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高校学生国际交流中的教育公平问题初探

2021-06-17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21年6期
关键词:国际交流教育资源学业

马 健

(南京财经大学 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南京 210023)

引言

中国高校普遍把国际化作为学校的重要发展战略或举措,着力创造学生国际交流的机会,提升学生的国际化程度。这对于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实践型、复合型、创新型国际化人才具有重要意义。国家也鼓励高校的国际化发展,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及《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等文件中都对有关问题进行了部署。然而在推动学生国际交流的时候,其中蕴含的教育公平问题没有得到重视。高校在推动国际化发展的同时,还应注重学生国际交流中的教育公平问题。

笔者以“学生国际交流”和“公平”为关键词,通过中国知网核心期刊检索,并没有发现把学生国际交流与教育公平联系在一起的研究,目前大多数研究或者单纯着眼于学生国际交流的现状、困难与对策,或者是着眼于一般意义上的教育公平问题。因此,本研究旨在初步探索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蓬勃发展过程中所忽视的由学生国际交流引发的教育公平问题。

一、学生国际交流的教育公平

(一)教育公平的含义

教育公平,国际经合组织认为,就是要“保障学生的高等教育升学机会和学业成就是建立在个人的先赋性能力和学习努力程度的基础上的,它并不受到包括家庭背景、性别、种族、移民、居住地、年龄、身体残疾等个人或社会境遇的影响”[1]。它包含三个原则,即平等原则、差异原则和补偿原则。平等原则指的是权利和机会均等,差异原则指的是因材施教,为不同群体提供多样化的教育资源选择,补偿原则则是对弱势群体给予的补偿。

(二)学生国际交流中的教育公平

在教育公平的理论框架下来审视学生国际交流中的教育公平问题,可以看出,高校为学生提供的国际交流机会可以被视为教育资源。学生,无论其年龄、性别、家庭经济社会背景等都应该平等地享有这种国际化的教育资源,即满足教育公平的平等性原则。然而,学生个体差异客观存在,尤其是在经济状况方面差异显著。要充分考虑到不同学生群体的差异,为学生提供异质化的国际交流机会,也就是满足差异性原则。高校学生群体中,弱势群体,包括经济困难群体等,学校也应该采取措施保证其享有一定的国际交流机会,而不能将这一群体边缘化或者完全隔离,即满足补偿性原则。

(三)学生国际交流的含义

学生国际交流,不仅仅指前往海外学习,还包括在国内与来华留学生的交流,参加在国内举办的国际科研活动、国际会议、外籍专家的讲学活动,修读国际化课程等方面,也就是本地化的国际交流形式。

研究学生国际交流的教育公平问题,就是要考察国际优质教育资源的公平配置,使学生公平地享有国际交流的机会。

(四)学生国际交流中教育公平的意义

作为教育资源的国际交流,高校对其的配置对学生的学业参与与学业成就有着显著的影响。

学生通过国际交流,对于其学业成功有着积极的意义。阿斯汀提出了学生参与理论,他认为,“学生只有积极参与到高校的各项活动中才能学得更好,学生学习就是学生参与的整个过程。”[1]因此,学校要构建优质的环境,提供学生参与的机会,有效促进其参与并提升学业。与之类似,汀托提出了学生融入的概念,他强调,“在与院校正式和非正式学术、社会系统的互动过程中,学生初始意图和承诺被逐渐调试和再形式化……学生互动带来学术融入和社交融入。”[1]从而影响其学业成就。参与理论和融入理论都强调了学生参与的重要性。就学生国际交流而言,通过参与国际化的课程、课外活动,与国际教师和学生互动,能够促进其学术融入和社会性融入,提升其技能与特质,从而对其学业成功及毕业后发展产生积极的作用。

