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企业员工创新能力素质研究

2021-07-20龙政兴

今日财富 2021年16期
关键词:素质创新能力思维

龙政兴

创新是企业进步和发展的重要前提,而企业的创新主要依靠内部员工创新能力的提升,需要将员工创新能力的素质研究摆在一个重要的发展位置。因此,本文从企业员工创新能力素质研究的价值内涵分析出发,深入研究了现阶段企业如何采取措施培养员工的创新能力,旨在通过研究为企业员工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理论支撑,进而促进企业创新水平的提升和可持续发展。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也是推动时代发展的必要力量,在企业中,创新不仅仅体现在技术上,还体现在企业员工的思维和业务能力上。理论学上对创新的定义是一种能够将资源以全新方式进行组合,从而产生新的价值的一个过程,将这一概念引入到企业员工身上,就是希望员工在企业工作中对企业资源和自身工作进行有效整合和全新组合,从而为企业和自身创造新的有效价值的一个过程。在企业员工的工作中,他们的创新思维和想法往往来源于对已有的知识和新知识的接收与整理过程,经过整理形成创新构想进而将这一构想转化为创新实践应用到企业工作中,这既是企业员工创新能力的着重体现,也是推动企业创新发展的重要保障。因此,研究企业员工创新能力这一发展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价值。

一、企业员工创新能力素质研究的价值内涵

企业员工主要为企业发展服务,企业的发展从一定程度上也能够激发员工的创新热情。而企业创新能力的强弱直接取决于企业内部员工的创新能力,因此,研究企业员工创新能力的价值内涵,对于丰富企业的创新化发展,增强企业在市场上中的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的价值。

(一)有利于丰富企业文化,为企业发展提供内在驱动力

在企业管理中,文化是影响企业员工工作热情和工作氛围的一种隐性要素,良好的企业文化不仅可以激发员工为企业奉献的热情和动力,也能够助力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获得一席之地。在企业员工创新能力的培养研究中,良好的创新氛围有利于充分丰富企业的文化建设,以创新成果的贡献激励员工主动创新,以创新精神的培养营造良好的企业氛围。将创新作为企业管理理念的重要构成能够为企业发展提供重要的内在驱动力,一方面,员工创新思维的形成能够形成以知识创新为基础的企业发展文化,激发企业发展活力,为企业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创新思维和创新决策;另一方面,也能够通过创新经验的总结实践形成企业内部的创新动力,以良好的企业家精神引领企业文化建设与管理制度的有机结合,并将其作用于企业创新动力的形成过程,从根本上为企业员工发展奠定良好的能力基础。

(二)有利于激发员工工作潜能,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创新作为企业发展的内在驱动力,直接影响了企业业务开情况和设计发展方向,在当今社会,企业之间的竞争不仅仅是经济实力的竞争,更多的是创新思维和创新理念的竞争,良好的创新化思维能够为企业发展带来无限的空间,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进程的不断加快。因此,培养企业员工的创新能力,一方面能够营造良好的创新文化,在员工内部形成创新化的竞争氛围,能够从很大程度上激发员工自主创新的思维意识,对于激发员工的内在潜能具有重要的研究價值;另一方面,企业员工创新思维和创新理念的培养能够帮助企业在未来发展和管理决策上提供更多的可能途径,进而推动企业在现代社会的转型发展中具备良好的发展理念和转型思维,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展下企业市场竞争力的提升奠定了良好的发展基础。

二、驱动员工创新能力发展的基础要素

(一)外部环境特征

研究表明,员工在企业中所处的环境,例如领导特征、工作氛围以及企业文化等都会对员工创新能力的形成产生重要的影响。良好的工作氛围能够让企业以去全身心的状态投入到工作中去,从而以良好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促进企业健康发展,领导作为指导员工工作的一个重要因素,在员工创新能力的培养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良好的指导能够帮助员工形成正确的问题处理思维,在工作遇到问题的时候能够及时与领导进行沟通,从而形成一定的创新能力,推动企业工作的顺利开展,最后企业文化作为企业员工和领导需要共同遵循和创建的精神内涵,在促进员工创新能力的培养方面至关重要,尤其是对员工的内部激励制度能够充分激发员工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并引导员工将其应用到工作实践中去,推动企业的健康发展。

(二)内在个体特征

内在个体特征作为主观因素包括了企业员工的在工作中的创新动机、目标取向以及自身吸收能力等多个方面。首先,相关研究表明,具有较强学习目标取向的员工在工作中更容易接受具有挑战性的目标,这一目标的实现就需要员工创新能力的培养和个人技能的提升,而有着绩效取向的员工在遇到工作困难时往往会采取消极的行为倾向,不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发展;其次,员工的创新动机分为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都能够对员工创新能力的培养产生良好的积极影响,其中,内在动机能够直接影响员工的创新实践行为,而外部动机则往往只会帮助员工形成一定的创新思维;最后,自身吸收能力作为一个主观个体特征能够影响员工之间的有效沟通和合作,进而影响员工的创新能力。

