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时政微视频:多模态话语讲好中国故事的政治传播实践
——以人民日报《中国一分钟》等为例

2021-06-22黄芙蓉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6期
关键词:时政模态

黄芙蓉,黄 琪,王 芬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 新闻与传播学院;武汉大学国家文化发展研究院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分院,武汉430205)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定文化自信,坚持新闻立台,全面贴近受众,实施融合传播,以丰富的信息资讯、鲜明的中国视角、广阔的世界眼光,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让世界认识一个立体多彩的中国,展示中国作为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的良好形象,为推动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贡献。[1]近年,时政微视频以其时政性、创意性、直观性与生动鲜明性等优势,作为政治传播题材的转型探索,正日益成为主流媒体讲好中国故事的“杀手锏”。基于世界百年大变局之际,时政微视频承载的中国国家形象,在国际传播中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当前,正值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的重大历史节点,如何利用多元传播矩阵,运用政治传播创新表达中国故事,及时回应世界关切,向世界展示共产党人沐雨栉风带领中国人民谋求幸福的峥嵘历程,让世界认识百年中国之巨变,增强国人奋战下一个百年的信心,成为当前我国政治传播创新转型的重要命题,以及探索时政题材视频化传播的重大转折点。

一、政治传播深化转型的当下意义

政治传播关乎政治行为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价值取向能否达成一致。大众媒介如何通过信息流动与情感表达,有效实现劝服大众与符号控制功能,对于形成稳定的政治文化环境,促进社会公平决策与政治文化认同,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一)推动大众传媒深化融合转型

伴随5G技术与网络环境的日益完善,我国网民数量持续飙升。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9.89亿,占全球网民的五分之一,互联网普及率达70.4%,高于全球平均水平。[2]智能手机的普及带来传媒环境的深刻变化,为主动迎合全媒体时代的到来,传媒纷纷以文字、音频、视频、广播等多媒体融合传播,取代传统的单一传播形态,打造多种类型的融合传播产品。如央视利用移动传播技术与传统时政报道内容嫁接,打通大小屏创新融媒体传播矩阵。为更好引领复杂多元的舆论环境,国家主流大台大报主动承担起传播中国形象的重要职责,越来越成为讲好中国故事的主力军。

(二)减少文化折扣满足大众日常审美诉求

随着新兴媒介的广泛应用,大众诉求早已从简单获取资讯,转移到追求创意新颖、画面精美等更高艺术审美需求,同时,由于各国国情、文化背景、价值观念以及历史传统等差异,国际受众理解我国对外传播内容时,存在文化折扣现象。面对碎片化、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传媒报道如何激起大众共鸣与互动回应,消除因文化差异产生的折扣现象,从而使大众看得懂、能领会并强化其认知,更好实现国内外受众之间的沟通和理解?尤其让大众在短短几分钟内读懂时政内容,又不失可看性和趣味性,让时政内容真正受到大众喜爱,达到讲好中国故事的目的,成为各大主流媒体创新实践的驱动力。

(三)向世界展示辉煌多彩的巨变之中国

近年,顺应全球经济共同体时代到来,中国政治、经济与文化领域快速发展,同时,“中国威胁论”等国际舆论也甚嚣尘上,对中国国际形象传播带来不利影响。《习近平新闻思想讲义》明确指出,当前我国国际舆论总体呈“西强我弱”格局,我国的国际传播能力还不够强,西方主流媒体把控着世界舆论,因此要讲好中国故事、发出中国声音、阐释中国特色,让世界认识一个立体多彩的中国。[3]这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外传播思想的重要内核和精神实质,也是党和国家赋予我国广大新闻工作者做好对外传播的责任与使命,同时,这一论断也为我国新时期强化外宣工作,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指明了方法路径。

二、时政微视频的传播特性与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

近年,时政微视频以其各种模态超文本特性的交互作用,改变了我国政治传播环境,丰富和激活了传媒的潜在资源要素,因此,逐渐成为各大媒体强化时政传播手段的“标配”。

(一) 时政微视频的传播特性

时政微视频即以时政报道为题材内容,以微视频为表现形式的新闻报道作品。通常情况下,微视频时间总长不超过10分钟,题材类型大致划分为特别策划、第一现场、纪录片、动画、音乐等几大门类。与严肃、理性的传统时政报道相比,微视频语言具有感性、轻松的“解码共通性”和“传播共情性”特征,深受年轻观众喜爱。

