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课内课外互助”模式在初中语文课外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2021-06-01王伟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21年3期
关键词:课内阅读课外阅读初中语文

王伟

摘要:阅读是一项基础性也是一项十分重要的教学活动,它是学生学习知识的载体,也是开拓学生知识面、打开学生眼界的途径。阅读包括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两种形式,对于学生来说,课内阅读的目标是“得法”,而要实现这些方法的灵活应用,还要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活动。并且阅读的益处也主要是通过课外阅读的形式被学生发现和得到的。因此,在教学实践中,课内和课外这两种阅读模式需要有效配合,形成互助模式。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内阅读;课外阅读;阅读教学;“课内课外互助”

中图分类号:G63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1)01-0030

一、“课内课外互助”模式运用的概述

1.运用的必要性

对于学生来说,需要通过课堂中的阅读来学习语文基础知识,掌握阅读的基本方法和技巧,然后运用这些知识和技巧到课外场景中进行阅读。对于教师来说,在课外阅读教学中,要坚持“少教多学”的原则,将更多的讲授时间用在学生的自主阅读上。但在实践中发现,在自主课外阅读的过程中,很多学生的阅读效率都比较低,没有制定相应的阅读计划,也没有运用合理的方法。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课外阅读,教师就可以运用“课内课外互助”模式,将课内外阅读充分联系在一起,将课内的文章作为参考为学生讲述阅读的方法,将报纸杂志作为课内与课外的过渡点,通过有效的引导来为学生打开阅读之门,使他们由此走向课外更加广泛的阅读世界。在这之后,为了进一步丰富课外阅读,教师还可以运用互联网来搜集更多趣味性的内容,并将社会生活中的热点作为学习的资料。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运用信息技术来增强他们的阅读体验感。

2.运用的主要步骤

(1)要培养阅读习惯,使学生产生兴趣的基础上主动进行阅读并坚持阅读,这是达到阅读教学目标的基础。新课标也指出,教师要引导学生真正回归阅读的本质,使他们在阅读中真正地找到乐趣,而不是通过做题让他们达到阅读理解的目的。(2)要实现课内外这两种阅读方式之间的衔接、融合与渗透。在课内活动中,向学生传授阅读的技巧;在课外则实现这些技巧的灵活应用,并对课内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行检验。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也要主动寻找这两种阅读方式的融合点,促进二者的相互渗透,使二者在提高学生阅读能力方面发挥出相得益彰的效果。

二、“课内课外互助”模式的应用策略

1.以课内阅读为基础,养成良好的习惯

根据初中语文教材的特点,阅读是学生学习知识的主要途径,在這个过程中学生在特定的语境当中了解字词的含义和用法,学习文中的各种表现手法和表达技巧。在掌握语文知识、获得阅读经验之后,学生才能在课外的场景中自由地进行阅读。由此可见,在“课内课外互助”模式运用的过程中,需要将课内阅读作为基础,将阅读习惯的养成作为重要目标。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合理安排教学任务,结合学生的特点来设计教案,帮助学生建立起高效、有趣的阅读模式。比如在学习《最苦与最乐》这篇课文的时候,教师要坚持“少教多学”的原则,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找出文章的中心论点,找到作者认为的“最苦之事”和“最乐之事”,并在这个基础上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对作者的观点发表看法。这可以帮助学生形成批判性思维,能够在阅读过程中形成自己独特的感受,为课外阅读奠定基础。

2.以报纸杂志为过渡,掌握阅读技巧

与教材中的文章相比,学生对报纸杂志的内容更感兴趣,这些内容涉及很多社会领域,可以帮助学生拓宽眼界,学习更多的课外知识。在阅读报纸和杂志的过程中,教师也要加强引导,使学生进入更加广阔的阅读空间,在知识的海洋中领略阅读之美。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优先选择阅读材料,比如男生可以选择运动、科技类的内容,女生则可以选择时尚、影视类的内容。将这些内容作为阅读训练的载体,使学生自然地由课内过渡到课外阅读。

3.增加网络阅读模式,增加阅读量

统计显示,当前超过50%的初中生阅读量都达不到新课标的要求,还有一部分学生的阅读仅局限在课内,没有主动向课外进行拓展。面对这样的情况,教师可以增加网络阅读这种初中生喜闻乐见的形式,使他们的阅读范围得到拓展、阅读量得到进一步增加。为了使网络阅读变得更加规范,教师可以在班级内部建立专门的课外阅读QQ群,为学生推荐相关的阅读资料,并引导学生“打卡”不同的名著。与此同时,为了更好地落实“课内课外互助”,教师还要从内容、方法等不同的角度积极寻找两种阅读的融合点。比如在学习了《老王》之后,教师可以为学生推荐《杨绛散文》当中的其他作品,比如《读书苦乐》《怀念石华父》等,使学生进一步在杨绛平淡的文字中获得情感上的感触和共鸣。

三、结语

总的来说,“课内课外互助”模式运用的要点在于“少教多学”,教师给予了学生充分的选择权利,使学生能够发现阅读之美。在这个过程中,课内阅读为课外阅读提供了知识和方法,而课外阅读也可以反过来促进课内阅读,二者形成了稳定互助的关系,促进了学生语文综合能力提升的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杨玉春,楚爱华.指向核心素养:“部编本”语文教材新特点及智趣教学对策——以七年级《语文》上下册为例[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18,19(1):21-27.

[2]阎苹,孙进兰,伍迪文,陈更海,李学军,马静,郭海龙,董美玲,时昂,赵鸣丽,张宏,唐广荣,董奇峰,胡阳光,赵忠军,蒋同斌河南省开封市,吴建勋,王丽琴,郜彩霞.语文教育案例思考(上)[J].学科教育,2017(4):23-49.

(作者单位:安徽省蚌埠高新教育集团实验中学233000)

猜你喜欢

课内阅读课外阅读初中语文
基于“教、学、评”一致的初中语文作业一体化实践模式
中学英语课外阅读的课内支撑
初中语文片段写作的实践路径
群文阅读与单元教学比较谈——以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为例
故事妈妈提升课外阅读
基于提升“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的低年级课外阅读教学指导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
小学作文教学策略的探究
浅析“小学语文阅读中课内与课外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