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对策研究

2021-03-25刘选宁

江西农业 2021年10期
关键词:生物防治林木站点

刘选宁

(湖南省邵阳市新宁县林业局,湖南 新宁 422700)

在林业发展中,有害生物防治一直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工作,有害生物灾害一旦大规模爆发,将给森林带来毁灭性的打击。我国目前的防治工作中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比如监测预报能力不足、防治手段单一落后、资金投入不足等,给森林安全带来了不小的隐患,亟需我们去反思和改进。

1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现状剖析

1.1 监测预报能力较弱

监测预报体系是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防治工作中的重难点环节,为提高有害生物防治监测预报能力,我国很早便提出了“一站三网”的规划设想。但该体系建设起点较低,实际落实和推广的效果并不乐观,偏远地区的监测预报网络建设更加落后,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基础设施落后,大多数防治站点的监测设备存在型式老旧、功能欠佳,不仅不能满足全天候实时监测需求,监测数据还经常出现较大偏差;二是预报分析方式不够科学,技术含量较低,不能满足有害生物测报的实际需求;三是技术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对外来生物、有害生物等的敏感度不足,不能及时发现和遏制灾害苗头。

1.2 防治手段单一落后

农药一直是我国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的主要手段之一,应用之初也为我国森林生物灾害防治作出过不小的贡献,但随着时间推移,这种单一、粗放型防治手段的弊端也渐渐显露了出来。一方面很多防治站点并没有专门的农药使用规划,长期对同一片林木使用同一种农药,也不合理控制用量,长此以往使得有害生物产生了抗药性,无法达到理想的防控效果,还会增加治理难度。另一方面,很多工作人员缺乏科学的防治理念,在农药使用过程中不经稀释就直接喷洒,还有混用杀虫剂、杀菌剂的现象,不仅起不到防治有害生物的作用,还可能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影响树木的健康成长。

2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对策建议

2.1 健全防控监测体系

及时、准确的预报体系能够为有害生物防治争得先机,有效遏止灾害的进一步扩散,最大程度减少经济损失。因此,林业部门和有害生物防治站点应当主动作为,探索防控监测体系建立的有效途径,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要积极引进先进的监测预报设备,通过高精度的监测体系实现全天候、实时的有害生物监控,结合大数据技术对收集参数进行处理,在此基础上提高预报准确性;二是要致力于打造素质一流的测报人才队伍,通过常态化的、专业性的日常培训加强人员对有害生物防治的认知,使他们能够主动地探索和应用防治新技术、新设备、新策略;三是要加强日常监测记录,应当建立专门的林业数据收集及治理档案,为灾害分析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撑。新时期发展背景下,林业部门还应当探索和建立大数据信息平台,在提高数据分析能力的同时,也能在各站点之间形成数据共享网络,方便工作人员就防治工作进行经验交流和探讨。

2.2 重视林木检疫工作

外来物种入侵是我国林业有害生物灾害发生的一个重要诱因,这些生物往往具有极强的入侵性和适应能力,会在本地快速繁殖,增加防治难度。有害生物与本地生物结合,还会产生新的危害品种,对整个森林造成严重威胁。再加上我国林区气候环境大多温和潮湿,虽然能够促进林木正常生长,但也给有害生物提供了生存和繁殖的温床[1],在林木生长旺盛的地方,很难通过阳光照射达到清理病菌的目的,有害生物防治难度极大。因此,相关部门和防治站点必须意识到检疫工作的重要性,要严格按照《植物检疫条例》对林中生物进行检疫,可以与交通部门协商建立公路检疫站点,对携带林木等植物的车辆进行严格筛查,发现运输带病虫树苗或外来入侵生物的车辆,一律予以没收,视情节严重性予以处罚;从国外引进林木时,一定要结合植物学相关知识进行判断,树种到达目的地后也要注意复查,从源头上隔绝有害生物的进入。

2.3 优化防控技术手段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选用先进、合理、有针对性的防控手段,可以使防治工作事半功倍,既有利于弱化有害生物对林业的不利影响,又可以保护森林生物多样性。首先要坚持科技生态林业产业道路[2],加大人工造林力度,选用品质优良的树种,营造抗风险能力较强的混交林,规范经营管理行为,将病虫害防治工作融入到林业生产的每一个环节,全面提高林业有害生物防控能力;其次在使用农药时,要严格遵照说明书的步骤进行稀释,严禁使用剧毒、高残留的农药,要根据不同树种,不同危害程度有针对性地选择环保、高效的农药,从而减少化学药品对生态环境的破坏;第三,有关部门还应积极推广物理、生物防治技术,通过应用太阳能高频射灯、植保无人机等先进设备,减少农药用量;最后,在经济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有关部门还应加大科研开发力度,积极寻求与农业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不断发掘防治新科技和新手段,以提高有害生物防治效率。

2.4 加大防治资金投入

我国林业资源丰富,分布十分广阔,有害生物防治有赖于先进的监测防控设备与科学的技术手段,没有充足的资金支持很难保障防治工作的顺利开展。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可以从如下两个角度进行思考:首先是政府角度,林业部门应当将有害生物防治作为森林灾害的重点关注对象,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提高资金流转透明度,保证专款专用;出台相关政策优惠,鼓励林业经营者主动更新防治设备,加大宣传力度,普及科学的防治技术。其次是经营者角度,要遵循“谁经营,谁防治”的原则,将有害生物防治的责任落实到明确的个人或团体身上,同时汇聚社会团体、私人企业、公益组织等多方力量,建立起系统的资金筹集体系,为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提供充足的资金保障。

3 结论

有害生物防治是林业经营的重要环节,在保护森林资源与生态安全方面意义重大,因此,相关部门一定要充分重视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积极引进先进检测预报设备,加强监测队伍人才培养;重视林木检疫工作,优化防控技术手段,促进防控工作环保性的提升。

猜你喜欢

生物防治林木站点
植物内生菌在植物病害中的生物防治
基于Web站点的SQL注入分析与防范
2017~2018年冬季西北地区某站点流感流行特征分析
林木移植的注意事项
浅谈林业有害生物防治
试论高大林木的病虫害防治技术
天敌昆虫在林木病虫害防治中的重要作用探讨
首届欧洲自行车共享站点协商会召开
怕被人认出
植物病害生物防治