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猪常见细菌性疾病及中草药防治措施

2021-03-27

中兽医学杂志 2021年11期
关键词:白痢细菌性中草药

孔 静

(山东省济宁市曲阜市吴村镇人民政府,山东济宁 273110)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猪肉类制品的需求也不断增多,为了满足民生发展中猪肉市场的基本需求,养殖场逐渐扩大建设规模。在生猪养殖过程中,细菌性疾病较为多发,通常可以分为细菌性呼吸道疾病及细菌性消化道疾病,为了防止此类疾病在养殖场内大面积扩散,需要合理利用中草药预防和治疗,降低发病率的同时强化治疗及时性[1]。

1 猪常见细菌性疾病种类及综合防治思路

1.1 猪细菌性疾病疾病的种类及危害

猪细菌性疾病通常发生在呼吸系统及消化系统中,较为常见的细菌性呼吸道系统疾病有猪链球菌病、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等,而细菌性消化道系统疾病有仔猪白痢、仔猪黄痢、水肿病及猪丹毒等。以上几种猪细菌性疾病不仅严重威胁生猪健康,如果得不到及时发现、正确诊断和有效治疗,会引发猪群繁殖性能下降,导致患病猪死亡率增加,给养殖场的稳定发展带来不利影响。通过对相关研究和实验分析,中草药在预防和治疗猪细菌性疾病能够得到显著效果,应用在哺乳动物中时,具备较强的诱生干扰素、抗菌及消炎,且可调节生猪的免疫力、抵抗力。

1.2 市场中常用中草药制剂的主要成分

兽药市场中草药添加剂种类较多,主要包含禽瘟王及黄芪多糖等,此类中草药添加剂在抗菌解毒的同时强化生猪免疫力。相关报道分析,当归、党参、知母、茯苓及甘草等中草药组成的复方中药,可以强化机体免疫力及抗菌性能的作用,提升猪群抗病水平。除此之外,利用中草药制作散剂可以对猪呼吸道细菌性疾病进行有效控制,主要成分有蒲公英、大蒜素、大青叶和金银花等,其在治疗猪副伤寒时也能获得显著疗效,降低猪呼吸道疾病的发生概率[2]。

2 猪常见细菌性消化道疾病的中草药预防和治疗

2.1 仔猪黄痢白痢的预防和治疗措施

2.1.1 仔猪黄痢和白痢的流行特点

仔猪黄痢和白痢主要病原均为致病性大肠杆菌,属于消化道疾病,在猪群养殖过程中较为常见。仔猪黄痢多发于1 周龄以内仔猪群中,而仔猪白痢在10 ~30日龄仔猪发生概率较高。中草药对大肠杆菌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尤其可以杀灭母猪体内的大肠杆菌,并通过乳汁进入仔猪体内,强化仔猪机体免疫力和抗菌消炎作用,可预防仔猪黄痢白痢,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仔猪的增肉率,促进其快速生长。

2.1.2 通过母猪开展防治

通常情况下,将3%马齿苋粉添加至哺乳期母猪饲料中,可以有效降低仔猪群发病率及死亡率,发病率可降低65%,死亡率可降低48%。除此之外,可以利用苦参及白头翁等8 味中草药混合,添加至母猪饲料,可显著预防仔猪黄痢白痢的效果,提高仔猪生长速率[3]。或者采用多种中草药混合后烘干粉碎用水冲调给母猪灌服,常用的中草药有白头翁、穿心莲、藿香、当归、山楂、苍术及柴胡等,患病仔猪通过吮吸母乳可以提高治愈概率。

2.1.3 针对仔猪进行防治

采用直接治疗仔猪的方式,采用苍术及白头翁等11 味中药组方中草药剂与土霉素及庆大霉素等西药相结合的方式,可以得到显著的效果,对仔猪大肠杆菌病治愈率高达97.2%。部分研究人员利用铁苋菜及大飞扬组成的中药方剂治疗仔猪白痢,实际治愈率达98%,治疗仔猪黄痢时也可达到93%。此外,将适量的龙胆草、六曲及山楂等中草药添加至仔猪日粮中,不仅预防效果好,疾病治愈率也高,还有助于仔猪增重。

