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郊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校本化开发与实施
——以“诗意田园”劳动主题教育课程为例

2021-05-26高海燕陶劲松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1年4期
关键词:田园诗意劳动

高海燕,陶劲松

(1.杭州钱塘新区新湾小学,浙江杭州 311228;2.杭州钱塘新区临江新城实验学校,浙江杭州 311228)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要求实践活动从学生的真实生活和发展需要出发,尝试劳动教育为主题的实践活动内容进行校本化开发和实施,激发学生爱学习、爱生活、爱劳动的情感,获得劳动光荣、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价值体验。而我们学校的综合实践活动以劳动教育为主题的活动,在学生的实际学习生活中还是很缺失的。比如,学校没有系统的关于劳动教育主题的课程的顶层设计,连劳技课也常常忽视,学生做值日卫生总是拖拖拉拉;再如家里,大多数的家长只看成绩,只要成绩好,家务劳动是可以滴水不沾、包办到底的;还有就是随着大片的拆迁,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对劳动最光荣的传统观念好像已经消失,家长的劳动意识已经影响了孩子对劳动的态度。

1 “诗意田园”校本化课程的开发

我们是否应该好好想想习总书记提出的对于大中小学生的劳动要求,是否应该重新审视劳动教育的深远意义和赋予的时代内涵,如何让劳动教育回归我们的小学校园,给劳动以教育的名义,拓宽综合实践活动内容,让学生在劳动主题活动实践中发现劳动的价值,体验劳动的快乐,收获劳动的成果。

1.1 资源优势

1.1.1 得天独厚的校内耕读园

学校刚好有个耕读园,四四方方的一大片土地。园子呈开放式,建有凉亭、塑有耕牛,自然清新的田野气息扑面而来。为我们开展“诗意田园”劳动实践课程提供了最安全、最方便的去处。学生们种种瓜果蔬菜,不仅劳动了,还可以成为校园的景色亮点。

1.1.2 丰富有效的校外资源

学校周边有很多农产品加工厂,比如大地蔬菜生产的榨菜、萝卜干等产品远近闻名;国良油菜籽厂打油菜籽油非常好,打油季节空气都是香香的;还有棉花籽压榨厂等,为我们活动开展提供了考察探究最好的去处。当然,学校还有出身农民的老教师,家里还有种了一辈子地的爷爷奶奶,都将是我们最丰富的课程资源。

1.2 学生需要

1.2.1 大自然是最好的课堂

现在的孩子亲近自然,接触泥土的机会越来越少,埋头于教室和电子产品,使学生的活动空间大大减小,自然缺失导致学生心情烦躁,脾气也不好。到春草花香、阳光清风的大自然中去吧,不仅可以治愈这些不良情绪,还可以自由呼吸,再找点有趣的体力劳动做做吧,缓解一下紧张的大脑和疲劳的眼睛。

1.2.2 改变对劳动的认识和偏见

很多时候,学生、家长和教师都认为劳动是一种惩罚的手段,不好好学习,长大就流汗做苦工去;不听话留下来搞卫生等。但事实是,许多学生没有在太阳的炙烤下进行过劳作,没有亲历过家务劳动的辛苦,始终觉得劳动是大人的事情,导致做事情懒散、丢三落四,不会整理。爱学习、爱劳动从来都不矛盾,而且从小就养成勤奋向上、 勤劳朴实的品质才能走得更远,爱劳动、会劳动,见证生命的开花、结果,明白幸福生活可以用自己的双手来创造,从而改变对劳动的认知和偏见。

1.3 内容建构

课程内容设置直接影响学生选题和活动生成,设置之前发放简单的调查表,收集、筛选、整理后,根据学生的兴趣,有目的地创设一系列的课程内容,使此课程校本化。

学校把耕读园的土地分割成四个区块,作为三到六年级的种植瓜果蔬菜的基地。大致计划成4 个种植领域:种花、种药草、种菜、种挂果植物,依照时令,设计栽种不同的果蔬花草,再根据活动过程中学生的兴趣和才智生成小课题。分为节气小达人、快乐小农夫、小小科学家、田园设计师、爱心小天使五大板块。课程内容如图1 所示。

