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高职院校新能源汽车专业的人才培养

2021-07-05陈浩源

山西青年 2021年12期
关键词:新能源院校人才

陈浩源

(湖北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0)

近年来,随着石油能源的日益枯竭和环境保护意识的逐渐增强,我国传统汽车产业正受到越来越严峻的挑战,新能源技术则越来越受到重视。新能源汽车相较于传统汽车而言,通常能源利用率更高,污染排放更少,并且结构更加简化,是较为理想的交通工具。随着我国对于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逐步提高,以及新能源技术的日趋完善,新能源汽车势必会成为汽车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我国汽车市场高速发展时期的结束,传统汽车行业已日趋饱和,而新能源汽车产业正处于蓬勃发展的新时期。国务院出台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指出,要加快培育和发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如图1所示,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持续高增长,截至2018年销售量已突破125万辆。根据我国汽车行业中长期发展规划,传统型汽车的市场占比将逐步降低,预计到2030年我国新能源汽车的总保有量应占汽车保有量的50%以上,每年生产销售的新能源汽车将达到1000万-1950万辆。

图1 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2012年-2018年)

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快速发展,创造了对新能源汽车人才的大量需求。在新能源汽车销量突飞猛进,新能源汽车保有量急剧增加的形势下,国内汽车行业急需新能源汽车专业人才,特别是新能源汽车维修和售后服务等技术型岗位,存在较大的人才缺口。虽然目前国内越来越多的院校和培训机构开始设立新能源汽车技术及相关专业,但是,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的从业人员来源多种多样、学历参差不齐,院校和市场对于人才缺乏统一有效的培养模式和发展路线等问题,仍极大地制约了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1]。因此,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采用科学合理的培养模式,培养新能源汽车行业的专门人才,已成为当前行业内的迫切需求。

高职院校作为基础技术人才的培养单位,担负着为国家及行业提供人力资源的重要职责,是保证人员充足供应、行业稳定发展的重要环节。随着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高职院校应响应市场变化,积极开展新能源汽车专业建设,立足行业用人需求,调整教学实训方案,为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打下良好的基础,为产业发展壮大供应足量、优质的人才。

一、当前新能源汽车专业建设的特点

(一)专业建设时间短

新能源汽车专业是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而出现的新兴专业。虽然以往也有汽车检测与维修、汽车工程、汽车电子等相关专业,但新能源汽车专业仍因其前沿性区别于上述学科。截至 2018年,我国有 112 所高职院校开设了新能源汽车专业。作为对比,有 702 所高职院校开设了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有321所高职院校开设了汽车电子技术专业。对同时开设了传统汽车专业和新能源汽车专业的高职院校进一步分析发现,汽车检测与维修等传统专业开设时间均早于新能源汽车专业开设时间,且新能源汽车专业开设时间均不超过10年。高职院校的新能源汽车专业教学、实训人员中,超过70%来自机械设计与制造、电气自动化、车辆工程等相关专业。从以上数据中不难看出,相对于开设传统汽车专业的院校数量而言,目前开设新能源汽车专业的高职院校仍然比较少,已开设新能源汽车专业的院校也大多数仍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相关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仍不成熟,还处在借鉴和摸索阶段。对于该如何开设课程、开展实训、培养学生、对接就业,并建立一套完善的人才供应链,还需要开展大量的探索和研究。

(二)涉及学科覆盖面广

汽车产品是现代化工业技术的集中体现,而新能源汽车是汽车产业中的前沿产品,大量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原理在新能源汽车上应用,这对专业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极高的要求[2]。新能源汽车专业的从业人员必须熟练掌握从传统汽车工程、机械制造、工程材料、电子技术,到电池电机、控制技术、计算机程序等多学科知识,并能融会贯通,在实践中予以应用。但由于高等职业教育通常为三年学制,不可能在不影响教学效果的前提下开设以上所有专业课程。因此,在建设新能源汽车专业的人才培养体系时,不仅要考虑到专业需求的综合性、复杂性和课程设置的科学性,还需要结合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年限要求,精细化课程体系,保证学员在规定年限中充分掌握所需的职业技能。

(三)新能源汽车市场需求迫切

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快速发展,必然伴随着对于新能源汽车人才的大量需求,但目前国内相关专业的设置和人才的培养均已落后于行业的发展。未来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扩大,对于专业技术型人才的需求必然更加迫切。

