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CapG表达与胃癌患者特征及肿瘤细胞迁移、增殖能力的关系

2021-07-20陈雅宁朱琼琼秦建领

实用癌症杂志 2021年7期
关键词:肌动蛋白孵育染色

陈雅宁 朱琼琼 秦建领

胃癌是死亡率最高的癌症之一,患者预后较差,目前尚缺乏特定的诊断指标[1-2]。因此,针对胃癌的发生发展过程急需找寻一些新的标记物,为胃癌的诊断及治疗提供新的靶点,以改善患者生存率[3-4]。巨噬细胞加帽蛋白(CapG)是1种肌动蛋白结合蛋白,其发挥作用的机制是通过给微丝末端加帽来对微丝运动进行控制,从而对细胞形态及功能进行调节,最终影响肿瘤细胞的侵袭与迁移过程[5]。CapG高表达后,其通过作用于肌动蛋白的非肌肉细胞时,控制其运动后,使正常细胞的生理过程发生紊乱,并能调节肿瘤细胞的结构及功能[6-7]。肌动蛋白和肌动蛋白结合蛋白可看作成一组促进肿瘤因子,可指导肿瘤的诊断及治疗[8]。本研究通过免疫组化技术检测了癌组织及癌旁组织CapG的表达情况,并应用CapG转染技术,探究CapG对胃癌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以探讨CapG对肿瘤细胞增殖、迁移能力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资料

选取我院收治的病理科收集的手术后胃癌组织标本80例、40例胃癌癌旁组织标本,标本获取时间2016年2月至2018年10月,纳入标准:①胃癌的诊断标准参考2015年NCCN《肿瘤学临床实践指南·胃癌》部分的标准;②患者术前经CT、胃镜取活组织检查及术后病理学证实;③手术获取标本前患者未接受放疗、化疗、靶向疗法等;④研究对象的各项基础资料完整;⑤本研究遵守相关医学伦理学要求,对患者的各项资料保密。排除标准:①资料不全;②未经病理学证实;③术前具有放疗、化疗、靶向疗法史。

胃癌组,年龄43~79岁,平均(62.5±7.2)岁;男性47例、女性33例;肿瘤分化程度:高分化22例、中分化30例、低分化28例;AJCC分期:Ⅰ期15例、Ⅱ期40例、Ⅲ期20例、Ⅳ期5例;肿瘤病灶最大直径≤3.0 cm 45例、肿瘤病灶最大直径>3.0 cm 35例;淋巴结转移阳性43例。癌旁组织,年龄46~75岁,平均(61.3±6.6)岁;男性21例、女性19例。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免疫组化 将采集的癌组织及癌旁组织固定在10%中性福尔马林中,进行常规石蜡切片制作以及常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常规进行脱蜡、脱水操作,将脱水后的玻片用蒸馏水冲洗以使组织清晰。进行抗原修复,然后将其浸泡在3%H2O2溶液中10 min,以阻断内源性过氧化氢酶活性。再用血清进行封闭;将稀释度为1∶200的一抗孵育组织,置于4 ℃摇床上孵育一夜,一抗孵育后,用PBS洗涤玻片3次,每次5 min,接下来进行二抗孵育,加入辣根过氧化物酶,在37 ℃下孵育半小时,同样用PBS洗涤3次;进行常规染色、脱水、透明,用中性胶密封,在显微镜下观察。免疫组织化学评分由两名病理学家使用双盲方法独立完成。

CapG蛋白阳性在细胞核中表达,阳性表达为黄色,①按染色程度分为:不染色(0分),仅淡黄色(1分),棕黄色(2分),棕黑(3分);②根据染色细胞百分比结果:≤10%得分为1分,百分比范围为11%~50%得分2分,比例范围为51%~75%得分3分,比例> 75%得分为4分,染色度与阳性细胞得分乘积<3为负,≥3为阳性[9]。

1.2.2 BGC-823胃癌细胞培养及转染 将表达CapG慢病毒的胃癌细胞系BGC-823接种到六孔板中,细胞密度约为30%。24 h后,添加2 ml含10 mg /l聚乙烯(polybrene)的CapG病毒上清液。48 h后,换液,并在72 h后加入筛选药物嘌呤霉素。连续筛选5天后,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荧光细胞的比例。

