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改背景下小学作文指导方法的创新

2021-08-09王清

作文成功之路·中考冲刺 2021年6期
关键词:写作能力植物小学生

王清

作为小学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语文教学的目的不仅是教授学生基本的阅读和写作知识,还要发展他们的语言应用能力。为了提高学生的文字应用和表达能力,教师必须不断创新指导方法,运用现代化的教学工具,改变教学模式,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提高作文教学的效率。

一、小学作文指导的现状

1.从学生的角度看

小学生还不成熟,身体和心理都尚未发育完全,因此没有在生活中积累写作素材的意识和能力,这导致他们的文章总是出现结构不完整,中心思想表达不明确的问题。教师经过研究之后,得出结论:小学生由于掌握的知识有限,生活经历不多,导致作文内容空洞,语言干瘪。

2.从教师的角度看

许多教师看重成绩,而不是学生的能力和品德的培养。因此,会在写作指导中给学生提供写作模板,让学生按照模板写作。这样做的结果就是学生的作文千篇一律,框架相同,素材相似,没有创造性,难以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二、创新小学作文指导方法的意义

写作需要调动思维,表达情感,如此文章才是鲜活的,有个性的。但目前看,小学生不能很好地表达自我,这是因为教师的指导方法单一,不能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所以教师要转变教学理念,运用新的方法、工具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丰富写作内容,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三、小学作文指导方法的创新

1.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小学生的思维活跃,对一切新鲜事物都很好奇,如果教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那么他们的写作能力就能得到提高。例如,三年级下册的写作练习“我的植物朋友”,具体指导时,教师可以让学生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植物,或者日常能观察到的植物作为写作对象,然后观察它(它们),与其对话,再把观察的过程写下来。此外,教师也可以带领学生走出教室,到野外观察,如带领学生到植物园去看郁郁葱葱的小草,去闻花朵馥郁的芳香等,了解并記录观察对象的情况,完成作文。教师也可以组织扮演活动,让学生上网查找相关植物的资料,了解植物的特点和习性,然后化身各种植物,开展对话和交流活动,从而加深学生对植物的了解。如此,学生在写作时,就能融入真情实感,很好地表达自己对植物的情感。

2. 写作前组织活动

为什么说小学阶段是学生发展的关键阶段呢,这是因为好奇心会驱使学生获取更多的知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向学生灌输知识,要在学生能够接受的范围内进行课外拓展。很多学生作文语言华丽,但读来虚假,说明他们的写作脱离了生活实际。因此,教师要鼓励和引导学生在现实生活中选材,并在实践中深化体验和感悟。比如,让学生帮家长做家务,参加集体劳动,给好朋友制作贺卡等,这些活动结束,让他们记录过程,表达感悟,如此,学生写出来的作文会更真实、更接地气,更有可读性。

3.将写作与生活联系起来

作文素材来源于生活。教师可以将生活与写作结合起来,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累更多写作素材。写作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教师要引导学生留心生活,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使其能发现生活中的美。例如,在指导写作关于“中华民族传统节日”的主题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先确定一个自己十分感兴趣的或者印象深刻的节日,将这个节日作为写作主题。然后引导学生进行写作练习,先写出自己感兴趣的节日是什么,为什么对这个节日感兴趣,是因为在这个节日发生了特别的事?还是因为见到了想念很久的人?同时请家长配合,帮助学生了解节日的历史和文化背景,或者带领学生深入社会生活,参加节日活动,感受节日的氛围,锻炼他们的观察能力。进行这样的文化教育,还可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感。

过去,作文指导方式僵硬且单一,学生的写作能力受限,为打破僵局,作文指导方式必须创新。所谓创新就是不断完善和优化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体验写作,表达真情实感。

猜你喜欢

写作能力植物小学生
他是一个了不起的小学生
哦,不怕,不怕
将植物穿身上
论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方法的创新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我是小学生
立体化地培育学生的写作能力
植物罢工啦?
植物也疯狂
写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