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对老年胃癌患者术后免疫功能与炎性反应状态的影响

2021-05-08覃长人

关键词:根治术出血量标志物

覃长人

(象州县人民医院胃肠肝胆腺体外科,广西 来宾 545800)

胃癌是发病率较高的肿瘤之一,老年胃癌的发病率逐年增加,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1]。传统开腹胃癌根治术可以暂时维持患者生命体征,但老年患者普遍存在重要脏器退行性改变的情况,且大多数老年患者均合并其他基础性疾病,会增加手术治疗的风险,同时易导致术后并发症的发生。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属于一种微创手术,具有切口小、创伤性小等优点,能减少患者术中出血量,减轻患者的疼痛感,利于老年胃癌患者病情恢复[2]。本研究重点分析了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对老年胃癌患者术后免疫功能与炎性反应状态的影响,详细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象州县人民医院2019年1月至12月收治的100例老年胃癌患者分为对照组(50例,行传统胃癌开腹根治术)和观察组(50例,行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纳入标准:符合《胃癌规范化诊疗指南(试行)》[3]中的相关诊断标准;经病理学与电子胃镜检查后确诊者;未接受相关治疗者等。排除标准:胃癌远处转移者;伴有出血或穿孔等并发症者;患有精神疾病者等。对照组患者中男性27例,女性23例;年龄60~79岁,平均(72.6±3.1)岁;胃上部和中部患者10例,胃下部患者40例。观察组患者中男性28例,女性22例;年龄60~80岁,平均(73.3±2.3)岁;胃上部和中部患者12例,胃下部患者38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可进行对比分析。本研究经院内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或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传统开腹胃癌根治术:患者全身麻醉取平卧位,常规消毒铺巾,进行插管,于患者上腹正中部位作切口,常规探查腹腔,结扎供血血管,游离并切除大网膜,清扫淋巴结,确保充分暴露贲门,离断迷走神经,最后行常规食管空肠吻合术。术后对患者进行引流,并逐层缝合切口。观察组患者行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患者全身麻醉取平卧位,对患者进行气管插管处理,观察患者下缘位置,并作一10 mm切口,为患者建立二氧化碳气腹,压力维持在13 mm Hg(1 mm Hg=0.133 kPa)左右;将腹腔镜置入,采用4孔法置入套管针;分离并将胃周静脉、胃网膜右动脉、胃网膜右静脉进行结扎,对胃周淋巴结进行清扫;将迷走神经干及食管进行切开操作,放开胃体,并将标本取出;吻合食管及胃残端,插入引流管,之后采取抗感染治疗。两组患者均于术后7 d进行疗效观察,且定期随访6个月。

1.3 观察指标 ①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术后肛门排气时间。②分别于术前、术后7 d采集患者空腹静脉血5 mL,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百分比,并计算CD4+/CD8+比值。③血样采集方法同②,离心处理(3 200 r/min转速离心5 min),取血清,采用血液分析仪检测血清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9-9(CA19-9)、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水平。④比较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切口感染、肺部感染、吻合口漏等。

1.4 统计学方法 文中数据使用SPSS 23.0软件统计分析处理,并发症以[例(%)]表示,行χ2检验;手术指标、免疫功能及肿瘤标志物、炎症因子水平以(±s)表示,t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手术指标 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显著减少,住院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显著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手术指标比较( ±s)

表1 两组患者手术指标比较( ±s)

组别 例数 手术时间(min)术中出血量(mL)住院时间(d)术后肛门排气时间(d)观察组 50 173.4±41.2 132.7±22.3 9.2±1.8 3.1±0.7对照组 50 182.7±35.4 196.1±61.5 13.5±2.2 4.7±1.2 t值 1.211 6.853 10.697 8.144 P值 >0.05 <0.05 <0.05 <0.05

2.2 免疫功能 术后7 d两组患者CD3+、CD4+百分比、CD4+/CD8+比值均较术前显著下降,而观察组下降幅度小对照组;两组患者CD8+百分比均较术前显著上升,而观察组上升幅度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 2。

表2 两组患者免疫功能水平比较( ±s)

表2 两组患者免疫功能水平比较( ±s)

