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医院财务内部控制的有效策略探讨

2021-07-20高文渊

今日财富 2021年16期
关键词:医疗卫生财务医院

高文渊

在医疗体制改革进程中,我国的医院医疗卫生服务质量有了很大的提升,得到了群众的广泛认可。而随着医疗体制改革的深入,市场化水平的增强,医院的财务工作也因此变得越来越重要,事实上医院的整体运营及其医疗卫生服务质量都构建在良好的财务之上。这就要求医院必须要重视并切实做好自身的财务内部控制,不断的改进内部控制策略,提高内部控制成效,这样才能保证医院良好的财务情况,为医院医疗卫生服务质量的进一步提升起到促进作用,优化群众医疗卫生服务体验,更加有力的保障群众健康、安全,推动我国医疗事业发展。本文首先分析了医院财务内部控制的必要性,然后主要就医院财务内部控制的有效策略提出了部分探讨性建议,希望能够为相关工作的实践提供参考。

在医疗体制改革所带来的市场化环境、条件下,医院应当将自身的财务内部控制工作作为一项关键课题,积极加强研究、探讨与实践,一方面既要客观认识到医院财务内部控制的必要性,另一方面更要加强对内部控制的探索和改进,不断提高医院财务内部控制的成效,提高内部控制成效。

一、医院财务内部控制的必要性

按照新会计大辞典当中的定义,医院财务内部控制,指的是医院对自身的资金、资产财务活动,进行相应的控制和监督,并把财务活动限制在一定范围之内,发现、纠正和改进财务工作以保证财务计划顺利实现的一项制度。在医疗体制改革进程中,我国对医院采取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在兼顾医院公益性的同时,增强了医院运营的市场化属性,这大大提升了医院的运营效率、服务质量,改革成果是可观的,倍受群众、患者的认可和称赞。对于医院自身来说,随着改革的深入,其财务工作也变得越来越重要,因为在医院的日常运营中,伴随着大量的资金收支,以及重要的资产变动,必须要通过财务工作,来应对和处理相关事务,理顺医院资金、资产的运转情况,这已经成为了医院运营管理中,最为关键的组成部分。不论是临床医疗卫生服务工作的开展,还是医学科研,都需要以财务工作为基本保障,因此其决定着医院的医疗卫生服务质量及科研成效,关系着患者和群众的切身利益。

通过医院财务内部控制,一是可以监督医院所有财务活动的合法性、廉洁性,防止在医院当中出现违法乱纪的财务操作,树立医院良好的社会形象;二是可以通过各项控制措施,保证医院资金、资产的安全性,实现对医院资金、资产的配置优化,为医院的科研、临床医疗卫生服务工作开展,创造更好的基础条件;三是可以增强医院在市场化环境中的抗风险能力,帮助规避任何可能发生在医院财务中的主、客观风险,推动医院医疗事业长远发展。综上,重视并切实做好对医院的财务内部控制工作,是尤为必要的,必须得到有效的实践落实。

二、医院财务内部控制的有效策略

(一)提高财务内部控制在医院运营管理中的战略地位

如上所述,为了满足群众日益升高的医疗卫生服务标准,在医疗体制改革进程中,我国对医院采取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所有医院都相当重视自身的医疗卫生服务建设,纷纷通过技术、设备和人才的引进,来改善医院的服务环境、服务能力,这确实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不过,很多医院却并没有认识到财务对医院服务的深层次和长远性影响,因此对于财务内部控制的重视和投入力度有所不足。面对这样的情况,当前医院应当首先提高财务内部控制在医院运营管理中的战略地位,一方面要客观、深入和全面理清财务工作的重要性,以及财务内部控制的必要性,认识到财务内部控制对自身运营和服务质量的影响,真正将财务内部控制作为一项战略性任务来抓,加大对财务内部控制的重视与投入力度,制定财务内部控制战略计划,营造理想的医院财务内部控制条件氛围,建立专门的财务内部控制领导小组,完善财务内部控制辅助性制度建设,配备专项设备、人员,严格财务内部控制考核,从而更加规范有序的开展财务内部控制。

(二)强化医院财务风险控制力度

市场化改革虽然刺激了医院的发展活力,但同时也给医院的财务活动带来了不可避免的风险隐患,这可能会导致医院遭受资金、资产损失,影响医院的其他各项工作开展。为此,在如今的意愿财务内部控制中,对财务风险的控制是最为重要的工作内容之一。实践中,医院应当通过组建财务内部控制领导小组,组织具有专业知识能力、丰富实践经验的财务管理人员、行政管理人员以及临床科室负责人员等,共同进行医院财务风险识别,详细列出医院财务可能发生的风险项。然后,还需要通过科学的建模分析,对各项风险进行评估、分析,测算其可能发生的概率,以及可能造成的危害与损失。最后,要根据各项风险的发生概率和危害性,从高到低逐一分析可能导致风险发生的原因,并制定相应的预警措施、紧急预案,规避风险的发生,或是通过及时的干预,将风险带来的危害程度降至最低。

