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概念整合视角下汉语典故成语的隐喻英译

2021-07-16黄民燕史小平

海南开放大学学报 2021年2期
关键词:典故英译隐喻

黄民燕,史小平

(湖南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经济管理学院,湖南 长沙 410200)

一、典故成语英译研究现状

成语是汉语语言的精华,结构精炼,寓意深刻,在口头和书面语中都使用广泛。但翻译过程中,成语往往是“拦路虎”,译者既要精准表达其喻义,又要尽力保留其形式修辞之美,还要达到其蕴含的中国文化为目的语读者接受。目前不少学者对成语翻译进行了研究,但多限于传统理论方法和经验性分析,较少对成语翻译深层认知机制的解释,其中也较着重成语翻译过程的认知探究。

认知语言学强调认知来源于实践,而语言是人在实践中体验而产生的认知结果。翻译作为一项复杂的认知操作过程亦如此,译者进行翻译操作之前必先拥有其自身的体验认知,而译文正是在其自身体验认知下进行识解加工的成果。而目的语读者在对译文进行加工时,也是以其所经历的现实体验为基础。在其启发下,本文尝试基于目的语读者对典故性成语英译的认知加工,从全新角度挖掘典故性成语英译的合适版本,为翻译实践提供借鉴和参考。

二、典故成语

典故是书面写作或口语交际中引用的有来历出处的历代故事或词语“(武恩义 2005:2)。典故根据其来源不同可分为事典、语典和名典。成语是:“人们长期以来习用的、简洁精辟的定型词组或短句”。汉语的成语大多由四字格组成,一般都有出处。有些成语见词识义,很好理解,如“唇亡齿寒”;有些成语喻意丰富,须知其然方知其义,如“破釜沉舟”。典故与成语关系密切,且往往会有重叠,这类成语就是典故性成语。

(一)典故性成语的特点

汉语典故成语有以下特点:1.源流性。典故性成语来自典故,大多都有明确出处。2.历时性。语言是动态的、不断发展的,其意义可能会随着社会发展和情境变化而得到相应的发展变化。3.经济性。典故性成语结构精炼,大多由四个字组成,且因其来源于典故,寓意深刻。在交际应用中能够言简意赅地表达更准确、更深刻的内容,使语言的运用和完成有事半功倍效果。4.隐喻性。其隐喻性在于其喻义所指,在语言表达层面上有言外之意;也在于思维认知层面,能激发读者的隐喻认知。(张国微 2011:5-6)

(二)典故成语的使用与翻译

典故性成语作为语言中被固化的带有浓厚民族和文化特色的词语,在交际过程中被人们频繁广泛地使用是为了:1.追求语言表达的经济性,在文化背景相同的交流者中,以最简洁的语言表达最丰富的意义;2.追求语言表达的修辞效果,典故成语具有很强的隐喻性,既能在语言表达层面展示其隐喻的修辞效果,又能增加文章或者对话的文采性;3.追求语言表达的警示教育作用,借古喻今往往更发人深省,同时有时增加语言表达的幽默和委婉。(武恩义,2005:11)

但是在受众拥有不同教育和文化背景的跨文化交际中,典故成语中修辞效果和文化内涵的翻译就成了难点,且汉语中的典故在国外被人熟知和理解相较于英语典故在中国的普及程度较低。比如中英文化中有对应典故的成语,若单纯采用直译法让汉语中的典故性成语为目的语读者所理解,需要目的语读者充分认知其背后的人物及相关故事,对中国文化有较深了解;若采用意译、套译或借用,则典故性成语中的中国文化特质不易为目的语读者了解,不利于中国文化“走出去”。

三、概念整合理论

Fauconnier & Turner(1998:133 -187)等美国语言学家在心智空间(Mental Space)基础上提出了概念整合理论(Conceptual Blending Theory)。概念整合包括四个空间:两个输入空间(Input Space)、一个类属空间(Generic Space)和一个整合空间(Blending Space)。两个输入空间相当于认知操作中的源域和目标域,分别提供认知操作过程中的输入元素;类属空间是两个输入空间共同享有的元素;整合空间是输入空间元素经过认知整合以后产生认知空间。(孙毅, 2019:12)

