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创新探讨

2021-07-20柴园平

今日财富 2021年16期
关键词:行政管理工作资产

柴园平

随着社会经济以及群众日常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行政事业单位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这也使其逐步关注固定资产管理,并且在这方面投入了相对较大的精力,其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进一步提升固定资产的整体利用率,在根本上促进行政事业单位健康、稳定的发展。然而,在实际固定资产管理过程中,却始终存在着一些问题,导致整体工作效果不尽人意。因此,文章首先对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意义加以明确;其次,对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展开深入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具体创新措施。

在社會经济高速发展的背景下,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对固定资产所展开的管理工作,已经成为了日常工作当中的关键内容。而想要完善相应的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就必须要全方位开展风险控制以及风险管理,充分吸取国外行政事业单位以及国内其他行政事业单位的发展经验以及教训,并有效结合实际情况来展开科学合理的调整优化,使得相应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能够不断完善。除此之外,随着社会运转速度的不断提升,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的资产总量也呈现出一种随之提高的状态,这也使得相应的财务风险也更加突出。因此,这就必须要促进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管理效率的提升,以求能够为其带来更加优质的社会效益以及经济效益。

一、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意义

行政事业单位为了提升自身的发展规模,就必须要对提升固定资产管理质量这一内容加以重视,简单来说,在行政事业单位之中的财政管理工作中,最为重要的就在于资产管理,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的领导部门,必须要对各类资产进行科学合理的管理控制,并且还应当对下属部门展开具有集中性特征的管理,其中就包括了部门资产的统筹规划。同时,对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固定资产展开科学合理的规划,可以有效协调具体的资金流通情况,使得每一种资产的流向能够更加清晰,在强化行政事业单位对于固定资产管理力度以及监督力度的同时,保证业务的执行性以及协调性不会受到影响,在根本上降低资产浪费情况的出现。并且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其在使用过程中还应当严格遵循相应的管理计划来展开更加细致的操作,明确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的规范性以及准确性,使得涉及到的管理人员能够有序进行管理工作,降低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存在的无序性以及盲目性,稳步提升财政收益。除此之外,固定资产管理还是行政事业单位基本职能的关键保障,能够提升行政事业单位的履职能力,而对固定资产展开管理,还可以在第一时间明确资产的流通状态以及使用情况,在最大程度上提升行政事业单位的业务运行效率以及发展质量,促进整体工作效益的稳步提升。

(一)保证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通过对于固定资产的高效管理,能够有效盘活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存在的闲置资产,在根本上实现对于资产的保值以及增值,其同时也是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的关键措施。同时,固定资产管理也有利于政府职能的高效发挥,对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的闲置资产展开市场化的管理,简单来说,就是按照市场的经营原则进行管理,有效提升资本的运作水平,全国方位强化行政事业单位的社会贡献力。

(二)保证行政事业单位的平稳运行

相对于美国以及日本这些世界中经济发展相对较为发达的国家,我国在固定资产管理方面的起步相对较晚,在具体的管理水平方面有着较为明显的差距,因此,这就需要积极学习那些发达国家固定资产的管理经验,保证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的固定资产管理工作能够有迹可循,所展开的各类操作都合法、合理,在确保固定资产管理更加规范、透明的同时,为行政事业单位的稳定运转奠定坚实基础。

二、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资产的处置不够规范

在国家的有关规定中明确指出,固定资产的统计必须要及时向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的主管部门、统计部门以及财政部门及时报告,并按照规定中的审批步骤严格执行。然而,在行政事业单位的实际资产处理过程当中,却仍旧存在着部分单位没有在第一时间展开资产处置申报的问题,导致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的资产出现随意出售、随意转让以及随意租赁等不良问题。除此之外,还由大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其内部还存在着故意规避上报审批手续流程的问题,使其在处置固定资产以及管理固定资产方面存在着擅自报废以及违规操作等不良情况。

(二)资产的使用不当

由于大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内部都缺乏完善的资产管理制度,即便拥有着资产管理制度,但其整体执行力也相对较弱,这种情况导致固定资产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流通的过程中产生了许多不良问题,例如验收工作不到位、购买物品并非实际需要等,这些问题不仅很难追溯具体责任,并且还会影响到行政事业单位的经济效益。同时,等级制度也不够完善,这就使得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开展十分困难,经常出现流向不明的问题。除此之外,资产盘点的滞后还会使得行政事业单位无法及时发展内部存在的损毁资产、资产遗失以及帐外资产等严重问题,而资产移交制度的执行力度不足,也会让各类流失出去的资产无法有效追回,更不能及时追究相应的法律责任。