2 “诗意田园”校本化课程的实施

2.1 目标定位

(1)农事学习,掌握简单的种植技术。在种植的前期准备中,需要认识常用的农资农具,了解节气知识,学会一些小工具的使用,如花钎刀、花生铁耙等,并能依照时令播种植物。通过日常的浇水、捉虫、施肥等养护管理,了解植物的形态结构、生长过程、生活习性等,掌握一定的种植、采摘技术。

(2)实践探究,享受劳动过程的快乐。在种植的中期管理中,观察植物的发芽、长叶、开花、结果,研究植物的气味、细毛、果实形状、味道等科学发现,逐步学会多角度、多侧面判断、实验、测量,从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记录、比较、探究中获取知识,开阔视野。

图1 诗意田园课程内容板块

(3)收获成果,养成愿意分享的品质。在种植的后期收获中,学习如何形式多样地进行方案策划。比如义卖、赠送、成果展示,还是自己留用等,需要提高分工合作、思考周全、综合协调的能力,最重要的是学生心中有爱,愿意分享。

(4)明白劳动的意义,树立劳动精神。学生在劳动中明白:劳动创造幸福生活。在劳动中珍惜劳动果实,尊重劳动者,克服怕苦怕累,在自由开放的课程体验里,自主学习,合作交往,身心得到健康发展,在心中拥有美好的劳动情怀,从而树立劳动精神。

2.2 课程保障

2.2.1 班级承包制

每个班级承包一块土地,一学年轮换一块种植区,体验不同植物的种植方法和养护管理,分到的土地上可以自由选种、播种、施肥和浇水、除虫等。班级与班级之间商量好,尽量不要种重复的植物,种下之后精心管理,互相合作,体验植物生长和劳动的乐趣。

2.2.2 课程资源

自编诗意田园校本教材、 配套的诗意田园学生活动手册、教学设计、微课、耕读园活动场地等,还聘请街道种子公司的技术员和有种地经验的爷爷奶奶做劳动辅导员等。

2.2.3 课时安排

每学期预设18 课时,活动安排在室外,时间选择相对比较自由,可以安排在大课间、午间或劳动与技术课。

2.2.4 经费保障

学校支持“诗意田园”课程的开发与建设,在硬件设施、 物资购买、 推广宣传等方面均愿意出资出力,可以充分保证整个课程的实施。

2.3 实施策略

基于学生自身兴趣和课程内容的设置,将采用考察探究、设计制作、职业体验等活动方式,引领学生开展一系列的研究性活动,放松身心,开阔眼界。

2.3.1 认知先行,了解节气与农事的密切关系

学校“耕读园”内的二十四节气圆盘正是暗示着节气与农事的密切关系,从古至今,都是用来指导农事的。“诗意田园”的种植主题选择大部分应时而来,结合科学课下发的种子,相应地种下瓜果蔬菜。

(1)根据节气谚语——寻找种植的时间点。

如图2 所示,同学们通过观察、访问、调查,用心倾听大自然的声音,收集相关的“二十四节气”知识,特别请教农谚丰富的奶奶讲节气谚语,传说故事,直观形象地体验二十四节气与植物、 农作物种植的关系。最著名的就是:清明前后,种瓜点豆。

图2 冬至时令蔬菜调查表

(2)认知节气习俗——对应植物的生长点。

每个节气都有相关的习俗,如“立夏”的“夏”是“大”的意思,是指春天播种的植物已经长大了。实地查看,果然发现耕读园里的蚕豆豆荚鼓胀成熟,可以举办立夏蚕豆节了。还发现麦子、韭菜等等都一片碧绿,应了“大”的说法,同学们在探究和验证中丰富节气知识和习俗。

(3)认识农具与肥料——增长农业的知识点。

在种植前我们认识了花钎刀、花生铁耙、大小镰刀、田丝绳等农具,当知道四齿铁耙可以翻地时,都忍不住想玩玩这个大玩具。要想庄稼一枝花,施好肥料是关键。我们又认识了复合肥、磷肥、尿素等肥料,有经验的爷爷告诉我们:氮黄磷红钾多斑点。意思是植物缺少氮肥叶片发黄,缺少磷肥叶子发红,而缺少钾肥则叶子长斑点,农业知识真是有意思。

