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导学式”在初中英语课堂中的应用探讨

2021-06-01欧雅诗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21年3期
关键词:导学式应用探讨初中英语

欧雅诗

摘要:初中英语作为一门基础的学科,由于本身作为一门语言,其学习难度较大,受到了教育工作者和家长的重视,因此,新时期下如何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素养和自主学习英语的习惯成为教学侧重点。本文根据导学式在初中英语课堂运用的意义,探究性地提出几点关于导学式在初中英语课堂中运用的对策。

关键词:导学式;初中英语;应用探讨

中图分类号:G63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1)01-0046

导学式是一种有别于传统教学模式的创新教学模式,其源于启发式教学,教学的每个环节都有较强的目的性以及实施措施。并且它以引导的方式为主,发挥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强调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渐进地自主学习。相比于启发式教学,导学式更侧重于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自主学习能力、创造思维和独立思考的能力,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下面,笔者就将从导学式在初中英语课堂运用的意义以及运用的有效对策展开探究。

一、导学式在初中英语课堂运用的意义

英语作为一门国际通用语言,对于学生现阶段学习成绩以及未来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在现阶段的英语教学中,虽然受到素质教育的影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会尝试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但是往往由于方法不当流于形式,教学内容也以考试内容的听说读写为主,对于文章理解以及英语文化背景的教学部分相对较少,导致学生很难将学到的英语运用到生活中,出现“哑巴式”英语。而导学式作为一种创新式的教学方法,能够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调动学生对于英语知识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同时,英语作为一门需要词汇量以及综合知识积累的语言学科,需要学生具有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才能达到相应水平。而导学式教学模式的理念和英语教学的这种需要有密切的关联,所以,在初中英语课堂上运用导学式意义重大[1]。

二、导学式在初中英语课堂中运用的有效对策

1.问题导学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笔者认为通过抛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一模式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欲。具体地讲,教师在设计问题的过程中需要以教材内容为出发点,考虑到被提问者的英语水平、兴趣爱好等基本情况,提出需要经过学生独立思考和分析才能得出结论的问题。并让学生通过对于所学的英语知识内容进行思考分析,帮助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

此外,教师要明确教学目标以及结合所学习的英语知识,以学生的学习能力为基础,设置合理的问题,通过情境创设,将教材中较为枯燥乏味的英语知识通过多媒体教学工具转化成图片、音频、视频,用更加形象生动的方式展现给学生,降低学生的理解难度并且能够通过各种感官的刺激加强对于知识点的记忆,提高学习效果。教师在提出问题后通过引导的方式和学生共同进行分析和研究,对于英语基础扎实的学生可以做方向上的引导,让学生以正确的思路进行思考;对于基础薄弱的学生可以给予其更多的提示,避免由于理解困难而导致放弃。这样,学生通过自主思考以及分析得出来的知识,能够更准确地将其理解,对于这类知识的应用也能更加灵活。可见,通过问题导学式的教学模式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习惯,可以有效地提高课堂效率和质量[2]。

例如,在外研版初中英语“My home town and my country”这节课中,教学目标为学会运用形容词的比较级谈论和比较两个城市的不同点。教师可以以此设计问题,通过家乡和学生感兴趣的城市进行对比,并提问两个城市在人口、面积等方面的区别,能够用以下例句进行表达:So its a newer city than Hong Kong?... It will become as busy as Hong Kong.教师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对于教材内容的思考,采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辅助,用各种图片、视频、音频等资源构建相应的情境,引导学生分析两个城市的不同,学会如何运用比较级形容事物,从而让学生在生动形象的情境中掌握本课的知识点,了解与热爱自己的家乡。

2.导学式的教学模式贯穿在整个教学环节

由于课堂时间较为宝贵,在学生整体的学习时间中占比较少,仅靠课堂上的时间难以形成有效的导学模式,不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习惯,教学效果同样也不会达到预期目标,所以,教师要将导学式的教学模式贯穿在整个教学环节中,在学生的课前预习以及课后知识巩固或作业布置中也要充分运用导学式的教学模式,以便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而逐步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首先,教师设计课程内容要既有计划性又有阶段性。在课前预习中,教师通过安排学生阅读文章或者提出问题、根据所学的知识点提出新的知识点等方式,明确预习的目标,从而让学生在预习过程中有着较强的目的性,在课堂中对于教学重难点有更好的理解。其次,在课后作业的布置中,教师要以巩固学生所学习的知识点为目的,在导学式的教学模式中,针对性地提出不同层次的练习作业,加强学生对于自身难点和重点的理解,提高课后的自学能力[3]。

例如,在“seeing the doctor”这节课中,教师可以根据前几节课中学到的现在完成时知识点,引出这节课的学习目标,并安排学生预习生词以及理解重点。课后,通过学生不同的课堂表现布置相应的作业,加强对于本节课中重点和难点的掌握。这样,通过整个教学环节的导学式滲透,可以帮助学生养成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习惯。

总而言之,导学式的教学模式和初中英语教学目标以及需求有较高的契合度,同时也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习惯为目的。这符合明确学生课堂主体地位的新课改要求,对于学生英语学习的长远发展有积极意义。因此,教师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要注意结合具体的教学情况,不断地进行改善,以此提高教学效率和发展学生的学科素养。

参考文献:

[1]张静丽.新课改背景下初中英语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应用探讨[J].新课程,2019(12).

[2]巫英.问题导学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J].新课程研究,2020(5).

[3]周洁.浅谈“导学式”在初中英语课堂中的应用[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20(11).

(作者单位:浙江省温州市第二十三中学325000)

猜你喜欢

导学式应用探讨初中英语
初中英语“三段四部式”写作教学法的实践探索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数学教学中导学式教学法的应用探析
导学式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的研究
导学式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元素及其化合物教学中的应用
ADS—B在空管中的应用探讨
生物监测及其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探讨
水溶性色粉在防冻液中的应用探讨
初中英语单项选择练与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