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遇见葫芦

2021-08-05房安香柏正兰

幼儿教育·父母孩子版 2021年4期
关键词:葫芦爸爸妈妈奶奶

房安香 柏正兰

种植是一种综合性活动,涉及到数量、测量、空间规划、同伴协作、任务意识、责任感、审美等多方面经验。

遇见葫芦

一天早上,教师将成成奶奶带来的小葫芦投放在美工区,孩子们一下子被吸引了。他们有的用扭扭棒装饰葫芦,有的在葫芦上画画,还有的拿着葫芦左瞧右看。

天天:你们听,葫芦里有声音。

轩轩:里面会有什么呢?

孩子们七嘴八舌:葫芦娃、宝贝、种子……

孩子们对葫芦充满了好奇,教师决定持续关注,看看他们的兴趣点会在哪里。

第二天晨间活动时,天天拿起一个葫芦,希望打开看看,老师同意了。在保安叔叔的帮助下,孩子们打开了葫芦。

天天:好多葫芦籽!这些葫芦籽能种出葫芦吗?

思思:葵花籽能种出向日葵,葫芦籽肯定也能种出小葫芦(孩子们之前有种植向日葵的经验)。

果果:那我们就把葫芦籽种下吧。

卷卷:怎么种?是不是跟种向日葵一样?

成成:可以问问我奶奶,她会种葫芦。

离园时,孩子们看到成成奶奶,主动围了上去,询问种植葫蘆的情况。

对爸爸妈妈说

面对葫芦,孩子们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教师持续观察,关注到幼儿想打开葫芦看看,及时给予了支持与鼓励。看到葫芦籽时,幼儿又萌发出种植葫芦的愿望,为了满足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教师决定与幼儿展开对葫芦的探索。生活中,父母要及时看到孩子的兴趣点,及时给予支持。

家园共“育”

种植葫芦的活动得到了家长的认可与配合。在成成奶奶的帮助下,孩子们松好土,把一粒粒葫芦籽埋进土里,然后浇水。几天过去了,孩子们盼着葫芦籽快点发芽。

好好:葫芦籽怎么还不发芽?

洋洋:是不是成成奶奶不会种葫芦啊?

成成:不可能!带到幼儿园的葫芦就是我奶奶种的。

思思:会不会是天气太冷了?

乐乐:我妈妈说这几天有冷空气呢,我们给它们穿上“衣服”吧。

为了让葫芦籽快点发芽,孩子们从家里带来了塑料袋,给育苗盆穿上了“衣服”。过了两天,孩子们发现葫芦籽还是一点动静都没有,于是向教师求助。教师与孩子一起上网查看了葫芦种植的视频,知道了将葫芦籽播种在土里,大约需要15天才能发芽。而用38℃左右的水浸种催芽,3~4天就能发芽了。正好清明小长假到了,有孩子提出想带几颗葫芦籽回家,尝试和家长一起浸种催芽,教师同意并提供了支持。

小长假后,孩子们惊喜地发现:种在土里的葫芦籽发芽了,带回家催种的孩子们也说,家里的葫芦籽长出了小嫩芽。

对爸爸妈妈说

这个环节中,教师利用网络资源,为幼儿培育葫芦苗提供了途径和方法。在观察和实践中,幼儿对“浸种催芽”这一概念有了认识,知道了环境、水温、时间等都会影响葫芦籽发芽。过程中,他们还尝试用图画、数字和其他符号进行记录,不仅在科学探究方面获得了新的经验,社会性发展方面也得到了锻炼。

照料葫芦

在孩子们的精心照料下,葫芦苗终于长出了2片、3片、4片叶子……

给葫芦找“家”

葫芦苗长大了,该搬新“家”啦!哪里适合做葫芦的新家呢?有的孩子提议去户外实地考察一下,有的孩子提议用画地图的形式将葫芦的新家标注出来。最终,通过画图、实地考察后,孩子们决定将葫芦的新家安在幼儿园内的葡萄架下、栅栏旁和篱笆墙下。

对爸爸妈妈说

在帮葫芦找新“家”的过程中,孩子们有不同的想法,教师鼓励孩子们大胆表达。在与同伴的讨论中,孩子们将图画符号转换成口头语言,既是表征方式的转换,又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在实地考察中,孩子们对葫芦生长的环境和条件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从而确定了适宜葫芦生长的新环境。

解决水源

帮助葫芦找到新“家”之后,孩子们又遇到了浇水难的新问题。

轩轩:给葫芦浇水太不方便了!

果果:是的,水龙头离葫芦太远了。

量量:我们要跑很多趟才能浇完水,真累!

好好:想想别的办法吧……

通过小组讨论,孩子们用绘画表征的方式,画出了自己的想法……可是哪一种办法最合适呢?通过投票,他们认为用水管给葫芦浇水的办法最好,可是长长的水管哪里来呢?孩子们去找园长妈妈帮忙,他们的提议得到了园长妈妈的认可,很快申购到移动水管。

孩子们用绘图的方式想办法

对爸爸妈妈说

在解决浇水难这个问题过程中,孩子们的想法很多,教师鼓励孩子们通过分组实践、操作验证去寻找最佳方案,从而进一步提高孩子们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促进了他们协商、合作能力的发展。

预防虫灾

一段时间后,孩子们又发现:葫芦叶子上出现了虫洞,聚焦“如何帮葫芦赶走虫子”的问题,孩子又展开了讨论。

佑佑:用药水喷一喷,虫子就会死掉。

好好:不行,药水有毒!