综上所述,结合影响员工创新能力素质发展的外部环境因素和个体主观特征这两个要素,笔者认为,在提升员工创新能力的素质研究中,既要从外部环境入手,以良好的企业环境氛围激发员工的自我价值实现,为员工创造良好的目标取向,利用外部环境因素影响员工的个体特征发展,进而实现对员工创新能力的全面培育。

三、提升企业员工创新能力的实践路径

员工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由创新思维到创新行为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其中,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建的间接概括的一种反应,在员工创新思维的形成和发展中,需要对客观企业外部环境及发展方向进行大致的了解才能够进一步展开创新行为,从而在行为实践中实现创新能力的提升。因此,在研究提升企业员工创新能力的实践路径过程中,一方面,要从外部环境入手,结合员工的基础能力为员工构建阶段性成长体系,拓展员工创新能力提升渠道,另一方面也要从员工个体特征入手,增强员工创新能力的创造性提升,引导员工以长远性的目光看待企业的发展。

(一)拓展创新空间,构建阶段性成长体系

员工只有在企业中有更为宽广的工作机会和创新空间,才能够实现创新能力的有效培养和提升。因此在提升员工创新能力的素质研究中,应当有效拓展员工的创新空间,为员工构建阶段性的成长体系。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首先,结合企业对员工创新能力的需求方向进行有效的空间引导,从企业定位出发,为员工个体的发展制定科学的发展规划,让员工在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实践过程中有个清楚明确的基础定为,从而能够更好的开展工作,将创新思维和创新行为应用到成长规划体系中去;其次,要对企业内部资源进行合理优化调整,形成员工职业成长与创新能力提升相协调的发展趋向,企业内部资源的发展建设不仅涉及了领导对员工的培养方向,还涉及了员工岗位及任务的合理划分及安排,这些方面都直接影响了员工创新空间的发挥,需要充分协调企业内部的资源配置,为员工成长提供广阔的空间和成长体系;最后,企业在结合员工能力发展构建阶段性成长体系的过程中需要对员工进行肯定的评价,以有效的成长激励为根本,站在员工成长需求的视角下,从根本上突破员工职业成长与企业需求之间的关系,保障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充分优化员工创新能力的素质提升。

(二)加强素质培训,拓展创新能力提升渠道

员工在企业工作工程中承担着较大的工作压力,既没有多余的时间对创新能力进行理论层面的研究,也无法结合工作精细化培养自身的创新能力,因此,企业要想充分发挥员工的个体价值,就必须为员工拓展创新能力的提升渠道,即通过加强创新能力素质培训来实现。在培训的过程中主要是对员工的创新思维,以创新思维的培养和提升渠道的拓展来激发员工将创新思维转变为创新行为,进而通过渠道拓展帮助员工形成創新能力。例如,企业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或者开讲座的方式帮助员工掌握更多的新技能,也可以通过团队协作等方面加强培育,以良好的企业文化为员工个体发展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从而促进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升。

(三)营造文化环境,增强创新能力提升的主动性

创新作为一种企业行业或者社会行为,文化对其具有较为深远的影响,良好的先进文化不仅能够帮助员工破除思想和能力创新的障碍,也能够促使员工形成良好的个人学习和发展目标,从而主动进行思维创新和行为创新,为创新能力的提升奠定良好的条件基础。因此,在具体实践过程中,一方面,需要企业结合企业文化为员工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例如团队协作精神、个人职业道德以及公平竞争氛围等都会影响员工个人发展目标的形成;另一方面,还需要以优化的激励制度鼓励员工增强创新能力提升的主动性,从而引导员工更好地服务企业,实现个人价值的最大限度发挥。因此,要在企业文化的建设过程中形成积极向上的竞争氛围,以有效的竞争体系建设促使员工主动创新,在正确的思想观念和行为准则的引导下,实现员工创新积极性和自觉性最大限度的发挥。

四、结语

综上所述,企业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依靠员工个人的发展,在市场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中,企业创新水平直接决定了竞争实力,而企业创新水平也主要取决于企业员工创新能力的提升。因此,在日常的工作和员工管理中,企业应当从外部环境入手,以良好的企业文化建设和素质培训教育等多种方式,为员工创设阶段性成长体系,拓宽员工创新能力的培养渠道,从而实现个人发展目标的有效协同,推动员工创新能力素质的全面提升。

(作者单位:湖北工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猜你喜欢

素质创新能力思维
拓展探究实验 培养创新能力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素质培养目标下经管“专业课程链”构建研究
公关摄影师必备素质
思维总动员(二十五)
思维总动员
善问让思维走向深刻
素质开发完全图册
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中学生物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