(一)应用于翻译过程

国内知名认知语言学家王斌最早将概念整合理论应用于翻译学研究范畴。他指出,英汉翻译过程本身不可能局限在原文文本和译文文本这两个认知域之间的活动,而且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不可能直接得出译文,其过程必然是一个复杂的加工过程。翻译过程可看成译者在原文空间和译文空间共同作用下产生的类属空间中进行主观选择过程,最终通过整合产生最终译本。这样,翻译的加工过程就完全可以纳入概念整合视域进行解读。(王斌,2001:17-20)在概念整合理论下,隐喻的翻译是一个即时在线交互的动态过程。所以在进行隐喻翻译时引入概念整合理论,其翻译准确性可大大提高。

国内学者孙亚更提出只要两个认知空间的事物存在联系,那么两个事物之间就能相互触发而实现语言层面的相互表达。而翻译活动也是类似道理,原文本空间能够触发译文或者译者空间里的事物,经过映射和合成,形成译文。(孙亚,2001:12-14)

最终,国内诸多学者认可将翻译过程纳入概念整合网络框架中,并提出翻译的概念整合模型。原文本空间和译者空间代表两个输入空间; 二者共有的即汉英语言共有的语言文化抽象结构映射到类属空间,其制约着原文本空间和译者空间向译文空间的映射; 而原文本空间和译者空间之间相互触发和映射,并向译文空间合成映射,形成全新的层创结构,即译文。(孙晓磊2019:148)。

(二)应用于读者认知过程

以上有关概念整合在翻译研究中注重的是译者作为媒介在翻译过程中的认知操作,但是,译文的最终受众目的语读者在进行认知操作时,也涉及到概念整合理论的四个空间。目的语读者的原有认知空间与译文空间作为两个输入空间,合适的译文空间可以与原有认知空间产生类属空间,并激发合成空间。在合成空间中目的语读者可以了解相应的中国文化内涵。

因此,在中国成语英译选择上,尤其是典故成语英译时涉及其中蕴含的中华民族特色文化,译者更应该兼顾目的语读者的认知操作,选择合适译本既能传播中国文化,又能让目的语读者理解顺畅。

四、汉语典故性成语隐喻英译的认知分析

在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战略布局下,典故性成语中蕴含的文化内涵、认知思维如何在英译中更好的体现并在目的语读者中进行有效传播是值得重新审视的议题。那我们是否可以权衡出既不影响目的语读者的认知流畅度,又能传播中国文化的合适英译本呢?下文将从目的语读者理解典故性成语所进行的概念整合的认知操作出发,举例进行探究。

(一)与英语有喻体对应的典故

典故成语“破釜沉舟”字面意思为把锅砸了,把船沉入江底,其喻义为下定决心,拼死一战。(出自《史记·项羽本纪》)。《新世纪汉英大词典(第二版)》对“破釜沉舟”有以下三种翻译:

(Version 1)break the caldrons and sink the boats (after crossing)-cut off all means of retreat to show one’s determination to press ahead;

(Version 2)burn one’s bridges/boats;

(Version 3)cross the Rubican。(新世纪汉英大词典 2016:1287)

Version 1为直译加注形式,虽然把成语的字面意思直译出来且用加注形式解释其隐喻意义,但是汉语四字格成语英译后有22个英文单词,行文过于冗长。

Version 2 乍看也是直译,但是英文中“burn one’s bridges/boats”也是典故,意为“下定决心,自断后路,不顾一切干到底”。 典故来自裘力斯·恺撒公元前49年在一场对抗庞培和罗马元老院的战争中,渡过卢比孔河时烧毁桥和船只以示决战到底的决心。

Version 3也为套译,是以上英语典故的另一种表达,但是与“破釜沉舟”的喻体不一样。

就Version2 与“破釜沉舟”而言,典故均与各自文化中历史上的英雄相关,喻体和喻义完全对应,且隐喻性完全相同,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互为对应。但目的语读者若读到burn one's bridges/boats或cross the Rubican时,完全没有相应的中华文化输入。译者要兼顾到目的语读者理解加工时经济性原则,同时希望典故成语的英译能够承担相应的文化传播功能,可以整合套译为like Xiangyu burn the/his boats, 且可以适当加脚注或尾注来解释项羽“破釜沉舟”的典故英译。

又如“空中楼阁”,出自佛经故事,意为不切实际的幻想,凭空虚构的事物。 英语中有与之对应的典故castles in the air,但是castle意为“城堡”与东方建筑风格不符。可整合改译为pavilion(castles) in the air,既保留了中国建筑意象,也能顺利为目的语读者理解。

(二)与英语有喻义对应的典故

但英汉中喻体喻义相对应的典故毕竟是少数,更多的是喻义相对应的典故。比如“得陇望蜀”字面意思为得到“陇”地,又想攻打“蜀”地,喻义为得寸进尺,贪心不足。(出自《后汉书·岑彭传》)。《新世纪汉英大词典(第二版)》对“得陇望蜀”有以下三种翻译:

