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习近平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看中小学校师资队伍现代化的内涵与实施路径

2021-01-17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21年6期
关键词:教科研师德师师德

赵 宇

(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 教育教学评估与质量监测中心,哈尔滨 150080)

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立足基本国情,遵循教育规律,坚持改革创新,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落实会议精神,国家出台了《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和《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这使教育现代化又一次备受关注。关注的焦点在于怎样在现代信息社会背景下,以先进教育观念为指导,运用先进信息技术促进教育变革,体现“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要求。教育现代化内涵十分丰富,包括观念、制度、内容、方法等多个层面,而其关键是师资队伍现代化。

一、习近平总书记对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论述

(一)明确认识好教师的特质,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

2014年教师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在与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曾鼓励大家要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并提出了好教师的“四有”标准。一是好教师要有理想信念,既要精于“授业”“解惑”,更要以“传道”为责任和使命,点燃学生对真善美的向往,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浸润学生的心田,转化为学生的日常行为;二是好老师要有道德情操,成为以德施教、以德立身的楷模,引导和帮助学生把握好人生方向;三是好老师要有扎实的学识,要通过学习,不断充实、拓展、提高自己,成为既精通专业知识,又有广博的通用知识和宽阔的胸怀视野的智慧型教师,能在各个方面给学生以帮助和指导;四是好老师要有仁爱之心,要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宽容学生,对学生的教育和引导充满爱心和信任,要懂得有爱才有责任,要尽到教书育人、立德树人的责任,并把这种责任体现到平凡、普通、细微的教学管理之中[1]。从习近平总书记对好老师特质的诠释不难看出,努力培养造就一大批一流教师,不断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是摆在我国教育事业发展面前的紧迫任务。

(二)充分认识教师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坚持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基础工作

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教师承担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的历史使命,肩负着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时代重任,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基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进入新时代,人民对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的向往更加迫切。这对教师队伍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为此,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充分认识教师工作的极端重要性,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基础工作来抓。一是要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荣誉感,要通过设计更好的制度,打造教师职业的荣誉体系,激发教师群体的荣誉感,让教师执着于教书育人,并且从传授书本知识的“教书匠”转为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位的“大先生”。二是要切实提高教师的政治地位、社会地位、职业地位,使教师成为人人羡慕和尊重的职业。尤其要重视教育投入多向教师倾斜,不断提高教师待遇;要深入实施乡村教师支持计划,认真落实艰苦边远地区津贴等政策。三是要深化教师管理领域的综合改革。认真贯彻实施《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一方面创新和规范中小学教师编制配备,根据教育发展需要,统筹考虑、合理核定教职工编制,采取同工同酬等多种形式增加教师总量,增强职业吸引力;另一方面优化义务教育教师资源配置,深入推进县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教师、校长交流轮岗,实行教师聘期制、校长任期制管理,推动城镇优秀教师、校长向乡村学校、薄弱学校流动,更好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化发展[2]。

二、中小学校师资队伍现代化的内涵

师资现代化是教育教学工作有效实施的根本保证,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关键,更是提高教育质量、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关键。习近平总书记对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论述是我国对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做出的顶层设计,为我国师资现代化指明了方向。针对目前我国师资队伍建设存在的教师队伍结构性短缺、师德师风评价制度不够健全、教师素质能力有待提升和教师专业发展激励保障不够到位等问题,我国中小学校师资现代化应主要包括师资水平现代化和支持体系现代化两个层面。

(一)师资水平现代化的内涵

师资水平是指学校所拥有的教师队伍的数量与质量的水平。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所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办学规模和水平,是学校生存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学校的师资水平主要包括学校的师德师风建设和教师的素质能力两大方面,具体涵盖教师配备情况、教师结构状况、师德师风状况、教师专业素质与教师育人能力等内容。师资水平现代化要求中小学校有一支师德师风高尚,具有先进教育理念、专业知识扎实、素质能力强、信息化教学水平较高的师资队伍。因此,实现师资水平现代化可集中体现在实现师德师风建设现代化和教师素质能力现代化上。其中师德师风现代化要求学校要有以育人爱生为主导的师德考核评价制度和完善的网络评价系统,学生、家长能够实时对师德师风情况进行评价反馈;素质能力现代化要求学校要足额配备具有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的教师,教师要有较高的信息化素养,能借助信息技术开展教育教学和网络教科研,不断产出以育人为主线的课题研究成果。

(二)支持体系现代化的内涵

支持体系是指以学校为支持源,通过校本教研、培训等支持手段,为本校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各种物质、信息、制度等的保障,是学校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和提升教师工作幸福感的保障条件。学校对教师发展的支持体系主要包括研培支持和激励保障两大方面,具体涵盖教职工队伍建设规划、教师专业发展规划、教科研管理制度、教师培训制度,教师评价制度和激励机制的制定、实施和保障措施等内容。支持体系现代化体现在学校关注教师的职业发展,搭建教师专业发展平台,完善学校教科研和培训制度,保障教师专业发展的条件和经费,落实教师的合法权益与福利待遇,为教师专业能力提升提供和谐、开放的环境。因此,实现支持体系现代化可集中体现在实现研培支持现代化和激励保障现代化上。其中研培支持现代化要求建立健全教科研和业务培训制度,提供广泛的学习交流平台,鼓励广大教师开展研究、培训活动,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切实的措施保障;激励保障现代化要求科学规划教职工队伍建设,建立健全教师专业发展规划制度,建立健全各种评价制度、激励机制,充分保障教师专业发展的条件和经费,落实教师的合法权益与福利待遇。

