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区老年人跌倒效能的调查与分析*

2021-05-10周叶

上海医药 2021年8期
关键词:婚姻状况效能路面

周叶

(上海市徐汇区长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上海 200233)

跌倒即患者非故意或突然停顿倒于地面或比初始位置更低的地方,在我国人群意外伤害死因顺位中位列第4,在65岁以上老年人群意外伤害死因顺位中位列首位[1]。有关报道称,跌倒是导致老年人伤残、失能、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是我国65岁以上老年人的头号杀手,也是住院患者常见的护理不良事件之一[2-5]。大多数老年人在跌倒后都会出现担忧、恐惧、独立性丧失及平衡、力量能力受损等问题[6-7]。研究显示,九成以上近1年内有跌倒史的患者害怕再次跌倒,他们缺少开展日常活动的信心,行动受到限制,进而影响其步态和平衡能力,增加了再次跌倒的概率[8-9]。可见害怕跌倒后,老年人会进入“信心缺乏—运动社交能力下降—抑郁情绪增加、平衡能力减弱、下肢肌力减弱—更加害怕跌倒”的恶性循环中。

跌倒效能是指个体在进行日常生活活动时不发生跌倒的信心程度,反映了患者能采取适当行为应对跌倒、预防阻碍因素的信念[10]。本次调查针对上海市徐汇区长桥街道65岁以上老年人进行跌倒效能分析,为制订社区综合防治策略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于2019年8—10月间,采取等距抽样方法抽取上海市徐汇区长桥街道的老年人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统计学变量要求,抽取样本量一般是变量数的5~10倍,本次研究变量数为16个,共纳入110名研究对象,符合统计学要求。

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年龄≥65岁;(2)能够独立行走;(3)不存在严重心、肝、肾等脏器疾病;(4)意识清楚,与调查者无沟通障碍;(5)知情同意,愿意配合本次调查。排除标准:(1)非本区域内常住人口;(2)有严重精神疾病或认知障碍;(3)长期卧床;(4)合并恶性肿瘤。社区老年人中,男性52名(48.6%),女性55名(51.4%);年龄≥81岁的21名(19.6%);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的68名(63.6%),大专及以上的7名(6.5%);有配偶者87名(81.3%);经常运动的67名(62.6%);有医疗保险的99名(92.5%)。

1.2 研究方法

经查阅文献和咨询相关专家制订本次调查问卷,问卷内容包括被调查者的一般资料及汉化版国际跌倒效能量表(Falls Efficacy Scale International,FES-I)。

一般资料包括老年人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运动状况和有无医疗保险。FES-I是一个由16个条目组成的4选项求和顺序量表,内容包括在室内的身体活动(打扫房间、穿脱衣服、准备简单的饭菜、洗澡、购物、从椅子上站起来或坐下、上下楼梯、接听电话、拜访亲友、参加社会活动)和在室外的身体活动(散步、伸手拿高过头顶的东西、在滑的路面上行走、在拥挤的人群中行走、在不平整的路面上行走、上下斜坡)[11]。各条目计分为1~4分(从“一点信心也没有”到“非常有信心”),总分为16~64分,得分越高说明跌倒效能感或自信心越强。FES-I主要测量老年人在不发生跌倒的情况下,对从事简单或复杂身体活动和社会活动的担忧程度[12-13],在评价老年人跌倒风险方面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和准确性,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14]。

对3名担任调查员工作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护理人员进行统一培训,包括问卷的研究方法及条目解释。采用入户询问方式进行调查,由调查对象自行填写问卷,问卷回收后,对所采集的数据进行完整性和准确性审核。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10份,回收有效问卷107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7.3%。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4.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比较行χ2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单因素ANOVA比较不同特征居家老年人跌倒效能得分差异。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方法分析跌倒效能得分与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和运动状况的相关性;采用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分析老年人跌倒效能的影响因素。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老年人跌倒效能得分

110名老年人的FES-I总均分为(55.02±12.19)分,16个条目的均分分别为打扫房间(3.60±0.90)分,穿脱衣服(3.79±0.66)分,准备简单的饭菜(3.66±0.89)分,洗澡(3.57±0.78)分,购物(3.54±0.98)分,从椅子上站起来或坐下(3.65±0.70)分,上下楼梯(3.44±0.96)分,接听电话(3.77±0.66)分,拜访亲友(3.56±0.94)分,参加社会活动(3.54±0.95)分,散步(3.64±0.80)分,伸手拿高过头顶的东西(3.26±0.88)分,在滑的路面上行走(2.83±1.06)分,在拥挤的人群中行走(3.24±0.95)分,在不平整的路面上行走(2.93±1.01)分,上下斜坡(3.01±1.09)分。评分较低的3个活动条目为“上下斜坡”“在不平整的路面上行走”“在滑的路面上行走”。

2.2 影响跌倒效能的单因素分析

老年人在性别、文化程度和有无医疗保险方面的跌倒效能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年龄、婚姻状况和运动状况方面的跌倒效能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 老年人跌倒效能与影响因素关系分析(分,±s)