注:与术前比,*P<0.05。

组别 例数 CD3+(%) CD4+(%) CD8+(%) CD4+/CD8+术前 术后7 d 术前 术后7 d 术前 术后7 d 术前 术后7 d观察组 50 68.2±4.7 66.5±4.3* 37.6±2.2 35.5±2.4* 29.4±2.7 31.6±3.1* 1.3±0.2 1.1±0.3*对照组 50 68.6±2.4 64.7±3.7* 38.5±2.6 31.8±2.7* 30.1±2.5 33.4±2.8* 1.2±0.4 0.9±0.2*t值 0.530 2.244 1.869 7.242 1.088 3.047 1.581 3.922 P值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2.3 肿瘤标志物、炎症因子水平 术后7 d两组患者血清CEA、CA19-9水平均较术前显著下降,且观察组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血清TNF-α、CRP水平均较术前显著升高,而观察组升高幅度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肿瘤标志物、炎症因子水平比较( ±s)

表3 两组患者肿瘤标志物、炎症因子水平比较( ±s)

注:与术前比,*P<0.05。CEA:癌胚抗原;CA19-9:糖类抗原19-9;TNF-α:肿瘤坏死因子-α;CRP:C-反应蛋白。

组别 例数 CEA(ng/mL) CA19-9(U/mL) TNF-α(nmol/L) CRP(mg/L)术前 术后7 d 术前 术后7 d 术前 术后7 d 术前 术后7 d观察组 50 66.4±6.1 9.2±3.4* 73.4±13.5 35.4±12.4* 106.4±11.4 128.5±21.2* 33.4±0.5 57.4±4.1*对照组 50 65.4±5.1 16.4±3.5* 71.7±14.4 45.1±11.5* 104.7±12.8 146.8±17.1* 33.6±0.6 61.7±6.4*t值 0.962 10.434 0.609 4.056 0.701 4.751 1.811 4.000 P值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2.4 并发症 观察组患者出现切口感染、肺部感染、吻合口漏分别1、0、1例,对照组患者出现切口感染、肺部感染、吻合口漏分别6、4、3例,观察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为4.00%,较对照组的26.00%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490,P<0.05)。

3 讨论

胃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疾病,该疾病的发生与饮食习惯、生活环境及遗传因素等密切相关。传统开腹手术可有效清除癌变组织并清扫胃周淋巴结,但由于老年患者身体基础情况较差,且手术耐受性低,导致采用该手术治疗安全性相对不高。

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具有微创性,可通过使用超声刀进行组织间游离,缩小早期胃癌清除范围,减少出血,降低患部伤口隐患;同时小切口能最大程度地避免对患者胃肠道组织及其周围软组织的大面积剥离,进而使胃肠功能得到有效保护,使患者术后能尽快恢复胃肠蠕动功能,减少对患者胃肠道的刺激。T淋巴细胞亚群能直接反映抗肿瘤免疫功能,胃癌患者免疫功能因机体受损受到抑制,手术创伤程度与免疫功能抑制相关,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由于切口较小,对患者机体损伤较小,能减轻对免疫功能的抑制[4-5]。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住院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且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术后7 d观察组患者各项免疫指标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表明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治疗老年胃癌能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患者肛门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对机体免疫影响较小,且安全性较高。

血清CAE、CA19-9属于肿瘤标志物,可增加肿瘤细胞的活跃度,导致肿瘤细胞增多,从而使患者病情恶化。胃癌患者机体损伤时,血清CRP及TNF-α水平显著升高并刺激炎性因子分泌,延缓胃癌患者伤口愈合[6]。腹腔镜胃癌根治术通过小切口观察病灶位置并切除病灶,减轻肿瘤标志物对患者机体的影响,且具有较小的创伤性,可加快伤口愈合速度,减轻炎症反应[7-8]。本研究结果显示,术后7 d观察组患者血清CAE、CA19-9、TNF-a及CRP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表明腹腔镜胃癌根治术虽对胃癌患者造成一定创伤,但创伤性较小,能减轻胃癌患者机体炎症反应,降低肿瘤标志物水平。

综上,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治疗老年胃癌,可改善术中出血量、肛门首次排气时间等相关手术指标,同时降低了患者机体炎症反应及肿瘤标志物水平,对患者术后免疫功能影响较轻微,且安全性较高。可在临床大力推广。

猜你喜欢

根治术出血量标志物
食管癌根治术后肺部感染的影响因素分析
炎性及心肌纤维化相关标志物在心力衰竭中的研究进展
保乳手术与改良根治术对早期乳腺癌治疗的近期临床疗效观察
围手术期舒适护理干预在乳腺癌根治术患者治疗中的应用
多项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在健康体检中的应用价值
称重法和升级容积法并用对产后出血量的估算调查
近端胃切除双通道重建及全胃切除术用于胃上部癌根治术的疗效
综合护理对无痛分娩产妇出血量及新生儿评分的影响
肿瘤标志物的认识误区
应用氨甲环酸对髋关节置换术出血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