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旴江医家陈自明痈疽证治经验简析

2021-03-28徐小港赵鸿森章德林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21年15期
关键词:痈疽陈氏灸法

徐小港 董 辛 赵鸿森 章德林*

1.江西中医药大学,江西 南昌 330004;2.江西中医药大学科技学院,江西 南昌 330004

陈自明(1190~1270年),字良甫(一作良父),南宋医家,江西抚州临川人,为旴江外科主要创始人之一。陈氏出身医学世家,善于将名家医论与祖传经验相结合,并在临床实践中加以应用。既是一位学识渊博的书院教授,又是一位游历甚广的临床大家。陈氏所著《外科精要》是较早以“外科”命名的痈疽专著,其从痈疽的病因、病机、辨证、治疗及预后,均作了较为系统的论述,为外科的发展特别是痈疽的证治作出了重要贡献,现将其相关诊疗经验简析如下。

1 澄痈疽之本源

对于痈疽的病因,陈氏在《外科精要》[卷上]即博采群言,如引华佗“夫痈疽疮肿之作,皆五脏六腑蓄毒不流,非独因荣卫壅塞而发也”。在此基础上,陈氏指出痈疽的发病不论寒热虚实,都是由于体内气郁所致,即阴滞于阳则发痈、阳滞于阴则发疽。同时,陈氏更深究痈疽发病的三因,指出喜怒忧思情志所郁为内因,炙煿酒面、温床厚被或精虚气节所郁为不内外因,寒热风湿所伤为外因。由此可见,陈氏较早的凝练出外科病因学系统理论,并强调痈疽应别其所因而施治。

2 辨痈疽之阴阳

陈自明对痈疽的辨证主要从辨阴阳、表里、浅深、缓急入手,善于预测其善恶顺逆。对于痈疽之辨证,陈氏强调首先要辨清阴阳,并结合患者的脉象和外证而施治才可获得较好的疗效[1]。并且,陈氏还总结出:痈属腑、属阳,发病部位多浮浅,病势虽急骤却较轻微;疽属脏、属阴,发病部位多深沉,病势虽缓慢却较严重。因此,痈易识、易愈,疽难辨、难疗。同时,陈氏十分提倡对局部症状的辨识,尤其强调触诊为判断成脓与否的关键。如[卷中]所述“疮肿赤色,按之色不变者,此脓已成矣……又按肿上,不热者为无脓,热甚者为有脓”。由上可见,陈氏对痈疽的辨证重视整体与局部结合,其对痈疽的辨证思想也广泛运用于现今中医外科临床。

3 注重痈疽之内治

3.1 重视顾护脾胃 陈氏指出大凡疮疡之作,由胃气不从,疮疡之溃,由胃气腐化,疮疡之敛,由胃气营养,故提倡“调节饮食当平胃气论”。在《外科精要》[卷下]有载一位患者身患疽疾多年,因医生用药不当,导致久未痊愈且身体更加虚弱,其饮食也近乎全无,对此陈氏予以健脾平胃之嘉禾散(源自《和剂局方》)后再嘱其服用其他方药,此后病人才恢复正常饮食,疽疾也随着脾胃之气的不断充盛而逐渐痊愈。此外,陈氏亦善于运用香药,如木香、丁香、麝香以增强患者食欲、醒脾悦脾、调启胃口,他指出“大抵疮多因荣气不从,逆于肉理,郁聚为脓,稍得香味,血行气通,必无凝滞”。因此,疽因积毒在脏腑,当先助胃壮气,使根本坚固,其次才可以行经活血药作为辅助,从而使毒邪外泄。陈氏重视调理脾胃,不仅在痈疽后期,且贯穿于痈疽治疗的全过程。

3.2 善治痈疽呕逆 陈氏指出痈疽呕逆有两种不同的病因病机,应仔细审察辨证并酌情用药。一种出现在痈疽发病初期,因伏热在心或毒气冲心而呕,患者多表现为心烦身热、痈作痛,宜用内托散托毒外出,并强调服三两剂即止,不可多服;一种为气虚、脾气不正而呕,患者多表现为心不烦热,早起时作呕或闻秽气作呕,宜早上服用嘉禾散,如有寒药伤胃者,则用托里健中汤。对于痈疽呕逆,陈氏强调应尽早治疗,否则易致饮食不时、吐逆无度,最终疾病迁延不愈,甚至出现危急证候。如[卷上]所说:“服之稍迟,毒气攻冲脏腑,渐作呕吐,后来多致咽喉口舌生疮,黑烂生菌,名曰心气绝,饮食药饵无由而进,证亦危矣。”

