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氨溴索雾化吸入联合输液管持续滴注给药湿化气道在重症颅脑损伤术后气管切开患者中的应用

2021-06-30孙慧娟许怡

河南医学研究 2021年14期
关键词:输液管黏稠度颅脑

孙慧娟,许怡

(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外科ICU,河南 洛阳 471000)

重症颅脑损伤多由高处坠落、交通事故、工伤事故、失足跌倒导致,患者可出现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因而咳嗽反射减弱或丧失,难以自主排出气道分泌物,发生窒息、低氧等并发症的风险增加,身心健康受到严重危害[1]。气管切开为呼吸功能失常、呼吸困难患者常用治疗方法,可解除患者气道阻塞,维持气道畅通,但其改善通气的同时,会增加细菌侵入风险,易引发患者肺部感染[2]。气道湿化为维持气道通畅的主要环节,有利于预防并发症发生。氨溴索为新型祛痰药,可促进排痰,改善呼吸症状[3]。本研究选取95例重症颅脑损伤术后气管切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氨溴索雾化吸入联合输液管持续滴注给药湿化气道的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7年10月至2019年2月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95例重症颅脑损伤术后气管切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分为单一治疗组(n=47)和联合治疗组(n=48)。单一治疗组男32例,女15例;年龄23~54岁,平均(38.46±7.65)岁;气管切开时间8~33 d,平均(20.32±6.01)d;致伤原因包括25例交通事故,14例高空坠落,8例钝器击打。联合治疗组男31例,女17例;年龄22~53岁,平均(37.24±7.58)岁;气管切开时间9~34 d,平均(21.67±6.04)d;致伤原因包括24例交通事故,15例高空坠落,9例钝器击打。两组性别、年龄、致伤原因、气管切开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1.2 选取方法(1)纳入标准:①临床体征结合影像学结果确诊为颅脑损伤;②生命体征平稳;③临床资料完整。(2)排除标准:①合并急、慢性感染性疾病;②合并恶性肿瘤;③受伤前精神异常;④合并认知障碍;⑤合并肺衰竭。

1.3 治疗方法

1.3.1单一治疗组 接受抗感染、维持电解质平衡、营养支持等基础治疗的同时接受输液管持续滴注给药湿化气道治疗。湿化液:4.5 g·L-1的氯化钠注射液10 mL,加入40 000 U庆大霉素(岳阳新华达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43022235)和4 000 U糜蛋白酶(广东星昊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2022843),以静脉输液排气法排气,剪掉头皮针针头,将输液管插入到气管内,持续滴注(每分钟4~6滴),依照痰液量、痰液黏稠度、生理需求量调整湿化量,按需吸痰。持续治疗7 d。

1.3.2联合治疗组 于单一治疗组基础上接受氨溴索(成都平原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63170)雾化吸入治疗。9 g·L-1氯化钠注射液10 mL加入60 mg氨溴索混匀,于每日8:30、15:00通过雾化吸入器行超声雾化治疗,每次15~20 min。持续治疗7 d。

1.4 观察指标

1.4.1气道湿化效果 (1)湿化不足:气道分泌物黏稠,难以吸出。(2)湿化良好:气道分泌物稀薄,可维持气道通畅状态,能顺利排出气道分泌物。

1.4.2痰液黏稠度 白色痰液,感染较轻为Ⅰ度;黄黏痰,感染明显为Ⅱ度;痰液黏稠,难以吸出,感染严重为Ⅲ度。

1.4.3并发症发生情况 如痰痂、肺部感染、刺激性咳嗽、气道黏膜出血等。

1.5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以频数(n)和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Ridi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气道湿化效果联合治疗组气道湿化不足4例,湿化良好44例;单一治疗组湿化不足14例,湿化良好33例。联合治疗组气道湿化良好率[91.67%(44/48)]高于单一治疗组[70.21%(33/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117,P=0.008)。

2.2 痰液黏稠度联合治疗组痰液黏稠度优于单一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治疗后两组痰液黏稠度比较[n(%)]

2.3 并发症发生情况联合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单一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n(%)]

3 讨论

气管切开为促进排痰、维持呼吸道通畅的重要手段,但气管切开后,上呼吸道黏膜加湿、加温、过滤吸入气体功能丧失,易出现气道阻塞,影响呼吸功能,继而诱发肺部感染。相关资料表明,肺部感染为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4]。故对重症颅脑损伤术后气管切开患者实施合理的治疗方案防治感染,对改善患者预后十分重要。

正常呼吸道黏膜内血管丰富,黏液腺可持续分泌黏液,故气体经鼻咽部进入气管前已得到充分温化和湿化,转化成湿润、温暖气体后于肺部进行气体互换[5]。但建立人工气道后,气道温化、湿化、过滤气体作用丧失,呼吸道中水分逐渐蒸发流失,造成管腔分泌物黏结,严重时形成痰痂,阻塞管腔,干扰呼吸功能,增加细菌侵入风险。有研究表明,气道湿化干预可维持气道湿润,补充气道丢失水分,增强呼吸道纤毛运动,避免气道黏膜干燥,降低呼吸道并发症发生风险[6]。因此,针对气管切开患者,给予有效、安全的气道湿化极为重要。有研究指出,随机体气体湿化程度降低,肺部感染程度会不断上升,故有效气道湿化对预防肺部感染、维持呼吸道畅通有积极意义[7]。氨溴索为黏液溶解剂,能促进痰液中糖蛋白(酸性)多糖纤维裂解,抑制气道黏膜黏液腺分泌,促进浆液腺分泌,调节痰液黏稠度;同时,其能增强支气管、气管黏膜上皮细胞纤毛运动,加快排出气道分泌物。另氨溴索对肺表面活性物质生成有促进作用,能预防肺萎缩、肺不张发生,从而改善呼吸功能[8]。本研究结果显示,联合治疗组气道湿化良好率、痰液黏稠度、痰痂、肺部感染、气道黏膜出血、刺激性咳嗽发生率等指标均优于单一治疗组,可见氨溴索雾化吸入联合输液管持续滴注给药湿化气道可进一步提升重症颅脑损伤术后气管切开患者气道湿化效果,改善痰液黏度,减少并发症发生。分析原因,分泌物干燥、排痰不畅、气道湿化不足极易形成痰痂,由于痰痂具有较强吸水性,湿化后会膨胀软化,继而会造成支气管、气管堵塞,增加窒息风险[9]。而氨溴索作为新型祛痰药,有抗炎、抗氧化作用,且不易诱发不良反应,经多次小剂量氧驱动喷雾,能使湿化药物经雾化方式进入肺泡、支气管、气管,药物可达呼吸道深部,且分布均匀,能扩大呼吸道中湿化药物分布范围,充分稀释软化痰液,发挥协同效果,降低肺部并发症发生率[10]。

综上所述,对重症颅脑损伤术后气管切开患者应用氨溴索雾化吸入联合输液管持续滴注给药湿化气道有利于提高气道湿化效果,调节痰液黏度,降低并发症风险。

猜你喜欢

输液管黏稠度颅脑
优化急诊护理在重症颅脑损伤中的应用
基于物联网的无人守护输液监控系统
多脑池沟通技术在重型颅脑损伤治疗中的进展
睡前喝水可降低血液黏稠度
大舅
小学品德学科长课程的路径设计
血液黏稠患者忌食花生红衣
二氧化硫性质实验的再改进
能自动过滤气泡的医用输液管
什么是血液黏稠度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