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素养下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策略研究

2021-06-01关延平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21年3期
关键词:数学课堂教学策略核心素养

关延平

摘要:初中阶段的数学课堂教育教学作为初中学生对数学知识理解掌握的主要方式,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有重要的影响。在本文中,笔者针对初中数学核心素养的内容及其培养意义进行了阐述,分析了在当今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深入探讨了培养初中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核心素养;数学课堂;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獻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1)01-0088

一、问题的提出

1.课题研究的背景

2016年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重磅发布,对于我国教育的发展是一次机遇;同时也是对全面深化课程改革的一个新挑战。基于此背景,我们提出了《核心素养下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策略研究》的重要课题,通过深入浅出的研究,让教师使用新的创新思维和创新理念对学生的学习和核心素养的提高进行引导,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思考能力以及合作、分享的品德,进一步促进孩子核心素养的发展。

2.省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目前,省内外各中小学对该方面做了深入理论研究,如张荣工作室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研究》、陕西王磊老师的《基于数学核心素养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的研究》、江苏省王敏老师的《初中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研究》等,都做了相关研究。但是核心素养下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策略研究的方向尚处于空白。所以,对这方面的研究迫在眉睫。我们期待形成一套较为完善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策略,提高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3.课题研究的特色

课题研究源于现实教学工作的需要,解决顶层设计和教师课堂教学工作的对接问题,即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凸显学生的核心素养与学科素养,更准确地做到有的放矢。鉴于此,我们聚焦中学数学课堂教学,提升教师教学的针对性与规范性,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以母题拓展、肇基扑克、评价方式为抓手,将教师的研究方向聚焦在课堂教学与理念的对接上,利用学校现有的人力资源,借助教研组活动和校本教研,把任务细化并分解到每个人。通过教师的分工与合作,促进教学能力的交流与提高。

4.课题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1)理论意义

课题的研究有利于完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策略中培养核心素养的理论体系,使教师有方向性地改进教学策略,优化课堂教学行为,从而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核心素养下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策略研究,就是将这一先进的教学理论实施于教学改革的实践中,培养数学核心素养,提高学生分析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2)实践价值

现在的数学课堂,教师关注知识点多,关注学生学习方法和方式较少,缺乏对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关注。因此,我们有必要关注学生的课堂学习状态和学生的学习差异。教师把教学的基本理念转化为教学行为,找到既能适合学生发展、又能促进学校发展的新的课堂教学策略,进而培养学生的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数学运算、直观想象、数据分析等数学核心素养。

二、课题研究的范围和基本内容界定

1.范围:初中数学教学

初中数学教学主要是变革数学课堂教育教学,就是重点参考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和学科的教学任务,以教师和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出发点,运用科学的教学规律,设计合理实际的教学预案,灵活地采取各种高效的措施,以便更快更好地实现高效的数学课堂教育教学效果。

2.基本内容界定

核心素养:从国外和国内对核心素养的研究来看,核心素养是知识、能力与态度的综合体。核心素养是使得人能具有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能够推动社会的发展。尽管不同的研究从不同的角度研究核心素养,但是他们之间都是相互依存、相互关联的。而数学核心素养则是指经过数学教育和实践发展起来的参加生活、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要的数学知识、技能、方法和能力,包括理解数学与社会关系,理解数学的本质以及形成数学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其基本的含义是指学生能够合理地将所学到的数学知识运用到社会及个人的生活中。

教学策略:教学策略是指教师为实现教学目标所采取的一系列活动计划,包括教学项目的顺序安排、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媒体的选择、教学环境的设置、师生互动的设计等。教学策略具有多种特征,即指向性、操作性、整体综合性、调控性、灵活性、层次性。

现有的教学策略主要有: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策略(直接教学或指导教学、接受学习),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策略(发现学习、情景教学、合作学习),个别化教学策略(程序教学、掌握学习、计算机辅导教学)。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正在修订的《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明确高中阶段数学核心素养可以概括为:让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发展数学抽象和直观想象素养;让学生学会用数学的思维分析世界,发展逻辑推理和数学运算素养;让学生学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世界,发展数学建模和数据分析素养。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提出,数学教学中应特别重视10个关键词,即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数据分析观念、运算能力、推理能力、模型思想、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可见,无论是高中还是中小学,对数学核心素养的关键要素表达是基本一致的,是一脉相承的。可以把它们理解为学生学习数学应达成的重要思维品质和关键能力,即数学核心素养。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策略研究,就是将这一先进的教学理论实施于教学改革的实践中,从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数学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何盛华,王浩,葛志红.基于学科核心素养,优化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研究[J].十三五规划科研成果汇编(第六卷),2018,6(1).

[2]陈迎春.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实践[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8).

[3]余芳芳,张红.基于核心素养理念下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素材分类选用策略的研究[J].中学数学杂志,2018(6).

[4]王志平.核心素养视角下初中数学教学策略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8.

[5]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作者单位:河北省邢台县将军墓中学054012)

猜你喜欢

数学课堂教学策略核心素养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张扬学生个性,展现课堂活力
数学课堂教学中动手操作活动实施研究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
数学课堂信息化中的“三适”探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