观察细胞形态及状态,确定细胞生长良好时,取一6孔板,于转染前24 h,以每孔2×105的细胞量接种,接种后,将其置于37 ℃, 5%CO2培养箱中进行培养。准备转染操作时,换液,加入稀释后的病毒液,添加6微升聚乙烯(polybrene)于每孔中,这样的目的是提高转染效率,上述操作完成后12 h后来观察细胞的状态。如果与未转染组没有区别,请继续培养。24 h后,取出弃掉病毒液体的旧培养基,然后换液。转染48 h后,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转染效率,再加入2微克/ ml嘌呤进行筛选并长期使用。转染后,细胞长满6孔板,然后常规传代并冻存。

1.2.3 MTT实验 根据常规传代方法消化并计数每组细胞,然后在96孔培养板(边缘孔中充满无菌PBS)中每孔接种5×105个细胞,每孔含有0.2 ml完全培养基,将培养板移至培养皿中,置于培养箱中培养,每个样品设有5个重复孔,将100微升浓度为0.5%的MTT溶液依次加入到每个孔并培养4 h后,除去上清液,并在此过程中注意不要除去Formazan晶体。向每个孔中添加150微升二甲基亚砜,将其置于摇床上,低速摇动10 min以完全溶解晶体,并在酶联免疫测定中测量每个孔在490 nm处的吸光度。

1.2.4 Western-blot检测 按照BCA试剂盒的操作测量总细胞蛋白的浓度,准备分离凝胶和浓缩凝胶,制备SD聚丙烯酰胺凝胶;按试剂盒说明取蛋白样品及上样缓冲液,1∶1混合后置于100 ℃水浴中高温变性,依次进行电泳及电转操作,将进行完电转后的样品转移至PVDF膜上。转移后用丽春红染色,切下所需的对照蛋白标记物片段,并用5%脱脂奶粉密封1 h;孵育稀释度为1∶1000的一抗,将密封膜置于一抗溶液中,排出气泡,并密封袋口。于4 ℃下孵育过夜。以GAPDH内参,一抗孵育后,用TBST洗涤3次,每次10 min,再孵育二抗,再使用同样的方法进行洗涤;显影过程依据化学发光方法操作指南进行,将试剂盒中的A液和B液等量混合(注意存放在黑暗处),显影时使其浸润在PVDF膜上,数分钟后可以在凝胶成像仪上进行成像并用相应软件进行分析。

1.2.5 Transwell实验 让细胞脱离血清12~24 h以消除血清的影响,用浓度为0.25%的酶蛋白酶对细胞进行常规消化,消化细胞,细胞消化后加入3倍体积的完全培养基,以1200 r/ min离心5 min,弃去上清液,使细胞悬液重悬于PBS中并反复离心2次,将加入Transwell室中的细胞数控制在1~10×105/ml。将Transwell室放入24孔培养板中,形成上下室。向24孔板中加入800 ml 4%(体积分数)的多聚甲醛,并在室温下固定加热20~30 min,用PBS洗涤两次,然后在室温下用0.1%(体积分数)的结晶紫染色溶液染色30 min,然后用PBS洗涤两次。镜下观察 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并拍照,计算穿过小室膜的细胞数。

1.3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胃癌组织与癌旁组织中CapG蛋白表达情况

胃癌组织中的CapG蛋白阳性表达率(68.75%)高于癌旁组织的(3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胃癌组织与癌旁组织中CapG蛋白表达情况(例,%)

2.2 胃癌组织CapG蛋白阳性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在不同AJCC分期、是否发生淋巴结转移的CapG蛋白阳性表达率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胃癌组织CapG蛋白阳性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例,%)

2.3 胃癌细胞CapG沉默组、非沉默组的CapG蛋白表达情况

CapG沉默组CapG蛋白相对表达强度(0.573±0.135)显著低于非沉默组(0.931±0.18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图1。

1为非沉默组、2为CapG沉默组

2.4 胃癌细胞CapG沉默组、非沉默组的细胞增殖能力、细胞迁移能力比较

对胃癌细胞培养24 h、48 h,CapG沉默组和非沉默组患者的细胞增殖能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ranswell实验检测结果显示,CapG沉默组的细胞穿过小室的细胞数目显著低于非沉默组(P<0.05),见表3。

表3 细胞增殖能力、细胞迁移能力比较

3 讨论

胃癌的发生和发展机制复杂,是多种因素和多种基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异常的细胞生长和增殖参与了胃癌的进程,目前有许多学者开始关注细胞骨架蛋白,细胞骨架蛋白是肿瘤细胞膜的主要成分,在肿瘤的转移和浸润中起关键作用[10-11]。细胞骨架的修饰和重建与细胞的迁移和浸润密切相关,寻找参与细胞骨架形成的靶标可能成为将来抑制肿瘤转移的靶标。

