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丙戊酸钠联合喹硫平对双相情感障碍伴躁狂发作患者躁狂程度及血清BDNF、IL-4、IL-10水平的影响

2021-05-08徐金国乐守江

关键词:喹硫平双相酸钠

徐金国,乐守江

(盐城市第四人民医院 1.药剂科;2.精神科,江苏 盐城 224003)

双相情感障碍伴躁狂发作属于精神疾病中常见的一类病症,常用心境稳定剂与抗精神病药物对患者进行治疗,喹硫平属于抗精神病药物中的一类新型非典型药物,可对人体多巴胺2与抗组胺受体发挥拮抗作用,但单一使用治疗效果欠佳。丙戊酸钠属于一类癫痫治疗常见药物,可以显著提升人体5-羟色胺水平,对于氨基丁酸转移酶起到抑制作用,可提高人体脑内氨基丁酸含量,且药物安全性较高[1]。本研究以丙戊酸钠联合喹硫平对双相情感障碍伴躁狂发作患者躁狂程度及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白介素-4(IL-4)、白介素-10(IL-10)水平的影响为探讨重点,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盐城市第四人民医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收诊的双相情感障碍伴躁狂发作患者80例基于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0例)和研究组(40例)。对照组中男、女患者分别为 29 例、11 例;病程 3~9 年,平均( 5.40±1.49)年;年龄 19~40 岁,平均( 26.69±4.89)岁。研究组中男、女患者分别为 28 例、 12 例;病程 3~8 年,平均( 5.10±1.91)年;年龄 18~39 岁,平均( 27.02±5.30)岁。对比两组患者性别、病程、年龄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院内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且患者或家属对本研究知情同意。纳入标准:符合《双向情感障碍的诊断》[2]和《躁狂的诊断》[3]中的相关诊断标准者;临床表现为情绪高涨和情绪低落交替发作者;对丙戊酸钠与喹硫平药物无过敏者等。排除标准:合并严重躯体疾病者;合并其他精神疾病者;近半年接受其他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患者等。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富马酸喹硫平片(阿斯利康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84088,规格:0.2 g/片)口服治疗,初始剂量为0.1 g/次,2次/d,之后依照患者的具体耐受程度逐渐增加剂量,1周之内增加剂量到0.2~0.4 g/d,2次/d。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研究组患者联合丙戊酸钠片(陕西兴邦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61021048,规格:0.1 g/片)口服治疗,初始剂量为0.5 g/次,2次/d,1周之内慢慢增加剂量到1.5 g/次,2次/d。均予以两组患者为期8周的治疗。

1.3 观察指标 ①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其中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4]与贝克拉范森躁狂量表(BRMS)[5]评分下降超出75%,代表显效;HAMD与BRMS评分下降50%~75%,代表有效;HAMD与BRMS评分下降不足50%,代表无效。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②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抑郁与躁狂程度,采用HAMD评价患者抑郁情绪,满分35分,分数越高表明患者抑郁程度越严重;采用BRMS评价患者的躁狂程度,满分44分,分数越高表明患者躁狂程度越严重。③血清BDNF、IL-4、IL-10水平,分别于治疗前后采集两组患者5 mL空腹静脉血,离心(转速为3 000 r/min,时间为10 min)后取上清液,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检测血清BDNF、 IL-4、 IL-10 水平。④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包含心动过速、便秘、嗜睡。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分别以(x±s)、[例(%)]表示计量资料、计数资料,两组间比较分别采用t与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经治疗,研究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例(%)]

2.2 抑郁与躁狂程度 治疗后两组患者HAMD、BRMS评分与治疗前比均显著降低,且研究组降低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抑郁与躁狂程度比较( ±s, 分)

表2 两组患者抑郁与躁狂程度比较( ±s, 分)

注:与治疗前比,*P<0.05。HAMD:汉密尔顿抑郁量表;BRMS:贝克拉范森躁狂量表。

组别 例数 HAMD评分 BRMS评分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 40 18.55±4.92 14.22±4.82* 21.76±6.33 9.13±2.66*研究组 40 19.12±5.34 10.82±3.46* 22.13±5.96 5.28±2.49*t值 0.496 3.624 0.269 6.683 P值 >0.05 <0.05 >0.05 <0.05

