当局对他们是严加看管,将他们分在不同的牢房。

被捕后,敌人听说梅大栋有一尊马克思银像,施尽种种酷刑,威逼他把银像交出来。梅大栋咬紧牙关挺住了,没有泄露半点秘密。

敌人无计可施,将梅氏兄弟判处死刑,只等上面的命令,随时执行。

萧瑟秋风在牢房外呼啸,梅大栋神色淡然。革命总有人要牺牲,如果一个人的牺牲,能换来更多人站起来,反对这个黑暗的旧社会,也值得。

当然,他相信,组织是不会忘了他的。

过了几天,梅大栋的监牢里,突然又多了一个人。一聊,才知道是一个盗牛贼。梅大栋一阵苦笑:“把我和盗贼关在一起,是什么意思?难不成是想借此来羞辱我?”

不料,那个盗牛贼很快认出了梅大栋。因为梅大栋在当地很出名,经常游行、演讲,为苦难百姓谋出路。盗牛贼对他很是尊敬,连连称呼他为“梅先生”。

过了一段时间,盗牛贼问梅大栋:“您和我不一样,我过段时间,就会出去了。您在这里,迟早是要被杀头的啊!您不想出去吗?”

听说要逃出去,梅大栋问他:“你有什么办法?”“我们请那些看守吃酒。时间长了习惯以后,找机会把他们灌醉了,我们再想办法逃。”主意一定,他们俩就开始着手实施越狱计划。

与此同时,地下党组织也在外围开展营救工作。他们安排梅大栋的亲戚去探监,时不时地带去食物、衣服和银元。

有了银元,梅大栋就让看守帮忙买些酒菜,大家一起吃喝。时间长了,看守对他们的防备心就慢慢减弱了。

每次吃飯时,他们趁看守不注意,就偷一根筷子。连续几天下来,他们就积攒了好几根筷子。有了筷子,他们将牢房的黄泥墙用水打湿,然后用筷子把墙面的土层挖出一个坑。白天,用铺盖和稻草把坑遮掩起来,晚上继续挖。挖完土层,接着挖砖墙。他们用筷子撬砖缝,砖头松动了,终于挖出个可供一人爬出去的洞。

他们将这个消息,通过来探监的亲戚,传递给了外面的党组织。

12月1日,约定越狱的时间到了。傍晚,梅大栋又给了看守几个银元,让他买来酒菜吃喝。几个人你一杯我一杯,很快就把看守灌醉了。看守趔趔趄趄地回去睡觉,不一会儿就响起了鼾声。

时机一到,狱友掀开稻草,露出洞口,让梅大栋先走:“你先爬出去,我躺在铺子上做个睡觉的样子,看看动静。这样,如果他们来查房,看到铺子上有人,就不会怀疑了。”

梅大栋握住狱友的手说:“谢谢老乡!我走后,你尽快出来!”说罢,爬出了牢房。

在外面,他停留了一下,观察四处,确认安全,又等狱友一起走。

此时,外面大雪纷飞。他们心生一计,倒退着走,这样,给人的假象是走向牢房。

走到县城西门,城门已上锁。因为天气寒冷,守城门的官兵都缩在城楼里取暖。梅大栋他们蹑手蹑脚从旁边的台阶上,爬上了城墙。

两人准备跳墙下去。但城墙太高,文弱书生梅大栋无法跳下去。狱友说:“你等我一下。”转身跑进了黑夜里。过了一会儿,他回来时,手里多了一把油布伞,撑开了交给梅大栋:“你抓着这个跳下去,会好一点!我自己下去容易。”

梅大栋接过伞,一咬牙,跳了下去。有了伞的辅助,他没有受重伤,但还是摔瘸了腿。

此时,党组织正在外面接应。地下党员张照谟、王士桢等人连忙将他背了起来,往山里跑去。

大雪很快将他们的足迹掩盖了。

白山黑水,一片静穆。

第二天一大早,旌德当局发现梅大栋已经越狱,立即全城戒严,封锁道路,四处搜寻。特别是在梅大栋的家乡三都梅村,更是围得水泄不通。

在如此险峻的环境下,梅大栋无法走远。大家翻山越岭,穿越西山古道,到了旌德外三都,把他背到了清正村一个远房亲戚家,藏身在后山一个稻仓里。亲戚家的一位老奶奶每天假装烤火,上山给梅大栋送饭。

