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ICU 患者早期肠内营养应用研究

2021-03-26安倩倩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13期
关键词:营养状况状况重症

安倩倩

(晋城大医院重症医学科,山西 晋城)

0 引言

重症医学科(intensive care unit, ICU)作为现代医疗机构最为重要且特殊的科室,担负着对危重患者的临床护理工作,由于该科室所接收的患者病变情况较多,且危险程度较高,因此,患者发生各类并发症及院内感染的风险也较高,在给予患者治疗的同时,临床护理至关重要[1]。通常ICU 重症患者受治疗方式及自身病变的影响,多数患者无法经口进食,需接受营养支持护理干预[2]。本文探究分析给予ICU 重症患者早期肠内营养护理干预,对其临床疗效的影响及应用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抽取的80 例临床资料为本院ICU2019 年10 月至2020 年9 月收治的重症患者,以每组40 例将所抽取的患者均分为两组,即肠外营养组与肠内营养组。所选患者中,男女比例为43 ∶37;年龄均为21-83 岁,平均年龄为(49.33±4.27)岁。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基本情况对比,P>0.05,表明无统计学差异,存在可对比性。

1.2 方法

肠外营养组给予患者早期肠外营养支持护理干预方案,肠内营养组给予患者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护理干预方案。

肠外营养组,一是患者接受手术治疗后,护理人员即对其施以静脉补液,且患者术后24h 左右,则给予其经静脉行肠外营养液滴注;二是对于未接受手术治疗患者,则需在其进入ICU 后24h 左右,视其临床病情发展,给予患者肠外营养支持,即营养液补充剂量为85-105kH;与此同时,再给予患者补充电解质、微量元素及维生素等[3,4]。

肠内营养组,一是患者进入ICU12-24h 左右,护理人员遵医嘱视患者病情变化给予其鼻胃管留置,且经由鼻胃管给予患者持续缓慢泵入肠内营养混悬液,初始泵入速度设置为15-20ml/h;二是给予患者肠内营养支持后,需每间隔4h,即为患者回抽胃液一次;泵入速度的调整需以患者胃内潴留情况而定,若患者耐受情况良好,且无反流情况,则可将泵入速度适当提升;每日营养液供给的总热量需确保达到25kcal/kg[5,6]。

1.3 观察指标与评估标准

(1)分析评估护理干预前后两组患者临床营养状况。评估标准:通过营养风险筛查(NRS2002)工具评分系统,评估护理干预前后,两组患者营养状态受损情况,若患者年龄为70 岁及以上时,则需另加1 分;当患者总评分≥3分时,则表明其存在营养风险[7]。

(2)分析评估护理干预前后两组患者临床疾病状况。评估标准:通过APACHE Ⅱ评分法评估护理前后两组患者意识状况、生命体征、血气分析结果等生理指标情况,分值范围0-71 分,疾病状况越好则评分越低[8]。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探究分析中,所涉及的观察指标数据均采用软件SPSS19.0 进行分析处理,其中,(±s)表示计量资料,且通过t检验组间各指标对比结果,若P<0.05 时,则表明存在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 护理干预前后两组患者临床营养状况比较

两组患者临床营养状况对比,见表1,护理干预前,组间NRS2002 评分对比,P>0.05,无统计学差异;护理干预后,肠内营养组临床营养状况改善情况明显优于肠外营养组,且组间各指标对比结果P<0.05,有统计学差异。

表1 护理干预前后两组患者临床营养状况对比(±s,分)

表1 护理干预前后两组患者临床营养状况对比(±s,分)

组别 例数 护理前营养状况评分 护理后营养状况评分肠内营养组 40 2.96±0.65 1.32±0.26肠外营养组 40 2.80±0.67 2.51±0.52 t - 0.036 5.918 P - >0.05 <0.05

2.2 护理干预前后两组患者临床疾病状况比较

两组患者临床疾病状况对比,见表2,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临床疾病状况无统计学差异,即P>0.05;护理干预后,肠外营养组APACHE Ⅱ评分明显高于肠内营养组,且组间各指标对比结果P<0.05,有统计学差异。

表2 护理干预前后两组患者临床疾病状况对比(±s,分)

表2 护理干预前后两组患者临床疾病状况对比(±s,分)

护理后临床疾病状况评分肠内营养组 40 24.98±3.98 9.04±1.34肠外营养组 40 25.65±3.86 14.88±2.37 t-0.214 4.278 P->0.05 <0.05组别 例数 护理前临床疾病状况评分

3 讨论

作为现代医疗机构重要组成部分,ICU 所收治患者的病症危重,因此,对临床护理服务质量要求非常高,不仅要求临床护理人员需要具有较强的专业素养,能够有效评估患者病情、识别安全隐患、处理潜在风险的能力,而且还需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以确保为ICU 重症患者提供最为优质的护理服务[9]。在ICU 临床护理中,最为重点的内容即为患者提供营养支持护理,临床常用的护理方式主要有肠内营养支持与肠外营养支持护理干预。但肠内营养时若操作不当,会影响其有效性,因此加强肠内营养护理,需严格遵循无菌操作,给予密切观察,根据患者情况定时定量,提高肠内营养效果,并降低不良反应。

本次分析结果表明,接受肠内营养支持护理干预患者在临床营养状况及临床疾病状况改善方面均优于接受肠外营养支持护理干预患者。分析结果提示,一是由于ICU重症患者受自身病变的影响,其机体正处于炎性状态与应激状态,导致其机体代谢较快,存在营养不良的风险较高,尽管给予其全胃肠外营养支持后,可以有效为患者补充热量,改善其机体代谢水平,但无法从根本上改善机体炎性状况。二是给予ICU 重症患者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护理干预时,可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弥补肠外营养支持中存在的不足,改善患者机体炎性状况,从而维持患者肠道菌群平衡与稳定,利于患者临床症状改善,并快速康复[10]。

综上所述,给予ICU 重症患者早期肠内营养护理干预,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较于早期肠外营养支持护理干预,该护理干预方案疗效确切,且安全性更高,更利于ICU重症患者机体营养状况有效改善,促其快速恢复。

猜你喜欢

营养状况状况重症
1~12月龄肺炎住院患儿的营养状况及免疫功能评价
云南省老年结核病患者营养状况的调查
加温输注肠内营养对ICU患者营养状况和并发症的影响
上海此轮疫情为何重症少
声敏感患者的焦虑抑郁状况调查
术前营养状况对胆道闭锁Kasai术后自体肝生存的影响
老年重症肺部感染临床诊治研究
重症不惑
2019年中国国际收支状况依然会保持稳健
安全感,你有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