2.3 血清BDNF、IL-4、IL-10水平 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BDNF、IL-4、IL-10水平与治疗前比均显著升高,且研究组升高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 3。

表3 两组患者血清BDNF、IL-4、IL-10水平比较( ±s)

表3 两组患者血清BDNF、IL-4、IL-10水平比较( ±s)

注:与治疗前比,*P<0.05。BDNF: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IL-4:白介素-4;IL-10:白介素-10。

组别 例数 BDNF(ng/mL) IL-4(pg/mL) IL-10(pg/mL)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 40 5.45±1.20 7.11±1.20* 4.91±1.61 5.52±1.11* 6.61±2.22 8.11±1.92*研究组 40 5.33±1.31 8.90±0.90* 4.77±1.81 6.12±0.61* 6.58±2.41 9.91±1.11*t值 0.427 7.547 0.366 2.996 0.058 5.133 P值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2.4 不良反应 治疗期间,研究组患者中出现心动过速2例,便秘1例,嗜睡2例;对照组患者中出现心动过速3例,便秘1例,嗜睡3例。对比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92,P>0.05)。

3 讨论

双相情感障碍伴躁狂发作属于临床中常见的一类精神疾病,临床中治疗双相情感障碍伴躁狂发作主要选择心境稳定剂与非典型抗精神药物。喹硫平作为一类新型非典型抗精神药物,对于患者脑部5-羟色胺受体、组织胺受体以及肾上腺素能受体具有良好的亲和力,能够较好地控制双相情感障碍伴躁狂发作患者的躁狂与抑郁表现症状,但是单独通过喹硫平治疗存在一定局限性[6]。

丙戊酸钠作为心境稳定剂,可与抗精神类药物相结合,起到抗狂躁的作用,同时丙戊酸钠可增加患者机体内γ-氨基丁酸水平,抑制糖原合成激酶,促进心境稳定,进而调节双相情感障碍伴躁狂发作患者的狂躁症状,且丙戊酸钠的安全性较好[7]。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HAMD、BRM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丙戊酸钠联合喹硫平可提升双相情感障碍伴躁狂发作患者临床疗效,抑制患者躁狂反应,且安全性良好。

BDNF对神经元发育与生长具有重要作用,其水平升高可促进躁狂患者损伤神经元的修复;IL-4、IL-10作为抗炎细胞性因子,其水平升高可抵抗双相情感障碍伴躁狂发作患者机体内的炎症反应,促进病情恢复[8]。丙戊酸钠具有保护神经细胞与抗凋亡的作用,可抑制Ca2+的超载,保障生精细胞正常运作,从而促进BDNF的升高,缓解病情,此外丙戊酸钠通过抑制γ-氨基丁酸转移酶活性,减少代谢,改善脑神经γ传递,利于减轻患者炎症反应[9]。在本研究中,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的血清BDNF、 IL-4、 IL-10 水平较对照组均显著升高,表明丙戊酸钠联合喹硫平可改善双相情感障碍伴躁狂发作患者神经系统,抑制炎症反应,缓解病情。

综上,丙戊酸钠联合喹硫平治疗双相情感障碍伴躁狂发作,可较好地控制患者躁狂程度,同时减轻炎症反应,疗效显著,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安全性。

猜你喜欢

喹硫平双相酸钠
小剂量喹硫平对文拉法辛治疗抑郁症增效作用的比较研究
玻璃酸钠+rhEGF治疗白内障术后干眼症
喉罩双相正压通气在中老年人无痛纤支镜诊疗术中的应用
体外冲击波联合玻璃酸钠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
初始能量双相电复律转复房颤进展
骨质疏松症采用阿仑膦酸钠联合注射用骨肽治疗的效果
双相抑郁也是抑郁症吗?
老年人能用“退热栓”吗
二甲双胍治疗喹硫平致精神分裂症患者糖脂代谢紊乱的研究
双相型障碍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