(Version 1)Covet the land of Shu after capturing the region of Long-be greedy for gain;

(Version 2)The more one gets, the more one wants;

(Version 3)Give him an inch, and he will take a mile. (新世纪汉英大词典 2016:353)

《红楼梦》第48回也有“得陇望蜀”,以下为两个版本的不同翻译:

杨译:“The more you get, the more you want!” chuckled Baochai. “...” (与Version 2同)

霍译:Bao-chai laughed, “You’re like the famous general: “one conquest breeds appetite for another.” (Version 4)

Version 1是严格按照字面意义进行直译,并在最后加注解释喻义。这样即使目的语读者并不了解三国时期“陇”和“蜀”的隐含意义、两个地方的军事位置及历史知识,也可以从加注的释义中了解其喻义。但成语的精简结构在译文中被舍弃了,行文上不够美观。

Version 2(杨译)舍弃了成语中“陇”和“蜀”概念,直接将其隐喻意义用目的语的现有习语转述出来,一目了然,行文结构也对称工整,只是原文中的隐喻修辞并未译入,也是一大遗憾。(王寅 2019:161)

Version 3用的是套译,用目的语中的习语,既译出了其喻义,同时保留原文中的隐喻手法,但是把“陇”和“蜀”的物象换成了“an inch”和“a mile”。

Version 4(霍译)用及其精炼的语言概括了“得陇望蜀”的故事,即刘秀攻打完陇地后,又想去攻打蜀地。就其成语本身翻译而言,把隐喻部分剔除了,但在应用语境中增加了新的意象general,conquest,appetite,成语的认知意义被重新塑造了。

Version 2和3都 舍 弃 了 原 成 语 中“ 陇 ” 和“蜀”的物象和其背后的历史典故,基于字面表达获取了喻义,用目的语的习语加以呈现。但Version 3中保留了其源语文本的隐喻修辞和认知,保证了原文的修辞风格,且能保证目的语读者可以透过“an inch”和“a mile”意象获取相似的概念映射,即“陇”和“蜀”,同时在喻义理解中没有偏差。但由于英语典故中没有相同或相似于“得陇望蜀”的典故,无法同时保留源语成语中的文化内涵(即典故)、隐喻风格及目的语读者的认知流畅,所以舍典故而留其隐喻风格。

表一:目的语读者的概念映射

综上,我们可以在Version 3(Give him an inch, and he will take a mile)基础上根据概念整合理论进行改译,考虑到《红楼梦》的语境,主语应当是第二人称you,可整合改译为“you get the land of Long(an inch), and you want the land of Shu(a mile)” 。这样既保留了成语中“陇”和“蜀”的概念,既保留了其中蕴涵的中国典故,又在行文上结构对称,且目的语读者也能一目了然了解其中的隐含意义。当然,仅仅保留了“陇”和“蜀”的概念是不够的,还需在脚注或尾注中加入“得陇望蜀”典故的完整译本。

又如“一箭双雕”出自《北史》,意为一举两得。英语中有喻义相对应的谚语“ kill two birds with one stone”,但喻体不一样。可整合改译为“kill two vultures(birds) with one arrow(stone)”。又如“落井下石”,意为见人有难,不出手相助反乘人之危。英语中喻义相对应的习语有“kick(hit) somebody when he is down”,然物象“井”和“石”并没有体现。可整合改译为“kick(hit) somebody with stones when he is down into a trap”。

诚然,改译英语中的谚语、熟语等来对应汉语中的历史典故类成语使其承担传播中国文化的使命值得提倡,但应当谨慎操作,否则过犹不及反弄巧成拙。如“得寸进尺”同样意为“贪得无厌”,但翻译时一般套译为“Give sb. an inch, and he will take a mile/ell”而不再改译。

(三)与英语中无对应的典故

英汉两种语言虽存在不少喻体、喻义相对应的典故成语,但却有更多典故无法对应。兼顾中国文化传播和目的语读者的认知接受,可以采用整合释译。如“东施效颦”出自《庄子》,原意为东施模仿西施蹙眉,不美反丑,比喻模仿他人不成,反而出丑。

《新世纪汉英大词典(第二版)》中对“东施效颦”有以下三种翻译:

(Version 1)Dongshi, an ugly woman, trying to imitate the famous beauty Xishi by knitting her browns, only to make herself all the uglier-blind imitation with ludicrous effect;

(Version 2) imitate awkwardly;

