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材料作文“过度”导写

2021-08-09唐惠忠

作文成功之路·中考冲刺 2021年6期
关键词:过度

唐惠忠

文  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蜜水饮多了,不仅不再甜,相反,还生出涩味。

困久了,反而失眠;睡久了,反而还困。

一味地展示痛苦,接近娱乐,会诱发变态的审美;过度同情,则反而加重了痛苦的分量。

填塞得太满的画幅往往笔断意断,留白的画面却可以让人浮想联翩。

刻意雕琢的文字,往往苍白无力;率性的挥洒,反而指点江山。

书卷无言,“静观”,价值自然呈现;无所顾忌地阐释、破解,反倒造成意义的流失。

上述种种,均系常识,却耐人寻味。

请根据以上材料,结合自己的体验与感悟,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①题目自拟,立意自定,文体自选;②不得抄袭,不得套作;③不得泄露身份信息。

思路点拨

材料列举了一系列现象,这些现象“均系常识,却耐人寻味”,如果归结成一句话,那就是:物极必反,亘古如斯(“蜜水饮多了……”“困久了……”等都体现着物极必反);适度的人生,才能走向成功(“过度”为供料关键词)。换言之,无论是物质层面也好,精神层面也好,做什么都是过犹不及。

所谓“过度”即超过一定限度的行为,写作时具体可考虑:(1)绷得太紧的弦会断,思虑过度的人会疯;(2)不间断地学习,反而低效,因为没给思考留下空间;(3)热情过度也是一种病……

时文引路

当下流行“过度病”

张心阳

当下社会,好像做什么都要过度。

就说茶叶吧,偌大个沉甸甸的纸箱子里套个木箱子,木箱子里再套几个铁箱子,打开铁箱子里面还有包装袋,去掉包装袋,其实也就二三两茶叶,真可谓“一斤螺肉八斤壳”。小食品,过去论斤包装,现在论粒儿包装,一粒蚕豆大的牛肉干就是一个独立包装,食用时让人觉得这根本不是吃牛肉,仿佛是吃神仙肉,金贵得不行。搞汽车促销要靠惊艳美女包装,这本已过度,但更过度的还是她们过于暴露的穿着。现在办个什么国际性会议或赛事,或逢什么节日,都不惜抄出家底搞晚会,看上去热热闹闹,大长我中华雄风,其实往细处想,晚会烧钱多就说明强大吗?焰火放得高就说明崛起了吗?此乃欢庆过度。

一眼看不透的过度就更多。比如教育过度,可怜的孩子们在娘肚里就开始听音乐,一说话就学英语,一识数就学奥数,一认字就背古文;书包不是背着走,而是地上拉着走,每周课程安排最好能有星期八。看病治疗过度,治个感冒也要拍X光片、做CT;治个牙痛,又是照光,又用激光,直到把几个月工资花光。

还有不易被人意识到的过度。近年,公司职工跳楼事件不断,精英中年早逝不断,许多人以为这是现代社会人们心理承受能力太弱。错,实乃社会普遍对利益无节制的追求而导致劳累过度。凭劳动时间和强度,将“勤劳勇敢”的十三亿国人集体评为世界劳动模范,绝对当之无愧。一篇本来习以为常的文章刊发,并无指桑骂槐之意,却也被人拿来大做文章。何致如此?过度敏感,过度反应,过度解读。

没有人愿意把事情做过度,过犹不及,劳民伤财,可有人就是喜欢过度。毫无疑问,利益驱动是罪魁祸首。如果不是为了钱,谁愿意把感冒当癌症治;如果不是为了钱,谁愿意给你的孩子办那么多课外班。过度做法的背后便是绝对过度的利益,在过度的利欲驱使下,各种过度开发、过度开采、过度利用、过度掠夺行为层出不穷。它无疑给人们造成对健康的过度损害,心理的过度疲劳,未来的过度透支。

过度的背后也是因为浮躁。阿Q刚刚赚了几个小钱,便牛哄哄地把钱往酒店柜台上一扔:“现钱,拿酒来。”未庄人的造反刚闻风声,他便在土谷祠里幻想着先杀了谁,随后睡哪个女人更好。过度地宣扬,过度地庆贺,过度地渲染,其实正是阿Q扔钱那一刻的心态。有了几个小钱,心中就像揣了十八只小兔子,惴惴不安,大肆显摆,过度花销。

