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STSE理念下中学地理研学旅行活动的有效开展

2021-07-12张爱萍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2021年6期
关键词:中学地理研学旅行

张爱萍

[摘   要]STSE是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社会(Society)、环境(Environment)的英文缩写,STSE理念强调科技发展、人类社会的生存与自然生态的保护应该是协调统一的,本质上是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体现,重点指出环境教育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途径。中学地理教师要全面整合地域资源去组织研学旅行活动,通过这一综合性的实践体验活动去落实STSE理念。文章以“溯源流溪” 研学旅行课程为例,从“整合乡土资源,构建研学旅行校本课程”“组建实践小组,实现合理分工与平等合作”“完善实践反思,引导学生归纳研学旅行主题”三个角度来分析中学地理教师应该如何通过研学旅行活动来渗透STSE理念。

[关键词]STSE理念;中学地理;研学旅行;溯源流溪

[中图分类号]    G633.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1)16-0077-02

STSE是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社会(Society)、環境(Environment)的英文缩写。STSE教育注重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而科学素养“是一种逐渐形成的、与科学有关的态度、技能和知识的融合,学生需要它们以培养探究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做出决策的能力,成为终身学习者,并且用来维持一种对于他们周围世界的好奇感”。STSE教育观倡导交叉学科的范式,不仅表现在相关学科之间的融合,更强调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和技术的融合,使学生能更好地理解地理的基本科学概念、原理和规律,掌握有关地理科学实验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使科学方法教育更为贴近生活、贴近社会、贴近科学发展前沿,有利于不同学科之间知识和方法的整合。

研学旅行是指学校根据本地乡土资源特征,结合学校的教学条件,引导学生走出校园,以集体旅行、住宿的方式去感受生活,通过生活体验开阔个人成长视野,生成知识记忆,同时引导学生亲近自然、亲近社会,使其通过集体生活自然而然生成社会公共道德意识的实践性教育活动,比较符合我国古人所提出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游学思想,可综合提升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有利于优化学生的道德品质。因此,教师要在中学地理教学中渗透STSE理念,可组织丰富的研学旅行活动,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感受天、地、人之间的和谐发展关系,切实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观。

一、整合乡土资源,构建研学旅行校本课程

乡土资源是指地方性的地域资源,它也是组织研学旅行活动的基本资源媒介。从现实角度来看,地理课程所展现的科学知识都是对人类社会、天文世界、自然资源的规律性总结,需要回归现实生活,教师要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去分析、解决地理问题,才可切实优化学生的地理思维认知状态,使其逐步形成创新实践力。如此,也更易于渗透STSE理念,让学生正确认识科学、技术、社会、环境之间的内在关联。因此,中学地理教师要全面整合乡土资源,且要以教师团队形式去构建校本课程,以便据此顺利推进研学旅行教育活动,让学生切实实现有效学习。

本校所在的从化区是广州市面积最大的区域,流溪河被誉为广州的“生命河”,流溪河流域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有助于学生综合分析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发展之间的内在关联,也有利于切实优化学生的自我认识。本地还积极制定了“乡村振兴”战略,沿着流溪河发展了特色小镇,十分具有乡土特色。这些资源能够作为组织研学旅行的资源载体,切实渗透STSE理念。笔者与本校其他地理教师积极合作,并且从学生团体中挑选出学生代表,共同调查了在流溪河途经区域内组织研学旅行活动的可行性,分析了流溪河区域内的自然景观、人文资源,保证学生能够集体旅行、集体住宿。据此,我们开设了“溯源流溪”研学旅行课程,以流溪河流域内的地理调研活动为基础,切实组织了研学旅行活动,以此有效提升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使其正确认识流溪河区域内的自然资源特征、人文景观发展规律,使其能够在此过程中形成良好的环保理念,也能够认识到地域发展离不开国家领导人的正确领导,形成良好的家国情怀。

二、组建实践小组,实现合理分工与平等合作

在研学旅行活动中,学生的自主实践行为备受关注,他们需要在研学旅行中全面整合个人认知经验,迁移学科能力,通过丰富的研学实践去解决现实问题。如此,可进一步改善学生的地理学习方式。为此,中学地理教师需要科学组建研学旅行小组,引导学生在组内实现平等分工,使其积极合作、共享研学旅行资料,以便顺利解决研学旅行问题,让学生积累有效的地理学习经验。因此,中学地理教师要按照科学分组原则组建实践小组,优化生生互动关系,使学生以团队形式实现有效合作,根据具体的研学旅行任务分配职责,以便切实优化学生的地理认知,让学生切实积累有效学习经验。