研究发现[12],CapG蛋白与肿瘤转移有关。当存在Ca2+时,CapG蛋白作为一种作用结合蛋白,可以与Ca2+结合,在F-action延伸末端加帽以防止其延伸,参与肌动纤维重塑,控制细胞凋亡并调节细胞行为。体外和体内研究表明CapG蛋白在肿瘤迁移中起作用,且与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也有报道称,核内CapG的量与肿瘤的增殖有关,CapG的量越高,肿瘤的生长越快,但是关于其在胃癌中的作用的研究却很少[13-14]。

大多数研究认为CapG与肿瘤增殖没有明显关系[6],到目前为止,CapG与肿瘤迁移和增殖之间的关系仍存在争议。不同的肿瘤具有不同的功能,它们的核外作用机制和核内调节机制有待进一步探讨。我们研究了CapG与胃癌细胞BGC823迁移和增殖之间的关系。本研究结果显示:胃癌组织中的CapG蛋白阳性表达率显著较癌旁组织高。分析原因是:CapG与细胞骨架结合并作用后,能够调节细胞的迁移行为。CapG蛋白还可能参与细胞内信号转导过程,例如肌动蛋白的聚合和激活。胃癌发生淋巴结转移的几率较高,本研究发现不同AJCC分期、是否发生淋巴结转移的患者之间CapG蛋白阳性表达率有显著差异,提示CapG可能在肿瘤进展中起基础性作,CapG是1种细胞骨架蛋白,细胞骨架是真核细胞中蛋白质纤维的网络结构,细胞骨架蛋白可以通过某种机制与细胞骨架相互作用形成细胞,导致骨骼系统异常[15]。肿瘤细胞恶化后,肿瘤细胞内的微管结构发生变化,异常的微管结构使癌细胞的增殖能力增强,利于肿瘤发生淋巴结转移,CapG还会增加肌动蛋白小体的水平,CapG通过在肌动蛋白丝的两端添加帽调节肌动蛋白的行为,使核CapG经由核转运受体到达细胞核,促进了肿瘤细胞的转移。

本研究结果显示:CapG沉默组CapG蛋白相对表达强度显著低于非沉默组。表明CapG的表达在胃癌肿瘤的迁移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经嘌呤霉素筛选后,获得了稳定且低表达CapG的BGC823细胞,并初步探讨了CapG在胃癌中的作用及其机制。CapG在通过C端F-肌动蛋白和微管结合序列调节骨架重排中起重要作用。研究报道,CapG可能经由Hippo-YAP信号通路发挥调节细胞增殖、凋亡过程,进而在肿瘤发生和发展中发挥作用。

本结果证明CapG在胃癌细胞BGC-823细胞中的过度表达对胃癌的增殖及迁移过程中起到促进作用,本研究结果显示:Transwell实验检测结果显示,CapG沉默组的细胞穿过小室的细胞数目显著低于非沉默组。分析原因是因为:CapG的表达被抑制后,细胞克隆形成减少,增殖能力下降。转染后,嘌呤霉素用于筛选获得稳定的低表达CapG,可以抑制EMT过程的发生,抑制肿瘤细胞的侵袭和迁移,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并促进胃癌细胞的凋亡。动物实验发现[16],在裸鼠的皮下荷瘤实验中,发现CapG可以显著抑制沉默后皮下肿瘤的体积和重量,肿瘤抑制信号途径中 Hippo 信号通路中主要蛋白升高,并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

目前国内针对CapG蛋白与癌症之间关系的研究相对欠缺,在胃癌中就更少有研究报道,本研究通过一系列研究证明了CapG蛋白与胃癌的发生发展有关,这位胃癌的诊治提供临床参考,并指导了接下来的研究方向。

综上所述,CapG蛋白在胃癌组织中表达上调,可能与胃癌的发生发展有关,同时CapG蛋白高表达可促进胃癌细胞发生迁移。

猜你喜欢

肌动蛋白孵育染色
病毒侵染过程中肌动蛋白的作用研究进展
扳机日血清雌激素不同水平时授精前后卵母细胞孵育时间对短时受精胚胎移植结局的影响
无限路及其笛卡尔积、直积的孪生α-距离边染色
LINC00612靶向结合Bcl-2抑制Aβ1-42孵育的神经元凋亡
节水染色和非水介质染色技术的研究进展
若干Mycielski图的邻点扩展和可区别全染色
用课程“孵育”会“发光”的教室
肌动蛋白结构及生物学功能的研究进展
肌动蛋白基因(Actin)对动物肌肉发育和肉质品质影响的研究
含组织激肽释放酶1表达载体诱导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心肌样细胞的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