(Version 3) copy blindly and make a fool of oneself。(新世纪汉英大词典 2016:397)

《红楼梦》中也有“东施效颦”的英译,我们不妨来看看:

“难道这也是个痴丫头,又像颦儿来葬花不成?”因又自笑道:“若真也葬花,可谓‘东施效颦’了;不但不为新奇,而且更是可厌了。”

杨译:…if so, she’s “Tung Shih imitating Hsi Shih”, which isn’t original but rather tiresome.” …

注释:Hsi Shih was a famous beauty in the ancient Kingdom of Yueh. Tung Shih was an ugly girl who tried to imitate her ways. (Version 4)

霍译:…He was reminded of Zhuangzi’s story of the beautiful Xi-shi’s ugly neighbour, whose endeavours to imitate the little frown that made Xi-shi captivating produced an aspect so hideous that people ran from her in terror. The recollection of it made him smile. “This is ‘imitating the Frowner’ with a vengeance.” …(Version 5)

Version 1为释译,把典故成语中的喻体、喻义都译入目的语读者,但作为成语翻译来说,并没有保留其行文结构特点。Version 2和3为直接译出喻义,完全舍弃了“东施”和“西施”的物象及其后的典故。Version 4为直译加注,这是翻译典故常用的方法,直译既保留了喻体和物象,注释又解释了典故及其后的文化寓意。但目的语读者在进行文学阅读的过程中,需要中途切换到注释中方能知其完整意义,不便于读者的阅读。Version 5中“imitating the Frowner’ with a vengeance”保留了“蹙颦”的物象,又在前文中释译出整个典故的梗概并保证目的语读者在阅读过程中的流畅。在整合释译中,提到该典故成语的出处《庄子》,目的语读者的熟悉度会比“东施效颦”要高,由此可激发其关联认知。

其他非对应典故成语,若源语读者和目的语读者能共享该典故性成语中的体验感知,则可以采用直译方法。如“唇亡齿寒”字面意思为没有嘴唇的保护,牙齿会感到寒冷;比喻双方关系密切,失去一方,另一方也会受到威胁(出自《左传》)。而英语中无对应的典故,可直译为“When the lips are gone, the teeth will be cold”,保留原成语的隐喻概念。因为“唇亡齿寒”的字面意思对于源语读者和目的语读者都能很容易被理解,它是一种人类共有的体验认知,无需过多的文化背景和语境。译出该成语的字面意义,英语读者自然就能理解它所表示的“两事物之间存在紧密关系,失去一者就会伤及另一者”的认知意义,这对于跨文化交际并非难事。这种译法可较好地传递原文信息,忠实原文,达到翻译的一个重要目的:向译入语输出异族的思维方式和语言形式,进而可丰富译入语的表达。(王寅2019:159)

五、结 语

典故性成语不仅在非文学应用中颇受使用者青睐,同时能为文学作品增添不少文采,且文化内涵丰富。目的语读者在理解时大多要进行概念隐喻的认知操作,尤其是事典成语。

本文从目的语读者在理解典故性成语的英译本时的认知操作出发,对比不同英译本在典故翻译、文化传递、隐喻操作和认知流畅中的优劣,得出尽可能最合适的译本。英汉有相同或类似典故时;或者相对应的熟语、谚语等来帮助目的语读者理解译文时,译者可以概念整合理论为指导,整合改译英语中典故习语。既可以使目的语读者在理解时没有障碍,又尽可能使中文典故性成语中的文化内涵和隐喻修辞得以保留;英汉中无对应典故时,若源语读者和目的语读者能共享该典故性成语中的体验感知,则可以采用直译方法,而不应当拘泥于传播其文化内涵,而造成目的语读者认知障碍;如以上都不适用,则采用整合释译,使典故的喻体喻义穿插在行文中。

谨希望本文的一些探索可以使目的语读者能够享受和源语读者一样的中国文化体验,更希望能让中国文化“走出去”更顺畅。然本文分析的典故性成语仅局限于事典成语,且讨论的为文学语境下典故成语英译,所及之面比较狭窄,谨为典故成语翻译实践提供借鉴。

猜你喜欢

典故英译隐喻
悬壶济世典故的由来
摘要英译
成长是主动选择并负责:《摆渡人》中的隐喻给我们的启示
《活的隐喻》
话语分析角度看公示语的英译及翻译对策
闻鸡起舞
那些年,我们写作文用烂的典故
对《象的失踪》中隐喻的解读
《论语》英译的转喻分析
德里达论隐喻与摹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