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巨大子宫肌瘤患者46例应用多层螺旋CT与MRI诊断研究

2021-04-02蒋薇辽阳市第三人民医院放射科辽宁辽阳111000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21年20期
关键词:肌壁浆膜肌瘤

蒋薇 辽阳市第三人民医院放射科 (辽宁 辽阳 111000)

内容提要: 目的:分析巨大子宫肌瘤患者46例应用多层螺旋CT与MRI诊断的结果。方法:选择2018年7月~2019年8月本院接收的46例巨大子宫肌瘤患者为对象,按照不同的诊断方式进行分组,分别进行MRI诊断和多层螺旋CT诊断,分别是MRI诊断组和多层螺旋CT组,两组均23例患者,诊断后对结果分析和对比。结果:MRI诊断组23例患者中诊断准确的例数是22例,诊断准确率是95.6%,多层螺旋CT组的诊断准确例数是21例,准确率是91.3%,差异不明显,说明两种方式均有效。MRI诊断组的22例患者中,肌壁间肌瘤、黏膜下肌瘤、浆膜下肌瘤的诊断例数分别是8例、4例、10例。多层螺旋CT组21例患者中,肌壁间肌瘤、黏膜下肌瘤、浆膜下肌瘤的诊断例数分别是8例、10例、3例。结论:对于巨大子宫肌瘤患者实施多层螺旋CT与MRI诊断,两种准确率均比较高。

在女性中,子宫肌瘤比较常见,多是良性肿瘤,子宫肌瘤采取的是彩色多普勒超声方式诊断,效果相对比较理想,如果是巨大的子宫肌瘤患者,肿瘤和周边组织以及肿瘤位置等难以确定,容易出现误诊和漏诊等现象。结合相关资料得知,变性的患者也可能会出现漏诊的现象,巨大子宫肌瘤患者实施MRI的方式诊断,效果更为明显。为了分析不同诊断效果,选择46例巨大子宫肌瘤患者为对象,按照不同的诊断方式进行分组,分别进行MRI诊断和多层螺旋CT诊断,诊断后对数据结果分析和对比,详细的数据资料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8年7月~2019年8月本院46例巨大子宫肌瘤患者为对象,按照不同的诊断方式进行分组,分别进行MRI诊断和多层螺旋CT诊断,两组均23例患者,诊断后对结果分析和对比。

1.2 方法

MRI组实施的是MRI方式诊断,采用栓梯度1.5T超导MRI扫描仪进行操作,扫描层的间距是2mm,层厚是5mm,采用栓梯度1.5T超导仪器进行处理,轴位自旋回波-T1WI序列,TE:10~15ms,TR:350~600ms;轴位快速自旋回波-T2WI序列,TE:100~150ms,TR:3000~5000ms;矢状面FSE-T2WI脂肪抑制序列。TE:94ms,TR:4000ms。在整个过程中,选择合理的造影剂,在快速稳态进行序列扫描,TE:2.38ms,TR:5.41ms。

多层螺旋CT组采取的是CT方式诊断,采用本院现有的仪器设备,以64层螺旋CT仪器进行操作,给予平扫以及增强扫描的方式,基线选择的是耻骨联合下缘,向上扫描到肝顶。参数:120kV电压、200~300mA电流、层厚2~5mm、层间距2~5mm、螺距1.0,在整个过程中进行增强扫描,静脉期65s,动脉期28s,将原始的数据图像传输到工作站上,进行多平面重建处理。

1.3 观察指标

(1)分析两组案例的诊断结果;

(2)分析和对比两组案例的诊断类型。

1.4 统计学分析

所有数据均以SPSS24.0进行计算,计量资料(年龄、病程、疼痛评分)以±s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性别占比、有效率)以%表示,χ2检验;P<0.05表示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1 分析两组案例的诊断结果

MRI诊断组23例患者中诊断准确的例数是22例,诊断准确率是95.6%,多层螺旋CT组的诊断准确例数是21例,准确率是91.3%,差异不明显,说明两种方式均有效,数据资料分析可知,诊断结果无明显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分析和对比两组案例的诊断类型

