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完善生猪生产监测的建议

2021-03-28雍展九三学社南宁市委员会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西乡塘区农业农村局

中国畜牧业 2021年20期
关键词:畜牧业生猪养殖

文│雍展(九三学社南宁市委员会、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西乡塘区农业农村局)

韦晓毅(南宁市农业广播电视学校)

石保纬(广西壮族自治区亚热带作物研究所)

谭骏 王冬梅(南宁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

张培芬 赖艳梅(广西壮族自治区蚕业科学研究院)

猪肉是我国百姓“菜篮子”不可或缺部分,是物价指数的重要影响因素。随着我国畜牧业生产集约化、规模化和专业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以生猪产业为代表的畜牧业得到快速发展,但生猪生产无序性和随意性的问题也较突出,由于非洲猪瘟的发生,导致猪肉价格出现波动,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一、生猪生产监测的意义

当前,我国畜牧业正处于从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转变的关键时期,生猪生产面临食品安全、环境保护、市场风险等多方面问题,尤其生猪生产市场风险大,养殖企业和养殖场户容易随市场行情波动而无序加入或退出生猪养殖,继而影响到生猪产业的健康发展。

1.宏观方面。将大数据应用于养猪动态化管理,全面掌握养猪业的基本信息,包括养殖数量、生产基本信息、市场信息,通过云计算对庞大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研究、判断,掌握全国生猪生产状况,追溯产品来源,监控生产过程,使养猪业实现实时动态化、信息化、科学化的管理,为全国生猪有序生产提供市场信息和决策依据,从根本上解决生猪生产自发性、随意性、经验性的问题。

2.微观方面。生猪生产大数据建设为生产者提供繁殖、营养、防疫、种源、废弃物处置、加工、存储、销售等多方面数据和信息,为生产者开展养殖生产和销售提供科学依据,进一步提高养殖者的养殖水平,提升我国养殖者竞争力。

二、我国生猪生产监测的现状

近年来,我国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其对生猪产业统筹管理成为可能。例如重庆市将建设重点完善以消费趋势为导向的生猪全产业链数据监测试点,利用大数据技术构建生猪价格发现机制,加强生猪价格周期波动规律研究。

目前,我国散养占比仍旧较大,种源、商品猪、屠宰、加工的各环节之间紧密性低、集成度低,虽然许多规模养殖场已依托大数据技术开展智能养殖,然而数据来源只限于某几个猪场,并非全行业的数据,并没有形成行业数据中心,数据应用较落后。同时我国畜牧业统计监测工作由政府主导,行业协会没有发挥应有组织作用,而由政府主导的生猪生产监测存在时效性差、准确性低、队伍不稳定等问题,这与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加快建设现代畜牧业的要求不相适应。

三、生猪生产监测建设建议

1.提升生猪生产统计监测的重要性。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将生猪生产统计监测工作作为促进生猪生产最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来抓,努力提高统计监测信息的时效性和准确性。保障经费建立专门监测队伍,在每个乡镇配备专业专职生猪生产监测员,加强对养殖监测工作和统计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建立完善生猪统计信息公开制度。

2.转变政府管理理念。生猪养殖标准化和规模化是使生猪生产监测更高效和促进监测对生猪生产宏观调控产生更显著效果的重要基础,政府要进一步推动产业标准化集约化程度,引导规模以下养猪户适度经营和标准化改造,通过“公司+农户”的带动,逐步降低散养占比,从而提升生产监测效率。要以实现政府逐步脱离生猪监测工作为目标,重点搞好宏观规划、政策制定和指导协调,引导培育行业协会发展,加强对行业协会制度建设,减少对行业协会的行政干预,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主观能动性。

3.建立健全生猪生产监测预警机制。推动生猪生产监测最终目的是为了根据生猪生产波动情况预警及时采取应对措施进行宏观调控。首先要建立对生产者的信息反馈系统,推动生猪生产数据公开透明,以便让生产者能够及时了解周边及全国生猪生产和流通等相关信息,及时掌握能繁母猪、仔猪、架肥猪及饲料价格变化情况,自发调节生产的增减;其次应根据资源情况制定生猪生产发展稳定市场供应的规划并采取适当政策,重点推动完善种源保护、养殖和猪肉保障金融保障、猪肉储备等各项生猪生产保障及应急措施,引导养猪业向规模化和集约化方向发展,使养猪生产保持相对稳定,从而稳定市场供应;最后要制定科学完善的监测指标体系和能够及时反映情况变化的调查制度,在提高生产效率和提高社会资源利用率的同时制定主要的宏观控制指标,制定分类应急预案,真正发挥超前干预的作用确立生猪生产的宏观控制指标与保障措施。

猜你喜欢

畜牧业生猪养殖
生猪中暑的诊断及治疗
青山绿水 健康养殖
红螯螯虾的养殖技术
映像畜牧业
黄颡鱼养殖,不变不通
生猪贴“秋膘” 管理要跟上
畜牧业也要打好“翻身仗”
映像畜牧业
映像畜牧业
入伏后,怎样防止生猪中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