在“溯源流溪”研学旅行课程中,为了切实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力,使其能够有效完成研学旅行实践任务,笔者就根据异质分组原则组建了学生小组,将具有不同智能优势、关系和谐的6~8名学生分为一组,监督各小组客观分析各个成员的智能优势,由此划分组员职责。根据“溯源流溪”研学旅行课程实践活动的具体需求,各小组分设资料员、调查员、统计员、纪律员、操作员、调控员等多个岗位,每个成员都要有明确的合作职责。然后,本班学生可以小组形式参与“溯源流溪”研学旅行活动,客观分析流溪河区域内自然资源、人文资源的协调发展情况,以切实提升学生的创新实践力,让学生积极利用地理知识去解决现实问题。在此过程中,笔者也会及时提供专业帮助,引导学生学习一些地理模型、地理技术的操作方法,保证各小组可以有效完成野外考察、动手实践任务,使学生真正经历科学探究活动,以逐步提升学生的地理实践力。

三、完善实践反思,引导学生归纳研学旅行主题

之所以要重视研学旅行活动,不仅是因为研学旅行活动可以让学生清楚地认识各类地理技术的应用情況,让学生自主建构地理知识,也是因为研学旅行活动可以很好地渗透环境教育,让学生结合集体探索的经验正确认识天、地、人之间的和谐发展关系,使其逐步形成可持续发展观,使其自觉承担社会公共道德责任,从而切实渗透STSE理念。因此,中学地理教师要重视研学旅行活动的总结、反思,突出研学旅行活动的隐性德育思想,切实增强学生的自主发展意识,同时提升学生的认知水平,让学生产生热爱家乡、亲近社会的意识,为学生的长足发展作准备。

在“溯源流溪”研学旅行末尾阶段,笔者与学生一同总结了实践成果,让学生全面回顾自己在“溯源流溪”研学旅行课程中的实践探究过程、效果,并自主撰写实践调查报告,详细记录研学旅行的收获。笔者有意识地渗透了环保教育,根据流溪河的自然环境被开发、被破坏的现实情况告诉学生要爱护环境、维持生态平衡,在观赏流溪河景观时不可随手乱扔垃圾、乱写乱画,以免破坏生态平衡,受到大自然的报复。如此,可以切实激发学生的社会公德意识,让学生自觉克制个人行为,使其反思自己是否存在破坏生态平衡的不良行为,树立环保理念。待研学旅行活动结束之后,笔者还组织学生参加了“溯源流溪”研学旅行宣传活动,让其根据自身的研学旅行经历去宣传正确的可持续发展观,与同伴、家人共享研学体会,以进一步深化学生的实践体会,让学生真正实现健康成长。

总而言之,在中学地理教学中通过研学旅行活动去渗透STSE理念十分可行,能够让学生根据研学目标确定探究方向,以小组形式去完成研学旅行任务,有助于引导学生积极思考科技、社会、自然之间的和谐发展关系。因此,中学地理教师要全面整合乡土资源,结合实际设计研学旅行目标,全面构建校本课程,引导学生以小组形式完成研学旅行任务,综合发展学生的地理实践力、创新能力,再通过丰富的研学旅行总结与反思活动去渗透环保教育,切实优化学生的认识,综合培养学生的地理学科素养。

[   参   考   文   献   ]

[1]  郑少花.让素养之树在地理研学旅行中持续生长:亲历“2018全国中学研学旅行大赛”的体会和感悟[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8(23):4-6.

[2]  杨旭.基于地理实践力培养的中学地理研学:以2017年1月哈尔滨冰雪之旅为例[J].地理教学,2018(20):49-51.

[3]  王万燕. 基于核心素养的中学地理研学旅行课程建构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8.

(责任编辑    周侯辰)

猜你喜欢

中学地理研学旅行
在希望的田野上
我国中学生研学旅行学习满意度及学习成效探讨
大学生研学旅行市场需求研究
对“文化之旅”研学活动的几点思考
如何突出学生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浅析如何提升中学地理教研工作有效性
研学旅行研究进展与启示
地理实践活动教学探究
研学旅行产品开发研究
对中学地理课程改革的几点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