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儿健康的保护伞

2021-08-05王燕

幼儿教育·父母孩子版 2021年4期
关键词:洗手液消毒液卫生

王燕

在幼儿园里,由于学前儿童高度集中,儿童之间接触密集,加上儿童自身免疫力差,像手足口病、诺如病毒、流行性感冒、疱疹性咽峡炎这样的传染病就容易流行。所以,提高幼儿的卫生意识,增强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巩固幼儿的卫生知识,显得尤为重要。

日常生活中的卫生教育

创设环境

幼儿时期是最适合养成良好习惯的时期,是树立卫生习惯意识的黄金时期。入园后,老师往往会发现这样的情况:孩子洗手时动作太慢,喜欢玩水或者敷衍地随便冲一下。如果这些习惯没有被及时关注,可能增加传染病的患病几率。家长可通过图文并茂的宣传图片,用幼儿看得懂的方式,帮助其养成正确的洗手习惯。

利用绘本

孩子比较容易与绘本中的情节产生共鸣。比如,绘本《细菌不是用来分享的》中讲到,什么东西很小,小到看不见,但是又能让你生病,它就是细菌。它们存在于空气、食物、水里,但细菌不是用来分享的,因为它能让你生病。在你想打喷嚏、咳嗽而细菌没有跑出来之前,用餐巾纸捂住嘴巴、鼻子……通过绘本,孩子能很快地认识细菌并掌握阻隔细菌的方法,有效提高卫生意识。

融入游戏

爸爸妈妈可运用游戏、故事、实验、儿歌的形式对孩子进行卫生教育,如《六步洗手儿歌》,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学会正确的洗手方法。又比如一些小实验,孩子可直观、清晰地看到细菌会害怕肥皂洗过的手,从而认识到洗手的重要性,在体验中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推荐小实验

实验准备:一盘撒了黑胡椒粉(细菌的替身)的水、硬币、肥皂或洗手液。

实验过程:1.用手取盘子里的硬币(孩子发现:“细菌”都沾到手上了)。

2.用肥皂或洗手液把手洗干凈(孩子发现:洗手液能洗掉细菌)。

3.顺利取出硬币(孩子发现:一碰到用洗手液洗过的水,“细菌”马上逃得远远的)。

家庭消毒怎么做

日常情况下,一般不用刻意消毒,每天开窗通风2~3次,每次30分钟以上即可。但是在病毒、细菌肆虐的特殊时期,爸爸妈妈可采取不同区域物体消毒法。切记使用消毒产品时,避免碰到孩子的眼睛和嘴巴,消毒后尽量静置一段时间,让刺激性物质挥发充分后,再与孩子接触。

地面和可能被病毒污染的墙壁。可用500毫克/升的含氯清洗消毒液由外向内擦拭或喷洒,消毒时间不少于30分钟。

家具等物体表面。可用500毫克/升的含氯清洗消毒液擦拭,30分钟后用清水擦拭干净。

马桶及周边。可用2000毫克/升的含氯清洗消毒液进行擦拭。

门把手、水龙头等物体。可用500毫克/升的含氯清洗消毒液进行擦拭,30分钟后用清水擦拭干净。

抹布和拖布。应按照房间分区专用,避免交叉感染,用1000毫克/升的含氯清洗消毒液进行浸泡消毒,30分钟后用清水冲洗干净,晾干存放。

孩子的常用物品(耐高温)。如奶瓶,可放到锅里加水没过煮沸30分钟以上或蒸汽蒸5分钟。

孩子的常用物品(不耐高温)。如玩具,可用75%的医用酒精棉片擦拭表面来消毒。毛绒玩具可加入200毫克/升的含氯清洗消毒液进行清洗。

猜你喜欢

洗手液消毒液卫生
你会选洗手液吗
智取红领巾
84消毒液可以用来洗衣服吗?
消毒液上锁(大家拍世界)
免洗洗手液能被点燃,是真的吗?
可加消毒液的拖把
卫生歌
消毒液,小心!
讲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