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振兴背景下跨境电商人才培养路径分析

2021-04-12姚彤欣姚思涵许薇娜

中阿科技论坛(中英文) 2021年5期
关键词:跨境电商人才

姚彤欣 王 娜 姚思涵 许薇娜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人文学院,山东 济南 250100)

乡村振兴战略是继“统筹城乡发展”之后,我党在农村发展问题理论上的又一次重大突破,是新历史、新时期下农村发展的最新纲领。“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社会各界要继续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要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必须破解人才制约瓶颈,解决农村人才整体短缺问题。2018年,《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中就已经明确提出“乡村振兴人才支撑计划”,并计划培育农村电商人才。现阶段,我国农村经济已取得了较大进步,但是农村跨境电商仍在初步发展阶段,存在较多问题。当今时代背景下,随着跨境电商逐渐成为农村创新创业的新方向,相关人才缺口也在不断扩大。这不利于农民生活水平的稳步提升,更无法促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因此,我国需要采取多种措施改善这种现状,助力农村经济持续向好发展。

1 乡村跨境电商人才的重要性

我国作为农业大国,自古以来就把农业生产放在社会生产的首位。我国用全球9%的耕地养活了占全球近20 %的人口,不仅为本国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同时还积极参与全球消除饥饿行动和粮食贸易,为维护世界粮食安全作出积极贡献。近年来,随着我国科技水平的不断提升,农村地区的优质商品符合出口标准,尤其是有了“一带一路”这一新的世界经济带助力,我国农业正不断扩大“走出去”范围,在沿线各国释放大量市场需求,通过跨境电商将产品销售至全球。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最新统计报告显示,2019年1月至7月,中国农产品出口金额为430.1亿美元;在新冠疫情肆虐全球的危机下,2020年1月至7月,中国农产品出口金额仍达到了415.9亿美元[1]。

十四五期间,全球化的市场正在为农村跨境电商带来更多的发展机遇。想要抓住机遇、振兴乡村产业,科技是核心,而科技的进步离不开高层次的专业人才。跨境电商需要在阿里巴巴国际运营站、敦煌网、中国制造网等平台进行运营,其次还要与外国客户进行报盘、还盘等一系列贸易谈判,只有具备外语、国际贸易等知识的专业性人才才能胜任这些职务。相反我国农村以中老年人居多,大多文化水平较低,他们对新技术不敏感、接受度不高,学习新知识效率也较低,大多无法独立进行跨境电商的运营和管理。由此可见,在乡村引进跨境电商人才对农产品的展销具有巨大推动力,能为乡村振兴带来更多的发展契机。

2 乡村振兴背景下跨境电商人才现状

21世纪初我国跨境电商开始发展,近几年更是发展迅猛。商务部电子商务司最新发布的《中国电子商务报告2019》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跨境电商出口总额达944亿元,年均增速60.5 %。全国电子商务交易额达34.81万亿元,其中农村网络零售额达1.7万亿元,占全国网络零售总额的16.1 %,同比增长19.1 %。农村跨境电商面临着很好的发展机遇,发展模式也多种多样,尽管国内国际大环境友好,在专业人才方面仍然存在较大的缺口[2]。跨境电商大多处于沿海科技发达、信息流通迅速的城市,而在科技水平较低、消息相对闭塞、对外交通不便的农村,跨境电商人才更是凤毛麟角,农村跨境电商急需具备专业性、综合性知识的人才。

在农村,大多数农民都没有接受过高水平的教育,文化素质不高,思想水平不高,想要在短时间内树立互联网意识或理解跨境电商的运作模式很困难,更没有能力迅速习得第二语言,这是农村跨境电商行业发展迟缓的重要原因之一。尽管政府在农村进行政策扶持,企业也会开展人才培训活动,但由于许多农民不理解,或是认为不需要接受培训,因此宣传效果都不太好。尤其是农村的青壮年,往往在外读书或外出打工,也不会主动参加培训,导致了农村人才断档、断层,出现明显人才短板。

3 乡村振兴背景下跨境电商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3.1 在农村扎根发展的人才有限

农村无法与城市富裕的生活水平相媲美,更无法与城市先进的服务业、信息产业相比拟。在中国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影响下,成为“城里人”、在城市中“体面”生活是一种成功的象征。很多人对农村的认识还停留在“在农村就是种地干活,谁都能做”的层面上。他们认为,既然上大学学习知识,那么毕业后就要从事有一定科学技术的工作,为国家做出更大的贡献;考上大学后反而去农村就业,不体面、没前途,大学白上了。于是,在乡村务农仿佛成了某种意义上的“失败”,脱离“农”字变成了一个人“成功”的标志。从填报高考志愿开始,大多数学生的第一志愿就避开了农业相关的专业;部分学生选择了农业院校,也是出于对自己分数的考虑和对未来文凭的追求。由于最初就未曾有到乡村基层就业的“初心”,这些大学生毕业后很少主动选择农业,尤其很少选择到基层乡村就业。虽然向农村进行外部人才输送是一个效率高、见效快的解决方法,但走出农村接受了高等教育的学生极少有愿意再返回农村就业的,而本就数量稀少的城市学生更不愿意投身农村发展事业。因此在农村跨境电商发展过程中,长期面临着高学历人才稀缺的窘境。

