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指向学科育人的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方式探讨

2021-06-01孙华露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21年3期
关键词:学科育人教学方式问题

孙华露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实施,传统的教学方式已无法满足当代学生的学习需求,新的教学方式应运而生。然而,在实际实施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就初中物理课堂中相关教学方式存在的问题以及策略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关键词:学科育人;教学方式;问题;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1)01-0102

新课标提出教学要以学生终身发展为本,把提高全体学生科学素养作为目标,并且教学方式要尽可能多样化,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科学探究。遗憾的是,不少教学方式在使用的时候往往流于形式,表面上是把课堂还给了学生,实质上课堂却被教师牵着走,教师角色定位不准确,这实际上是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一、物理课堂教学方式存在的问题描述

1.课堂教学缺失生本思想

生本理念是教育中主导教学课堂,引领班级管理的重要理念。在教学中缺少生本思想的現象非常常见,主要是教师在教学中对班级的掌控力或者是教学习惯往往会影响生本思想的践行。这种情况对学生的学习成长有着非常大的影响,不利于学生的发展。

2.错把自学当自主学习方式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不少教师对自己的教学方式进行了改进,课堂的一切都围绕学生展开,学生自己做主、管理自己的学习,不会受到教师的支配,诞生了自主学习的教学方式,但是不少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认为让学生自己学习的模式就是自主学习,教师不能干涉学生的自我学习,从而使得课堂效率低下,学生的认知水平得不到发展,思维生长受到了阻碍。

3.流于形式化的小组合作式

小组合作方式是新课程改革提倡的教学理念,对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起着重要作用,然而在实际使用时,有的一线教师整个课堂都以学生的小组合作为基础,学生合作的时间是很充沛,但是却没有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教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不能及时做出指导,为了合作而合作,学生在经历探究过程后思维并没有得到进一步的升华。

二、物理课堂教学方式存在的问题诊断

1.生本思想缺失的“满堂灌”式教学方式问题诊断

满堂灌式的教学方式使师生关系主客体异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信任学生,总想把知识直接呈现给学生,殊不知在被动接受学习时磨灭了学生的求知欲望,打击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忘记了思考,一味地服从教师从而丧失了自主学习的能力。

2.错把自学当自主的假自主学习式教学方式问题诊断

自主学习是学生按照教师的要求,根据自己的兴趣、能力等来安排任务学习,在此过程中接受教师的指导,提高自己获得知识的学习本领。而自学通常没有教师授课或指导,是学生自己进行的学习,教师如果把学生自学当成自主学习,会严重削弱自主学习的效果。

3.流于形式化的小组合作式教学方式问题诊断

物理课标指出物理课堂要注重探究,让学生自己动手做,培养其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故小组合作的教学方式应运而生,但部分教师在进行小组合作教学时形式大于内容,具体表现在:(1)活动时间充足,思考空间有限。课堂花了大量时间让学生进行小组探究,但在活动过后,没有留给学生进行思考的时间。教师让学生按照自己设计的路径思考,来得到自己想要的结论。这样,学生实际上在课堂中被牵着走,其自主探究、主动学习的意识与能力并没有任何提升。(2)不能关注个体差异,学生的个性发展欠缺。小组合作对学生要求较高,班级学生对课程的掌握程度参差不齐,成绩差的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往往不愿意提出问题,没有参与讨论,教师在交流总结时往往也只是找几个成绩好的学生。(3)使用次数过多。几乎所有的课都会有小组合作的教学方式,但是只有根据教学情境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才能使课堂教学最有效化、最大化地提升学生的能力。

三、物理课堂教学方式存在的问题解决策略

1.转变观念,树立生本的教学思想

在新课改的潮流下,教师除了要让学生积极参与活动外,更要注重学生主动获取新知识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课堂教学必须在师生共同参与、互动交流中进行,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知识的传递者转变为学生生命的培育者。

2.巧设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教师应起到引导和帮助的作用。在教学中,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巧设问题情境能使教学效果更为简单有效。例如在动能的教学中,由利奇马台风小视频引入,一问学生:你们看到了什么?答:台风把人吹走了。二问:为什么能把人吹走了?答:台风对人有力的作用。三问:人在台风的作用下移动了距离,说明什么?答:台风对人做了功,总结:台风对人做了功,我们说台风有能量。看似很简单的问题,实际上层层递进,由一个很直接的现象入手,将我们学过的相关知识贯穿其中,让学生自己去解释并得到新知识,既能让学生把学过的旧知识活学活用,又能让学生弄清楚新旧知识的关系,学与教都成为自然而然的事情。

3.合理分组,推进师生的交互协作

课堂教学应该是能促进学生成长和发展的一种交往过程。为了落实育人的本质目的,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间需要进行有效的交往、合作与沟通。在小组合作中,教师首先要了解学生的特点,然后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分组,确保小组中每位成员都能参与其中。其次,探究的问题要有梯度,提倡采用师生直接对话交流,特别提倡学生之间的对话互动,通过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参与度。再次,教师应把控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明晰教学目标和重难点。在小组合作和教师及时的点拨引领下,击破学生的困难点,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四、小结

义务教育阶段的物理课程除了关注学生科学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外,更应注重学生的学习兴趣、探究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课堂教学在知识传递的基础上,应升华到对学生生命成长的关注,明确育人的价值在于要将知识转化为学生内在的品质,从而使物理基础知识和方法能满足学生终身发展的需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周小斌.学科育人视角下的有效师生互动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 (18):32-34.

[2]李丹丹.中学物理教学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物理学,2015(13).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盛泽第一中学215200)

猜你喜欢

学科育人教学方式问题
“真”学习:基于“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方式改进
浅谈新型信息化教学方式的困境及解决策略
关于协同推进各类课程与思政理论课同向同行、学科育人的思考
以审美的方式教学历史
小学数学学科育人探微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论小学语文结构化教学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