4 弘扬痈疽之外治

4.1 重用各种灸法 对于痈疽使用灸法治疗,历来医家众说纷纭。陈自明在《外科精要》卷上即用大量篇幅详述了他如何用隔蒜灸、骑竹马灸等方法治疗痈疽。更将痈疽形象地比作强盗入室,若此时堵住其出路,则必将会伤害主人,不如顺势开门放其离去。所以,用艾灸之力打开患者肌肤腠理,使毒邪无藏身之地而去,从而不耗伤正气,疾病得以痊愈。这一比喻生动地描述了“使邪有出路”的治疗思想。同时,他指出用灸法可疏通诸阳热气,驱邪而不损正气,尤其对于痈疽初期,当重要灸法。在使用艾灸治疗时,陈氏强调需注意患者所感受到的痛痒变化,并且应使痛者灸至不痛,不痛者灸至痛;或者痛处,灸至痒为度,痒处、灸至痛为度,则其毒邪才可随火而散。陈氏还提出可根据艾灸时患者的痛痒感受,判断毒邪的深浅,甚至疾病的预后。如“初灸即痛,毒气方聚……初灸而不痛,毒气内陷……闷乱不知痛者,为难治”。对于脑疽或颈项有疽者,则指出不可用隔蒜灸,避免引毒上攻,而宜灸足三里等下肢穴位,较早的提出了上病下灸的治疗原则。由此可以看出,陈氏用灸,不泥古法,取穴独特,灸法颇多,且可判断预后。

4.2 善用敷贴刀烙 《外科精要》[卷下]记载了多种不同类型的痈疽外治法,其中详述了许多膏药和散剂的药物组成、制备工艺、使用方法、适宜证型等,如转毒散、犀角散、麦饭石膏、牡蛎地黄膏、乌金膏等。陈氏指出若痈疽久不愈合,疮口冷涩,其肉白而脓少者,属气血俱虚,可用艾叶一把煎汤热洗,及烧松香烟熏之,更用神异膏(蜂房、玄参、蛇蜕、黄丹、麻油、杏仁、乱发)贴之,以扶正排脓。陈氏认为如果疮口没有迅速收口,可每天用猪蹄汤洗去恶浊,然后外敷生肌膏,使毒脓彻底排出,最后用圣效散促其聚合收口。此外,在痈疽脓已熟未溃之时,陈氏善于运用针灸烙法以使脓水排出,并在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强调烙法须注意“宜浅不宜深、宜横入不宜直入、宜下不宜上”,这些火针烙法的治疗理念,沿用至今。陈氏还论述了针刀排脓法的注意事项,如“若脓未流利,宜用针于纹中引之。若脓水已出,肿痛仍作,乃内筋脉间隔,亦用针引之”。陈氏运用敷贴刀烙治疗痈疽时依然强调审其经络标本虚实的重要性,其中部分外治法对于现今临床治疗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5 强调痈疽之调护

陈氏指出,医生与痈疽患者需要通力配合调护此病,切忌不可因为有对证之药,而在生活中擅自妄为,无所戒忌,则疾病难以痊愈。对此,陈自明总结了以下注意事项:1.不可食羊肉、鸡肉、牛肉、鹅肉、鱼面、煎炒炙爆及法酒等辛辣发物,因此类食物常好动四体,导致患者火热之气更盛而胃气更虚,故应戒之;2.病房内应保持洁净馨香、安静舒适的环境,使患者心情愉悦、平和、舒畅,易使气血流通,疾病容易痊愈;3.医生需时常体察病人并勤心爱护,对于痈疽患者的成脓及溃后阶段,应根据脓液排出量和新生肉芽的生长情况调整治疗方法,并需注意局部疮口的保护,防止其无故开裂,同时依据患者的食欲、大小便、精神情况进行针对性调护[2]。总之,陈氏较早的论述了痈疽的调治、护理注意事项,对于现今中医外科疾病的调护依然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6 小结

综上所述,陈自明在《外科精要》中广引前贤医书,评有定见,他深求遍览、尽索群方的治学精神流传至今。同时,对于医学界的流风时弊常严词批判或大声疾呼,不仅医术精妙,且医德高尚,是一位值得引为楷模的大医家。他提倡遵循“药不惟贵贱,惟其效”的行医准则,开创外科病“内外合一”和使“邪有出路”的治则,具有鲜明的学术特点,为中医外科的学科建制奠定了基础。《外科精要》论述广、医理深,渊源有自、宗主有专,不但有明确的诊疗思想且有详尽的治法和医案,对于痈疽的辨证论治,值得进一步发掘和研究。

猜你喜欢

痈疽陈氏灸法
陈氏太极拳:拳小,艺精
董氏奇穴联合透灸法治疗感冒后咳嗽验案
灸法治疗“未病”
家庭灸法轻松缓解眼疲劳
远离斑秃 不再尴尬——用家庭灸法辅助治疗斑秃
《痈疽神秘灸经》与《洞天奥旨》学术思想比较探析❋
民国《姜山陈氏新祠宗谱》述介
陈氏定瓷入选十大文化产业优质产品品牌
陈氏清肺方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合并肺间质病变的临床疗效
中医外科痈疽之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