三、中小学校师资队伍现代化的实施路径

结合习近平总书记近年来对我国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论述,实现中小学校师资现代化要从实现师资水平现代化和支持体系现代化两个层面入手,通过重视师德师风建设、完善师德师风考评系统、关注教师专业发展、完善学校教科研和培训制度、多渠道开展研培活动、完善教师专业发展激励保障制度、提高教师待遇、维护教师权益等诸多途径,保证教育教学工作有效实施,提升学校师资队伍整体素质,提高学校现代化育人水平。

(一)师资水平现代化的实施路径

1.学校师德师风建设现代化的实施路径

(1)以制度建设为抓手,建立健全师德建设长效机制。中小学校要高度重视师德师风建设,把师德作为教师队伍素质第一标准,认真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建立健全师德建设长效机制,完善以育人爱生为主导的师德考核评价制度;强化师德考评,把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考核的重要内容,纳入教师考核聘用等各项工作中,与教师资格定期登记紧密挂钩,推行师德考核负面清单制度,实行师德一票否决。

(2)以理想信念为宗旨,完善师德教育的形式和内容。中小学校要通过集中学习、研讨、访谈、座谈等形式加强教师理想信念教育,引导教师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先进思想文化,有责任感,有奉献精神,尊重关爱学生,指导学生健康成长。

(3)以网络评价为载体,创新师德考核评价的途径和方法。中小学校要建立和完善师德师风网络评价系统,让学生和家长通过网络平台等渠道及时反馈学校师德师风建设存在的问题,监督教师的师德师风,实现师德考评可操作化、常态化、长效化,引导教师自觉履行师德规范,努力做到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以德育德,不断提高家长对学校师德师风建设的满意度。

2.教师素质能力现代化的实施路径

(1)以法律法规为依据,配足配齐专业对口的专任教师。中小学校要按照国家、地方要求足额配备学历达标的、能够开齐开足各类课程所需要的专任教师,生师比要符合国家相关规定;学科教师专业对口率要达到相关要求;学校可通过核定编制、盘活事业编制存量、区县统一招考管理等方式及时补充教师;民办学校要依法配足配齐教职工。

(2)以技能大赛为契机,搭建教师专业成长的能力平台。学校要定期开展教师教育技能和教学基本功训练,组织各项基本功比赛,为教师搭建各种教科研平台,使教师在实际教学中不断掌握先进的教育理念和学科知识,不断增强活动育人意识、创新意识和科研参与意识,形成较强的专业能力。

(3)以教育需求为导向,开展常态化的教师信息技术培训。学校要从教学需求出发,对教师开展常态化信息技术培训,使教师普遍掌握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编辑等软件使用技术。学校要为教师集体备课、编写教学计划、设计教学活动方案、制作教学课件等教科研活动建立网络平台,提供教学资源和相关培训,全面提高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使教师能有效地将现代科技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

(4)以立德树人为宗旨,开展实践育人的网络教育科研。学校要鼓励教师依托信息技术,利用网络平台开展网络教育科研,通过不断整合优质教学资源,总结教学育人经验,形成以育人为主线的课题研究成果,充分利用网络空间自主学习与自我发展。

(二)支持体系现代化的实施路径

1.研培支持现代化的实施路径

(1)以教学反思为目的,建立完善的教科研制度。学校要重视教师教研和科研工作,建立完善的课题研究及成果交流等教科研制度,将教师教研、科研工作纳入学校常规工作,定期组织全体教师高质量开展集体备课、听评课、教学反思等教学活动,经常开展教育课题研究、成果交流等教科研活动。学校要积极支持教师参加各种教研和科研活动,并鼓励教师将取得的教科研成果有效指导教育教学。

(2)学校要重视教师培训工作。建立完善的教师培训制度,为教师提供大量的学习交流机会,大力支持教师参与各级培训交流和学习活动,不断扩大参与培训教师的覆盖面,构建以校为本、基于课堂、应用驱动、注重创新、精准测评的教师信息素养发展新机制和新模式,形成良好的培训效果。

(3)学校要重视名师工作室或教师学习共同体建设。要设有覆盖各学科的名师网络工作室,建立网络学习平台,鼓励、支持教师应用网络学习空间、教师工作坊、研修社区等平台整合、开发、引进与课程教材配套的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常态化开展校园内外网络研培和线下研讨活动,提供教师开展线上线下研讨交流的资源平台和活动平台,扩大优质师资和教育资源的辐射面、受益面。

2.激励保障现代化的实施路径

(1)学校要科学规划教职工队伍建设。建立健全教师专业发展规划制度,有效指导每名教师制定科学、稳定、可行的个人发展规划,并帮助教师明确近期和远期发展目标,同时要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充分、有力的条件和经费保障。

(2)学校要高度尊重、维护、落实教师的合法权益与福利待遇,完善教师待遇保障制度;要依法配足配齐教职工,解决非在编教师工资待遇偏低问题,逐步实现同工同酬,提高其社会地位和职业地位。

(3)学校要以教师职业发展规划为蓝图,建立健全各种激励机制,科学合理地制定发展性保教工作评价制度、发展性教师评价制度和教师信息技术提升激励机制,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要为教师爱岗敬业、做好教书育人工作提供良好的环境,增强教师的工作幸福感。

猜你喜欢

教科研师德师师德
在“四史”学习中涵养高尚师德
做好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答卷人
以“四个回归”为本加强高校辅导员师德师风建设
略论基础教育期刊编辑与中小学校教科研共同体的互动
基于STEAM教育的立体教科研模式构建与实施
师德考核“ 量化”实践与思考
爱是师德的源头活水
如何强化小学师德师风建设
“教-研-修”一体化网络教科研平台的设计研究
爱是一种恒久的修炼——一名中学音乐教师的教科研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