2.3.2 亲历实践,领会快乐种植的技术要点

选择一些容易种活、 常见好管理的瓜果蔬菜品种,进行快乐种植的方法大探秘,学习浇水、施肥、捉虫、间苗、铺草保暖等简单的管理技术。

(1)技术示范——讲究要点。

在田园里劳动,要让学生掌握一些技术,示范是必不可少的。有些技术关键点、难点,示范速度要放慢,使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观察与思考。奶奶的种菜步骤真是清楚得很: 洒复合肥→踩地→插土→放苗→捋土→压紧→菜秧就种好了。掌握使用花钎刀并不难,掌握要点后,学生们后续就可以很顺利地种下其他秧苗。

(2)管理指导——突破难点。

技术难点,要进行深入指导,让学生深层次探究,拓展思维,以实现难点的突破。比如,种植向日葵需要移苗,移植过程中,不能弄伤根,花钎刀的使用要特别地小心翼翼,控制好好手的力度和挖泥时的深度,同时挖坑也要保持足够大的空间,保证秧苗的移入。种植时还要考虑植株的距离,大约为50~60厘米,而且管理过程中还要指导间隔多少天施肥、肥料要距离植株大概10 厘米的样子;等向日葵出现花蕾的时候要浇足水、培好土,一次一次的技术突破,才能见证开花结果。

图3 学生在劳作中的创意

(3)创新工具——展现劳动智慧。

学生在劳作中思考,在收获中创新。如枇杷长在高处实在摘不下来,他们就会研究采摘工具,用网兜、竹竿等制成方便实用的采摘工具;在烈日下打油菜籽,菜荚多得无法收拾,他们就想出用一大块布当垃圾车,运送菜荚满头大汗、不亦乐乎。平时也会就地取材,千方百计地增加黄瓜架的牢固度、植物牌的刷漆设计等,孩子们的劳动智慧在动手中脑洞大开,创意无限,参见图3。

2.3.3 科学探究,观察记录植物的生长变化

漫步田园,发挥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记录植物的生长,能发现问题并提出假设,进行科学探究来获取证据,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解释。

(1)科学发现——观察记录。

菜园一片好风光,花园争奇斗艳,果园挂满果荚,离离草园飘清香。植物的生长千姿百态,各具特色,记下植物的气味、细毛、果实形状、味道等一系列的特点及生命周期,引导他们多角度、多侧面观察、判断,并从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2)科学实验——考察探究

如图4 所示,学生进行向日葵、 蚯蚓的光照实验,向阳的向日葵花盘又大又圆,而蚯蚓只想往土里钻;进行油菜花的现场解剖实验,结构一目了然;最有趣的是发现莴苣叶是可以代替桑叶喂养蚕宝宝的。

图4 进行向日葵、蚯蚓的光照实验

2.3.4 设计制作,优化劳技课堂的创意元素

优化劳技课堂,结合“诗意田园”课程,按照自己的心意,给植物设计制作个性化的作品,植物名片、植物标志牌都可融入创意。

(1)实时聚焦——作品创作。

在种植、管理过程中,我们一边劳动,一边进行创作,写下大量的观察日记;画下美丽的蔬菜作品;拍下清新淡雅的杭白菊、葵花照片等;设计制作植物名片;尝试过薄荷空气清新剂的配制。作品的创作丰富了校本课程的内涵与外延,也丰富了劳技课堂。

(2)触发思维——探讨技法。

图5 学生们的“田园系列”衍纸作品

田园课堂从课外观察回归到课堂,对于手工技法进行研究性思考,怎么把传统的手工课进行创新。比如,学生在纸艺拓展课设计制作“田园系列”衍纸作品(见图5),用上卷、粘、折等劳动技术,研究立体衍纸——向日葵的造型。结合劳技课学习的平针法、回针法,把晒干的菊花制作成菊花香袋,穿针引线,配以纽扣,小小的香袋有着菊花天然的香味。作品考验学生的耐心和工匠精神。

2.3.5 一起分享,体验劳动成果的快乐时刻

学生的成长和果实的丰收都是辛勤劳动之后的回报。分享、交流、品尝应该是学生最快乐和能力素养见长的时刻。

(1)采摘义卖——锻炼综合能力。

采摘、义卖,是学生最高兴的时候,也是最累、最需要周全思考部署的时候,方案的制定,计划的执行,活动的开展,往往需分工合作,有序准备,职责明确,在共同劳动、共同合作中改变劳动的态度,感受劳动的艰辛,获得能力的增长。