(三)资产核算手段较为落后

行政事业单位在固定资产核算方面,其主要存在着以下两方面问题,分别是会计核算不清晰以及会计核算不及时,其中的会计核算不清晰,主要是由于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的资产总量相对较大,再加上资产管理工作人员的规模较小,使得实际资产核算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数据信息不够准确等问题,并且这些人为因素,也会使得资产的管理工作以及核查工作存在着各种困难;而会计核算不及时,则是没有在第一时间对固定资产展开核算工作,这就使得行政事业单位很难在账面方面找寻出资产的变化状态,那些该入账的项目并没有入账,该销的账目也没有销,这就会引发财务脱节以及存量不清晰等情况。

三、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具体创新措施

(一)完善固定资产管理的主要制度

首先,行政事业的单位必须要在内部建立起固定的资产管理部门,并且这一部门内部的工作人员,必须要定期按照相应的管理规范以及管理制度来对资产管理的具体情况展开全方位的检查,准确找寻出当前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同时,固定资产的管理部门,还要对下级单位以及下级部门中分散的资产展开统一集中的管理,对资产进行全方位的统筹规划以及协调控制,提升财务管理工作的科学性以及合理性,及时明确固定资产的具体流向以及使用状态,保证与资产有关的业务能够更加合理的开展。而在完善具体资产管理制度的过程中,具体囊括了程序设定、付款制度、资产反馈制度以及资产审批权限等多方面内容,并且还要补充相应的担保制度以及对外投资制度,其中更要重点关注资产盘点、资产报废以及资产验收这几个关键内容,并展开更加细致的监控管理。通常情况下,行政事业单位每年都应当展开一次针对固定资产的盘点工作,明确固定资产的具体流向。

(二)提升资产管理人员自身的责任意识

为了保证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固定资产管理工作能够高效开展,就需要内部的领导人员提升财务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及时帮助其掌握相关的法律法规,在根本上强化管理人員自身的法律观念,引导其更好的进入并参与到固定资产的规范化管理以及系统化管理之中,同时,还可以采取不定期检查的方式,强化相应的监督力度以及管理力度,保证内部固定资产的安全性以及完整性。而固定资产的管理工作人员,则要对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性有着更加清晰的认知,将法律意识以及责任意识有效贯穿在资产管理工作的整体过程之中,保证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而在正式展开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之前,应当优先展开全过程、全方位的深入分析,从中总结出相应的经验教训,进一步提升单位内部领导人员以及财务管理人员的实际业务水平,使得固定资产在行政事业单位之中的流通具备着科学性以及合理性。由此可以看出,想要稳步提升固定资产管理的工作质量,其中最关键的就在于单位中的领导人员必须要提升对于固定资产的重视程度,加大固定资产的监督力度,在根本上落实好相应的管理措施,避免出现形式主义。

(三)强化行政事业单位对于固定资产的监督力度

在固定资产的监督管理中,具体包括了以下几方面内容,分别为固定资产的验收、固定资产的领用以及固定资产的监管等多个方面。因此,行政事业单位在对固定资产进行采购的过程中,必须要让资产管理人员以及资产使用部门展开更好的协调合作,共同完成采购工作,而在资产验收合格过后,还应当在规定时间内办理好资产的登记手续。而为了进一步提升监督质量,就应当有效结合不同的监管措施,全方位提升固定资产的监督质量以及监督效果。举例说明,行政事业单位应当定期对固定资产进行全面的清查,还要不定期的进行抽查工作,方便内部管理人员及时明确固定资产的具体流向。而在内部工作人员领用固定资产的过程中,还要进行详细的登记,根据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所指定的奖惩制度来展开科学、合理的追责,如果发现出现了固定资产损失的的问题,则要及时追究相关人员的主要责任。

四、结语

在对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展开管理的过程中,所采取的措施必须要具备着政策性、技巧性以及知识性特征,应当优先平衡好内部管理工作和固定资产的分配,稳步提升行政事业单位的经济效益。同时,固定资产的管理工作,也有利于资产流行以及资产分配的高效管控,灵活调整好行政事业单位内部资产的使用状态,大幅度降低产生的资金浪费问题。除此之外,在对固定资产管理工作进行强化的过程中,还要提升内部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以及管理水平,严格按照相应要求来完成内容,从而创建出一个符合行政事业单位实际情况的固定资产管理模式。

(作者单位:青海民族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猜你喜欢

行政管理工作资产
FMEA法应用于现代医疗机构药事管理工作中的体会
城市路灯精细化管理工作探讨
论行政和解中的行政优先权行使
资产组减值额确定方法探讨
从新修改的行政诉讼法谈行政行为
报告
浅析行政相对人在依法行政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行政不作为的概念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