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药湿敷配合颈椎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疗效分析

2021-07-24天津市滨海新区中医医院300451刘宝涛耿鑫安国俊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1年14期
关键词:根型活动度功能障碍

天津市滨海新区中医医院(300451)刘宝涛 耿鑫 安国俊

神经根型颈椎病是因双侧以及单侧脊神经受到压迫以及刺激所引起的,临床表现和脊神经根分布区相一致,表现为运动障碍以及感觉和反射障碍体征综合征,属于颈椎病中比较常见的疾病类型[1]。目前,在神经根型颈椎病治疗期间开始应用中医技术,主要原因在于治疗方式较为温和,取得的治疗效果较为理想[2]。本文展开对照研究,旨在分析于神经根型颈椎病治疗期间联合应用中药湿敷、颈椎牵引所取得的效果,现将具体研究内容阐述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本院收治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作为研究主体,选取对象共计72例,均于2019年1月~2020年1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观察组,分析评估基本资料,纳选对象符合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诊断标准;患者及家属对于研究知情,均已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对照组中男性24例,女性12例,年龄范围为27~65岁,平均为(46.67±3.42)岁;观察组中男性25例,女性11例,年龄范围为28~65岁,平均为(46.83±3.38)岁。两组患者基线资料经统计学分析,所得结果呈现为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在治疗期间指导其保持正确坐姿,定时进行休息,告知患者在侧卧时保证枕头和肩部处于同样高度,确保头颈部处于同一平面,进而放松颈肩部肌肉[3]。观察组则联合应用中药湿敷、颈椎牵引。①颈椎牵引。选择应用坐位间歇式牵引治疗措施,叮嘱患者在牵引治疗期间放松颈肩部,进行颌枕带的调整和固定,促使头部向前倾斜10°~15°,牵引质量依照患者自身质量的10%进行逐步增加,在牵引操作期间以耐受性为主,将牵引时间设定为15分钟,每日2次,连续治疗3周[4]。②中药湿敷:自拟药方构成如下:透骨草、鸡血藤、桂枝、生艾叶、伸筋草、海桐皮各30g,桑枝、独活各取20g,川芎、制川乌、花椒、乳香、没药、威灵仙以及泽泻取15g,防风、当归各12g,细辛9g,用水煎煮以后局部湿敷,每两日用药1剂。

1.3 观察指标 ①疼痛评分:应用VAS量表进行患者疼痛程度的对比评估,量表评分范围于0~10分,所得分值越高表示为疼痛程度越严重。②颈椎功能障碍:借助于颈椎功能障碍量表即DNI量表进行患者颈椎功能的综合评估,量表设定内容共计10项,评分范围于0~5分,得分越高表示为患者颈椎功能障碍越严重。③颈椎活动度:对比分析两组患者采取治疗措施以后颈椎后伸、前屈、左旋、右旋以及左侧旋和右侧旋的变化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研究期间涉及指标数值应用SPSS24.0软件实施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展开“t”检验,计数资料表示为“[n(%)]”,实施“X2”检验,P<0.05表示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疼痛评分对比结果 治疗前,对比分析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疼痛评分(7.76±1.18)vs(7.41±1.06),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观察组疼痛评分(3.36±0.61)低于对照组的(5.47±1.11),差异显著(P<0.05)。

2.2 颈椎功能障碍情况分析评估 治疗前,对比两组患者DNI评分(35.29±4.32)vs(35.47±4.25),差异不显著(P>0.05);采取治疗措施以后,观察组DNI评分(14.44±2.59)低于对照组的(19.39±2.68),差异显著(P<0.05)。

2.3 颈椎活动度对比 观察组患者颈椎活动度等指标数值和对照组进行比较具有明显优势,组间数值对比差异显著,对比结果为P<0.05,见附表。

附表 两组颈椎活动度对比结果(±s,°)

附表 两组颈椎活动度对比结果(±s,°)

组别 例数 后伸 前屈 左旋 右旋 左侧旋 右侧旋观察组 36 42.63±4.61 41.34±4.28 77.58±7.72 77.08±6.96 38.64±5.58 41.94±6.52对照组 36 34.35±3.63 35.42±4.35 62.36±7.64 65.19±6.82 29.48±5.64 34.08±5.59 t-8.4668 5.8205 8.4078 7.3211 6.9273 5.4912 P-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3 讨论

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发生以及发展与颈椎动静力学平衡有密切联系,而现代医学认为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发生大多是因头颈部外伤、长期姿势不良所造成的,在上述因素的影响下颈椎正常解剖位置发生改变,椎间孔变窄,在炎症刺激以及外力作用下对神经根产生压迫作用,导致患者在颈神经根支配区域出现麻木、疼痛等相关病变形式[5]。目前针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所采取的治疗措施比较多,包含传统保守治疗以及手术治疗措施等,因保守治疗效果不佳,治疗手段单一、治疗时间长,手术治疗创伤性严重,还需探究更为有效的治疗措施[6]。

此次研究结果表示,采取治疗措施前,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疼痛评分、颈椎功能障碍评分,所得数值对比差异为P>0.05;采取治疗措施以后,和对照组进行比较,观察组疼痛评分以及颈椎功能障碍评分均较低,对比结果为P<0.05;且观察组颈椎活动度所得数值和对照组比较具有明显优势,组间数值对比差异为P<0.05,分析原因如下:因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发生和神经根受压有一定联系,采取颈椎牵引疗法可以增大椎体间隙,改善椎体小关节和增生组织以及神经根之间的位置关系,对于缓解神经根受到的压迫作用具有积极意义,有利于促进周围水肿尽早吸收,延缓颈椎退变,进而改善颈椎生理曲度[7]。配合中药湿敷将中药煮沸以后进行病变局部的清洗和湿敷,可促使药物有效成分透过皮肤进行吸收,从而发挥活血通络以及祛湿散寒的功效[8]。两种治疗措施联合应用可以通经活络、舒筋止痛,进而改善患者疼痛症状,提高颈椎活动度。

综上所述,在神经根型颈椎病治疗期间联合应用中药湿敷和颈椎牵引疗法对于改善患者颈椎功能以及颈椎活动度具有积极意义,两者治疗措施具有协同作用,可以缓解患者疼痛程度,值得借鉴推广。

猜你喜欢

根型活动度功能障碍
糖尿病早期认知功能障碍与血浆P-tau217相关性研究进展
Ⅰ型肢根型点状软骨发育不良家系的遗传学分析
基于Delphi的运动处方对断指再植术患者手功能、手指活动度及患指感觉恢复的影响
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机制研究进展
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继发吸入性肺炎的危险因素
536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与疾病活动度的关联性分析
多功能治疗仪联合颈通颗粒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治疗效果
NLR、C3、C4、CRP评估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度的比较分析
MRI联合超声成像评价类风湿性腕关节炎患者关节活动度的价值
神经根型颈椎病中医护理方案的运用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