二、高职院校新能源汽车专业人才培养的建议

(一)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建立科学的人才培养目标

新能源汽车专业直接面向汽车新能源细分市场,高职院校的学生毕业后绝大多数直接面向就业市场,因此,对于高职院校新能源汽车专业的课程建设,首要遵循的原则就是坚持以就业为导向[3]。高职院校的专业课程应着眼于培养行业急需的技能型人才,为行业输送合格的产业工人。因此,专业课程的设置应该紧跟行业发展的步伐,根据国家和行业的需要,建立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目标。同时,还应该注意接受市场对于人才使用的反馈,积极地对旧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调整,不断优化人才培养路径,形成一条完整的人才供应——接收——反馈——调整链,使新能源汽车专业人才培养形成良性循环。

(二)强化实践动手能力,运用1+X人才培养方法

如前文所述,由于高职院校的新能源汽车专业主要是向行业输送合格的产业工人,因此,提高学生面向就业的动手实操能力是首要的培养目标之一。适当增加实践训练的课程比重,按照新能源汽车行业的人才需求,对学生进行实操培训考核,既符合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特点,也符合国家和行业对于人才供应的希望。

另外,科学运用1+X人才培养方法,鼓励学生在取得毕业证之余,通过系统地学习训练,取得各种技能型证书,也是提高学生专业能力,对接市场就业需求的重要手段[4]。高职院校应立足于行业特点和本校特长,开发3-5门职业证书取证指导或培训课程,保证学生在毕业前取得行业所需的部分职业资格证书,这样既能提高就业竞争力,对于学生的长远职业发展也能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加强校企合作培养,引导学生“走出去”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企业单位开始意识到,人才培养不只是学校的工作,想要培养符合行业要求的技能型人才,企业必须积极地参与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中[5]。另一方面,对于高职院校来说,行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对于人才有哪些技能要求,已接受的人才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这些人才培养中的难点问题,都可以通过与企业开展合作得以解决。因此,高职院校和企业不再是简单的人才供应与接收关系,而更像是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两个抓手,学生在学校学习理论知识和基础技能,到企业开展实践检验,毕业后由企业接收和反馈。在这个过程中,企业可以依托“订单班”等办学模式,把实际行业需求提交给校方,并将行业最新的变化及时传递给培养院校。校方则依托企业的平台,对学生开展高度专业化的实践训练,避免学生所学的内容和行业需求产生脱节。学生则通过积极地走出校园,锻炼专业技能和社会技能,为将来走上就业市场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合理运用“工学交替”,培养学生职业精神

以往的职业教育中,学生往往以实训代替实际工作过程,来进行专业技能训练。这样的教学模式优点在于成本低廉、安全性好、可操作性高,但难免在一定程度上与实际工作过程脱节,而且没有岗位针对性,比较适合普适性基础技能训练。新能源汽车专业由于高度的专业化和市场细分化,很多岗位对从业人员有特殊的职业技能要求。由于办学条件和师资力量的限制,普通高职院校往往无暇顾及这些技能要求,只能开展一般性质的认知实习和金工实习。

因此,国家正提倡在部分行业实行“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简而言之,就是让高职院校的学生同时具备两种身份:在学校是学生,在企业是员工。参与工学交替的学生,在学校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也在企业参与正式工作岗位,通过学习和工作交替进行的过程,让学生实地融入社会情境,一方面有助于学生针对性地培养职业技能,另一方面有助于学生提前熟悉行业工作环境,而且学生还能通过企业的工作或者较高的报酬,有助于学生正确认识行业环境,提前树立学生的职业精神。

三、结束语

新能源汽车专业是随着汽车行业不断发展而出现的新型专业,相较于以往的传统汽车专业有着鲜明的特点和更高的要求,因此高职院校在课程设置和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应该立足于专业特点,不断探索科学有效的人才培养方案。除了重视师资培养、课程建设等因素外,还应该注意加强与行业的结合,善于利用社会企业资源,合理选择培养模式,让更多的社会资源参与到人才培养链中,打造一个良性循环的人才供应链条,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确保通过科学合理的培养过程,输出的人才符合国家、行业要求,高职院校的新能源汽车专业得到健康、快速地发展。

猜你喜欢

新能源院校人才
人才云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人才的开发和使用是一门科学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多元需求 多元教育 多元人才
买不买新能源汽车
毛遂自荐
绿色新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