2012年,是我国时政微视频的开启元年,央视打破以往《新闻联播》首发领导人活动报道的常规惯例,将央视客户端作为习近平总书记活动的首发平台,然后,再转发至微信微博平台,以短、快、新的微视频形式第一时间与观众见面,向世界报道中国参与重大国际活动状况。目前,越来越多直播、短视频成为大众喜爱追捧的节目形式,央视、人民日报、新华网等国家主流大台大报,顺应大众文化消费热潮,主动寻求创新传统传播理念,将严肃沉闷的新闻时政报道题材嫁接上轻快精简的微视频形式。因此,时政微视频作为一种新的政治传播形式,正逐渐成为讲好中国故事的新型阵地与展示窗口。

(二)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

所谓多模态话语指运用听觉、视觉、触觉等多种感觉,通过语言、图像、声音、动作等多种手段和符号资源进行交际的现象。[4]曾经多模态话语只是作为语言辅助表达系统,不太受人重视,随着“媒介技术的日新月异,引发了从文字占统治地位的单一模态话语世界向多模态话语世界的转变,多模态话语已然成为媒体融合时代话语传播新进路,全方位构建人们对现实世界的感知和认识。”[5]数字时代的人们,不再选择文字作为唯一的信息载体,而更倾向于图像、声音与文字等相互作用,生动简明直接诉诸视觉感官的直播与短视频节目,这种共同完成意义构建的叠加符码,给予人们对于传媒信息报道的丰富联想。如,为迎接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人民日报新媒体中心相继推出《生于1978》《习声回响》《“你知道中国人有多拼吗”》《奋斗》等,从不同视角和主题展开,充分展示中国改革开放各领域发生的沧桑巨变。在主流媒体引领现代传播格局深化融合转型背景下,人民日报社新媒体中心与中央网信办移动网络管理局,合作推出系列时政微视频《中国一分钟》,该视频的投放是时政微视频多模态话语创新的一次有益实践。

三、时政微视频的传播现状与明显成效

(一)时政微视频的传播现状

传统时政题材讲述故事的方式,往往追求主题宏阔、意境深远,脱离大众日常生活诉求,远离人间烟火,人情味不足,深受大众诟病。政治传播深化转型之后的时政微视频,不仅为人们提供新的资讯、新知识,而且吸引更多国内外受众主动关注时政,关注时政背后的国家政策与发展脉络。

1.主流媒体转换新场景,着力打造时政精品

近年来,主流媒体遵循移动媒体优先发展战略,纷纷将眼光转向微视频等新兴领域,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等先后推出时政微视频,为大众带来了以往少见的时政精品大餐。2016年11月,央视《新闻联播》大胆改革,首次在移动端推出时政微视频《央视记录:习近平总书记的一天》,人们在手机端看到习总书记出席G20杭州峰会活动,国家领导人首次作为时政微视频主角,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打破了以往大众固守于电视机前才能看到的场景,“央视新闻”新媒体平台总浏览量超过784万,点赞量更是比平日新闻翻了十余倍,“习近平的一天”的微博话题也冲到了微博社会类排行榜第二位。2018年5月5日,人民日报推出时政微视频《飞跃》,融合文字、视频、图片与3D动画等元素,选取习近平总书记的同期声内容,既表达了对马克思的崇高敬意,又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共产党近百年取得的飞跃性成就。

2.策划重大时政题材,微视频成为中国走向世界的新窗口

近年来,为提高融合传播效果与传媒舆论引导力,主流媒体十分注重策划重大时政报道选题,以微视频形式展示我国的发展轨迹。如《看真贫,扶真贫:习近平的扶贫足迹》《共同命运》《世界舞台上的习近平》《中国进入新时代》等时政微视频,配上多种语言版本,成为国内外受众了解、读懂中国的主要传播载体。又如,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期间,央视专门制作时政微视频《习近平:中国永远是非洲的好朋友好伙伴好兄弟》,结合总书记现场讲话同期声视频,采用沙画艺术手法表现创意内容,将“中非命运共同体”理念传遍世界。与此同时,新华社摄制组奔赴尼日尼亚、坦桑尼亚等国实地拍摄,也推出《北京见》时政微视频,并对非洲各国领导人以及普通民众进行采访,展现了非洲各国的风土人情与中非友谊。