3.2 农村跨境电商对人才的要求与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矛盾

高校对于电商人才培养的路径与特色农村跨境电商人才要求不匹配。现阶段,农村电商人才很大一部分来自我国各个高校,其人才具备较高的专业能力,能够助力乡村振兴。但是农村跨境电商与传统电商仍有区别,绝大多数高校没有针对农村跨境电商模式培养人才。比如电子商务专业,虽然涵盖了管理学、经济学、计算机等多个交叉学科,但是对外语能力、外国文化学习的要求却不高,不重视外语听说读写四项基本技能的培训,更不用说针对国际贸易术语、农业专业术语翻译、跨文化交际等进行培训,所以他们在对外贸易谈判时依然无法以专业水平进行对接。同时,大学生对农业、农产品等也了解甚少,缺乏服务农村和乡村振兴的意识,无法主动发掘农村跨境电商的潜力,不能帮助农业商品远销他国[3]。各个乡村都有其特色,各高校的培训方向也应因地制宜地有所调整,不可千篇一律套用同一培养模式。

3.3 高校对人才的培养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技能

跨境电商行业对人才的实践应用能力要求较高,但是大多数高校在培养过程中不重视提升学生的实践水平,学生空有大量的理论知识,纸上谈兵却无法将其成功应用于农产品海外平台的运营等方面[4]。双师型教师培训浮于表面,多以集中学习或者公司挂名挂职的方式进行,但真正能够深入到乡村企业内部实践的教师不多。一方面是企业为了自身的安全发展,不愿让员工之外的人员过多接触企业内部信息。另一方面,教师自身的观念也需要彻底转变。他们长期从事教学工作,大多缺少农村跨境电商实战经验,教学模式僵化且单一,在面对实际突发问题上,解决方法照本宣科,模式化、公式化,无法深入分析问题本质,教学效果不佳,无法培养出真正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农村跨境电商人才的培养。

4 农村跨境电商人才培养方式探究

4.1 农民与跨境电商人才双向学习

当前,农村地区中老年群体占多数,农民是农村经济发展的主力军和第一受益群体,但其中年轻知识分子群体相对较少,受老旧传统思想观念的影响,多数中老年群体对跨境电子商务发展与互联网销售这类新事物兴趣低、接受度低,他们更愿意选择传统的“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交易模式,对虚拟的支付交易方式不信任,持一定的排斥心理。同时,刚到乡村的人才或大学生村官对所在乡村没有全面具体的了解,他们只是具备完善的理论知识,在实践操作上还需要学习。由此可见,农民和外来人才都具备对方所没有的能力与知识,二者需要互相借鉴学习。科技人才以身示范、带头引领,向农民讲解、传授跨境电商相关知识。同时,他们也会接收到农民的经验传授与所处环境潜移默化的影响,从心理上逐步融入乡村,安心驻村、用心帮村、全力助村,在亲身实践中更加了解所在乡村农产品的优势与缺点,扬长避短,对农村市场价值进行新挖掘,助力农村跨境电商向前发展。高校也应同步加强对人才的思想政治教育,在课程中渗透乡土情怀、家国情怀,培养既具有全球视野又拥有本土思维的人才,让他们成为留在农村、造福农村、发展农业的先锋队。双向学习、同时受益,这是一种高效、快捷的人才培养模式[5]。

4.2 高校与农村联手共育人才

跨境电商在国际贸易中愈发重要,已成为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趋势。为缓解人才紧缺问题,2020年3月,教育部公布《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20年版)》,其中,跨境电子商务成为新设的51个专业之一,全国7所高校获批开设该专业[6]。但针对农村地区的跨境电商,各个高校应与农村对接,精准扶贫,探究具有针对性和特色化的培养模式。高校可联合乡村建立跨境电商产业园和育人实践基地,政府、高校、乡村多方合作,共同探究产学研一体的育人模式,注重学生实践,培养应用型人才,使其适应于乡村跨境电子商务行业的发展[7]。教师也应探索新的课堂方式,形成“理论—实训—实践”层层递进的教学模式,将农村跨境电商的最新动态融入课堂,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另一方面,除让学生在社会实习中积累实战经验外,还可通过第二课堂,让师生共同前往乡村开展创新创业训练,理论、实践两不误,教师、学生共进步,共同培养其时代使命感[8]。

5 结语

培养农村跨境电商人才对乡村振兴战略的发展具有重要促进作用,但是现阶段农村跨境电商人才的培养过程还存在较多问题,从而导致人才水平参差不齐,需要进一步探索人才培养模式。乡村振兴背景下跨境电商人才的培养,不能简单用某一模式覆盖全部,应因地制宜,切实结合当地乡村特色和需求。培养农村跨境电商人才,需要着重培养其外语、跨文化交际、经贸知识、农业知识、国际贸易交易平台运营等能力。对此,需要高校、乡村、人才三方形成合力,造就一批批既熟悉农产品特性,又拥有国际贸易平台运营能力和较高外语水平的人才,为乡村振兴注入活力。

猜你喜欢

跨境电商人才
电商助力“种得好”也“卖得火”
人才云
电商赢了,经济输了
跨境支付两大主流渠道对比谈
在跨境支付中打造银企直联
关于促进跨境投融资便利化的几点思考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电商鄙视链中的拼多多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