2.2 猪水肿病的预防和治疗措施

猪水肿病是常见的一种细菌性疾病,病原菌为溶血性大肠杆菌,其具有较强的传染性,一旦有生猪患病,死亡率可达70%~100%,不仅影响猪群的正常生长和繁殖,还会给养殖场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猪水肿病多数呈突发性,需要及时做好防治工作,通常采用在生猪的饲料中添加鸭跖草及车前草,让母猪和仔猪自由采食,对猪水肿病预防方面得到显著效果[4]。此外,还可以将黄连、苍术、甘草、秦皮、树根皮及水桐组方研碎与饲料进行充分拌匀后进行饲喂,可以预防猪水肿病。猪水肿病治疗可以采用生姜、陈皮、茯苓及桑白皮各25 g,外加白术、紫苏、杏仁、车前草及桑枝各20 g 与葛根、厚朴及通草各15 g,生猪治愈率高于80%。

2.3 猪副伤寒的预防和治疗措施

生猪养殖过程中,猪副伤寒较为常见,又称为猪副肠热,病原菌为沙门氏杆菌,在1 ~3月龄的仔猪中较为多发,在刚断奶的仔猪群中,感染猪副伤寒的几率较高,且此种病症季节性不明显,可分为慢性型、亚急性型及急性型3 种[5]。通常采用中草药预防和治疗式,常用药方:首先,采用羌活、土麻黄、去皮阴笋子、葛粉、过山龙各5 0 g,神砂草、威灵仙及前胡各25 g,用水煎后给患病猪灌服;其次,采用威灵仙、神砂草、过路黄、粉葛、藿香、铁马鞭、前胡、车前草各50 g 与夏枯草、马蹄草、尿珠子、芫荽各26 g 一起用水煎服,可以得到显著的治疗效果。

2.4 猪丹毒的预防和治疗措施

猪丹毒疾病是一种急性传染性疾病,通过生猪的伤口或者消化道感染,临床症状为患病猪皮肤部位出现大小不一的紫红色疹块,在架子猪中较为多发,呈明显的季节性,即在炎热多雨季节发病率较高,具有地方性流行特点。治疗猪丹毒过程中,常用中药方剂为大青叶100 g,贝母、生石膏、板蓝根各50g, 将以上几种中草药粉碎后,利用开水冲调,对患病猪灌服。此外,可以向患病猪灌服“三黄石膏汤”,主要成分有生姜、黄连、厚朴、牡丹皮、生石膏、黄芩、栀子、知母、青蒿及黄柏,可以得到较好的防治功效。

3 猪常见细菌性呼吸道疾病的中草药预防和治疗方式

3.1 猪链球菌病的预防和治疗措施

猪链球菌病的病原为致病性链球菌,具有人畜共患的特点,具备很强的传染性,多数发生在潮湿闷热环境中,无明显的年龄区分和季节性,各阶段生猪都有感染可能。其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通常分为两种类型,即急性和慢性。猪链球菌病多数治疗方式以西药为主,但是采用中草药防治的方式也可以得到显著效果,较为常用的中草药为射干、乌梅、穿心莲及防风等,不仅可以有效预防猪链球菌病,还能控制猪群发病率。将花椒、金银花、柴胡、陈艾、紫花地丁、连翘、板蓝根、大青叶、野菊花等13 味药物组方添加到生猪日粮中,可以有效预防猪链球菌病。

3.2 副猪嗜血杆菌病的预防和治疗

副猪嗜血杆菌病在生猪养殖过程中较为常见,主要由感染副猪嗜血杆菌引起,临床特征为纤维素性浆膜炎、多发性关节炎及脑膜炎,一旦在养殖场内出现则会带来严重经济损失。猪副嗜血杆菌通常可分为15 个血清型,在国内最流行的为4 型和5 型,在猪群中感染的概率较高,具有明显的宿主特异性。在断奶后及5 ~8 周龄的仔猪群体中较为多发,发病率在15%~20%,但是如果得不到及时控制和治疗,死亡率可高达50%。副猪嗜血杆菌病以药物预防和接种疫苗为主,可以将适量七清败毒颗粒添加到猪饲料中,可以减少发病病例。在治疗过程中,主要采用枇杷叶、甘草、金银花、蒲公英、连翘、木通及黄芪用水煎服,能够得到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