梅大栋一边养伤,一边想着怎么脱身。

他和张照谟琢磨出了一个调虎离山计。

梅大栋亲笔写了一封信,决定寄给龙川村一位和地方政府官员比较熟的邻居。信中这样写道:托先生鸿福,我已平安离旌,抵达芜湖。明日将与友人一同前往日本。家中慈母无人照应,望能转报平安,并盼关照。

写好后,他将信交给张照谟。

张照谟装扮成逃难的农民,贴身藏着信件,连夜抄小路,步行赶往芜湖。到了芜湖,他将这封信盖上“芜湖总工会”的大印,再盖上芜湖的邮戳,发往旌德龙川梅大栋的那位邻居家。

这位邻居不知是计,赶忙把信交给了旌德县政府。县长见信封上有芜湖邮局的邮戳,就信以为真,以为梅大栋已经逃走了。气急败坏之下,撤销了全县关卡,解除了对龙川的包围。

12月下旬,梅大栋由张照谟陪同,离开外三都,经绩溪、歙县、杭州到达上海,脱离虎口。

梅大栋越狱后,审讯人员对梅大梁进行审判。“你哥哥越狱了,你有什么感想啊?”审讯人员问梅大梁。他哈哈大笑:“我很高兴!”“你为什么高兴?你不怕死啊!”“我们兄弟两个人,逃出去一个,还能继续宣传马克思主义,还能继续革命!我一个人牺牲了,还留下一个火种!”

他想起老师恽代英曾说过的话:“我身上没有一件值钱的东西,只有一副近视眼镜值几个钱;我身上的磷,仅能做四盒洋火;我愿我的磷发出更多的热和光,我希望它燃烧起来,烧掉过老的中国,诞生一个新中國!”由此,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

手指上插竹签,鼻子里灌辣椒水……敌人对梅大梁用尽了各种酷刑。但他坚贞不屈,视死如归,绝不投降,更不泄露半点党的秘密。

12月10日,在旌德城东水门外,梅大梁英勇就义,年仅19岁。他是旌德党史上入党年龄最小、牺牲时最年轻的共产党员。

旌德县当局查封了梅大栋家的房屋,开墙破壁、挖地三尺,搜寻马克思银像。连梅家的门槛石条,都被撬断成几截。

当时,留在家中的梅大栋的母亲宋坤荣、妻子朱少白、妹妹梅竹娥、外甥女汪兰英等人,被迫搬到柴棚里去住,处境十分险恶。

想到儿子的嘱托,知书达理的宋坤荣忧心忡忡。这位伟大的母亲,从儿子四处奔走、拼命干革命的身影上,看出“大胡子”的重要性,她把马克思银像看得比自己的生命还重,恪守着儿子的重托。

她先是将银像藏在孩子的棉破衣里,躲过了几轮搜查。

后来,她又让孩子们用一张干净的纸将银像包裹好,外面裹上几层破布,深埋在老屋旁边柴棚内的破瓦砾之下,上面又堆放了一些破木板和稻草,当作床铺使用。宋坤荣谨慎地对孩子们说:“这个银像太珍贵了,一定要藏好,查出来是要杀头的!”大家听后,深深感到了这尊塑像的分量。

反动势力几次抄家,都没有发现。

奔波:苟利国家生死以

在上海,梅大栋和安徽省立第四师范学校同学、时任共青团中央宣传部部长的李求实取得了联系,被组织派往上海总工会沪西分会工作。

当时,沪西分会在小沙渡德馨里设立了一所私立小学。梅大栋便以小学教师身份作掩护,从事工人运动。过了一段时间,梅大栋又进入东亚大学,以读书作掩护,与林育南等人搞联络工作。