表1 老年人跌倒效能与影响因素关系分析(分,±s)

项目 人数/% 分值 t/F/χ2值 P值性别 0.201 0.866男52/48.6 54.79±12.09女55/51.4 54.42±12.01年龄/岁 25.612 <0.001 65~75 73/68.3 58.03±12.80 76~80 13/12.1 54.54±12.04≥81 21/19.6 42.71±9.43文化程度 2.753 0.068初中及以下 68/63.6 56.33±14.58高中或中专 32/29.9 49.52±14.58大专及以上 7/6.5 54.20±13.19婚姻状况 0.037 0.002有配偶 87/81.3 55.71±12.29无配偶 20/18.7 49.75±10.98运动状况 25.610 <0.001不运动 23/21.5 44.43±9.81偶尔运动 17/15.9 55.12±12.16经常运动 67/62.6 57.96±12.79有无医疗保险 0.084 0.458有99/92.5 54.58±12.04无8/7.5 54.88±12.11

65~75岁组与76~80岁组老年人的跌倒效能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5~75岁组与≥81岁组老年人、76~80岁组与≥81岁组老年人的跌倒效能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偶尔运动组与经常运动组的跌倒效能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运动组与偶尔运动组、不运动组与经常运动组的跌倒效能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3 跌倒效能得分与各变量的相关性分析

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跌倒效能得分与年龄呈负相关(r=-0.452,P < 0.001),与婚姻状况呈负相关(r=-0.521,P=0.002),与运动状况呈正相关(r=0.692,P<0.001,表 2)。

表2 老年人跌倒效能得分与各变量相关性分析

2.4 跌倒效能影响因素分析

将跌倒效能得分作为应变量,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和运动状况作为自变量进行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自变量赋值情况见表3。分析结果显示,共2个变量进入回归方程,为年龄与运动状况(表4)。

表3 自变量赋值情况说明

表4 老年人跌倒效能影响因素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

3 讨论

3.1 老年人跌倒效能得分情况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老年人的跌倒效能得分与年龄呈负相关(r=-0.452,P<0.001),年龄越大其跌倒效能分值越低,对自身平衡能力的信心下降反过来又会限制其行动能力,导致跌倒危险的增加。老年人的跌倒效能得分与运动状况呈正相关(r=0.692,P<0.001),经常运动的老年人跌倒效能得分远高于不运动的老年人。应鼓励老年人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提升其肌肉力量和活动平衡性。社区医务人员应对老年人进行健康相关教育及运动指导,强化本人及其家属的跌倒预防意识,并通过合理运动有效改善老年人的跌倒效能[15]。

3.2 环境对老年人跌倒效能的影响

居家环境的改善可显著降低老年人的跌倒发生率及住院率[16]。张娴等[17]的调查显示,老年人对居家环境因素引发的跌倒认知不足。本次调查显示,室内活动的各个条目中,“上下楼梯”的跌倒效能分值最低,为(3.44±0.96)分。应通过增强老年人的下肢肌力、在社区和室内上下楼梯处设置醒目标识、确保室内地面干燥、卫生间使用防滑垫、安装扶手及确保过道有充足照明等一系列措施预防老年人跌倒。

相较于室内活动条目,室外各个活动条目的跌倒效能分值更低,“在滑的路面上行走”“在不平整的路面上行走”“上下斜坡”的得分分别为(2.83±1.06)分、(2.93±1.01)分和(3.01±1.09)分。社区和物业应加强对楼梯和过道的管理,定期清理楼梯过道上的杂物,检查维修安全设施,将防跌倒海报张贴在明显位置,不断深化和强化防跌倒宣教。

3.3 家庭对老年人跌倒效能的影响

家庭是老年患者社会支持的主要提供者,本次调查显示,在婚姻状况方面,老年人的跌倒效能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无配偶者,有配偶者的跌倒效能得分更高,说明夫妻双方的共同监督和参与能够帮助老年人有效落实各项预防跌倒的措施,促进整个家庭的管理行为。因此,应更多的关注独居老年人的跌倒管理,在社区内建立老年人社交平台,鼓励其多参与社区文化娱乐活动,引导其宣泄内心负性情绪,弥补家庭支持的缺失。

4 小结

郭启云等[18]的研究表明,老年人的跌倒效能水平越高,跌倒自我管理行为的执行和维系程度也越高。因此,对社区居民进行早期健康教育、良好生活方式宣传及心理建设非常重要,通过实施医疗、心理和社会功能的多重管理,增强患者的自我效能感,有效促进防跌倒良性循环。

猜你喜欢

婚姻状况效能路面
迁移探究 发挥效能
同时多层扩散成像对胰腺病变的诊断效能
充分激发“以工代赈”的最大效能
用艺术修补路面
从《日耳曼尼亚志》看日耳曼人的婚姻状况
韩男性对婚姻状况更满意
农牧区哈萨克族老年人生命质量与社会支持和家庭婚姻状况关系的调查研究
唐代前后期交通运输效能对比分析
一款透水路面养护车
BFRP连续配筋复合式路面配筋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