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方临证验案三则

2021-03-27张艳珠沈忠俊张晓琳

浙江中医杂志 2021年5期
关键词:姜汤温阳运化

李 福 王 兴 张艳珠 沈忠俊 张晓琳#

1 云南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 云南 昆明 650500

2 昭通市中医医院 云南 昭通 657000

笔者临证用经方治疗各科杂病,疗效满意,现举验案三则,介绍如下。

1 健脾化湿,理中丸加减治脾虚湿阻型肥胖

王某,女,31岁,教师。2019年11月13日初诊。患者3年前结婚之后体重逐渐增加,外院诊断:肥胖;高脂血症;脂肪肝。予奥利司他等西药口服后血脂逐渐恢复正常,但体重未见减轻。刻下症见:患者体态肥胖,身高160cm,体重76kg,头昏头重,气短懒言,疲乏无力,时有大便稀溏,进食生冷之品后感脘腹冷痛,舌淡胖、苔薄白、舌边齿痕,脉细滑。中医辨证:脾虚湿阻,治法:健脾化湿。予理中丸加减:党参20g,炒白术、炙甘草各15g,干姜30g。共5剂,加蜂蜜300g制作为丸药,每次1袋(约5g),每日3次,连续服用1月。服药期间禁食生冷、辛辣之品。二诊(2019年12月19日):患者自诉服药后体重减轻5kg,头昏头重、气短懒言、疲乏无力等症状明显好转。守上方继续治疗2月。三诊(2020年3月5日):因新冠肺炎疫情关系,遂微信联系,患者自述服药3月余后体重下降12kg,现体重64kg,上述症状消失,纳眠、二便正常。嘱患者再继续服用上方2月。6月10日随访,体重58kg,血脂检查已正常。

按语:患者脾虚之症较为明显。理中丸为《伤寒论》中的经典方剂,具有温中祛寒,补气健脾之功,原方改人参为党参,补中益气,培补后天以助运化,和蜂蜜以增强温中补虚之效。脾虚湿阻型肥胖的治疗关键在于健脾以运化水湿,使脾胃得健、方可运化水液,而湿邪自除。适当锻炼,动则生阳,阳气充足,亦可助水湿运化。

2 温阳益气,甘草干姜汤治疗小便频数

李某,男,58岁,退休职工。2018年12月20日初诊。既往有前列腺增生病史5年余,间断性的小便不利。曾给予坦索罗辛口服后好转,但近2月来小便频数,尤其夜尿3~5次。B超检查提示:前列腺轻度增生,余无殊。中医曾予温肾固涩之品治疗,乏效。刻下症见:尿频、尿急,以夜间明显,小便清,记忆力减退,纳眠差,舌淡胖、苔白腻,脉细滑。中医辨证为阳气虚损,治以温阳益气,予甘草干姜汤:炙甘草60g,干姜30g。5剂。水煎服,每日3次,连续服用半月。二诊(2019年1月7日):患者自诉服药后小便已恢复如前,记忆力减退等症状明显好转,为求巩固疗效,守上方继续服药5剂。

按语:通过研读原文,笔者认为甘草干姜汤的病机为脾肾阳气虚浮,通过敛降、温补两种治法相结合,以达到温阳益气之功。患者素体阳虚,津液输布失司而小便失于固涩,选用甘草干姜汤治疗,守原文甘草、干姜2:1用量,服药5剂而愈,全方虽两味药,却充分体现了经方方简而力专的特点。

3 温阳以化寒湿,肾气丸加减治疗湿疹

周某,男,52岁。2019年3月12日初诊。患者背部皮疹伴瘙痒2年余,曾多次西药、中药治疗,仍然反复发作,今朋友介绍求治于我。刻下症见:患者背部密集米粒大小红斑、丘疹,背部皮肤干燥,色淡,皮温不高,有脱屑,抓痕明显,瘙痒难忍,尤以夜间为甚,难以入睡。手足不温,舌淡胖大有齿痕、苔薄白,脉沉细稍滑。中医辨证为脾肾阳虚,寒湿内停,治疗以补肾助阳润燥。予肾气丸加味:山药、茯苓各30g,山茱萸、熟地黄、泽泻、桂枝、制附片(开水煮,先煎1小时)、黄芪、炒白术、防风各15g,牡丹皮12g。共5剂。连续服用2周。二诊(2019年3月26日):患者诉服药后背部皮疹瘙痒已明显减轻,皮肤脱屑、干燥等均明显改善,守上方加当归15g,继续服药5剂。三诊(2019年4月13日):患者背部红斑、丘疹已消退,无明显皮屑,纳眠、二便正常。嘱患者服用金匮肾气丸1月。7月3日电话随访患者背部皮疹无不适,嘱患者适当锻炼身体。

按语:患者发病是由于脾肾阳虚不能温化内外寒湿,寒湿阻滞经络、肌表、营卫,无法透邪外出。笔者以肾气丸为主方温肾助阳,寒湿得化,加黄芪、当归养血润燥,防风祛风,白术健脾以助化湿,使脾肾得健、阳气得复,方可治寒湿之本,加养血润燥之剂,达到扶正以祛邪之目的。

猜你喜欢

姜汤温阳运化
口腔溃疡 喝点姜汤
阴寒体质化痰除湿需补阳温阳
台州姜汤面
从《黄帝内经》认识脾的作用
一碗姜汤
我为爷爷煮姜汤
温阳解郁汤治疗脾肾阳虚型抑郁症30例
益气温阳法治疗心力衰竭30例
温阳法与扩张型心肌病的相关性研究
脾主运化浅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