如何让严肃的政治传播题材轻装上阵发挥出时政轻传播效力,第一时间受到国内外大众青睐并持久关注?全媒体融合传播时代,广大受众期待看到更多简短易明、生动鲜活的传播样态,既能传达出党中央声音,又能让大众及时找准生活方位,增强国人的身份认同感,影响他国对我国的认同认知,因此,积极顺应传媒变局,大众传媒才能真正实现引领我国走向世界中心的重要功能价值。

(二) 时政微视频助力政治传播的明显成效

1.利用关键节点,精准设置政治议程,当好“把关人”角色

由于生活节奏加快,大众极易迷失于海量超载信息,因此,媒体有责任担当“把关人”角色,为大众筛选过滤信息,并选择合适时机投放于不同渠道,引导受众根据媒体提供议程清单接受信息,从而提升信息传播效力与用户触达率。两会期间,多个媒体利用符号叠加的重要历史时刻,打造具有鲜明主题和新颖样态的时政微视频,不但生动形象、简明扼要地阐明事件本身的政治意义,形成舆论焦点和热点,产生“集聚效应”,同时,还实现了政府议程和公众议程同步、同构与同频。如人民日报推出《摆脱贫困》,其播出时间位于两个重要历史节点之间:一是精准脱贫攻坚战座谈会刚刚闭幕,二是正在举行的全国“两会”,微视频内容精选习总书记走访慰问贫困地区的原声视频,展现中国彻底告别贫困的决心。借助口碑与品牌的传播带动,独家原创微视频作品极短时间内,便获得了10万+的阅读视听量。

2.结合流行爆点,引领大众参政议政,深化用户媒体体验

传播学创始人施拉姆的信息选择“或然率”公式认为,选择的或然率=报偿的保证/费力程度。公式表明,广大受众面对枯燥的会议性政治活动、复杂的民生性议题、冗长的政策文件等传统报道时,从中难以获取高质量的信息,而费力程度却很高,那么,受众就极易放弃观看该电视新闻报道,转而选择微媒体等其他媒介形式。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五周年之际,新华社邀请当红明星曾舜晞与新华社记者路滨琪一道,将中国风与原创英文说唱相结合,推出《Here we go,Belt and Road》时政微视频,深化受众视听体验;人民日报采用文化类综艺节目《见字如面》的叙事方式,用“女排”“WTO”“神舟”“奥运”“博”“大阅兵”“脱贫”“新时代”等字词,将我国民生、科技、体育、文化等多领域重大时政事件串联起来,时政微视频《四十年见字如面》一经发布,便迅速传播并引起广泛讨论;央视新闻紧扣民生,制作《知否知否——大规模减税降费来了》,将减税降费政策融入到歌词当中,其灵感来源于电视剧《知否》主题曲,既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将政策阐明清楚,又增强了中国政治传播的透明度。

当前,时政微视频顺应传媒变革潮流,积极担负“把关人”角色,转变报道思路,增强用户体验,极大提高了时政节目的传播效率。时政微视频受到大众普遍欢迎,并对国际社会产生深刻影响,我国政治传播正在迎来重大转型契机,同时,也是政治传播走下神坛、更接地气与亲民风格的回归。

四、《中国一分钟》多模态话语传播意义建构策略

时政微视频作为多模态话语的传播实践,融合了语言和非语言符号,是由文字、图像、声音、色彩等各种模态综合而成的话语表达形式。[5]基于此,本文以主流媒体的传播变革,尤其以人民日报《中国一分钟》系列时政微视频为例,以多模态话语分析方法为基本框架,探索当前我国时政题材创新传播中国故事的传媒实践策略。

(一)《中国一分钟》播出概况

2018年3月5日,《中国一分钟》系列时政微视频开播,前后播出《瞬息万象》《跬步致远》《美美与共》三集。该微视频以“一分钟”为时间轴,高度浓缩中国各领域发展成果,以数字呈现让观众直观感受中国的惊人变化。细节设计上,主创人员尤其重视文字、画面与背景音乐之间的叠加渗透与多模态呈现,引发观众情感共鸣,视频发布后,被各大门户网站和新媒体平台置顶转载,人民日报纸质版也刊载相关新闻及视频二维码,并在微博微信客户端进行同步宣传与推广。