站稳脚跟后,梅大栋通过层层关系,将消息带给了远在旌德的家人。他的舅舅得到消息后,带着宋坤荣、朱少白,来到了上海。朱少白随身带来了马克思银像。

1930年8月,梅大栋从东亚大学毕业,调至党中央主办的红旗日报社工作,任通讯编辑。该报总编辑为王稼祥、总采访为潘汉年。梅大栋每日将交通员送来的稿件修改编写后,送交潘汉年审定付印。

1931年1月,中共中央拟在上海召开中华苏维埃第一次代表大会。因一个交通员的叛变,梅大栋等30余人被公共租界巡捕房逮捕(即“东方旅社事件”)。

2月7日,林育南、李求实、胡也频、柔石等24名共产党员和进步人士在上海龙华被杀害(即“龙华二十四烈士”)。

梅大栋被判刑5年,囚于龙华国民党淞沪警备司令部监狱。1933年春,梅大栋被押入位于苏州的江苏省反省院,继续服刑。

梅大栋被捕后,妻子朱少白又将马克思银像带回安徽旌德老家。

在白色恐怖笼罩下的险恶境地,宋坤荣与女儿梅竹娥、儿媳朱少白、外孙女梅兰英、孙女梅淑华三代5位坚强的女性,用生命守护银像的安全。

1934年7月,梅大栋因病重被保释出院,后在芜湖养病。因芜湖原地下交通联络站(花园街5号)已遭破坏,他与党组织失去联系。

病愈后,梅大栋先后来到浙江杭州茅家埠民众学校和安徽颍州师范等地任教。

后来,他又来到江苏南京,主办《人生周报》,任总编辑。该报由安徽旅宁人士柏文蔚、冯玉祥等支持创办,设有新闻、文艺副刊及皖政评论等栏目,专揭各县贪官污吏和土豪劣绅的罪恶行径,为安徽民众伸张正义。

1936年2月,梅大栋进入位于南京的全国度量衡行政人员养成所学习。同时,协助时任冯玉祥的秘书李延瑞编辑季刊《抗日阵线》。结业后,转赴湖北武昌,在安徽旅鄂中学教书,并参加抗日宣传工作。

1938年1月,梅大栋随湖北失业教师,来到四川重庆。2月,到四川省宜宾县度量衡检定所任检定员,同年12月失业。

梅大栋一度打算赴延安学习,未果。

1939年3月,梅大栋改名梅养天,来到四川成都,考入国民党中央军校,任文化干事,后升为中校政治教官。1949年,军校迁往四川西昌,梅大栋被遣散,偕四川籍后妻留居彭山县工作。

1952年,经刘少奇安排,梅大栋被人民政府安置在彭山县文物保护管理所任保管员。此后,他专心从事文物保护工作。1956年5月30日,在国家级刊物《文物参考资料》上发表《四川彭山县崖墓简介》一文。

1957年,在反右派运动中,梅大栋遭受错误批判。不久后离开人世。1980年,中共彭山县委为梅大栋恢复名誉。

传薪:红色基因代代传承

历史不会忘记这些为民族解放而做出牺牲的人们。

1953年7月,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批准梅大梁为革命烈士,向梅家颁发了由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签署的《革命牺牲军人家属光荣纪念证》,赞誉梅大梁“在革命斗争中光荣牺牲,丰功伟绩永垂不朽,其家属当受社会人士尊崇”,上面盖有鲜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之印”。

新中国成立后,经过梅家几代人的精心保护,马克思银像终于安全了。宋坤荣郑重地将银像交给了梅大栋的儿子梅本华,由他保存。大家才慢慢知道了马克思银像在旌德的故事。

1962年,为了进行革命历史传统教育,旌德县政协委员梅树基、民政局干部刘琦来到梅家,向他们一家人表达敬意。

梅家人拿出了饱经沧桑、重见光明的马克思银像,泪流满面。

这是梅家几代人用生命呵护的无价之宝啊。这是信仰,这是使命,这是担当。

一家人开了个小会,经过商量,决定将马克思银像捐赠给人民政府!他们知道,这尊银像,是梅家人珍藏的,但它更属于党和人民,更属于全世界马克思主义的追随者、践行者!

