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尺寸工程中移动公差在新车开发中的应用

2021-07-26田飞

汽车工艺师 2021年6期
关键词:包边检具公差

田飞

上海锐镁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杭州分公司 浙江杭州 310002

随着中国汽车市场不断发展,人们对汽车的要求越来越高,导致汽车换代不断加快,汽车开发周期不断缩短。新车型开发中,车身是其余所有零部件装配的基础,其制造质量直接影响汽车整车质量,因此一直是汽车企业最关心的问题。车身一般有300~500个零部件,众多零部件在焊装装配生产中常出现零部件装配干涉、装配困难等问题,影响车身制造质量,且需要较多的产品设计变更、零部件模具更改等,增加了开发成本及开发周期。

现代汽车制造中,普遍采用车身制造综合误差指数CII(Continuous Improvement Indicator)来控制车身制造质量,即“2mm工程”,CII应用于汽车工业不仅可以实现经济的汽车制造,同时也是一个国家制造技术水平的综合反映。车身制造综合误差主要由零件误差、误差积累和工装设备等因素造成,在工装设备等因素一定的前提下,尺寸工程中移动公差的应用,充分考虑制造系统的经济工艺能力及装配工艺性,将车身零部件公差合理分配调整,保证装配偏差符合产品装配精度及技术要求,减小零件误差及误差积累,从而减少后期设计变更,降低开发成本,缩短开发周期,并提升制造综合误差指数CII。

移动公差概述

新车开发阶段,如果零部件单纯按照图样中标注的尺寸制造,由于系统误差的影响,在装配过程中会发生装配干涉、装配困难等问题,影响产品的功能和外观,所以在设计时事先预测上述问题,考虑经济工艺能力及装配工艺性,在公差带宽不变的情况下,将零件公差中心提前向某一方向偏移,来避免此类问题发生。公差中心的偏移就叫做移动公差,又称“特殊公差”或“单边公差”。

1.移动公差适用范围及特点

移动公差是尺寸工程的一部分,在新车开发阶段,对于影响到车身长度、宽度及高度或者关系到车身外观品质的零件,将单一方向的修改尺寸用于制造模具、夹具和检具,以便降低开发成本,缩短开发周期和提升产品质量。移动公差适用于乘用车、商用车各车型批量生产准备过程中的所有塑性零件。

移动公差特点如下:

1)公差带宽不变的情况下,零部件的公差带位置向单一方向移动。

2)从图样设计阶段开始要反映以前车型的问题点。

3)车身塑性零件中部分零件应用。

2.移动公差开展流程

新车型开发中,当预冻结版数模发放后,尺寸工程师根据车身零件结构、产品性能要求、工艺顺序及工艺能力等排查分析车身移动公差,开展移动公差设计工作,经研究院产品部门、工艺部门(冲压工艺、焊装工艺)、品质部门及制造部门评审,确定移动公差范围。评审优化后,研究院产品部门编制、下发GD&T图(移动公差),工艺部门与品质部门对模具、夹具及检具开发时应用移动公差,零部件到厂后,各部门对零部件进行验证,识别移动公差设定不合理、是否遗漏等,并进行修正,编制优化移动公差LIST。如图1所示。

图1 移动公差开展流程

3.移动公差表示

移动公差标注及符号含义,如图2所示。

图2 移动公差标注及符号

如图3所示,零件(断面)移动公差,形体可以允许增加材料一边的轮廓度公差为0,开口尺寸只能从真实轮廓变小。形体可以允许增加材料一边的轮廓度公差为1.0,开口尺寸只能从真实轮廓变大。

图3 零件(断面)移动公差

4.移动公差的主要作用

1)防止车身宽度尺寸(Y向)增大。

2)改善前围装配。

3)消除侧围干涉部位。

4)防止前风窗下横梁上移(Z向)。

5)改善U形零件装配。

6)防止包边弯折处尺寸变化。

移动公差设定

新车型开发阶段,移动公差设定原则如下:

1)白车身拼装时,会影响车身宽度尺寸变化的零件,必须设定移动公差。如:下部车身总成(机舱、前地板及后地板总成)与侧围总成进行装配时,下部车身总成公差累计较大,易超出车体总宽度(Y向)公差要求,出现下部车身与侧围总成干涉,白车身拼装时无法装配到位,导致车身总宽度(Y向)增大,影响车身整体精度。下部车身与侧围总成Y向匹配的零部件(地板本体、纵梁、门槛等),需向车身内部设定移动公差,移动公差设定值0.5mm,减小下部车身Y向宽度,吸收误差。如图4所示。

图4 某后纵梁零件移动公差

2)同一方向上有多个平行的配合面或安装孔,零件间配合过于紧密,公差带交叉,而导致装配干涉/困难的零件,必须设定移动公差。如:U形件,在满足装配条件下,U形件的移动公差,两层板装配只设定内板,降低工艺要求,三层板装配设定内两层板,移动公差设定值0.5mm,减小U形件开口尺寸,吸收误差。如图5所示。

图5 某铰链安装板零件移动公差

3)包边结构处,影响包边尺寸的零件,必须设定移动公差。如:开闭件包边(前后门、后背门及前机盖包边),包边时会导致外板产生损耗量,包边完成后,导致包边尺寸变小,影响白车身外观匹配。开闭件外板包边翻边,需设定移动公差,移动公差设定值0.2~0.5mm(具体值按包边造型确定),弥补包边时外板产生的损耗量。如图6所示。

图6 某前机盖外板零件移动公差

4)移动公差尺寸的设定基本上以0.5mm为准,若移动距离超出0.5mm,要充分考虑通过结构来进行补偿。

移动公差应用及验证

移动公差设定合理性经各部门评审后,研究院产品部门输出GD&T,并向各部门下发最终图样,如图7所示。各部门接收到最终图样后,开展如下工作。

图7 某后纵梁本体零件GD&T

1)冲压工艺:制定模具应用计划,在模具上应用移动公差补偿值。

2)焊装工艺:制定夹具应用计划,在夹具上应用移动公差补偿值。

3)品质部门:制定检具应用计划,在检具上应用移动公差补偿值,基准书编制下发,并在检具上进行标识。

零部件通过在Meisterbock匹配及试制过程中进行偏差验证,对设定的移动公差优化、调整并最终确认,指导后期生产,并编制优化完善移动公差LIST,使其在后序的新车型开发中具有实际的指导作用,将问题提前规避。

结语

移动公差按设定原则开展,将其运用到车身同类或类似结构零件中,在零件装配前,就已经解决了装配误差累积导致的干涉、装配困难等问题,从而避免了后期模具修改,降低了变更成本,缩短了开发周期,避免了实际生产中强行装配焊接现象,使各批次零件装配时具有很好的互换性,提升了车身制造质量。为了应对国内汽车行业激烈的竞争,提高产品品质,抢占市场先机,移动公差在新车型开发中的应用必不可少。

猜你喜欢

包边检具公差
汽车白车身检具应用概况及优化应用
滑移门开门位置公差分析优化
某SUV尾门包边模设计及应用*
浅议机器人包边在新车型中的应用分析
汽车门类总成检具的优化设计与应用
产品约束体系对检具开发和产品尺寸检测的影响
新型包边工艺在样车试制过程中的应用及质量控制
数列核心考点测试卷A 参考答案
试制汽车门盖包边工艺及包边质量控制
汽车检具开发流程及在产品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