随后,各地方主流媒体平台也加入互动并进行转发,视频上线不过10小时,人民日报微博微信客户端及视频账号,就获得近3000万总阅读播放量,全网观看量超过1.58亿,观众反应十分热烈。同年10月1日,人民日报社新媒体中心又推出27集系列微视频《中国一分钟·地方篇》,每集以一个省(市)为主题,全方位展现地域特色、风土人情与地方改革发展成果;同年12月,以开放、创新、奋斗的时代主题为切入点,连续推出《开放中国一分钟》《创新中国一分钟》《奋斗中国一分钟》,节目一经推出,再次成为爆款视频。截至2019年3月,新浪微博“中国一分钟”的话题浏览量超过9.4亿人次,参与讨论47.2万人次。

(二)《中国一分钟》多模态话语传播意义建构策略分析

1.文字解说:数据对比与关键词运用的主题意蕴意义建构

该片播出时,注重文字解说的生动表达,并大量运用关键词与数据对比,强化了时政节目主题,并让人产生强烈的心理震撼。首先,数据运用作为《中国一分钟》系列时政微视频的最大特色,广泛应用于视频字幕当中,数字让抽象内容变得生动可感,让观众更加直观感受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生态等巨大变化。同时,运用1分钟时间维度与1分钟内发生事件形成对比,如“一分钟创造GDP1.57亿元”,数字的强烈对比更容易使观众产生民族自豪感。其次,微视频节目擅长运用“挑战”“成长”“突破”等系列关键词,让人充满希望与干劲,彰显出中国自立自强、蓬勃发展的大国形象。如“一分钟冲击一次充满难度的挑战”“一分钟经历一次不同以往的成长”“一分钟实现一个突破”等,文字模态中不断传递出中国未来可期、敢闯敢拼的豪迈之感。

2.声音传播:同期声和音乐互衬并用的情感烘托意义建构

时政微视频的声音模态由同期声和音乐两部分构成。背景音乐节奏的变化通常可以起到意义建构的作用,另外,视频恰当使用现场同期声,可满足受众精确获取信息诉求,对舆论引导也可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中国一分钟》系列时政微视频大多以一首纯音乐作为背景音乐,消除了国际受众因文化差异造成的音乐理解障碍,同时,声音极具价值编辑作用,比起画面本身,声音能更好地辨别出画面中的精彩部分。[6]

如《中国一分钟·内蒙古篇》中声音与画面的结合(见表1),凸显内蒙古的特色文化和得天独厚的地域优势。又如《奋斗中国一分钟》视频结尾处,直接引入习总书记博鳌亚洲论坛发表讲话:“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中国推动更高水平开放的脚步不会停滞!中国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的脚步不会停滞!中国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脚步不会停滞!”。片中习总书记饱含深情,向中国人民更向世界人民做出庄严承诺,现场同期声带动观众情绪,使观众对国家战略有了更加清晰立体的了解,也让国家意志的传递更加深入人心,同期声和音乐互衬并用,情感烘托十分到位。

表1 《中国一分钟·内蒙古篇》画面与声音的结合

3.图像传播:再现、互动与构图的多元场景叙事意义建构

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创始人克瑞斯(Kress)和勒文(van Leeuwen),建构了多模态话语的三种意义分析模式,即视觉符号的再现意义——视觉符号能再现客观世界的人和事物;互动意义——视觉符号可用来与人互动,甚至用来影响他人观念和行为;构图意义——视觉符号信息被组织的方式所体现信息之间的关系以及信息发送者的意图。[7]

一是视觉符号的再现意义。再现意义即图像传播再现的内容,以及图像叙述对象与外部世界的关系。Kress和Van Leeuwen(1996)根据图像特点将再现意义分为叙事再现和概念再现两种类型,《中国一分钟》系列时政微视频体现了多模态话语的叙事再现。以《中国一分钟·湖北篇》为例,视频画面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湖北历史名片曾侯乙编钟,再现了湖北悠久的历史文化,又与微视频主题契合,紧接着,具有象征意蕴的黄鹤楼、楚河、户部巷、神农架、东湖绿道、万里长江第一隧道等镜头相继呈现,展现了湖北典型的地域特征风貌。随后,镜头转向戏水的父女、滑冰的孩子、打太极的老人、放风筝的情侣,《中国一分钟·湖北篇》将这些意象高度整合,通过对不同年龄人群淋漓尽致的活力描绘,勾勒出底蕴深厚、蓬勃昂扬发展中的湖北形象。