(2)劳动反思——提升反思能力。

每当种完一季植物时,及时总结反思,说说劳动过程中的酸甜苦辣,总结植物管理的要点,自己需要改进的地方和给别的学生提提建议,收获除了果实之外的劳动经验等。能够坦然接受和提出建议,其实就是一个生命成长、能力提升的过程。

3 “诗意田园”课程的多元评价

劳动主题的实践活动具有实践性强、开放度大、成果形态多等特点,评价内容的确立贵在有据有序、可感可知。强化全过程评价、全员评价、表现性评价等,使学生看得见、用得上、做得到。

3.1 任务单式评价——指向清晰

把要学会做的劳动项目明确地立出来,使学生循序渐进地学会劳动,爱上劳动,培养自觉的劳动态度和劳动才干,评价表很简单,学会一个劳动技能就能得到一颗星,如表1 所示。

表1 劳动评价表

3.2 表现性评价——自我肯定

侧重考查学生在劳动过程中的各项表现,从劳动态度、劳动情感、劳动能力出发,反思合作程度、努力程度、动手操作能力等,更多是塑造一种自觉、诚实劳动的精神。评价多采用自评、他评、师评的方式,如表2 所示。

3.3 总结性评价——仪式感满满

劳动教育需要有仪式感,我们结合少先队雏鹰争章,在每个学期都设置劳动小能手章来进行表彰热爱劳动的学生,奖励他们在成长过程中对劳动精神的理解,养成人人争章,人人爱劳动的好风尚。

当然,每当换季或种植期满,班级也会颁发各种荣誉称号的小奖状,比如:“十佳小园丁”“劳动小天使”“种植小达人”“小小庄稼汉”等。孩子们不仅在收获劳动果实,更重要的是收获一种被认可、被欣赏的成长所需要的认同感。

3.4 档案袋评价——客观综合评价

整个实践过程的资料收集、整理、筛选出有保留价值的资料,比如,起始的方案设计表,中期的试验数据到后期的物化成果,以及老师、学生、家长的评价等,用档案袋的形式保留整个实践活动的跨度,目的是为了展示学生的学习和进步,为下次活动积攒经验。

4 “诗意田园”课程的收获与后续思考

学生们非常喜欢“诗意田园”这门课程,在这里边劳动边收获着,精神愉悦地劳动学习,拥有主动的劳动意识,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基本的劳动技能,这是其他课程无法替代的。四季轮回,常种常新,课程的生命力很强,在后续开展中,我们思考以下几点。

表2 表现性评价

4.1 综合实践活动的劳动主题教育应回归真实的生活

设计有趣味的、 生活化的劳动为主题的实践活动,更能激发学生自主自觉地参与劳动;在最真实的场景中自然卷入的劳动,职业体验起来更轻松,有助于学生在劳动的过程中实现劳动技能的掌握、 劳动态度的转变,建立劳动与生活的亲密感。

4.2 综合实践活动的劳动主题教育应顺应成长的需要

在学习生活中,一旦激发劳动兴趣,我们会发现:孩子非常愿意参与一些劳动过程,如翻地,拿一个大铁耙,满头大汗地尝试,在深深浅浅的挖坑中进行兴趣的保持和力气大小的探究,而这种探究使得学生为之着迷,陌生的技能、从未有过的体验和伙伴间的相互探讨,使学生沉浸于劳动过程,真正去探究,探究的过程也就是学生成长的过程。劳动为人一生的幸福生活打下基础。

4.3 综合实践活动的劳动主题教育应培养劳动的情怀

劳动教育不是单纯、严肃的劳动,不是家长教师硬性规定的各种任务,而是基于学生的自然天性和选择上,心甘情愿地做一些劳心劳力的事情,并且通过自己的劳动让家人、让班级、让学校增添美好,在心中拥有美好的劳动情怀,从而树立劳动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猜你喜欢

田园诗意劳动
诗意地栖居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冬日浪漫
为“田园CEO”成长添把火
热爱劳动
被耽搁的诗意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
夏日田园杂兴(其一)
田园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