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技能大赛对深化教学改革的价值研究与实践

2021-06-23庞洁李特赵旭升

陕西教育·高教版 2021年5期
关键词:以赛促学技能大赛行业标准

庞洁 李特 赵旭升

[摘  要]以赛促学是适应职业院校发展,转变教学理念,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本文在分析当前水利行业造价面临的困境的基础上,以“水利工程造价”项目学生技能大赛为例,对技能大赛与日常教学工作相互促进的具体举措和作用进行论述,以期为相关院校和专业有所借鉴。

[关键词]技能大赛  以赛促学  双师型  行业标准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9年杨凌职业技术学院人文社科基金项目“基于混合教学模式下‘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与造价项目化教学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GJ19001)。

引  言

“普教有高考,职教有大赛”,充分传递了职业技能大赛的重要性。技能大赛不应只涉及少数师生,为了比赛而比赛,一味地追求大赛中的成绩,而应全面覆盖众多师生,将其形成常态化的教学机制。院校要结合专业特点,将技能大赛与日常教学的育人工作相结合,使两者相互促进,实现“以赛促学、教赛结合”的良好机制。当前,水利行业造价面临部分意见难统一、院校职业“双师型”建设不到位、学生缺乏实践经验等急需解决的问题,各职业院校应设法采取有效措施,在技能大赛和日常教学间寻找一个平衡点。

目前水利行业造价面临的困境

1.各地标准不统一,造成行业困境

目前,国内各地区水利行业的施工水平和区域经济发展存在一定差异,使得各地方标准不同。大型水利工程建设不归属地方管理,由多部门、多地区共同建设,这就需要很多概念和规定形成共同意见。以水利工程造价为例,部分编制规定的界定模糊,个人理解存在一定差异,给行业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困境。

(1)给大型水利工程建设埋下弊端。在大型水利工程建设中,项目建设者对于标准和部分编制规定的理解不统一,造成工程造价预测不准确、不统一,甚至会导致后续工程造价“超概”等問题。同时,在水利工程结算时,甲乙双方因行业标准和编制规定的理解不统一,会出现巨大分歧,甚至引发官司,这都是各地标准不统一给行业带来的困境。

(2)教师授课知识难以精准。由于行业编制规定在部分内容上的界定较为模糊,授课教师或教学团队在个人理解和延伸时难免会有所不同,不能保证教学十分精准。而不同地区、不同高校的学生未来奔赴工作岗位时,又会带着“参差不齐”的意见,将极大地影响行业大型工程建设。

2.职业院校教师“双师型”建设不到位

教师的技能水平和实践能力是决定高职教育质量与特色的关键要素,打造一支高水平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对教学质量提升尤为重要。《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以下简称“职教20条”)提出要推进“双高”建设,即高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从促进产教融合、校企“双元”育人的角度提出,推动校企全面加强深度合作,多措并举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但目前的教师队伍整体水平与“双高”标准还存在一定差距。

3.学生缺乏实践经验,入职后上手困难

笔者从多年指导大赛的经验中看,当前课程体系与行业准备、劳动力准入标准脱节,倘若教学方法、教学理念不转变,这种差距会日益加剧,同时还会造成学生入职后“开头难、难上手”等问题,甚至会引发用人单位对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质疑。

以赛促学的具体做法

高职院校开展各级技能大赛时,应遵循“技能大赛是引领和示范,只是检验和激励的一种手段,而不是职业教育终结目标”的初衷,要从技能竞赛出发,检验学生的实践能力、综合素养及知识体系,再通过技能竞赛的反馈改进教学中的不足,不断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将技能大赛的先进理念与职业院校学生培养过程相融通。一方面,通过层层选拔为省赛、行业赛做好人才储备;另一方面,根据各级技能大赛的反馈意见,不断充实、更新竞赛内容及标准。技能大赛拉近了学校与社会、行业的距离,促进了工学结合的教学改革。以下以杨凌职业技术学院水利工程造价课程的教学实践为例,阐述“以赛促学、赛教结合”的具体举措。

