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耸在世界屋脊上的土林王国

2021-06-15金沙江

照相机 2021年3期

金沙江

札达土林位于我国西藏自治区阿里市札达县,阿里位于青藏高原的西部,有“世界屋脊的屋脊”之称,平均海拔达到4500米以上。札达县是阿里地区西部的一个边境县,西边隔着喜马拉雅山与印度交界,西北边是克什米尔,是世界屋脊的西垂一隅。县城托林镇海拔3728米,还不算太高,全县面积2.4万平方公里,因为这里高寒缺氧,紫外线强烈,气候干燥,植被稀薄,交通不便,生存条件恶劣,居住人口还不到1万,是全国人口密度最小的地方。

札达的土林地貌可以说是非常独特和气势广阔宏大的,横亘数百公里,如同大海一样连绵不绝,群峰层层交错叠现、个体形态丰富多样,土林的分布面积达2500平方公里。国家2005年在这里批准成立了札达土林国家级地质公园,以县城托林镇为中心,地质公园东接普兰县,西抵克什米尔,南至喜马拉雅山脉,沿象泉河两岸及支流展布,是一座以土林地貌为主的国家级地质公园。公园总面积约450平方公里,海拔3750~4450米,是世界上面积最大、最典型的新近系地层的土林地质公园。

札达土林地貌在地质学上叫河湖相,这个宏大土林的形成,从地质科学上的研究表明,早在240~600万年前,青藏高原隆起相对较低,喜马拉雅山和冈底斯山两大山系之间是一个面积广达70000平方公里的大湖盆,札达湖盆当时亚热带森林草原气候,湖边驰骋着以三趾马和小古长颈鹿为主的动物群,湖中生长着似天鹅绒鹦鹉螺和介形虫等淡水生物,两个山脉冰川雪峰的流下融水汇于湖盆之中,同时水流将大量砾卵石、细粉沙和粘土携带而下,沉淀堆积于湖中。在数百万年间,湖盆中积累了最厚达1900米的沉淀堆积层,堆积物主要是夹有砾卵石层的棕黄、褐色的半胶结细粉沙层,而且有钙质胶结,比较坚固,具有像黄土直立不倒的性质,这是土林的物质基础,为以后风雨和流水雕琢成各种地貌造型提供了原始材料。从200多万年前起,青藏高原整体大幅度隆升,远古的札达大湖也随之抬升,几乎成为天湖,湖水外泄最终被排干,湖底堆积层露出,成为海拔4000米的高原,这才叫沧桑巨变呢。在后来的岁月中,受到象泉河等河流和季节性水流的冲蚀,原本平坦的堆积层被深深刻切,形成纵横交错的千沟万壑,如同陕北黄土高原的沟壑。伴随着札达特殊的气象条件,年降雨量只有160mm,强烈日光暴晒形成的干旱。非常集中的雨季降水,急促的雨水冲击极度干燥的土崖表面,雨水细流沿垂直的裂隙或软弱带向下冲刷,由于各种基岩的抗风化能力存在差异,松软部分逐渐被剥离冲掉,较为完整和坚硬的部分保留下来,形成板状崖壁、土柱、土塔,再加上风蚀作用,慢慢演化形成了波状起伏、层林叠现、气势恢宏的土林地貌。

由于自然环境的机遇、地质条件背景的不同,土林地貌就有着千变万化的不同形态,如残留式土林、柱状土林、根茎状土林、城堡分列式土林、双色台阶式土林、峰丛、角峰、岩洞等等。还有许多文人雅客起了许多的雅致名称如宝瓶式土林、古钟式土林、蒙古包式土林、哥特式土林、双子式土林、古碉式土林等等。札达土林大处有着雄浑与豪放,小处有着灵秀与精细,都是大自然神奇之手的杰作。站在托林寺里远观象泉河边土林峰丛分列连绵,近看土崖如台如城。在古格古城高处远观,蓝天白云下的荒原广袤辽阔,久远亘古、土林横亘、气势恢宏,让人感到凝重、庄严与肃穆。

如果说山体是土林的躯干,那光线则是土林的灵魂,青藏高原通透强烈而多变的光线给予土林惊艳世人的风采,广袤土林在不同的光线下展现出不同的绚丽画面,强烈的日光下犹如坚硬的木刻,夕阳中成为镀上金色的雕像。而穿过云朵间隙的光线投射在土林上,更是云移光影动,使连绵的土林群峰光影斑驳,瞬息万变,很是美麗而生动。我觉得清晨初升阳光中的土林最漂亮,比较柔和的光线平斜地射来,土林显得立体感很强,色调清新而柔和,朝气蓬勃。但是也有许多人陶醉于傍晚的金黄。冲击眼球的地方,摄影家的天堂啊!现在菲林谋杀的不多了,可是存储卡还是要多带一些的。

象泉河,发源于札达东边喜马拉雅山的冰川。象泉河流经札达全境穿过喜马拉雅山脉流入印度。象泉河孕育了札达璀璨的象雄文化、古格文明和奇特土林地貌。

古格王朝遗址是第一批全国文物重点保护单位,是古格文明的代表,有着相当高的历史价值和文物价值。古格王朝起始可上溯到象雄国,从9世纪西藏吐蕃王朝瓦解后开始建立,它是吐蕃王室后裔在阿里建立的地方政权,王朝到17世纪结束,前后传了16个国王,其最盛时范围达到阿里全境。古格王国城堡坐落在荒原中一座凸起300多米高的土崖上,现在游客在高原登上土崖还是需要一些体力的。土崖面临河流的一面是绝壁,地势险峻,民居、洞穴、庙宇、碉楼自下而上分层次有序依山建造,直抵山顶王宫,城堡建于公元10~16世纪。几经风霜,现在登到山顶看去,除几间寺庙外,其余房舍已经塌顶,只剩下一道道残垣断壁,但雄风依存。古格建筑有严格的等级制度,山坡上是王族的住所,山下奴隶居住,洞穴是僧侣修行之处。沿长长的山窟通道爬上,才能到达崖顶之上的王宫。高高在上的王宫,显示出国王至高无上的权力,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军事防御。山下还有恐怖神秘的无头藏尸洞,记录展示着这里残酷诡秘的一面。

在札达县城托林镇外,象泉河岸边土林之下,有西藏名寺——托林寺,托林寺是古格王国王子益西沃于11世纪初创建。托林,意为“飞翔空中永不坠落”,托林寺也意为“飞翔寺”。古格开国之时,已确定尊崇佛教,托林寺也逐渐成为当时一个藏传佛教中心,是中世纪的西藏名寺。文革期间受破坏较少,庙宇建筑基本保持古老的原貌,幽暗的大寺里壁画辉煌。高原的落日总是那样的壮观迷人,橙色光线穿过通透的高原空气,把古塔、寺庙、玛尼堆和高高的土林,一切一切都镀上金黄,虔诚的藏民转动着经筒,咏诵经文,拖着长长的身影,沿佛塔间的小道绕着托林寺虔诚地转经,红红的晚霞立在半边天中,太阳就要下山了。

无论路途有多么的遥远、无论海拔有多么的高,独特和神秘永远是阿里札达这块苍茫高原对人们的强大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