3.3 猪传染性胸膜炎的预防和治疗

猪传染性胸膜炎具有很强的传染性,主要通过健康猪与患病猪的接触传染,病原菌为胸膜肺炎放线杆菌,为呼吸道疾病的一种,在2 ~3月龄育肥猪中有较高的发病概率。猪传染性胸膜炎主要临床表现为坏死性胸膜肺炎及纤维素出血性胸膜肺炎,以抗生素治疗为主,可以利用中草药进行辅助治疗。常用中药有绿豆、板蓝根、芒硝、马鞭草及苦参,将以上几类中草药制成散剂,之后对患病猪进行灌服即可,能够得到良好的疗效。

3.4 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的防治

猪常见细菌性呼吸道疾病中,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较为多发,此病主要由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引起,导致患病猪鼻腔内出现感染。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具备很强传染性,如果未及时控制和治疗,会增加死亡风险,不仅阻碍生猪的健康生长,还会给养殖场带来不同程度的经济损失,不利于养殖场行业的稳定发展。通常采用抗生素治疗,但相关研究表明,中草药也能起到良好的治疗作用,可以采用黄柏、半夏、知母、辛夷、黄芩、栀子、当归及苍耳子等中药组方粉碎后对患病猪进行灌服,整体治愈率达50%。除此之外,可以采用知母、辛夷、黄柏、半夏各40 g,桔梗、苍耳子、栀子、当归、黄芩、牛蒡子各15 g与射干、麦冬、甘草、白鲜皮各10 g 进行煎服,通过西药辅助治疗,可以将治愈率提升至100%.

4 猪细菌性疾病的辅助预防方式

4.1 加强圈舍环境的科学管理

为了提升猪常见细菌性疾病的防控水平,除了采用中草药预防和治疗的方式,还需要做好日常饲养管理。针对养殖场的猪群、饲养环境及饲养人员做好管理工作,采用自繁自养、隔离饲养,全面落实“全进全出”政策,待猪群全部出舍后需要安排专门工作人员及时做好打扫和消毒。同时合理控制猪舍的温度和湿度,最佳温度22 ~26℃,针对出生未满15 d 的仔猪,需要将圈舍温度控制在30℃,相对湿度不超过60 ~70%。此外,应严格控制饲养密度,并做好圈舍的通风工作,始终保持干燥洁净。开展圈舍消毒过程中,采用2%的火碱溶液进行喷洒,定期进行养殖场的驱虫灭鼠工作,在此基础上增强生猪机体驱虫意识,主要采用肌肉注射伊维菌素,0.3 mg/kg。严禁在养殖场内混养犬只和猫只,减少疾病传播途径。

4.2 严格控制生猪饲料质量

饲料质量直接影响猪群的健康,养猪场需要提高对猪饲料采购环节的重视,避免购进发霉饲料。在阴雨天气较多的季节里,饲料容易因潮湿发霉,养殖人员需要利用除霉剂做好饲料保护工作,以免因进食霉变饲料引发生猪肠道疾病或者弱化猪群的抵抗力。常用生物脱霉剂为梅源清,此种脱霉剂含有益生菌、枯草芽孢杆菌、转移因子和酵母细胞壁等成分,在饲料中添加200 g 梅源清,或者用100 g 梅源清与水进行混合,猪群长期进食和饮用,预防霉变的同时还能达到中和毒素、清除毒素、强化机体免疫力等目的,减少生猪在生长过程中发生的应激反应。

5 结语

在治疗生猪细菌性疾病过程中,利用中草药可以得到良好的预防和治疗作用,由于猪细菌性疾病种类较多,临床症状及病原存在差异,在传播途径方面也有着一定程度的区别,需要认真分析不同病症的流行特点,熟练掌握诊断方式,针对性选择中药方剂。在此基础上,养殖场工作人员定期做好圈舍消毒和清理工作,提高对驱虫灭鼠的重视,加强饲料管理,避免出现霉变,保证饲料质量。加强与现代生物技术的有机结合,提升中草药研发水平,强化动物机体免疫力,提高生猪抗病性。

猜你喜欢

白痢细菌性中草药
三味中草药 消炎效果好
浅谈鸡白痢的诊断与防控
仔猪白痢的诊断与防治策略
细菌性食物中毒事件调查研究
中草药制剂育肥猪
基于羊细菌性疾病的预防控制分析
预防细菌性食物中毒的主要方法
中草药在缓解夏季猪热应激中的研究应用
鸡白痢的防控
中药防治仔猪黄白痢效果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