正因如此,高校应该重视国际优质教育资源的公平配置,让国际化的发展成果惠及大多数学生,营造学生国际化参与的氛围,促使其参与与融入,从而直接和间接地助其学业成功。

我国的高等教育经历了20世纪90年代的扩招,目前已经进入到了高等教育的大众化阶段,学生的群体构成也很复杂,呈现异质化的特点。在家庭经济社会背景、学业基础等方面差异显著。而狭义的学生国际交流,对于学生的经济背景要求较高,家庭经济背景好的学生有更多出国交流的机会,更为直接地接触和享受国际优质教育资源,有利于自身更为全面的提高,有利于其毕业后的就业或继续深造。而家庭经济背景不好的学生则无法负担出国交流的费用,在与出国学生群体的竞争中逐渐处于劣势。后果就是能者越能,弱者越弱,容易产生马太效应。因此,保证不能出国交流的学生的国际交流机会,为不同学生群体创造不同的机会,并给予必要资助,以满足差异性和补偿性原则,有利于把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的成果和国际优质教育资源惠及更大多数的普通学生,促进整个学生群体的发展,从而也利于社会公平。

二、学生国际交流教育公平的制约因素

制约学生国际交流教育公平的因素,可以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进行分析。

宏观层面主要是,高层次院校(如985、211工程院校)的国际交流远活跃于地方普通院校,这与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平衡不充分及高校发展的不均衡有密切关系。学校层次越高,所获得的资源越多,能为学生开展的国际合作项目也就越多。“部属高校不仅比一般地方高校获得了更为丰厚的经费支持,也获得了地方高校难以企及的办学特权……这种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整体向优倾斜的政策,是一种教育不公,说到底就是教育布局、教育投资、教育师资力量调配不合理造成的。”[2]以教育经费为例,《中国教育经费统计年鉴—2018》显示,中央属高等学校生均教育经费支出为59 175.94元,生均公共财政预算教育经费支出为33 467.48元。与之相对应的地方高等学校生均教育经费支出27 308.77元,生均公共财政预算教育经费支出18 608.12元。如图1所示,差距明显。

资源的不同,造成了学生国际交流的教育公平问题,部属院校和地方院校差距显著。据中国国际教育交流协会发布的《2016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状况调查报告(本科部分)》(以下简称《报告》),在出国留学规模方面,“每所高校毕业生中平均有320.38人出国留学(SD=622.282),部属高校的相应均值(M=1226.07, SD=1113.502)是地方高校(M=173.07, SD=308.761)的7倍,两者差异显著(t=8.456, p<0.001***)。”

微观层面,可以从学生个体和学校组织两个方面来分析。这些因素的存在,造成了高校国际教育资源配置的不公,影响到学生的国际交流参与,进而影响到学生的学业成就。同时,由于个体因素和组织因素的存在,使学生国际交流的参与以及学业成就产生差异,反映出了国际交流中的教育公平问题,如图2所示。

个体因素包括:

1.家庭经济社会背景。家庭经济社会背景较好的学生,不仅可以负担出国交流的费用,而且在国际交流方面的规划会比较好,家长可以给予学生更多的建议,因而在校本的国际交流的参与中也会更为主动。相反,家庭经济社会背景处于弱势的学生,会因为经济因素,觉得国际交流与己无关,因而不仅会忽略出国交流的机会,也会漠视校本的国际交流。

2.个人综合素质。主要是指在国际交流过程中的语言文化能力、社会适应程度、人际交往能力等。若素质较好,则更愿意且能够参与到国际交流中,若素质达不到要求,或者因为家庭经济条件限制而未能形成国际交流的意识,未在有关方面加以学习提高,或因家长对于子女过于担心而不鼓励其参与,则会阻碍学生的国际交流。

组织因素包括:

1.国际交流项目的数量与层次。学校是否为学生提供数量充足层次较高的国际交流机会,也会影响到学生国际交流的参与程度。这种机会既包括出国交流,也包括在学校的本地国际交流。如果学校提供的项目数量多、层次高,能够满足不同学生群体的多样化需求,那学生的国际交流程度会显著提高。然而,如果学校的项目很一般,对学生的吸引力不足,学生参与国际交流的热情就不能被调动起来。