1.人人参赛,重在提高

学院由专人统筹安排系部各类别、各层次的学生技能竞赛,搭建校内技能大赛平台,落实学生技能大赛长效机制,形成良好的赛教结合学习氛围。经过师生的共同努力,学院在行业大赛多个项目中屡次获得一等奖、二等奖的好成绩。

(1)开展校企合作,丰富大赛项目。学院各系部针对专业特色,结合当前行业发展现状和岗位职业能力的具体要求,积极引进相关企业参与竞赛项目设计,共定技能大赛项目内容和标准,丰富技能大赛的项目和种类。

(2)实行奖励机制,鼓励全员参与。每年11月,学院都会紧锣密鼓地举办校园技能大赛节,并将大赛成绩纳入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奖学金及各项评优的参考范畴,鼓励每位同学最少根据个人兴趣报一个竞赛项目,以激励学生全员参与,让众多学生从技能大赛中提升专业知识和技能运用能力,真正把技能大赛从临时性、突击性,转化为常态化的教学环节。

(3)技能大赛转化为技能证书。“职教20条”提出,从2019年开始,在职业院校、应用型本科高校启动“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即1张学历证书+X张职业技能证书。如何密切结合专业实践顺利开展一系列技能证书鉴定工作,是目前各高职院校工作的难点,而常态化的技能大赛机制恰好为推进技能证书制度打开了一个突破口。在常态化、全员性的技能大赛体制下,学院形成了良好的学习氛围,部分学生甚至不满足层层比赛所带来的能力提升,更希望在某一技能方面得到全面训练,并得到检验和任可。对此,学院将部分成功的技能大赛项目与技能证书相对接,并设有配套的技能证书,以锻炼学生的职业能力。

2.兴趣小组带动竞赛氛围

工程造价类课程较为枯燥和繁琐,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教师首先要解决的一个难点。在造价文件编制过程中,需要不断翻阅编制规定,确定各项费率取值,准确选取定额,并在各个表格中完成数据勾稽,整个计算过程对学生的知识储备和综合能力要求很高。

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可引导学生以小组学习的方式进行,如组建多个工程造价竞赛兴趣小组,让志同道合的学生相互交流、学习竞技。在班级定期开展小组活动,如每周学习之星、教师讲学等,以活动促进兴趣小组的开展。这一学习方式一方面可为每年行业大赛择优选定学生提供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可以吸引更多学生深度熟悉造价、掌握编制造价技能。学生在竞赛兴趣小组的学习不仅能全面提高个人能力,还能加强师生交流;教师也可从学生的学习反馈中进一步反思教学,优化教学设计。

3.赛教结合,改变方法

随着各方面对技能大赛的重视,学院技能大赛的准备时间更长、技能要求更高,难免会与日常教学有所冲突。对此,学院要做到“以赛促教、赛教结合”,不能为了比赛而比赛,一定要将技能大赛融入日常教学。

(1)导入大赛标准,完善项目教学。技能大赛项目的设置吸收了行业发展的前沿技术,同时又符合企业生产实际及行业发展需求,这对于相应课程的教学实践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在课程改革实践中,学院充分研究了技能大赛的标准和竞赛内容,将其提炼、转化为专业课程中对应的教学实践项目,力争将技能大赛的标准化、规范化特征融入课程日常教学。以水利工程造价课程为例,在基础单价模块机械台时费计算中,引入了最新的2019年水利造价计价〔448〕号文,使教学内容满足行业最新标准和要求;在造价综合实训中引入技能大赛案例,完善实训项目中的技能考查点。

(2)加强校企合作,完善实训基地建设。每年技能大赛都会如期举办,学院邀请企业技术骨干就技能大赛的标准、项目设置、教学内容及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研讨与制定,与多家企业开展深层次校企合作,尽量将企业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要求引入日常教学和人才培养过程之中。学院通过企业岗位职业能力分析确定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过程,打造模拟真实岗位职能的情景化实训基地。