二是视觉符号的互动意义。观看电视图像时,可以让现实观看者与图像叙述对象之间形成特定场景关系,通过社会距离、接触角度与视点三个要素,从而引发双方互动。Kress和Van Leeuwen认为,社会距离可分为远景(表现冷漠的社会距离)、中景(体现公共事务中的互动)和近景(体现人物与受众的亲密关系)。[8]《中国一分钟》系列时政微视频在展现名胜古迹、生态环境、城市发展时,采用航拍远景给人以气势恢宏之感;而在表现地方曲艺、匠人技艺、民俗文化时,采用中景与近景让人产生代入感。如《中国一分钟·重庆篇》中,“一分钟川剧演员徐超变脸9次”、“一分钟非遗传承人李俭康丢梭推扣51次织造夏布”、“一分钟‘棒棒’舒以国爬完50级坡坡坎坎”、“一分钟焊工史亚磊架设水晶连廊用掉4米焊丝”等片段,均多次使用近景与特写。远景与近景的巧妙切换,平视与仰视的镜头转换,让人既看到了宏观图景,又能体会每个人表情的细微变化。紧凑的素材、大量的信息、快切式的镜头剪辑,在迅速转变的音乐节奏和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中,展示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成果,这种拍摄与剪辑手法,不仅增强了视频表现力,带来观众内心的震撼,还能真实感受到中国日新月异的变化,与观众产生互动和共鸣。

三是视觉符号的构图意义。影响微视频构图意义的要素很多,如各种符号元素置于视频中的位置(视频开头或结尾)、画面布景、色彩运用等,通过对大量图片功能意义研究,Kress和Van Leeuwen认为,多模态构图意义主要体现为信息值、显著性和取景三方面。首先,信息值通过构图中各种元素的左右摆放,以区别已知信息与新信息,满足观众的知识解读需求;其次,显著性的表达方式体现为色彩饱和、情感浓烈,具有吸引观众注意力的鲜明特征。如《中国一分钟》系列时政微视频以“一分钟中国会发生什么……”文字开篇,又以该文字收尾,起到首尾呼应作用,同时,将“一分钟”白色字体作为已知信息置于视频左下方,而将一分钟内所发生具体事件作为核心信息置于右边,信息显著性提示一目了然。色彩运用方面,该微视频以绿色、蓝色等清新色调取景为主,一改往日“中国红”热闹、强烈的国际刻板印象,更能凸显中国和谐、辽阔与大气之感。总之,构图意义将图像的再现意义与互动意义整体呈现,构成一个有机整体,能够最大限度表达出作者的真情实感。

五、结语

纵观主流媒体的融合深化转型,时政微视频在创新传播形式、报道重大政治新闻等方面表现不俗,成为中国国际形象的重要传播载体,一系列传播中国声音、中国主张的时政微视频,通过创新媒体话语表达和叙事方法,综合运用多模态话语传播方式,着力突显了传媒影响力、公信力和引导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既要讲好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宏伟事业,也要讲好中国人民奋斗圆梦的点滴瞬间,还要讲好中国坚持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理念,以鲜明的中国视角、广阔的世界眼光,展示中国作为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良好形象,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真正实现把中国故事讲遍世界,把中国声音传遍全球。[9]

当前,随着新媒体形态的增多,讲好中国故事的方法与渠道日益丰富多样,为媒体融合传播提供了更好的物理载体、高新技术与时空场景,《中国一分钟》系列时政微视频的大受追捧与创新探索,让我们看到了传媒提升中国形象、振奋国人精神的无限可能。宏观来看,它既承担起传播国家意志和国家信念的重要任务,对外彰显出大国风范和国民风貌,对内宣传了主流文化价值观;微观来看,《中国一分钟》富有冲击力的色彩、镜头与取景,蕴含着中华民族的审美理念和文化思想,糅合了一个国家地理空间的民族文化认同,体现了传播自身蕴涵的强大威力。今年,正值我国建党100周年重大历史节点,传媒如何利用时政微视频的生动传播特征,向世界展示共产党人沐雨栉风带领中国人民谋求幸福的峥嵘历程,让世界认识百年中国之巨变,增强国人奋战下个百年的信心,成为当前我国政治传播创新转型的重要命题。

猜你喜欢

时政模态
基于BERT-VGG16的多模态情感分析模型
多模态超声监测DBD移植肾的临床应用
跨模态通信理论及关键技术初探
时政要闻
“时政作文”如何备考
模态可精确化方向的含糊性研究
时政资讯
时政
高速颤振模型设计中颤振主要模态的判断
今人优秀时政诗的写作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