2.学校与国际交流有关的制度。学校国际交流的配套制度的完善与否,也会影响到学生的参与程度。这里的制度主要包括咨询服务制度、选课制度、学分转换制度、评奖评优制度等。若学生参与了国际交流,比如出国学习,但回国后不仅学分因为缺乏制度而不能转换,且影响到了奖学金等的评定,那么可以想象,参与的学生会因此减少。据《报告》统计,在完善“选、派、管、学、用”工作机制,加强全链条留学人员管理服务体系,优化出国留学服务方面,部属高校已经或准备启动这项工作的比例(占74.07%)远高于地方高校(占52.01%),存在明显差异。

3.国际化师资队伍和课程体系。学校如果有完善的国际化师资队伍,有国际化的课程体系,也可以使学生较为容易参与到国际交流中,与国际教师、与国际前沿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形成互动。反之,则限制了学生的国际参与。据《报告》统计,部属高校引进的境外专任教师人数(49.95)远高于地方院校(14.46),即便是语言类外教,部属高校(14.42)也明显高于地方高校(8.11)。课程建设方面,全外语授课学科专业数,部属高校的均值为17.78,显著高于地方性院校的2.7。

国际化师资队伍的打造和国际化课程的建设,是需要大量投入的。由于宏观因素的存在,导致了微观层面上的不公,进而影响到了学生国际交流的教育公平。

4.学校资助体系。这一点主要是在狭义的国际交流即出国交流方面起作用。“从理论上讲,学生资助的基本理念是公平,其核心功能则是促进公平。可以说, 增进和维护公平的理念始终贯穿着学生资助制度变迁与发展的整个过程。”[3]在学生国际交流方面,很多品学兼优的学生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无法出国交流,在政府和学校层面,如果能够为家庭经济困难群体提供资助的话,势必会促进弱势群体的国际化参与,从而更加全面地促进其学业成功。

宏观层面和微观层面相互作用,个体因素和组织因素的共同影响,造成了不同学生国际化参与程度的不同,由于学生参与和学生融入的差异,导致了其享受的教育资源的差异,进而造成了在国际交流方面客观上的资源分配不均及教育公平的缺位。需要注意的是,虽然把影响公平的因素分开来讨论,但实际上各因素环环相扣,相互影响,整体上的相互作用和共同作用,最终导致了国际交流中的教育公平问题。

三、促进学生国际交流教育公平的措施

根据上述对于有关定义和影响因素的分析,要在学生国际交流领域促进和实现教育公平,需要从宏观层面和微观层面共同改进。

宏观层面上,教育主管部门在支持高层次院校的同时,在政策和资源方面也应适度向地方性院校倾斜,扶持地方性院校的发展。同时,也应适当积极发挥第三方社会机构在国际化办学方面的作用,为弱势高校学生的国际交流牵线搭桥,建立平台。

微观层面上,重点可以从学校组织层面着手,实现国际交流中的教育公平。

(一)大力发展校本国际化

大力发展校本国际化是实现国际交流中教育公平的有效手段。所谓的校本国际化,顾名思义,就是在学校本土引进国际优质教育资源,覆盖更广泛的学生群体,使其不出国即可实现国际交流。加拿大著名学者简·奈特认为,“高等教育国际化就是把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理念引入到教育机构的教育、研究和服务等功能中去的过程。”[4]而在《教育大辞典》中,对于高等教育国际化提出了三大表现,“一是加强外语教学,大量增设有关国际问题的课程、专业和科系,注意培养从事国际事务和国际问题研究的专门人才;二是进行广泛的人员国际交流;三是进行教育和学术的跨国合作。”[4]从国内外学者有关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阐述来看,国际化的过程应该包含两个方面,也就是“走出去”和“请进来”,“请进来”应该算作更为重要的一方。毕竟如前文所述,学生出国的比率相较于全校学生而言是非常低的,要真正使优质教育资源惠及全校师生,实现教育公平,就要着力引进资源,发展校本国际化。