(3)提高教師素养,加快教师团队建设。要想在职业教育中顺利开展技能大赛工作,就必须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实践能力和技能水平,加快完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对此,学院做了以下工作:第一,加大技能大赛奖励制度,使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得到很大提高;第二,在教师培训方面加大投入力度,以暑期实践锻炼、企业顶岗服务、行业座谈会等多种方式提高一线教师的技能水平;第三,聘请企业实践经验丰富的技术型人才做兼职教师,直接参与学生技能大赛指导工作,并加强兼职教师与校内教师的相互学习,共建学生技能大赛标准和教学标准;第四,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各层次教学能力大赛和专业竞赛,为教师成长提供良好的发展平台。

4.行业院校交流,统一意见

由水利部、水利教育协会共同举办的全国水利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是水利类院校每年的最高级别竞赛。协会各竞赛项目均设立了全国职业院校指导教师交流群、专家小组群就技能竞赛大纲内容、评分标准进行研讨,以检验学生现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针对造价编制规定中的界定模糊之处,由各院校教师在实际指导技能大赛中提出汇总,经专家组充分讨论形成统一意见后纳入大赛评分标准执行,教师吸纳总结后,将其用于一线日常教学工作中。

技能大赛对教学改革实践及行业的导向作用

1.促进人才培养方案的优化

人才培养模式是否合理、科学、先进,是影响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的关键要素。技能大赛对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化具有重要作用。一是行业技能大赛的内容和标准体现了行业发展的先进水平和更高要求,可指导院校人才培养与时俱进,紧跟行业动向。二是行业技能大赛标准对技能的实用性和应用性有很高要求,能促进教学体系从理论至上转变为注重实践能力培养。三是行业技能大赛项目设置丰富,考核学生知识储备能力、技能实操能力及综合应用能力,促使院校人才培养目标从单一逐步转向综合。

2.有利于促进“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对职业院校一线教师而言,经历层层技能大赛的磨砺会对个人实践能力和技能水平的提升有很大促进作用。通过技能大赛日常训练指导,一线青年教师可加速融入专业氛围中,技能水平能明显得到提高,同时还增多了和企业、其他院校交流共建大赛标准和细则的机会,能在相互交流中得到进步,使教师团队的专业技能水平从质量上得到较大提高。

3.有利于行业标准统一和“宣贯”

通过每年技能大赛各项目组内的比赛方案制定、评分标准商定、编制规定研讨,能加强行业内部交流、职业院系间交流,加深各界对规范、标准的统一认识,更好地促进行业发展和实践教学。另外,技能大赛还有利于行业新规的“宣贯”。每年行业颁布新的标准,仅是在局部小范围内“宣贯”,只有少数人掌握最新动态,而随着行业技能大赛的举办,众多参赛院校的师生都会接触到行业现行最新标准,并将其融入日常教学中,这对于行业新标准的“宣贯”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

4.学生毕业后对行业的正向影响

学生在求学阶段经历层层技能大赛的锤炼,有助于提高其实践能力和技能水平,而高素质人才的养成对整个水利行业的发展大有裨益。在行业技能大赛举办过程中,会将最新的标准和规定,以及行业标准界定模糊的地方给出统一意见,师生学习后会给行业注入最新鲜的“血液”,产生积极的正向作用,这也是技能大赛对整个行业发展更广范围、更深层次的良好影响。

参考文献:

[1]陈炳和.技能大赛对高职人才培养的价值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9):36-37.

[2]国务院.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Z].2018.

[3]杨建良.技能大赛与专业教学有效融合的实践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3(2):19-24.

[4]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国发〔2019〕4号)[R].2019-01-24.

作者单位:杨凌职业技术学院  陕西杨凌

猜你喜欢

以赛促学技能大赛行业标准
近期发布的相关行业标准(2020年3月01日)摘选
“以赛促学、赛教结合”的工程造价教学改革
敢拼才会赢
理论知识点、国家技能鉴定、技能大赛与教学产品相结合的研究
从世界技能大赛看职业院校竞赛培训制度的建设
高职学生对“双证融通”和“以赛促学”认知度与参与度的现状研究
关于《腹腔镜用穿刺器》行业标准的若干思考
16项新的涂料行业标准将于6月1日起正式实施
钒钛磁铁矿行业标准将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