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语文名著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研究与实践

2021-06-07丁波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2021年4期
关键词:实践教学策略研究

丁波

[摘   要]注重名著整本书阅读是语文部编版教材的亮点之一,它打破了片段式阅读一统天下的局面,要求学生完整地、系统地阅读整本书。整本书阅读弥补了片段式阅读的不足与缺陷。文章从做好读前引导、强化读中指导、构建读后多元评价体系三个方面对名著整本书阅读教学的策略进行了探索,以期学生能够获得较好的阅读实效。

[关键词]名著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研究;实践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1)12-0006-02

根據教育部要求,自2019年秋季学期始,全国中小学启用部编版教材。部编版语文教材的亮点之一就是非常重视名著整本书阅读。结合江苏省初中语文名著阅读精品课堂观摩与研讨活动的收获,根据平时的教学实际,笔者对初中语文名著整本书阅读的教育教学方式进行了探究。

一、做好读前引导,激发阅读兴趣

1.科学规划阅读时间

初中生正处于青少年时期,其学习自觉性有待进一步培养。教师可以先根据不同名著的内容规划好阅读时间,再让学生根据他们的阅读实际进行调整。

如七年级上册教材推荐阅读的《朝花夕拾》中收录了鲁迅先生所作的十篇散文。其中有侧重写人的,有侧重记事的,有侧重议论的,等等。笔者建议学生用三周的时间完成《朝花夕拾》整本书的阅读。学生第一周的主要任务是了解这部名著的相关知识并阅读记录鲁迅童年生活的《狗·猫·鼠》《阿长与〈山海经〉》《无常》,第二周阅读批判封建思想、封建教育等的《二十四孝图》《五猖会》《父亲的病》《琐记》《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第三周阅读表现对亲友和师长的崇敬、怀念之情的《藤野先生》《范爱农》。

2.积极营造阅读氛围

现代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手机、平板等移动终端的普及,为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些设备,整合图像、视频、音频等资源,营造活泼生动的阅读氛围,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以《西游记》的阅读教学为例。在教学前,笔者播放了动画片《西游记》中的几个精彩片段,从而激发了学生的阅读欲望,提高了学生的阅读兴趣。

3.调整阅读内容

每册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都会给学生介绍2本必读名著和4本推荐阅读名著。如部编版语文教材七年级上册中把《朝花夕拾》《西游记》作为必读名著,把《白洋淀纪事》《湘行散记》《猎人笔记》《镜花缘》作为推荐阅读名著。

由于初中生的学业负担较重,笔者将教材的安排进行了适当的调整。笔者会引导学生重点阅读必读名著,再让学生从4本推荐阅读名著中选取1本并另外挑选1本自己喜欢的其他名著进行阅读。这样,既能完成教学任务,又能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教师可灵活调整阅读内容,给学生一定的自主权,让学生较好地完成阅读任务。

二、强化读中指导,提高阅读实效

在学生阅读整本书的过程中,教师要进行科学的指导,以提高学生的阅读深度和阅读效度。

1.用“学习清单”驱动阅读

在教学中,笔者运用“学习清单”引导学生进行阅读。有了任务的引导,学生的阅读不再信马由缰、自由散漫。在设计“学习清单”时,笔者严格遵循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原则,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在引导学生阅读《小王子》时,笔者提供了以下“学习清单”:(1)《小王子》的作者是谁?他有怎样的成长经历?(2)小王子为何离开B612星球,他先后去了哪些星球,遇到了哪些人,他们分别有怎样的特点?(3)小王子最终回到B612星球了吗?(4)书中反复出现“大人们真奇怪”。作者为何要塑造奇怪的大人们?(5)若你在生活中同时遇到玫瑰和狐狸,你愿意和谁做朋友,如何做朋友?这份“学习清单”遵循了由浅入深的原则,既关注到了小说情节的分析,又关注到了主题探究。

在学生学习阅读整本书的初期,“学习清单”可由教师来拟定。经过一段时间的引导后,教师可让学生练习自拟“学习清单”。当学生掌握了自拟“学习清单”的方法后,他们的阅读成效也定能得到提高。

