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技术课要用好活动单

2021-06-01吴凤娟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21年3期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学导学

吴凤娟

摘要:本文阐述了在活动单导学活动中,活动单的设计与功能,并结合具体的教学实例探讨了其在信息技术课中的应用。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学;活动单;导学

中图分类号:G63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1)01-0075

一、“活动单导学”释疑

受诸多因素的影响,普通农村中学的计算机基础相对比较薄弱。在课堂上,基础较差的学生越来越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如何有效解决学生信息技术基础差、提高学习效率?近些年,我们通过推行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活动单导学”方式,取得了不错的效果。所谓“活动单导学”是指以“活动单”为媒介引导学生在“活动”中自主、合作学习,实现教学目标的过程。“活动单导学”模式的精髓在于“活动单”“活动”“导学”三大核心,如何乘着改革的春风,让“活动单导学”模式扬起信息技术教学的风帆呢?

二、“活动单导学”实证

1.利用“活动单”把信息技术课的基本要素呈现好。传统模式的信息技术课,教师在前面讲课,先演示然后布置任务,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对整个课堂的学习任务把握不清,再加上每周只有一节课,学生不会主动预习课本,上课都是依葫芦画瓢,学生只是仿照教师演示的内容完成任务,等到下一周上课时,学生上周所学的内容基本上都还给教师了。而信息技术课堂的“活动单”是课堂教学目标、内容、活动方案等的教学清单,让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一目了然。比如在“信息及其特征”一课的教学活动中,课前把活动单发给每个学生,学习目标、活动方案文字简明扼要,概念和重要内容都会加粗显示,方便学生快速浏览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活动过程,还能帮助学生明确本节课要掌握的技能。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展开活动,了解信息的内涵,了解信息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情况,学生在活动单的引领下主动阅读信息技术教材,了解信息文化的形态和内涵,通过典型案例引导学生探索信息的特征及信息的价值。这样,学生通过“活动单”对整个学习过程做到了然于心中,不再“打无准备之仗”。

2.利用“活动单”把信息技术教学设计的“活动”开展好。中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活动单导学”模式倡导用“活动”贯穿整个教学始末,这里的“活动”包括学生内在的思维活动、物质操作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信息技术教师课前需精心设计活动过程,将本节课所需掌握信息素养和操作技能糅合至课堂活动中,且活动与活动之间要环环相扣,步步提升。在课堂活动过程中,教师还要兼顾不同层次,将学生按每组5-6人分成若干小组,小组成员间自主、合作学习,组长和副组长起到组织小组内成员共同完成任务。简单任务让组内比较落后的学生完成,有一定难度的让小组内中等层次的学生完成,难度较大的共同完成,并与其他小组合作,遇到难题,师生共同努力来克服。通过活动,要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知识的兴趣和应用的能力,能发挥主动性、能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教师通过“活动单”设计的活动,不仅能比较轻松地完成纲要提出的教学任务,而且还改变了传统的授课模式——教师先讲解并示范操作,学生先模仿再熟练操作,做到润物细无声。比如在“表格信息的加工与表达”教学活动中,对于Excel的启动、Excel窗口的组成及Excel的退出,通过小组活动,这些基本知识可让中低层次的学生完成,组长及副组长可对组内学生加以指导,Excel的基本操作中的数据的录入、修改、保存通过不同层次的学生共同完成,调整列宽、行高,填充柄的使用等问题通过小组间合作与探究,最后通过设计并制作一个小组通信录进行知识的整合。活动贯穿了整个学习的过程,活动与活动之间紧密衔接,学生主动获得知识与能力,通过课堂中学习获得的知识能熟练地运用于学习和生活中,学生学得有兴趣,学习的氛围更加浓烈了。

3.利用“活动单”把信息技术“导学”发挥好。在信息技术课堂引入“导学”,主要包括“导趣”“导行”和“导思”等,即通过教师创设情境、点拨启迪、评价提升等手段引导学生自主、合作与探究学习。高中信息技术安排每周一课,而且整个任务都要在课堂上进行,时间紧,任务重,要在一上课就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才行。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堂成功的信息技术课要从激发学生一节课的学习兴趣开始,这正体现了“导趣”功能。信息技术教学内容琐碎,但大部分内容难度不大,学生完全可以通过小组间自主、合作、探究完成学习,实在有难度的操作教师可加以点拨或示范,这正体现了“导行”功能。学生在学了信息技术相关知识后,往往不能灵活地将所学的知识运用于学习和生活中,需要教师加以引导,这正体现了“导思”功能。比如在Word的“制作电子报刊”教学活动中,通过广播教学欣赏一些优秀的电子报刊,学生的兴趣一下子就上来了。学生纷纷跃跃欲试,通过小组讨论报刊的整体版面布局,文字图片色彩的搭配,形式和内容的和谐统一,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在教师的点拨和示范下积极主动地完成任务,并能将所学知识运用于生活中。比如可制作本班的班报、制作贺卡等,这些体现了“活动单”的“导学”的“导趣”“导行”和“导思”等学习目标。通过信息技术的学习,学生能运用Word制作电子期刊、课程表、运用Word、Excel制作通讯录、运用PPT制作课件,运用FrontPage制作网页、运用Flash制作动画等,将信息技术课堂知识运用于生活实际,并提升信息素养,培养良好的使用信息技术的道德规范,正是信息技术教學的最终目标。

总之,“活动单”“活动”“导学”三大法宝,是教师的好帮手、好朋友,将“活动单导学”模式运用在信息技术教学中,不仅教师教得得心应手,学生也学得轻松自如,而且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性和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性,体现了“活动单导学”的精髓。所以,学无止境,教无定法,没有最好的,只有更适合的,信息技术教学也是这样,只有不断地探索和改进,才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单位:湖北省公安县电化教育馆434300)

猜你喜欢

信息技术教学导学
新课程理念下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策略研究
高职院校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内容革新的探索与研究
运用“分层教学”优化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设计
略谈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微视频的应用
我是小导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