MRI诊断组的22例患者中,肌壁间肌瘤、黏膜下肌瘤、浆膜下肌瘤的诊断例数分别是8例、4例、10例,诊断率分别是36.3%、18.2%和45.5%。多层螺旋CT组21例患者中,肌壁间肌瘤、黏膜下肌瘤、浆膜下肌瘤的诊断例数分别是8例、10例、3例,诊断率分别是38.1%、47.6%和14.3%。

3.讨论

子宫肌瘤的发生率比较高,以30~50岁的女性为主,占据绝经期女性的80%左右,多数子宫肌瘤患者经超声和CT诊断确诊,对多数巨大子宫的患者,超声方式诊断不能及时明确肿瘤的发生部位,和周围组织关系不明确,容易出现误诊的现象,导致延误治疗[1]。

子宫肌瘤的病因不明确,可能是和正常的肌层体细胞突变相关,在妊娠以及外源性高雌激素作用下,肌瘤生长比较快,抑制或者降低雌激素的水平。绝经之后,肌瘤停止生长,或者出现萎缩或者消退等现象。该症状和遗传因素存在一定的关系,细胞遗传学研究得知,25%~50%的患者在子宫肌瘤存在细胞遗传学中存在异常,从突变到染色体丢失等可能会出现畸形的现象。首先是单克隆起起源的细胞突变,对突变细胞提供的选择性的生长优势分析之后得知,分子生物学研究得知,子宫肌瘤主要是单克隆平滑肌细胞增殖导致的,多是子宫肌瘤不同克隆细胞形成的。在当前临床诊断中,考虑到病症的特殊性,需要及时对患者诊断和分析[2]。在临床整体诊断中,依据具体的变化得知,和普通的CT相比,多层螺旋CT方式对巨大子宫肌瘤进行平扫的过程中,可结合密实度和具体组织分析[3]。在强化扫描的过程中,实性部分可对子宫肌瘤供血动脉显示,低密度变型区不会出现强化影的现象,如果囊区不存在强化的现象,在子宫肌瘤鉴别的过程中多层螺旋CT也有一定的诊断价值。卵囊良性肿瘤鉴别阶段,CT可以显示出实性肿物,在边界处理中,结合密度度以及子宫概况等进行分析。卵巢囊性肿瘤和囊变子宫肌瘤等对比,壁比较厚,边界模糊,强化程度不一,甚至伴有淋巴结转移的现象。在当前诊断和分析中,医护人员需要对患者的基本症状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帮助患者积极配合接受对应的诊断,诊断后结合结果治疗[4]。

MRI诊断组23例患者中诊断准确的例数是22例,诊断准确率是95.6%,多层螺旋CT组的诊断准确例数是21例,准确率是91.3%,差异不明显。MRI诊断组的肌壁间肌瘤、黏膜下肌瘤、浆膜下肌瘤的诊断率分别是36.3%、18.2%和45.5%。多层螺旋CT组的肌壁间肌瘤、黏膜下肌瘤、浆膜下肌瘤的诊断分别是38.1%、47.6%和14.3%。说明针对巨大子宫肌瘤的案例实施多层螺旋CT以及MRI的方式诊断,本身有重要的作用,准确率较高[5]。

综上所述,对于巨大子宫肌瘤患者实施多层螺旋CT与MRI诊断,两种准确率均比较高,在后续诊断中,可行性高。

猜你喜欢

肌壁浆膜肌瘤
子宫肌壁间妊娠诊治分析
以多浆膜腔积液和溶血危象为特征的儿童肝豆状核变性1例
鹅传染性浆膜炎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诊断与防控
鸭传染性浆膜炎的临床特征、实验室诊断及防治措施
子宫肌瘤和怀孕可以共存吗
你了解子宫肌瘤吗
肺淋巴管肌瘤病肺内及肺外CT表现
你了解子宫肌瘤吗
三维阴道超声诊断子宫肌壁间妊娠1例
流出道室间隔肌壁内起源室性心律失常心电图特点与射频消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