1963年12月,旌德县档案馆将马克思银像征集回来,存放于档案馆展出。1986年,安徽省举办“安徽革命斗争史展览”,当时的徽州地委党史研究室将这尊马克思银像的照片提供给了展览小组。此后,安徽省博物馆按马克思银像原样,复制了一尊作为展览使用。同时,文物专家对原件进行了技术鉴定,认定该像系纯银铸造。

2010年7月6日,安徽省文物局组织文物鉴定专家组专程赴旌德县鉴定文物。这尊马克思银质半身胸像经李广宁研究馆员,周京京、傅慧娟、王刚副研究馆员共同鉴定,评为国家一级文物。7月7日,专家组出具了《安徽省馆藏文物鉴定意见书》,其藏品編号为78-4,这是全国唯一的一尊马克思银质胸像。

这尊曾经被藏在脏袜子里、腌菜碗中、瓦堆上、稻草中的马克思银像,辗转万里,历经近百年,鼓舞了一代又一代人。

它,见证了马克思主义在安徽的广泛传播,见证了革命先烈为追求真理进行的顽强斗争,见证了当年轰轰烈烈、波澜壮阔的革命,也见证了今天江淮儿女为新时代建设所做出的奋斗。

如今,梅大栋的后人,现在散落在全国多地,大多从事教育、医疗工作,平凡而幸福。

而在梅大栋的故乡龙川村,红色基因代代传承。

现在,龙川村立足本地资源禀赋,成立了六支特色队伍,即红色应急突击队伍、红色乡贤理事队伍、红色党员志愿队伍、红色便民服务队伍、红色文化表演队伍、红色经典读书队伍,激发年轻人积极投身于红色文化传承的热情。

村里每月开展一次红色读书会,邀请党史专家、老革命后代等,为村民及游客讲解发生在红色龙川的革命故事,推介红色文化,让红色基因融入群众血液,把党的光辉历史和革命传统,一代代传承发扬下去。

这片红色基因浸润的土地,正在春日里拔节生长。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如果要看前途,一定要看历史。

包括马克思银像在内的革命历史文物,承载党和人民英勇奋斗的光荣历史,记载中国革命的伟大历程和感人事迹,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是弘扬革命传统和革命文化、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激发爱国热情、振奋民族精神的生动教材。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强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弘扬革命文化、传承红色基因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加大工作力度,切实把革命文物保护好、管理好、运用好,发挥好革命文物在党史学习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激发广大干部群众的精神力量,信心百倍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奋斗。

近百年来,马克思银像熠熠生辉,照耀着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

而今,可以告慰先烈的是,马克思主义在世界东方,正创造着一个又一个奇迹。

后记:百年风雨砥砺,百年奋斗前行。中国共产党高举马克思主义的如椽之炬,引领中华儿女,从晦暗走向辉煌,从苦难走向复兴。无数次的抗争,无数声的呐喊,无数的彷徨与警醒,无数的勠力与同心,无数的牺牲与奉献,无数的智慧与启迪,汇聚成伟大征程中的每一步,最终镌刻成中华民族的成长年轮。

2021年,在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之际,我们拨开重重历史烟云,将目光聚焦于目前所知的全国唯一一尊“马克思银像”,作为马克思主义早期在中国传播的重要象征,有着近百年历史的马克思银像意义非凡。这是在中国出现的第一尊马克思塑像。

它,辗转万里,历经艰难与险阻,饱经沧桑与风雨,如今安放于黄山东北麓小城旌德。或许很多人并不知道它的存在,更不知道附着在它身上的那些历史的颗粒。

但,它永远煜煜生光。

这光,从过去,照向未来。

责任编辑 黄月梅

猜你喜欢

马克思革命
将革命进行到底(节选)
论马克思对“治理的贫困”的批判与超越
马克思像
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萌芽——重读马克思的博士论文
一个半世纪后的卡尔·马克思
在马克思故乡探讨环保立法
油改水革命谁主沉浮
革命人永远是年轻
革命人永远是年轻
粉红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