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背景下提升高中生物课堂效率的策略

2021-06-01胡居标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21年3期
关键词:课堂效率高中生物互联网+

胡居标

摘要: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要阵地,如何在遵循教学规律的基础上提高课堂效率一直是广大教育工作者积极探索的重大课题。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深入渗透,在“互联网+”背景下,更迅捷地让学生掌握繁杂的高中生物知识内容,提高生物学科核心素养,提升课堂效率有一定的规律,也有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和策略。

关键词:“互联网+”;课堂效率;高中生物

中图分类号:G633.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1)01-0085

在新冠病毒肆虐的2020年2-5月份,得益于“互联网+”时代,全国大中院校和中小学的学生并没有耽误自己的学业,而是在家在线认真学习。这其中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和充分应用功不可没。而高中生物内容涉及的知识点繁多,知识体系的复杂程度远高于初中阶段,如何在遵循教学规律的基础上提高课堂效率一直是广大教育工作者积极探索的重大课题。为此,笔者就针对“互联网+”背景,谈谈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深入渗透,如何更迅捷地讓学生掌握繁杂的知识内容,提高生物学科核心素养,以及提升高中生物课堂效率的一些有效探索和策略。

一、创建虚拟课堂,改变教学模式

传统教学模式主要是讲授法教学与填鸭式教学,显然对于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和科学探究能力是非常有限的。而如果能够将互联网运用于高中生物教学,创建虚拟课堂则可以大大提升教学效率,改善教学效果。所谓虚拟课堂就是利用现代化技术手段创建的各种教学平台。这些教学平台能够很好地解决一些常规教学方法和手段难以处理的教学难点。比如实验教学。高中生物实验教学条件的限制,导致面临课时少,实验材料不足,加之教师的认识不到位,则出现了纯理论讲解分析实验,或只做演示实验,重实验结论,轻实验探究过程等问题。而用互联网搭建的教学平台则顺利解决了这一难题。

例如在讲解“果酒和果醋的制作”一节中,教师可以首先登录智能实验平台,上传上课所需的课件和相关资料。通过对实验原理的讲解,帮助学生形成思维导图,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科学探究能力。之后再通过虚拟的实验平台展示完整的实验过程,对学生较难理解的地方进行点拨。如果学生没有观察清楚步骤,还可以返回,从任意实验步骤开始演示。教师利用虚拟平台展示了酸奶的制作过程,并积极引导学生熟悉实验原理和步骤后,就可以继续创设情境,展示唐诗中的葡萄酒照片,提出问题:“葡萄美酒夜光杯”中的美妙葡萄酒到底是怎么酿造出来的呢?学生分组讨论后,在虚拟平台提交实验方案,包括实验材料,发酵条件,实验流程等。教师直接就在虚拟平台中进行分析评价及修正每个小组的方案。虚拟平台中还可以设计很多互动的小栏目,比如大家来找碴,进行相互的评价,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轻松而又富有思维的环境中明白了实验原理、实验流程以及注意事项,为课后自己动手酿造葡萄酒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优化教学环节,丰富教学手段

传统的讲授课课堂容量非常有限,很难在规定的课时高质量完成教学内容。这必然会出现炒现饭、夹生饭等现象。特别是涉及实验教学的内容,教学时间紧张,学生在实验过程中错误频出,无法达到教学预期。而利用互联网则可以大大缩短实验的准备时间和实验过程。因为无论是实验中最先进的氧气、二氧化碳、温度传感器,还是教室中的一体机,抑或是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都离不开互联网这一大背景的驱动。

例如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探究实验中,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让学生自己了解酵母菌的生活方式和繁殖方式以及酵母菌在生活中的应用等,将此部分与实验相关的内容前移,激发学生的内动力。而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许多与实验相关联的互联网操作工具为授课创造有利条件。在显示到试管中酵母菌有氧和无氧呼吸导致的试管内液面高度变化不同的时候,利用希沃授课助手,实现了电脑端和手机端互联,手机对着试管拍摄,然后画面清晰准确地呈现在教室一体机的大屏幕中,使所有的学生都能参与进来。这种智能手机与教室一体机的灵活应用,实时投影,时刻分享每组学生的实验操作,且不再局限于一张实验桌,增强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方便了教师及时了解实验动态。另外,采用先进的实验仪器如氧气泵供应氧气也保证了实验的稳定进行。而利用氧气、二氧化碳、温度传感器则使本来抽象的感性认识上升到了以数据为准的坐标曲线图的直观认识,为高中生物学实验的拓展和探究提供了最为有效的快速通道。本来在传统教学过程中很难一个课时解决的实验难题,就这样利用“互联网+”成功实现了教学目标。

三、整合教学资源,提升综合能力

高中生物教学资源异常丰富,而“互联网+”更是无限放大了这些资源。有教学设计、教学论文、教学课件,也有微课、微视频等等,让人眼花缭乱。而这些资源中又可以细分为很多种,比如微课资源又有知识讲授型、活动探究型、辅助拓展型等。那面对这些资源应该怎样进行整合呢?

首先可以传统教学资源和“互联网+”资源整合。比如讲授群落的演替一节,可以利用传统的资源,挂图(各种群落的图画)和实物(地衣、苔藓、草本植物等)给学生以静态的认知,又可以利用网络资源呈现火山爆发、生命诞生、生物进化的影视短片,让学生在动态中感受震撼。通过这种新旧资源的整合,充分继承与发展了传统资源的优势,又为新的资源提升了价值。

四、结束语

时代在发展,学生在改变,教师的思想观念也应该与时俱进。实践证明,在“互联网+”背景下,教师只有不断地学习最先进的教学理念和熟练掌握各种被互联网浸染的先进设备、优质软件,并利用各种共享教育教学平台,才能不断地提升课堂效率,才能为新时代培养具有学科核心素养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解读》[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年3月第1版.

[2]董玲.高中生物教学方法与模式的实践创新[J].神州(上旬刊),2017,(000):033.

(作者单位:江西省高安市第二中学330800)

猜你喜欢

课堂效率高中生物互联网+
试论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主动学习的措施
分析高中生物的绿色生物实验
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效率提升的方式方法研究
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效率的策略与方法
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效率的有效措施
高中生物解题教学中应用化学知识的可行性研究
品德教学利用微课开展预学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