(三)对会计予以严格的管理和控制

会计,是医院财务工作以及财务内部控制的核心,任何的相关工作质量、工作成效,都需要紧系于会计,所以应当通过对会计予以严格的管理和控制,来更加有效的开展财务内部控制。如需要对医院的会计部门、会计岗位设置进行全面的梳理,分析各个岗位的工作内容、职能特性,对所有存在矛盾的岗位分离,实现不相容岗位、权利、职务隔离,彼此之间形成一种相互制约的关系。再者是需要事无巨细的落实会计核算,对所有的会计信息、记录严加管理,保证其完整性。对核算中发现的出入、问题,立即介入整顿,逐一追责,并分析问题原因,采取针对性的整改措施,防止相关问题再次出现。最后的重点是要针对会计岗位本身,予以具体的管理、控制措施,做到实用性和合法性相结合,以满足国家法律要求为前提,保证会计工作的开展高度符合医院需求。

(四)落实《政府会计制度》对医院财务内部控制的要求

《政府会计制度》自2019年实施以来,对医院财务内部控制提出了更新也更高的要求,需要在实践当中得到落实。如在《政府会计制度》中引入了“权责发生制”,按照该制度的要求,医院不论在取得收取款项权利,还是在发生支付款项义务时,都必须要按照要求和规范进行会计业务核算,这一工作要求和以往相比有很大的变化。为此,医院应当将相关的业务与财务核算紧密的关联起来,以达到新制度下的工作要求。例如应收应付款项管理、固定资产管理、无形资产管理、基建管理等等,都需要形成与财务核算的直接关联。所以医院还需要对相关工作的业务流程进行梳理,使其更加满足新制度对财务信息的要求。再者,新《政府会计制度》还提高了对财务工作信息公开化的要求,指出要使财务信息更加的透明,以规避各种可能发生的财务风险事件。因此,医院也就应当将提高财务工作信息的透明度、公开性作为施行内部控制的一个关键途径,将财务工作信息公开落到实处,如要借助信息化的技术、设备,不仅面向全院,更要面向全社会,公开医院的财务信息。与此同时,医院还应当主动号召社会监督、市场监督,依靠民主的力量,来进一步规范自身财务管理工作、内部控制工作的开展。在此基础上,医院应通过对信息化技术的深入应用,增强内部控制的信息化水平,通过打造统一的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平台,来监管、审批、核查医院的所有财务活动,动态掌握医院资产、资金情况。尤其是对于一些风险系数较高的关键工作岗位,应当通过对现代信息化技术的合理应用,对其进行动态化的监督和管理,如可以提前设定风险警戒线,如果岗位工作人员触碰警戒线,则自动做出内控处置。

(五)科學推进医院全面预算管理

全面预算管理,是医院财务内部控制中的一项主要举措,在全面预算管理下,不仅仅是医院的财务资金安全可以得到更加有力的保障,各项资金的使用情况都能够得到动态的管控,有效防止出现资金浪费或是其他财务违法、违纪现象。同时,通过全面预算管理,医院的财务资金及其他相关资源,都可以得到更加科学、合理的分配,有利于促进和保障各项临床工作的开展,提升医院医疗卫生服务质量。为此,医院应当在财务内部控制领导小组的基础上,进一步建立专门的全面预算管理小组,专门负责全面预算指标的编制、执行管理和考核改进。在全面预算的编制上,要做到合理与精细两点,所谓的合理,即必须要满足医院运营、科研以及临床的实际需求,不能因为全面预算管理对正常工作带来不便,起到反作用。精细则要求预算的编制要细化到各个时间段、细化到各个科室部门以及重要岗位,如此才更有利于对预算的执行和控制。在后期的全面预算执行中,要做到对预算执行情况的动态监管,而且每月、每季度都需要对照全面预算编制,对预算的执行情况进行一次考核,重点关注超预算支出的情况。分析超预算支出的问题原因,如果是因为指标过低,不满足实际的工作需求,则需要尽快修正指标。相反,如果是因为预算编制的执行不力,就需要严格的进行责任追究,保证全面预算管理能够最终执行到位,取得预期的目标和成效。

三、结语

在不断深入的医疗体制改革中和市场化的环境下,医院方面必须要高度重视并切实做好自身的财务内部控制工作,这对于医院自身、对于医疗事业,尤其是对于患者的健康安全和切身利益来说,是尤为重要的。实践中,应提高财务内部控制在医院运营管理中的战略地位、强化医院财务风险控制力度、对会计予以严格的管理和控制,并且还要落实《政府会计制度》对医院财务内部控制的要求、科学推进医院全面预算管理,以使医院财务内部控制取得更加理想的成效,发挥出其积极效用。

(作者单位:东方肝胆外科医院)

猜你喜欢

医疗卫生财务医院
事业单位财务审计的重点
财务自由这扇门
分析师关注对财务重述的双重作用
分析师关注对财务重述的双重作用
财务风险的对策与探究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绩效管理的对策
国家两部门联合推进居家医疗服务
萌萌兔医院
认一认
浅谈我国医疗卫生资源的短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