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理生活化情境教学的课堂流程探析

2021-07-12陈海英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2021年6期
关键词:流程高中地理

陈海英

[摘   要]生活是教学的源头活水,高中地理教师应借助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开展“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高于生活”的地理生活化情境教学,促进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文章以人教版必修1的“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为例,探究地理生活化情境教学的课堂流程:生活化情境的引入—情境的逐级展开—生活化情境的转换—生活化情境的回归。

[关键词]高中地理;生活化情境教学;流程

[中图分类号]    G633.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1)16-0090-02

“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理念,要求地理教学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传递与日常生活、未来社会相关的地理知识。因此,开展地理生活化情境教学的专题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地理生活化情境教学不仅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更要高于生活。笔者结合文献资料与实践经验,探究了地理生活化情境教学的课堂流程(如图1所示),其以“情境”为主线具体化为四个环节:情境引入、情境展开、情境转换与情境回归。这四个环节是教师开展地理生活化情境教学的课堂落实要领,也是教师将“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这一课改理念贯穿于地理课堂的途径。“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是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的一节内容,是高中阶段自然地理内容的“收官”。下面以该节的教学为例,阐述地理生活化情境教学的具体开展。

一、导入环节——展示图片,创设生活旅游情境

导入是课堂教学的首要环节,一堂课导入的成败直接关系着整堂课的效果,因此在地理生活化情境教学课堂上,教师要结合班级学生的认知需求、生活实际,创设适切、真实的生活化情境,有效地调动学生多感官共同参与,消除学生对课堂知识内容的距离感,进而使学生积极参与地理探究与思维活动。“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一课的导入环节,笔者通过展示内蒙古草原、黄土高原以及长江中下游平原等地的景观图片(如图1)进行导入,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我国山川的壮美,引导学生对比欣赏景观图,发现三幅图同为中国景观,却千差万别,进而激发学生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的学习欲望。通过创设生活旅游情境,快速地聚焦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探索、学习的欲望,更体现了地理知识源于而又高于生活的特征,让学生感受到了地理知识的实用价值。

二、讲授环节——以情境为主线,层层推进生成知识

新课讲授是课堂教学的核心环节,地理生活化情境教学的讲授环节要以“情境”为主线,贯彻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层层递进地展开情境,促使学生体验地理知识的生成,进而使学生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得到培养与发展。“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一课的讲授环节,大致可以分为读图分析与情境探究两部分。

1.读图分析:对照气候分布模式图,识记自然带分布模式图

“分布模式图”是“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一节的重难点,对于部分学生来讲记忆难度大,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积极性。在地理生活化情境教学课堂上,笔者利用各种树叶的图片让学生认识到“不同土壤孕育不同植被”,引导学生理解自然带的概念,进而通过多媒体技术展示了北半球气候类型分布模式图(如图3),鼓励学生进行分析与讨论,特别鼓励学生自己动手绘制理想状态下北半球自然带分布模式图,同时引导学生对比北半球气候类型分布模式图与理想状态下北半球自然带分布模式图(如图4),引领学生的思维,促使学生通过分析、思考深度认知理想状态下北半球自然带分布模式图,进而将其深刻地印在脑海中。

2.情境探究:生活情境升至学习情境,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

情境探究是开展地理生活化情境教学的有效途径。在“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一课的讲授环节,笔者结合教学内容与学生认知,按照由简及繁的原则组织开展了“探究自然带的空间分布规律”与“探究山脉自然带更替规律及其形成原因”的情境探究活动。其中,“探究自然带的空间分布规律”的过程就是将“生活情境”升华为“学习情境”的过程,潜移默化地促进了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探究山脉自然带更替规律及其形成原因”注重引导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分析地理事象,在锻炼学生地理语言表达能力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值得注意的是,在情境探究过程中要确保学生主体性,否则会适得其反。

三、练习环节——延伸情境,提升学生知识应用能力

在练习环节中,教师不能够片面注重学生对地理知识与地理规律的理解,还要注重培养学生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能力,因此在“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一课的练习环节,笔者展示了馒头山(位于山东济南)的图片,让学生思考馒头山两侧山脉植被存在差异性的原因。借助馒头山延伸生活旅游情境,将地理知识融入了实际问题中,锻炼了学生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提升学生地理知识应用能力提供了有效途径。

四、作业布置——回归生活,培养学生地理实践力

地理生活化情境教学的作业布置要尽可能让学生置身于实际的生活场景中,通过“做”完成“学”,促使学生的地理实践力得到培养与提升。在“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一课的作业布置环节,笔者让学生为绿化学校撰写一份“绿植设计策划书”。学生通过观察校园、查阅材料、咨询他人等途径完成“策划书”撰写的过程就是应用地理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過程,更是潜移默化地培养地理实践力的过程。可见,作业布置不能盲目,要注重回归生活实践,落实地理实践力培养。

综上,本课将课堂教学内容融入实际的生活旅游情境中,通过情境的展开、推进以及深化,清晰、直观地展现了知识脉络,借助生动、直观的生活情境促进了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对地理规律的认知,真真正正地体现了地理知识来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地理生活化情境教学的相关研究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值得进一步研究与探索。

[   参   考   文   献   ]

[1]  袁冬.新课程标准下高中地理生活化情境教学的应用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9.

[2]  李琳.从浅表教学走向深度教学的路径初探:以“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为例[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7(11):4-6.

[3]  鲁飞,张清.基于地理核心素养的地理生活化教学再认识[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8(2):36-37.

(责任编辑    周侯辰)

猜你喜欢

流程高中地理
急诊快捷护理流程在急性脑卒中抢救中的应用
与元英&宫胁咲良零距离 from IZ*ONE
四川省高考志愿填报流程简图
“一课四备”磨课流程例说
新课改理念下高中地理课堂语言策略的研究
理论结合实际,创新高中地理教学
回归生活实际的高中地理教学研究
关于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效果提升的具体分析
实例研究高中地理微课制作的相关策略
探讨如何构建高中地理双动两岸的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