相对于出国交流,校本国际化不仅能够实现与出国交流类似的功能,而且更易于实施,更能惠及大多数学生。

如图3所示,把学生在国内还是国外作为横轴,国际学生与国际师资作为纵轴,右半侧代表了学生出国交流,左半侧代表了校本的国际交流。可以看出,本土国际化与出国国际化,都可以使学生与国际学生接触交流,也可以享受到国际学者的课程、教材、教学方法等。而其中的差别就是“环境变量”,也就是亲身感受异域的文化、日常生活和语言。虽然在环境变量方面不能做到完全相同,但已经在最大程度上保证了学生国际交流中的教育公平,满足了不同背景的学生享有与其特点相适应的国际交流机会,符合差异性原则。

原对外经贸大学校长施建军在论述对外经贸大学本土国际化培养支撑体系时,提到了八点校本国际化的具体措施,即“国际化的专业体系和课程体系”“国际化的师资队伍”“国际化的课堂教学”“国际化的专业教材”“国际化的语言环境”“国际化的实习和短期学习”“国际化的文化交流”“国际化的校园活动”[5],具有借鉴意义。具体来说,也就是在学业融入方面,引入国际先进的教师、课程、教材、培养方案、教学方法等,在社会融入方面,充分利用来华留学生资源,建设多元文化校园,实现校园内的跨文化交流,组织跨文化活动,充分将国际教育资源覆盖至全校学生。

(二)完善针对学生国际交流的学生资助体系

目前,国内高校的资助主要是保证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入学和学业持续。资助制度在维护教育公平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扩大了弱势群体享受高等教育资源的机会。然而随着经济社会的变革,学生的家庭经济状况较以往已有改观,而且从人才培养的角度说,国际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对于学生群体毕业后的发展也会有积极影响。因此,在高校资助体系中,除保持以往的功能外,还应适当增加对国际交流等方面的资助,不仅能使品学兼优但经济困难的学生有机会出国交流,获得与经济状况较好的学生一样的国际交流机会,享有国际优质教育资源,也能使他们在毕业后能够获得更好的发展机会,从而促进社会公平,避免高校的国际化成为了为富人而设立的专门游戏,实现教育公平的补偿性原则。

实际上,对于出国交流的资助已经存在。例如,南京大学、扬州大学、盐城师范学院等各级各类学校都为学生出国学习提供了一定的奖学金形式的资助。然而,相对于整个费用来说,资助的额度并不算多,只占整个项目费用较少的一部分,所以这种资助更多的着眼点是以此为卖点推广项目吸引学生,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仍然无法负担余下的费用。另一种是对学生进行全额资助。例如,江苏省教育国际交流中心建立了江苏高校学生境外学习政府奖学金项目,会有部分名额给予全额资助。为了保障资助的效果,对资助人的要求也是非常高的,除了英语水平的要求外,还需在校期间曾获得校级学习优秀奖学金二等奖以上(含)且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或同时获得国家奖学金与国家助学金。在经费来源有保障的情况下,这样的全额资助以及严格的审核还是值得肯定的。

结束语

中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发展,有利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创新创业人才。在国际化的进程中,高校要充分考虑到国际教育资源的公平配置,通过发展校本国际化、完善资助体系,满足教育公平对于差异性原则和补偿性原则的要求,营造促进学生参与和学生融入国际交流的环境,保障国际化的成果惠及更广大的学生群体,促进学生学业成功,实现教育公平。

猜你喜欢

国际交流教育资源学业
打造中原武术国际交流新IP
艰苦的学业
音乐提升学生学业表现
树起学业担当之心
国际交流与合作
面向数字化教育资源的Flash到HTML5转换研究
自主学习视角下的开放教育资源文献综述(上)
35
我校加入优秀本科生国际交流项目
“五老”是金钱买不到的优质教育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