2.开展专题探究

开展专题探究能够引导学生进行深层次的阅读,以对作品的主旨、社会意义等深层内容有所感悟,进而由表及里地完成整本书阅读任务。

在阅读《朝花夕拾》这部名著时,笔者结合教材上的资料引导学生进行以下专题探究。专题一:探究鲁迅的童年。笔者把展现鲁迅童年生活经历的《狗·猫·鼠》《五猖会》《阿长与〈山海经〉》《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四篇文章进行归类,要求学生完成三个探究任务:任务一是给重点字词、优美的句子或段落做批注,任务二是对照“学习清单”感悟鲁迅的童年生活,任务三是续写文章中的相关情节。专题二:探究《朝花夕拾》中的重要人物,要求学生对《阿长与〈山海经〉》中的长妈妈、《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寿镜吾老先生、《范爱农》中的范爱农等重要人物进行探究。笔者提出了两个任务:任务一是写一篇个人视角下的人物分析小论文,比如《我眼中的长妈妈》《我谈范爱农》等;任务二是画一幅人物简笔画。学生需选择某一篇文章中印象最深的一个人物,用简洁的线条画一幅能体现其形象特点的简笔画,并配上相应的文字介绍。

3.师生共读相互促进

“师生共读”这一理念很早就在阅读教学中被提出来了,但目前落实效果还不太理想。笔者在名著整本书阅读教学时,坚持做到师生共读,并与学生一起探讨、交流。比如在阅读《西游记》这部作品时,有学生提出“唐僧真可恶,孙悟空救了他还要被责怪,甚至被赶走”,还有学生提出“猪八戒好吃懒做,还挑拨是非”等具有偏见色彩的观点。在这种情况下,笔者告知学生不要急于下结论,应进行多角度的思考,全方位的评价。通过再读、再品,学生慢慢懂得了唐僧的佛家情怀,八戒的一时冲动,看到了他们善良、不达目的不放弃的一面。

师生共读,能够促进师生双方的共同成长。师生共读,将使师生养成“爱读书、会读书、读好书”的良好习惯,实现师生从“阅读”到“悦读”的转变,进一步提高师生的阅读实效。

三、建构读后多元评价体系,促进习惯养成

学生在完成整本书的阅读之后,要通过多种形式进行探讨交流,以深化感悟。为了让学生的阅读成果得到进一步巩固,让阅读成为常态、成为习惯,教师应发挥多元评价体系的作用。

1.通过自主测评了解读情

笔者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班上成立自主测评小组。每天上课前5分钟,各小组要对组内所有成员的名著阅读情况进行测评并做好统计。

在阅读《小王子》后,笔者请每个小组先独立设计自主测评试题再汇总成一份试题。各小组经过多次讨论,最终确定了自主测评试题。判断题有如下几题:(1)小王子居住的星球,非常小,叫作B330。(2)小王子居住的星球有一种非常可怕的种子,是猴面包树的种子。(3)小王子拜访的第二个星球住着一个扳道工。(4)小王子拜访的第六个星球住着一个大部头书的老先生。(5)在撒哈拉沙漠,我遇到一个小家伙,他就是小王子。(6)小王子拜访的第七个星球是地球。简答题有如下几题:(1)小王子居住的星球上有一种危险的植物,它的名字叫什么?(2)小王子生活的星球有多大?(3)小王子在悲伤的时候喜欢干什么?(4)小王子会用他的火山干什么?(5)那朵难伺候的花儿一直折磨小王子的原因是什么?(6)那位从来不离开办公室的地理学家不愿意记载什么?(7)狐狸告诉小王子的真理是什么?

通过自主测评,教师不仅能了解学生的阅读情况,而且能够清楚学生的阅读进度,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进行名著整本书阅读。

2.通过展示增强自信

展示是有效的激励性评价之一。笔者会积极创造条件,通过多种形式让学生进行自我展示。如进行阅读手抄报、阅读笔记、黑板报专题展示,故事讲演等。在阅读《红星照耀中国》整本书后,笔者指导学生每人出一份关于《红星照耀中国》的文学小报。内容要包括作者简介、情节概述、主题探究及写作特点分析等,并力求做到版式新颖、图文并茂。

3.通过多元评价深化认知

实际上,不论是在普通的考试,还是在中考中,名著整本书阅读都是必考内容。所以在考前整理相关的名著整本书阅读材料、进行名著整本书阅读训练就显得非常必要。阅读属于个性化行为,“一千个读者眼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教师在开展训练时, 要关注多元评价。笔者会引导学生将相关名著内容改编成话剧、漫画,并积极开展经典片段朗诵、“我看名著人物”辩论赛等。

笔者不仅努力为学生搭建各种展示平台,还建构多元评价体系,以使学生读有所获、读有所悟、读有所成,并逐渐养成阅读名著的爱好和习惯。

总之,初中语文名著整本书阅读教学的策略多种多样。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语文名著整本书阅读能力的提升,最大限度地发挥名著整本书阅读的价值,语文教师要不断创新、总结,积极探索名著整本书阅读教学的策略和方法,致力于让学生掌握阅读技巧、提升语文素养。

(責任编辑    农越华)

猜你喜欢

实践教学策略研究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写话教学策略初探
浅谈复习课的有效教学策略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初中政治教学中强化新八德教育探讨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