当今“过度”这一流行病,伤国体,损国气,逆民意,蚀民魂。要有所医治,只能靠立章建制,靠依法治国,靠营造正常的社会秩序,让一切按事物客观规律运行。如此,我们才能可持续发展,也能减少因“过度”而给社会带来的痛楚。

(原载《同舟共进》)

赏  析

这是一篇针砭时弊的优秀杂文。文章按照“列举现象—透视原因—对症下药”的思路渐次写来,态度鲜明,章法谨严,结构清晰,语言灵动而活泼。

善于分解和对事理的剖析一语中的,无疑是文章突出的优点。比如“列举现象”部分,除了“包装过度”“欢庆过度”这些明摆着的“过度病”,作者还敏锐地洞察到了“一眼看不透的过度就更多”“还有不易被人意识到的过度”,颇显透过现象看清本质的功力;又如将“过度”的根源归结为“利益驱动是罪魁祸首”“过度的背后也是因为浮躁”,相关的归因与分析同样入情入理,入木三分。

佳作展示

“最美”背后的悲哀

太仓中学  何雨沁

打开电视,不难发现,如今“最美教师”“最美司机”“最美女孩”之类的报道层出不穷,更有甚者还有后续的追踪报道。不可否认,这些被报道的人身上总有一些可贵的品质让我们钦佩。然而,不胜其烦的重复报道,以及铺天盖地的“最美××”的出现,又不禁引人思考:媒体是否存在过度报道的问题?

记得“最美女教师”张丽莉出事后,多家媒体纷纷前往报道,她躺在病床上接受治疗,仍要接受各种采访。而“最美司机”吳斌过世后,其家人面对媒体的采访不得不强忍悲痛。这样的过度采访,显然干扰了被报道者的生活,不知这对他们来说算不算是雪上加霜。究其根源,媒体为了收视率而不惜疯狂炒作是重要原因。在这个只注重利益的泡沫时代,部分媒体人为了收视率可以不顾一切、不择手段,以致过度报道甚至做假新闻等现象不断涌现,这不能不说是一大悲哀。

当然,过度报道的出现也不可全部归罪于媒体,现实社会中,人们的冷漠麻木、道德标准的不断下降以及“正能量”的缺失,也是促成这一现象的重要因素。南京“彭宇案”后,大家对倒地的老人望而生畏,所以才有了为老人撑伞几小时的女孩被媒体多次报道。人与人之间充斥着冷漠与隔阂,使原本属于人性本能的“同情他人,伸出援手”渐渐地被世俗的尘埃埋没。道德底线的接连失守,同情心的严重缺失,使这些在以前被人们视作理所应当的事情在当今社会却变得弥足珍贵。为了宣传,建立“和谐社会”,媒体人过度报道,似乎也在情理之中,但是,这或许是社会的另一大悲哀。

要想从根本上改掉这种过度报道的宣传方式,需要从每个人的自主改变开始。眼睛紧盯着金钱、名利,抛弃真善美,何谈打造和谐社会?媒体人何尝不是为了金钱、利益而炒作,而过度报道呢?收视率只是金钱、利益的另一种表现形式罢了。只有当我们真实地以一颗博爱之心对待世界,让社会充满“正能量”,才会让这样的悲哀逐渐消失。这是一条遥远漫长而充满艰辛的路,“路漫漫其修远兮”,于国人而言,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过度报道的背后,是社会潜藏的深深悲哀。我们每个人,都该警醒!

点  评

这是一篇很有质量的社会生活评论。作者凭一双慧眼,发现了当今一些媒体过度报道的问题,对有关原因的探求见识不俗——不仅揭示出媒体的问题,而且深入地阐述了“现实社会中人们的冷漠麻木、道德标准的不断下降以及‘正能量的缺失,也是促成这一现象的重要因素”。文章观点鲜明,思路清晰,例证得当,语言简明流畅,有理有据,发人深省。

猜你喜欢

过度
画与理
Do you share too much online? 你是 “分享控”吗?
别让期望成为谋杀
过度保护会剥夺幸福感
区域品牌过度使用与投入不足的风险防范及规避
当下流行“过度病”
过度
法制环境好,研发就适度
过犹不及
当下流行“过度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