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丰顺地区客家代谢性疾病人群心电图早复极流行情况与危险因素分析

2021-05-08叶白茹邹淑琴

关键词:尿酸心电图发生率

叶白茹,邹淑琴

(丰顺县人民医院心电图室,广东 梅州 514300)

心电图早复极是一种表现为J点抬高和明显J波形成的常见现象,且伴随弓背向下ST段抬高,患者主要表现为胸痛、胸闷、心悸等症状,但多数无任何症状,其心电图表现与变异性心绞痛、心肌梗死超急性期、急性心包炎等疾病相似,误诊率较高[1]。代谢综合征以肥胖、血糖异常升高、血压明显上升及血脂代谢紊乱等多种代谢异常为主要临床表现,肥胖、糖尿病、高血压等代谢性疾病所涉及的危险因素与临床特征可引起心电图异常,出现早期复极综合征[2]。因此,对代谢性疾病人群进行心电图检测,可于早期更好地预防心律失常,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与价值。本研究旨在分析丰顺地区客家人群心电图早复极的流行情况与危险因素,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8年8月至2020年8月丰顺县人民医院收治的300例代谢性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104例,女性196例;年龄38~72岁,平均(57.63±6.86)岁;高血压102例,糖耐量异常80例,脂质代谢异常102例,胰岛素抵抗或高胰岛素血症52例。根据心电图早复极发生情况将其分为早复极组(35例)与心电图正常组(265例)。纳入标准:符合《临床诊疗指南:内分泌及代谢性疾病分册》[3]中关于代谢性疾病的诊断标准者;无认知功能障碍者;均为丰顺地区客家人群等。排除标准:伴有严重的肝肾功能性疾病者;先天性心脏病者;合并心肌梗死急性发作病史者等。此研究经院内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①资料收集。所有患者均于清晨空腹时进行体格检查和血样采集,并收集患者的基本情况。静坐休息10 min后采用台式血压计连续测量患者右上肢血压3次,中间间隔3 min,取后2次的血压平均值为最终的血压测定结果;采集患者空腹静脉血5 mL,采用电阻抗法测定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采用比色法测定血红蛋白、尿酸,采用糖激酶终点法测定空腹血糖,采用磷酸甘油氧化酶法测定三酰甘油,采用选择遮蔽法测定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采用高压液相层析法测定糖化血红蛋白。②心电图监测。所有患者均采用日本光电12导联机进行监测,心电图早复极判断标准为:J波(J波时限≥0.02 s,振幅≥0.05 mV),或J点抬高(J点时限<0.2 s,抬高幅度 >0.05 mV)[4]。

1.3 观察指标 ①统计心电图早复极发生率并分析其流行特点。②分析早复极组和心电图正常组患者腹型肥胖、早复极家族史、年龄、收缩压、舒张压、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血红蛋白、空腹血糖、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糖化血红蛋白、尿酸等指标,进行单因素分析。③将单因素分析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3.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以[例(%)]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行t检验;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代谢性疾病患者发生心电图早复极的独立危险因素。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心电图早复极发生率与流行特点 300例患者共检出心电图早复极35例,发生率为11.67%,其中男性发生率高于女性,41~60岁年龄段人群发生率高于其他年龄段,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1。

表1 心电图早复极发生率与流行特点[例(%)]

2.2 单因素分析 早复极组患者腹型肥胖、年龄、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糖化血红蛋白、尿酸均高于心电图正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2。

表2 影响丰顺地区客家代谢性疾病人群发生心电图早复极的单因素分析

2.3 多因素分析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腹型肥胖、年龄、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糖化血红蛋白、尿酸均为代谢性疾病患者发生心电图早复极的危险因素(OR=1.206、1.376、1.916、1.367、1.587、2.336、1.441、2.004、1.103,均P<0.05),见表3。

表3 影响丰顺地区客家代谢性疾病人群发生心电图早复极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3 讨论

早期复极综合征是一种生理变异性心电图表现,其可能引发室速或室颤等恶性心律失常,严重者可导致心脏性猝死。糖尿病、高血压等代谢性疾病是导致心血管事件发生的危险因素,代谢综合征患者存在明显的心电图异常、自主神经紊乱等,因而动态心电图检查异常时可帮助判断病情,以便进行早期干预。

研究表明,社区自然人群心电图早复极发生率在10%左右,其中以心血管和代谢性疾病患者的发生率最高[5]。本研究结果显示,300例患者共检出心电图早复极35例,发生率为11.67%,表明丰顺地区客家代谢性疾病人群心电图早复极发生率较高,可能与该地区人群的饮食习惯、生活作息、代谢性疾病种类等有关。此外,本研究结果显示,男性心电图早复极发生率高于女性,41~60岁年龄段人群发生率高于其他年龄段,其原因可能与男性的生理解剖结构、性激素水平、有氧运动量大等有关,患者剧烈运动后交感神经张力增高,发病风险增大[6]。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腹型肥胖、年龄、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糖化血红蛋白、尿酸均为代谢性疾病患者发生心电图早复极的危险因素。分析其原因可能为:高龄、腹型肥胖及高水平血压、血脂、血糖等对心脏结构改变的影响较大,可通过平衡膳食、加强锻炼、心理调节等方式指导并干预代谢性疾病人群,以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其中高龄患者心脏逐渐老化,储备能力低,因此心脏负担加重,心脏结构发生改变,针对老年人群应定期进行体检,以便及早诊治心血管疾病,此外需适当锻炼,加强运动和康复;腹型肥胖、高水平血压、血脂、血糖等易导致患者体内代谢紊乱,进而引发血液黏稠、心脏搏动力度增加等情况,心脏在高负荷状态下导致心脏功能发生改变,此类人群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低盐低脂低糖饮食,不吃动物内脏,少吃油腻食物,保持规律作息,可适当服用降压、降糖及降血脂类药物[7]。尿酸是体内嘌呤代谢的终末产物,与各类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高尿酸易引发H型高血压,可使患者出现各类心血管类疾病,不利于患者生命健康。患有尿酸代谢性疾病者应注意避免谷皮、粗粮、啤酒、海鲜等高嘌呤食物,加强尿酸监测,必要时给予别嘌醇片促进尿酸代谢[8]。

综上,丰顺地区客家代谢性疾病人群心电图早复极发生率较高,且具有一定的流行特点,影响心电图早复极的因素主要有腹型肥胖、年龄、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糖化血红蛋白、尿酸等,需对此类人群进行针对性干预。

猜你喜欢

尿酸心电图发生率
衰弱老年人尿失禁发生率的meta分析
急诊护理干预对脑出血昏迷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
喝茶能降尿酸吗?
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的应用
护理干预对吸附百白破疫苗接种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影响
尿酸值越低越好吗?
《思考心电图之179》
心电图机检定方法分析及简化
《思考心电图之176》
尿酸并非越低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