大壮:我们可以捉虫子。

轩轩:问我爷爷,他经常给家里的花治虫呢。

成成:也可以请我奶奶想想办法……

孩子们第一时间想到了请家长帮忙。回家后,孩子与家长共同查阅资料,了解到可以用生活中的材料自制杀虫剂。第二天,带着收集来的材料,孩子们在轩轩爷爷和成成奶奶的帮助下,自制了杀虫剂,喷洒到葫芦叶子上。几天后,他们惊喜地发现:葫芦叶子上没有再出现新的虫洞。

对爸爸妈妈说

遇到困难,孩子们主动寻求家长的帮忙,家长及时给予了支持和帮助。在自制杀虫剂的过程中,孩子们对生活中常见的生姜、大蒜、洗衣粉等有了新的认识——原来它们不光可以用来做菜、清洁,还可以制成杀虫剂,这些经验是孩子们通过亲身体验获得的。过程中,教师积极争取家长的参与,全力支持幼儿的活动,帮助幼儿获得更多的种植经验,增强关注生命成长的责任意识。

葫芦开花

在孩子们的悉心呵护下,葫芦苗渐渐长大,开花了。孩子们观察后又发现:有的葫芦花下结了小葫芦,有的却没有,这是为什么呢?

面对孩子们的疑问,教师提供了绘本《几朵花几个瓜》。阅读后,孩子们猜想:绘本中的南瓜花有雄花和雌花之分,葫芦花难道也是这样吗?带着问题,孩子们再次观察后发现:没有结葫芦的花蕊是柱形的,结出小葫芦的花蕊是分成4瓣的。原来,葫芦也有雄花和雌花,雄花不会结葫芦,只有雌花才会结。

对爸爸妈妈说

对于孩子的疑问,教师通过绘本,引导他们在阅读中交流、思考,并进行再次观察,孩子们最终了解到,葫芦花有雄花和雌花的植物生长知识。生活中,家长要积极为孩子提供支持,引导孩子进入深度学习。

喜获丰收

暑假过后,大大小小的葫芦挂满藤蔓,孩子们兴奋不已。他们发现:葫芦叶子变黄了,葫芦上的毛毛也不见了,葫芦是不是成熟了?孩子们询问成成奶奶,奶奶告诉他们:三月三,种葫芦;九月九,收葫芦。商议之后,大家决定国庆节后采摘葫芦。

葫芦怎么摘?需要什么工具?通过小组讨论,孩子们最终确定了采摘方案。摘葫芦喽,孩子们有的站在长凳上摘,有的爬上梯子摘,还有的爬上了篱笆墙……其他孩子配合接葫芦、运葫芦。他们把摘下来的葫芦按照大小进行分类、统计。在这个过程中,俊俊发现,有几个葫芦跟其他的不一样。

俊俊:快看,这几个葫芦怎么长黑点了?

昀昀:是不是坏了?

天天:我们去问问老师吧。

在家长和教师的帮助下,孩子们又一次通过网络资源找到了答案:原来,摘下来的葫芦要经过刮皮、清洗、晾晒后才能保存。那么,晒干的葫芦可以做什么呢?

成成:我要做一个葫芦娃。

天天:我想用葫芦给爷爷做一个酒壶。

昀昀:我想做一个葫芦项链……

最后,葫芦变变变,变成了一件件充满创意的艺术品。

对爸爸妈妈说

采摘葫芦前,讨论怎么摘和需要什么工具的过程中,孩子们对桌子、椅子、梯子的高矮进行了比较,意识到利用梯子可以摘高处的葫芦,利用椅子可以摘矮一些的葫芦。采摘葫芦时,孩子们感受到了收获的喜悦。采摘后,又通过观察、对比,将葫芦进行整理和分类,从而感知到生活中数学的有用和有趣。當有孩子提出葫芦上有黑点的困惑时,教师借助网络资源,帮孩子们解开困惑,又相继展开了给葫芦刮皮、清洗、晾晒等一系列活动,让孩子对葫芦的保存有了认识,拓展了经验。

幼儿园种植活动是幼儿、教师以及家长一起进行的一段美妙旅程,是引发幼儿学习的载体,是幼儿自主建构经验的过程。我们会追随幼儿的兴趣需要,探寻有效的支持策略,在实践与探索的路上,且行且思,收获成长。

猜你喜欢

葫芦爸爸妈妈奶奶
给奶奶按摩
奶奶喊你吃饭啦
葫芦瓜
奶奶驾到
我的爸爸妈妈
宝葫芦
出海捕鱼啦
我眼中的爸爸妈妈
画葫芦
爸爸妈妈,我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